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心得體會 > 讀後感 > 矛盾論讀書筆記

矛盾論讀書筆記

手機:M版  分類:讀後感  編輯:pp958

矛盾論讀書筆記 標籤:讀書思廉

  矛盾論讀書筆記(一)

  《矛盾論》這篇哲學論文,是毛澤東為了克服存在於中國共產黨內的嚴重的教條主義思想而寫的。作為那個時代的思想指導,它不僅幫助中國的無產階級革命走向勝利,在現今社會仍是不可多得的精神嚮導,具有無可替代的現實意義。這裡,我着重以我個人生活經驗觀之。

  “事物的矛盾法則,即對立統一的法則,是唯物辯證法的最根本的法則。列寧說‘就本來的意義講,辯證法是研究對象的本質自身中的矛盾。’”開篇之句,便是告訴我們,在研究這個法則時,會涉及廣泛的方面以及諸多哲學問題。這正說明了毛主席的嚴謹:哲學論不可能隨隨便便幾句話便能闡述清楚的,必須綜合事物的各個方面來全面看待。隨後毛主席從對兩種宇宙觀、矛盾的普遍性、矛盾的特殊性、主要的矛盾和主要矛盾的方面、矛盾諸方面的同一性和鬥爭性以及鬥爭在矛盾中的地位這些問題的討論最終很好的闡釋了矛盾論。這其中有很多話語給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首先,“當著我們研究一定事物的時候,應當去發現這兩方面及其互相聯結,發現一事物內部的特殊性和普遍性的兩方面及其互相聯結,發現一事物和它以外的許多事物的互相聯結。”不認識矛盾的普遍性,就無從發現事物運動發展的普遍地原因或普遍地根據,但是,如果不研究矛盾的特殊性,就無從確定一事物不同於他事物的特殊的本質,也就無從辨別事物,區分科學研究的領域。各種物質運動形式中的矛盾,都帶特殊性,其內部也都包含着本身特殊的矛盾。這種特殊的矛盾,就構成一事物區別於他事物的特殊的本質。而我們研究事物總是由認識個別的和特殊的事物,逐步地擴大到認識一般的事物,同時相互聯結,即統一辯證的看待這些矛盾,然後才有可能更進一步地進行概括工作,認識諸種事物的共同的本質。矛盾促成事物的發展,矛盾也同時為我們研究事物提供了方向。

  其次,認識事物需要研究工作。不但要研究每一個大系統的物質運動形式的特殊的矛盾性及其所規定的本質,而且要研究每一個物質運動形式在其發展長途中的每一個過程的特殊的矛盾及其本質。而研究問題時,“忌帶主觀性、片面性和表面性”,人們需要如實地反映這些情況,而不只是片面地或表面地去看它們,認識事物的互相聯繫,研究事物發展過程中的各個發展階段上的矛盾的特殊性,不但必須在其聯絡上、在其總體上去看,而且必須從各個階段中矛盾的各個方面去看。

  再次,矛盾通常是分主次的,而且主次並非是絕對的。“過程發展的各個階段中,只有一種主要的矛盾起着領導的作用。研究任何過程,如果是存在着兩個以上矛盾的複雜過程的話,就要用全力找出它的主要矛盾”並且“矛盾的主要和非主要的方面互相轉化着,事物的性質也就隨着起變化。”因此,研究任何過程中首先要捉住其主矛盾,這樣一切問題才能迎刃而解。萬千的人們,不懂得這種方法,結果如墮煙海,也就找不到解決矛盾的方法。

  總的來說,事物矛盾的法則,即對立統一的法則,是自然和社會的根本法則,因而也是思維的根本法則。差異就是矛盾,無可避免。原定的計劃與未知的偶然相矛盾,遠大的理想和無情的現實相矛盾,繁忙的都市生活節奏和碧溪垂釣、靜賞夕照的閑情也相矛盾。由《矛盾論》而引發聯想,則知生活之中無處不存在着矛盾,絕對的平和與純凈只是理解上的片面與偏差,存在於理想國度之中。

  譬如進入大學之前總是心存僥倖,以為熬過高考之後世界或便該是一片陽光燦爛,前程無憂,然而行至今日也不過如此,仍然需要在各種矛盾之中排解調和以求平穩生存。學業愈重與之對立的對閑適生活的渴望也愈重,一方消失后另一方也對應消減。是以甫入大學,時有空虛之感,而又不得不繼續鞭策自己,在壓力之中尋求動力。

