首頁 > 心得體會 > 讀後感 > 《教人幸福地生活》讀後感

《教人幸福地生活》讀後感

手機:M版  分類:讀後感  編輯:pp958

《教人幸福地生活》讀後感 標籤:教人幸福地生活 春晚觀后感 當幸福來敲門

  《教人幸福地生活》讀後感

  《教人幸福地生活》一書,當在眾多的書中挑選時我首先看中的是書的題目,在開始時我的理解是這本書是寫了一些如何讓人生活的快樂、幸福的書,在接下來的閱讀中我才發現我開始的理解是錯誤的,這本書是從教育的角度出發寫了如何在教授學生知識的過程中讓學生和自己感受到幸福。

  過閱讀次數,讓我感覺劉暢校長的許多思想值得我們去思考、學習、運用,為了今後能夠更好地領會並實行,現將閱讀體會再次進行了整理:

  一、什麼是真正的教育、真正的成功教育、真正的素質教育?

  圍繞三個“真正”,書中給出的答案是:

  真正的教育:應該是讓孩子在取得成績的時候不驕不傲,在遇到挫折的時候不氣不餒,學會客觀、樂觀地面對成敗榮辱,為他們打下一塊堅定的人生基石。

  真正的成功教育:教育從本質上來說是一種自主行為,只有喚起“人”自主成長意識並培養其自主成長的能力,才能算是真正意義上的成功教育。

  真正的素質教育:比爾。蓋茨在接受記者採訪時,面對這一問題,他說在幼兒園裡學到了平等,學到了尊重別人,學到了謙讓,學到了禮貌,學到了許多做人的準則。因此,真正的素質教育還是做人的教育,“做人”永遠是教育的重心。

  總結劉校長的三個“真正”,讓我們更加清醒地認識到:教育的最高境界是自我教育、自主成長。成人是成材的前提。要讓學生成人,首先應該從引導學生做一個健康、文明、美好的人兒做起。從根本上說,一切的成功都是做人的成功,一切的失敗都是做人的失敗。

  二、教師如何保持愉快的情感體驗?教師為什麼要保持愉快的情感體驗?

  如何保持:教師要逐漸培養悅納自我、接納同伴、平和開放的心態。

  為何保持:知識是無限的,情感更是無價的。教師無法傳授給學生全部的知識,卻可以給學生一段完整的情感,這種情感可能會成為影響學生一生的無價財富!教師有什麼樣的體驗就會把這種體驗傳遞給學生。教師具有持續的愉快的情感體驗,培養出來的孩子就會形成一種積極健康向上的品質;相反,如果傳遞給孩子是消極負面的情感體驗,孩子接受的必然是低落的、不安的情緒體驗。

  三、憂思生活教育、憂思禮儀教育

  作者講到日本遊學見聞時,特別提到:在日本小學,家政課與社會課佔有十分重要的比重。家政課是要教給學生們懂得起碼的生活知識,如縫紉、做飯、洗衣服等。一般來說,家政課是兩節連上,一節講基本知識,一節實踐。反思我們的學校教育和孩子表現,學校教育以知識教育為主,家庭教育關注成績分數。學生把時間打拚在文化知識學習上,生活教育極度匱乏,學生自理能力、生存能力和實踐能力極其低下。毫無疑問,孩子的能力缺陷所反映出來的必定是教育內容的缺乏。旅美教育家黃全愈先生說:“保護孩子,不如保護孩子的生存能力。”面對如此嚴峻問題,需要我們這些教育工作者反思、反思、再反思,憂思、憂思、再憂思!

  2003年她針對學生道德行為提出了“三個學會”的基本要求,即:學會說話-----輕聲說話、學會走路-----慢步右行、學會沖廁-----及時沖廁。隨即學校開展了一系列的教育活動。讀着作者的介紹,有感於我校學生的具體表現,我校的學生在說話、走路等方面有沒有達到這樣的要求。

  初中生尤其是初一初二的學生畢竟年齡還不是很大,有些壞的習慣是可以改正的,所以就需要班主任及任課老師等平時多多注意學生的不良習慣,隨時幫助學生改正,只有在各方面有了好的習慣,才能更有利於學生的身心發展才能更好的讓學生學好習並把成績提高上去。

  書的最後說道:教育的最終目標是要實現生命幸福的成長。讓生命幸福成長,不僅要讓師生生命得到成長,更要讓師生的生命朝着幸福的最高境界成長。要達到這一目標,不僅要重視師生現實的生存現狀,滿足師生精神的需求,更要着眼師生物質的需求,還要實現師生知識積累、能力提高、情感熏陶、道德內化、意志鍛煉的全面發展,因為只有全面發展的人才能體驗高質量的幸福,才能創造高質量的幸福。

  也許只有教師覺得工作幸福、學生覺得學習幸福,那麼教育才能叫真正的成功吧。

您正在瀏覽: 《教人幸福地生活》讀後感
網友評論
《教人幸福地生活》讀後感 暫無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