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心得體會 > 讀後感 > 活法讀後感

活法讀後感

手機:M版  分類:讀後感  編輯:得得9

活法讀後感 標籤:春晚觀后感

  活法讀後感

  全力以赴人生

  ——《活法》一書讀後感

  嘉定區實驗小學 倪青

  《活法》的作者是被譽為日本經營四聖之一的稻盛和夫。這本書被譽為日本21世紀勵志第一書。《活法》的思想主要源自儒家和佛教,結合稻盛和夫經營的經歷與感悟,形成了一個思想體系,讓無數人在迷茫的時代找到活着的意義”。

  稻盛在書的開頭就進行了“活着的意義”的探索,“我們的社會為什麼籠罩在如此令人窒息的低氣壓中?那是因為很多人茫然不知生存的意義與價值。人生的意義是什麼?人生的目的是什麼?對於這個極基本的問題,我依然要說,‘在於提升心性,鍛煉靈魂’。如果你問我:‘這一生所為何求來?’我會毫不猶豫,且不帶一點驕傲地回答:‘我是為了做一個比降臨人世之初更好的人而來。’”讀至此處,隱隱感到“大道至簡”的力量。

  可是,生活總有那麼多隱隱的痛,否則為什麼很多人想回到童年。的確總有些阻礙我們變得“更好”的事情,憑什麼唯獨我要承受這些苦難?因為人生不如意十有八九?書中稻盛和夫給了另一個視角作為解答,這是一個鼓勵人們主動反思的積極視角,即有關“苦難現象”的因果分析——“這是因為你先認定了‘人生無法盡如人意”,才會導致事情成真,不是嗎?從這個角度說,無法盡如人意的人生,根本就是實現了自己原先的預期”。這個邏輯的深層次分析,他認為:“一個人的人生直接受到自己想法的牽引,自己遭遇到的事情,其實根本是內心所產生。”他甚至把疾病也歸類於這些遭遇中。稻盛以自己年少時體弱多病為例,發現“人內心深處有一塊吸引疾病的磁石,因為內心的軟弱,疾病找上門來”。

  人要想成功,必須內心有強烈的願望。只是一般的願望是不行的。不是漠然地想“如果能夠那樣就好了”,這是不夠成熟的想法,而應該是抱有強烈的願望,廢寢忘食地渴望着、思考着。全身上下從頭頂到腳尖都充溢着這個願望,就好比是身上劃破后流出來的是“願望”而不是血。必須有強烈的願望,堅定不移的信念。這是使事業成功的原動力。

  具備同等能力,做出相同程度的努力,有的能夠成功,有的以失敗告終。其差別是什麼呢?人們往往容易把原因歸結於命運、運氣,其實主要是因為願望的大小、高度、深度、熱度的差別而造成的。也許有人會搖頭認為這未免太樂觀了。但是,廢寢忘食地渴望、思考並不是那麼簡單的行為。你必須持續擁有強烈的願望,並不知不覺地把它滲透到潛意識裡去。

  “一般人都把勞動看成獲得生活所需糧食與報酬的手段,認為勞動的時間越短越好,工資則多多益善,其餘的時間要用來從事休閑活動,這樣的人生才算豐富。抱持這種人生觀的人認為,勞動是人人都不願意做而又必須做的事。”但稻盛認為,工作對人類而言,具有更崇高的意義。勞動可以幫助人們戰勝慾望,磨練心性,培養人格,“換取生活所需只不過是勞動所附帶的功能而已”。由此他提倡,每一天都要以誠懇到“異常”的方式度過,用一種看起來傻的可以的態度,哪怕站在一個不可能的起點,也要長期堅持下去,並“奮戰到老天爺出手相助那一刻”。

  書中除了通過個人經歷傳輸個體奮鬥心得,稻盛也十分提倡“以利他之心生活”。這裡出現很多依舊道理至簡的呼籲,讀來有似曾相識、卻久違了的味道。這些觀點依然真誠和讓人警醒:對待他人,“如果你有善心,地獄也會變成天堂”;除了利己,也要“讓他人也有利可圖”;利他不僅是個人信條,“‘利他”也是企業經營的起點”,而上升到國家和歷史層面,稻盛呼籲,“日本啊,要以‘富國有德”期許自己”,“別讓歷史重演”。到這裡,“活法”已包含個人,組織,國家,乃至文明,人類。

  都說現在時代變了,觀念變了,但是我個人感覺無論怎樣變化,無論是男人女人都要有自己的活法,好好活着,離不開學習,離不開勞動,離不開家庭,離不開希望。那些在菜市場,在超市,在馬路擺攤,在飯館,在你不以為然或者從來不曾注意的地方憑藉勞動,憑藉雙手憑藉勤奮,認真活着的人,讓我尊敬,雖然也許我從來不知道他們叫什麼名字。

  活法讀後感

  在團日活動的推薦書目中選擇了《活法》這本書,認真閱讀後,收穫頗豐。《活法》是日本企業家稻盛和夫的代表作,被譽為日本21世紀勵志第一書。這本書除了介紹人的生活需要具備的品行之外,企業和國家,甚至社會、全人類的生存之道也包括在《活法》所闡述的範圍之內。