  人也是如此。人性之中的善與惡是一對手拉着手旋轉的對立統一體,互相吸引又互相排斥。不同的只是在各人的成長過程中,一部分人將心底里的惡念轉化為善,由行為思想上加以引導,而成為善人。然而成為善人的人心中也不會沒有一念之惡,他們一生將之壓制並幽閉在內心的某個角落,縮至無限小,但依然存在。另一部分人則放縱心靈中的各種慾望,違背道德與公理,成為與良善之人相反相成的陰暗面。上下、左右、乾坤、陰陽,社會與人生都是由這種兩極對立所組成,人總在試圖轉化矛盾當中吸取經驗與教訓,獲得成長,並將矛盾長久地持續下去,直止死亡。因為有對生的憧憬與嚮往,才有對死的虛枉的恐懼。

  矛與盾,其實不可分割。矛盾的一方推動另一方前進,一張一弛,文武之道,也正因為有了諸般念想,人性因而漸趨複雜成熟。換而言之,了解了矛盾的普遍性與特殊性,也有助於更清楚地認識世界與生活,對各種矛盾作出正確的判斷,採取效的方法,將矛盾之差異的級別化減到最小程度,化解對抗,使生活與思想在矛盾之中螺旋前進。

  矛盾論讀書筆記(二)

  事物的矛盾法則,即對立統一的法則,是唯物辯證法的最根本的法則。在研究這個法則時,不得不涉及廣泛的方面,不得不涉及許多的哲學問題。這些問題是:兩種宇宙觀;矛盾的普遍性;矛盾的特殊性;主要的矛盾和矛盾的主要方面,矛盾諸方面的同一性和鬥爭性;對抗在矛盾中的地位。

  一 兩種宇宙觀

  在人類的認識史中,從來就有關於宇宙發展法則的兩種見解,一種是形而上學的見解,一種是辨證法的見解,形成了互相對立的兩種宇宙觀。所謂形而上學的或庸俗進化論的宇宙觀,就是用孤立的、靜止的和片面的觀點去看世界。和形而上學的宇宙觀相反,唯物辯證法的宇宙觀,主張從事物的內部、從一事物對他事物的關係去研究事物的發展,事物發展的根本原因,不是在事物的外部而是在事物的內部,在於事物內部的矛盾性。

  二 矛盾的普遍性

  矛盾的普遍性或絕對性這個問題有兩方面的意義。其一是說,矛盾存在於一切事物的發展過程中;其二是說,每一事物的發展過程中存在着自始至終的矛盾運動。矛盾是簡單的運動形式(例如機械性的運動)的基礎,更是複雜的運動形式的基礎。事物發展過程中的自始至終的矛盾運動。

  三 矛盾的特殊性

  矛盾存在於一切事物發展的過程中,矛盾貫串於每一事物發展過程的始終,首先是各種物質運動形式中的矛盾,都帶特殊性。人的認識物質,就是認識物質的運動形式,因為除了運動的物質以外,世界上什麼也沒有,而物質的運動則必取一定的形式。對於物質的每一種運動形式,必須注意它和其他各種運動形式的共同點。但是,尤其重要的,成為我們認識事物的基礎的東西,則是必須注意它的特殊點。只有注意了這一點,才有可能區別事物。科學研究的區分,就是根據科學對象所具有的特殊的矛盾性。

  不論研究何種矛盾的特殊性,各個物質運動形式的矛盾,各個運動形式在各個發展過程中的矛盾,各個發展過程的矛盾的各方面,各個發展過程在其各個發展階段上的矛盾以及各個發展階段上的矛盾的各個方面,研究所有這些矛盾的特性,都不能帶主觀隨意性,必須對它們實行具體的分析。離開具體的分析,就不能認識任何矛盾的特性。我們必須時刻記得列寧的話:對於具體的事物作具體的分析。

