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心得體會 > 讀後感 > 《花季·雨季》讀後感2篇

《花季·雨季》讀後感2篇

手機:M版  分類:讀後感  編輯:小景

《花季·雨季》讀後感2篇 標籤:春晚觀后感

  《花季·雨季》讀後感

  劉晨熙

  這一本書以學生的視角描繪了當時的學生生活——長期沉浸在機械式的教科書中。這不僅凍結了文學,更凍結了思想。而這部小說並非青春期狹小的的情緒抒發,也不是拋開一切遁入幻想的虛設情節,而是充滿着時代氣息,城市感受的寫實之作。這正是《花季·雨季》的成功之處,它揭示了90年代社會的黑暗,也通過故事情節引發了更深一層的思考,塑造了活靈活現的人物。

  這部小說的主人公即是文中描寫的所有中學生,是一幅群像;卻又能在這個群像中找到鮮明又獨立的個體。當我閱讀時,甚至可以找到自己的影子,不是么?在我們的身邊,總有一個酷愛學習,不諳世事的陳明;一個長相英俊,陽光開朗的王笑天;一個心地善良,大方果敢的謝欣然?當我們在書中找到"自己",找到"自己的朋友",在路上,在課堂上,便在書中看到自己的一切。

  令我印象最深的的便是陳明了。他學習用功,在學校里出人頭地,這反而助長了他的傲氣,看不起沒有文化的人,一心想要考取清華,為自己的人生添金。

  但陳明過於自我了,不明白"人外有人"的道理,以為自己早已超然世外,不同凡響。這種心態必然會在將來帶給他措手不及的失敗。

  這也是所有學生要面對的未來——只有調整好心態,才能使自己閃耀出不一樣的光彩!

  《花季雨季》讀後感

  ——6A 汪亦洲

  《花季雨季》是一本寫給青春的書。它講述了高中時期學生之間發生的點點滴滴的事。比如說被老師罵啊;和同學聊天啊;學校組織的種種活動啊,等等。還有比如謝欣然去碧奇廠打工;王笑天打籃球賽;劉夏父母鬧離婚;比如余發被冤枉晚上離家出走等,都反映了十六歲花季生活的美妙和多樣性,從全方位描寫人物性格和形象,更反映出了花季的生活像花兒一樣五彩斑斕,也反映出了十七歲雨季的生活像雨一樣無情和來去匆匆。所以我們要珍惜每一天的青春時光,因為如果它流逝了,便一去不復返,所以我們不能浪費青春。

  除了不能浪費青春,這本書還讓我懂得了一些道理。

  第一:錢不是萬能的。

  余發的父母都很有錢,所以余發花錢就大手大腳的,就連進九中這所學校也是"走後門"用錢換來的。我認為如果你很有錢,你不一定會感到很開心,反而有時會因為一直花錢而感到空虛。而且,有時犯罪也是建立在金錢的基礎之上的。比如某個官員犯受賄罪之類的,得到好處的你可能會覺得錢是萬能的,其實它並不是,因為如果你有了錢,你就會幹所有事都想到錢,或者說你干所有事都是為了錢,難道人是為了賺錢而生的嗎?錢不一定能買到歡樂和幸福,所以錢不是萬能的。

  第二:我們要學會並懂得珍惜。劉夏父母離婚了,而劉夏在他們離婚之前還老覺得爸爸懦弱,媽媽嗦,可是他們離婚之後,劉夏卻又好像只記得他們的好處,所以我懂得了:只有失去,才懂得珍惜。可是那樣就太晚了,所以我會在失去前就學會珍惜。比如平時多看會書,少玩會兒遊戲,少跟父母犟嘴,讓他們活得快樂些是我的首要目標。因為他們是創造我的人,是他們給了我生命,我應該感謝他們而不是去懷有憤怒和不耐煩的思想。因為他們所做的一切都是為了我好,我應該懂得珍惜。與之相比卻有一些可憐的小孩失去了父母,得不到父母這樣的關愛,而我能有幸出生在這樣一個有愛的家庭里,我感到萬分榮幸。我應該珍惜的,我也珍惜了,從現在開始。況且現在處在許多人夢中的和平年代,與以前那些出生在戰爭時期的孩子相比,他們出生沒多久就因為種種原因失去了生命,而我們現在卻能過着如此幸福的生活,這更加堅定了我珍惜現在的決心。

  其實,這本書真正想告訴我們的就是:"

  青春有價,不可賤賣!"

您正在瀏覽: 《花季·雨季》讀後感2篇
網友評論
《花季·雨季》讀後感2篇 暫無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