  這本書讓無數人在迷茫時代找到活着的意義,修鍊靈魂,保護美德,瞬間激發自身潛在的偉大力量。讀了這本書之後,有以下三點特別深的感悟,這本書給了我很多的啟示,相信對我以後的生活也會產生很大的影響。

  態度決定一切

  好心態,好未來。稻盛和夫曾說“總是積極向前,有一顆感恩的心,樂觀的接受,充滿善意,有理想,不惜努力。”積極的心態是非凡人生成功的起點,是生命的陽光和雨露,讓人的心靈成為一隻翱翔的雄鷹,馳騁於浩瀚的天際,消極的心態是失敗的源頭,是生命的慢性殺手,使人受制於自我的陰霾里,畏縮在狹隘的角落。

  “洋溢着滿腔的熱情、努力認真地過好現在每一分鐘。”

  作為大學生的我們,正值年輕,應該有一個積極的心態,面對自己的大學生活,努力為以後的工作積累資本。而不是像部分大學生那樣虛度光陰,毫無目標和計劃,對未來失去希望很信心,日子得過且過,到頭來一無所獲。

  今天的態度決定了今天的行動,也決定了明天成功與否。我們要樹立正確的態度,積極面對生活,充分利用時間,規劃好自己的大學生涯,學有所成。

  工作是修行是提高靈魂層次的有效途徑

  前一段時間我在學院的品牌策劃推廣大賽中擔任策劃部的部長,這本書給了我很多啟示,讓我更好地面對自己的工作,並從中得到收穫和快樂。讓我發現原來工作不是一種負擔,也可以是一種對性格的修行,是提高靈魂的有效途徑。

  在京瓷同事的紛紛離職的情況下,稻盛和夫並沒有辭職,其實他選擇留在公司倒不是說他對京瓷多麼的忠誠,而更多是因為無奈,他沒有過硬的文憑,沒有豐富的工作經驗,年齡也不小了,所以即使他離開京瓷,也沒有什麼可以去的地方,對這樣的局面,27歲的稻盛和夫第一次體現出他在職場上與眾不同的一面:既然如此,不如停止所有抱怨,紮根京瓷,老老實實的在京瓷做下去,並且拼盡全力做到完美。這是一種勇氣,是一種性格的修行。

  稻盛和夫之所以能在困境面前沉住氣,正視困難,最根本的原因是他不僅僅將工作視為養家糊口的獲利手段,而是作為人生的修行。僅僅將工作視為獲利手段的人,在職場上容易急功近利患得患失。

  要以積極的心態面對困難。工作中遇到困難是再平常不過的事情,能否以積極的心態面對困難是影響快樂工作的重要因素。在任何情況下,我們都需要憑着信心和勇氣,與困難正面交鋒,就算目標高到自己都覺得不可能,就算困難大到“前所未有”,也不必有絲毫的膽怯,只有勇往直前的努力到底,才能喚醒我們的潛在能力,讓我們展現出難以置信的力量。抱定這樣的態度,即使境況再惡劣,仍然不會影響我們享受工作本身的快樂。

  以利他利公之心生活

  現在社會上出現嚴重的食品安全問題,商家為了求利不顧人的生命安全,《活法》這本書有很大的現實意義。

  作者稻盛和夫老先生反覆強調他的企業之所以成功,其中一個很重要原因是“利他思想”。他不是只為自己創建企業,他還為了員工;他不只為員工創造企業,他還為人民大眾。他的企業不是以追求利潤為最高目的,而是以有利於人民群眾為使命。他沒有很高深的理論來指導管理企業,只有最簡單最樸素的小孩都知道的社會倫理道德規範。

  企業家也是人,做一個企業家首先是做人,而做人的核心要務就是成就高尚的靈魂。這樣的思想似乎與現在講求迅速獲利,以小博大的經營觀念格格不入,但實際上卻更具有智慧。雖然每個人不必成為像稻盛和夫那樣卓越的企業家,但也應該成為一個對他人,對社會有益,順應一切宇宙自然法則的人,做到這一點,人的一生才沒有虛度,在臨終之前才可以安詳的閉上眼睛。《活法》不是一本着重教人如何成為優秀企業家的書,而是告訴大家如何成為社會中一個優秀的人,公司中一名優秀員工的書。因為只有做到這兩點,才有可能成為像稻盛和夫那樣出色且受人尊敬的企業家。

  人不能為物質而活,為物質而活就會為物質所累。當人僅僅是為了獲利而工作時,或者說單純以獲利為工作的目的時,那麼只要能獲利,人往往什麼事情都乾的出來。

  就讀工商管理的我,以後也會踏進企業,這本書讓我知道一個企業人也要是一個社會人,擔任起社會的責任,多做利他利公的商業活動。

  看似是一本關於如何經營企業、怎樣獲得成功的商業書籍,其實是一本關於如何做人、怎樣活着的人生指南。努力勤奮地工作、心懷感恩之心、善思善行、誠懇地反省並約束自己、在日常生活中持續磨練心智、提高人格,這些就是稻盛先生教給我們的“活法”,努力做到這些看似理所當然的事情正是人生的意義之所在。

您正在瀏覽: 活法讀後感
網友評論
活法讀後感 暫無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