  矛盾的普遍性和矛盾的特殊性的關係,就是矛盾的共性和個性的關係這一共性個性、絕對相對的道理,是關於事物矛盾的問題的精髓,不懂得它,就等於拋棄了辯證法。

  四 主要的矛盾和主要的矛盾方面

  在矛盾特殊性的問題中,還有兩種情形必須特別地提出來加以分析,這就是主要的矛盾和主要的矛盾方面。在複雜的事物的發展過程中,有許多的矛盾存在,其中必有一種是主要的矛盾,由於它的存在和發展,規定或影響着其他矛盾的存在和發展。例如在資本主義社會中,無產階級和、9資產階級這兩個矛盾着的力量是主要的矛盾;其他的矛盾力量都為這個主要的矛盾力量所規定、所影響。然而不管怎樣,過程發展的各個階段中,只有一種主要的矛盾在起着領導的作用,是完全沒有疑義的。

  任何過程如果有多數矛盾存在的話,其中必定有一種是主要的,起着領導的、決定的作用,其他則處於次要和服從的地位。因此,研究任何過程,如果是存在着兩個以上矛盾的複雜過程的話,就要用全力去找出它的主要矛盾。不能把過程中所有的矛盾平均看待,必須把它們區別為主要的和次要的兩類,着重於捉住主要的矛盾,已如上述。矛盾着的兩方面中,必有一方面是主要的,他方面是次要的。其主要的方面,即所謂矛盾起主導作用的方面。事物的性質,主要地是由取得支配地位的矛盾的主要方面所規定的。

  五 矛盾諸方面的同一性和鬥爭性

  在懂得了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的問題之後,我們必須進而研究矛盾諸方面的同一性和鬥爭性的問題。同一性、統一性、一致性、互相滲透、互相貫通、互相依賴(或依存)、互相聯結或互相合作。第一、事物發展過程中的每一矛盾的兩個方面,各以和它對立着的方面為自己存在的前提,雙方共處於一個統一體中;第二、矛盾着的雙方,依據一定的條件,各向著其相反的方面轉化。這些就是所謂同一性。所謂矛盾在一定條件下的同一性,就是說,我們所說的矛盾乃是現實的矛盾,具體的矛盾,矛盾的互相轉化也是現實的、具體的。科學地反映現實變化的同一性的,就是馬克思主義的辯證法。

  六 對抗在矛盾中的地位

  對抗是矛盾鬥爭的一種形式,而不是矛盾鬥爭的一切形式。在人類歷史中,存在着階級的對抗,這是矛盾鬥爭的一種特殊的表現。剝削階級和被剝削階級之間的矛盾,無論在奴隸社會也好,封建社會也好,資本主義社會也好,互相矛盾着的兩階級,長期地並存於一個社會中,它們互相鬥爭着,但要待兩階級的矛盾發展到了一定的階段的時侯,雙方才取外部對抗的形式,發展為革命。階級社會中,由和平向戰爭的轉化,也是如此。列寧說:“對抗和矛盾截然不同。在社會主義下,對抗消滅了,矛盾存在着。”這就是說,對抗只是矛盾鬥爭的一種形式,而不是它的一切形式,不能到處套用這個公式。

  七 結論

  事物矛盾的法則,即對立統一的法則,是自然和社會的根本法則,因而也是思維的根本法則。它是和形而上學的宇宙觀相反的。它對於人類的認識史是一個大革命。o按照唯物辯證法的觀點看來,矛盾存在於一切客觀事物和主觀思維的過程中,矛盾貫串於一切事物的始終,這是矛盾的普遍性和絕對性。當研究矛盾的特殊性和相對性的時侯,要注意矛盾和矛盾方面的主要和非主要的區別;當研究矛盾的普遍性和鬥爭性的時侯,要注意矛盾的各種不同的鬥爭形式的區別;否則就要犯錯誤。如果我們經過研究真正懂得了上述這些要點。我們就能夠擊破違反馬克思列寧主義基本原則的不利於我們的革命事業的那些教條主義的思想,也能夠使有經驗的同志們整理自己的經驗,使之帶上原則性,而避免重複經驗主義的錯誤。

  矛盾論讀書筆記(三)

  《矛盾論》作為毛澤東的一篇不朽之作,應該說在不同的方面都具有非常重大的意義。在寫作上,它用語非常地準確,可以算是一篇十分經典的範文;而作為一篇論文,它又具有非常重大的時代意義。

