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心得體會 > 讀後感 > 讀張麗鈞散文有感

讀張麗鈞散文有感

手機:M版  分類:讀後感  編輯:得得9

讀張麗鈞散文有感 標籤:張麗莉

  願大家都活得舒心

  ——讀張麗鈞散文有感

  江聲周玲老師

  兒子總是笑話我落伍,說他們老師七十多歲了玩微信都很溜的,而我除了工作必需外,幾乎不使用QQ、微信等社交軟件。我喜愛在寧靜的空間里生活,大家都真實而真誠地交往着,哪怕有缺點,也無需矯情和掩飾。加之肩頸處時常疼痛,不宜蹲在網絡里,於是依然繼續着老土的休閑方式——閱讀,且看紙質的。我這人,沒什麼高遠的志向,故除了《中學語文》外,並不愛讀專業方面的鴻篇巨製,也不愛專啃某一個人的著作。總以為,那些妙語連珠的講座、高屋建瓴的報告、系統科學的專著或多或少有些雕琢的成分,於是偏愛那些能讓人看見心跡、聽見心聲的散文。

  除了買些散文集閱讀外,我多年來一直訂閱了《青年博覽》和《讀者》雜誌,將其置於床頭、車內、辦公桌上,空閑時或是煩悶時,便與它們為友。從中,認識了很多人——周國平、畢淑敏、楊絳、龍應台、汪曾祺、蔣勛、王鼎鈞、劉墉、肖復興、林夕、雪小禪、葉傾城、蔣光宇、李丹崖、馬未都、馬德、星雲大師……喜歡他們筆下那些有溫度有靈性有智慧的文字。常常是讀到某一篇文章之後,便有了走近其作者的興趣,然後去查找相關信息,進而又讀到更多的好文章。走近張麗鈞也是如此。

  原本只是被她的文章吸引,後來知道她是河北開灤一中的校長后,更添了對她的敬意。因為在繁雜的公務和繁重的教學任務之外,她竟保持了真誠、善良的心靈,竟保持了寫作的良好習慣。她的外表是美麗的,留着捲髮穿着綠毛衣圍着綠圍巾的那張照片煞是好看。美得典雅,美得純凈,沒有一絲世俗的媚態。她的心是柔軟的,文學與藝術的底蘊也是深厚的,於是溢出了諸多清麗雋永的文字。

  欽佩她身為校長的人本思想。比如:"如果說真教育是靈魂的喚醒,那麼,喚醒靈魂的,必是靈魂。""這三個健康同等重要:身體健康、心理健康、道德健康。""倘若今天我們不用心辦教育,那麼明天我們就得用心辦監獄。"更敬仰她身為文字信徒的那份執着。她總能把生活中看似平常的人、事、物寫得深入人心,她的每一篇散文都可以成為中學生的寫作範文。她散文中的許多句子令我產生過共鳴。

  讀到《寄情落葉》中的"愛落葉的人,自愛亦愛人。寄情一片落葉,其實是寄情另一個詩意自我",遂想起,曾經一家三口在深秋去植物園,看到金黃的楓葉鋪滿道路,便聯想到"黃金大道",看到火紅的楓葉在空中打着旋兒紛紛飄落,彷彿那是一場美麗的紅雪,悄無聲息。遂像個孩子似地跑跳起來,伸出手去追,去接。然後將捉到的那些葉片拿在手裡走了一個多小時,回來還將其置於汽車前台之上,幾日後乾枯了才肯丟棄。兒子笑着說:"媽媽,你還算是半個文藝青年呢。"哦,文藝青年?不就是追求一種洒脫、自然的生活境界的那群人嗎?不就是以善感的心去欣賞和珍愛每一個細小的美點嗎?看到經過秋霜浸染之後如此火烈與絢爛的楓葉,於是決定自那天起把QQ名"楓葉飄零"改成"楓葉飄舞",祈願自己即使步入生命的秋天,亦能活出那般優雅從容的姿態。

  讀到《沒有一天不值得記述》中的"日子被寫進日記,塵屑就獲得了成為金子的機緣","讓我們的思想留下它珍貴的轍印,這是對自我的尊重,更是對歲月的酬酢",遂想起,自己的中學時代和中專時代,幾乎天天寫日記,當時並沒有老師強求我們寫,也沒有人說能為考場作文拿高分作鋪墊。我只是想在日記本里寫下自己的喜怒哀樂,就像基督徒面對牧師似的,讓自己的靈魂能在某一處做出最赤裸最坦誠的告白。無需別人讀到它們,更無需公之於世去接受外界的評頭品足。那小時候的日記,竟化解過家庭里的小矛盾。至今仍清楚地記得,曾在日記中寫下父母吵架時兒女身在一旁的尷尬和無助(大概是貧賤夫妻百事哀導致的)。沒想到,爸爸"偷看"了我的日記后竟在裡面留下一行字:"以後我會做到兩個字——勇和忍,面對家庭的責任,勇敢。和你媽媽有矛盾時,忍讓。"悄然之間,日記竟起到了勉勵和敦促爸爸的作用。或許,這就是塵屑成了金子吧。二十世紀八十年代的農村,擁有這種民主和文明氛圍的家庭恐怕不多。此後,爸爸的確在家庭中扮演了偉丈夫的角色,憐愛妻子兒女,並把自己日夜辛苦賺來的錢都用於培養我和弟弟讀書而無怨無悔。他對家庭的責任感對我們姐弟倆均造成了深入骨髓的影響。