  作者首先簡單介紹了矛盾的普遍性,而“矛盾的普遍性已經被很多人所承認,因此,關於這個問題只需要很少的話就可以說明白”,所以作者在闡述矛盾的普遍性時,只用了很少的語言,這也表現了作者對文章哪裡應該詳、哪裡應該略把握得非常得恰當。而“關於矛盾的特殊性的問題,則還有很多的同志,特別是教條主義者,弄不清楚”,因此,作者在文章中也強調了這樣一點。為了讓那部分同志和那些教條主義者了解矛盾的普遍性即寓於矛盾的特殊性之中,了解研究當前具體事物的矛盾的特殊性,對於我們指導革命實踐的發展有何等重要的意義,作者對矛盾的特殊性進行了大篇幅的說明,着重研究了這個部分。從這裡可以看出,作者對全局的把握是非常地得心應手,並且準確。

  緊接下來的內容則是關於矛盾特殊性的講解,在這個部分,作者也確實花了很大的工夫去闡述。首先肯定了“運動本身就是矛盾”,“矛盾是簡單的運動形式的基礎,更是複雜的運動形式的基礎”,“生命首先就在於:生物在每一個瞬間是它自身,但卻又是別的什麼”,這不僅很好地反映了辨證唯物主義的觀點,同時也將矛盾的中心思想表達了出來。在弄清楚了“不論是簡單的運動形式,或復承的運動形式,不論是客觀現象,或思想現象,矛盾是普遍地存在着,矛盾存在於一切過程中”之後,作者開始研究矛盾存在的永恆性。在他看來,矛盾存在於事物發展的一切過程中,又貫穿於一切過程的始終。而後面緊接的內容則是細講矛盾的特殊性的重要性,以及它在實際當中給予我們的幫助。在最後精闢地總結出“矛盾的普遍性和矛盾的特殊性的關係,就是矛盾的共性和特性的關係”,這恰恰也就是文章的精髓。

  我們可以再來從文法的角度來看看這篇文章。

  首先,我們可以簡單地分析一下整篇文章的寫作結構,這是這篇文章非常成功的方面之一。

  毛澤東在整篇文章的結構布局上,應該說是運用了非常巧妙的方法的。全問構思嚴謹,有一個非常縝密的邏輯結構。在文章一開始的地方,就開門見山地給讀者講明了整篇文章的結構,先是分析矛盾的普遍性的問題,然後着重分析矛盾的特殊性的問題,最後仍回歸到矛盾的普遍性的問題。用這樣清晰明了的方式說明了整篇文章的重點,使讀者能夠從一開始就把握住文章的脈絡,讓讀者不至於花太多時間在閱讀的分析上,這樣就讓讀者更能夠專註於文章的內容實質。

  還有一個特點就是,文章中運用了非常多的例證。作為一個馬克思主義者,毛澤東對馬克思、列寧等革命導師的著作有非常精細地研讀,並且自己有非常深刻的理解,因此,在文章當中能夠巧妙地援引他們的著作中的內容。而另一方面,作者毛澤東在中國的文化極其諸多的古籍方面也有極深的造詣,所以在文章當中也不難看到作者對古籍中的文字進行了恰當地引用。這不僅表現出了作者自身文學功底的深厚,同時也讓讀者在感受中國文化的博大精深的同時,更清楚地理解了作者所要闡述、表達的觀點。也就是說,這些引用部分的內容在作者的文章中起到了很好的幫助讀者理解的作用。這不得不讓我們承認,淵博的知識應該是創作的前提,正因為毛澤東具有知識淵博這樣一個優勢,我們才可能有了〈矛盾論〉這樣一篇如此經典的革命著作。

  而在語言上,作者力求達到準確並且生動。對於這樣一篇應該將要有極強說服力的論文來說,語言必須要求到達很高的準確度,同時,還要非常口語化的表達,而這些作者通通都考慮到了。

  接下來,可以簡單地再分析一下文章主題內容。

  作者在第一部分首先介紹了兩種不同的世界觀——“這個辯證法的宇宙觀,主要地就是教導人們要善於去觀察和分析各種事物的矛盾的運動,並根據這種分析,指出解決矛盾的方法。”

您正在瀏覽: 矛盾論讀書筆記
網友評論
矛盾論讀書筆記 暫無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