  張麗鈞曾說,她是一個從日記中走出來的作家,她發表的文章大多是日記變體。我才疏學淺,也未能持之以恆,自是成不了"家",但對於寫作,我向來堅持一種態度——獨抒性靈。這是對自我的尊重。的確,多年之後,再去啜飲自己笑與淚凝成的文字時,常常仍會為自己感動。或許,當它們有了讀者時,也能感動他人。我少年時的日記早已"解密"了,隨手放在抽屜里,兒子都曾翻閱過。他竟鄭重地說:"媽媽,我覺得你初中的日記比現在的文章好。那裡能讀到少年的報負和遐想,情感無拘無束。現在,看你們大人的文章,都難免有拘束之感。"兒子還笑着說:"每個人的人生都是一部傳奇,有時間你該把你的日記敲成電子稿,那是最真實的人生歷史,很有價值。"是呀,如果把自己年少時上進奮發的勵志故事和青年時驚世駭俗的愛情故事拍成懷舊影片,說不定也有感染力呢。看來,每個人真沒有一天不值得記述,將所有的記述串聯起來,不就是一部部引人入勝的人生歷史嗎?

  近日又讀到《舒心草》,感嘆於張麗鈞的詩意和慧心,小小的一株草竟那麼幸運,被她關注並關愛。更有意義和價值的是,它讓作者開始反思人生——"它要為我濾掉一東西:生命的負累太重,連呼吸都彷彿注了鉛。與這株輕靈的小草對視時,我為自己的沉重而羞愧,學着它的樣子,我也要刪繁就簡地打理自己的慾望,以期讓我的心能坦然地面對它的素心。"當今社會,擁有語文書中那些作者般的閑適自由心境的人究竟還剩多少呢?為了讓自己符合已被物質化的成功標準——有錢,有權,有名,多少人背負着沉重的壓力活在他人的眼裡呢?有的甚至還為了填補日益膨脹的慾望,不擇手段,違紀違法,給許多無辜的人帶來不舒心。當然,生活中也不乏五一勞動獎章獲得者、感動中國人物以及擁有諸多中國傳統美德的人,他們以高尚的情操和無私的奉獻換來了包括家人、朋友在內的許多人的舒心,可是,在自我犧牲精神的背後,他們的形象不免染上了苦情甚至是悲情的色彩,他們的內心深處是否也會有不舒心的感覺呢?

  所以我覺得,人生於世,能讓自己舒心也能讓別人舒心是最值得追求的一種境界。其實,把自我看輕,把慾望降低,把利益看淡,把心胸放寬,一切都會變得簡單而美好。

  前幾天,晚餐后陪媽媽去散步。走到縣城裡的高檔小區——錦繡湘江里,無意間發現有幢別墅的陽台上有一大片的薔薇花,大紅的、紫色的、粉紅的……還像紫藤蘿瀑布似地垂下來,將各層陽台裝點成了五彩斑斕的花牆。樓下院子里,也種滿了花草。整個縣城所有花店裡的花加起來可能都沒這戶的多。愛花的我們只想能近距離去賞花。鐵藝大門半掩着,我不敢進去,擔心身居豪宅的主人擺出臉色,並拒絕我們參觀。咱這等戴着"太陽底下最光輝"的帽子的人怕是沒幾人受得了睥睨目光的。可當下因財富而傲慢的人隨處可見。院子里沒人,媽媽已被花吸引着不管不顧地走了進去,我也緊跟其後,只是在院子里試探性地往前挪步。那主人必是極度愛花之人,給花兒們做了許多"屋子",供它們攀爬,生長,成型。有"幸福門"狀的,有圓柱狀的……簡直太漂亮了!這時,一個六七十歲的奶奶出來了,我們連忙說:"被您家的花吸引過來了。我們看看就走。"沒想到,老人一臉慈祥和歡悅,說:"你們儘管看,裡面還有好多呢。我女兒愛養花。有空就侍弄這個。"太好了,我們還能繼續參觀!老人向我們一一介紹着花的品種,一邊領着我們走向"庭院深深處".她的女兒面容姣好,三十來歲,正穿着居家服手持長勺在給花兒們澆水。像她母親一樣,她一邊勞動,一邊熱情地介紹着那些我們不知名的花兒,像是介紹自己的孩子。她說,母親幫她數過,陽台上和樓頂上的花有五百來盆,每天照顧它們挺累的,但愛花愛得"變態"了,就是樂此不疲。她家在湖邊,夕陽中,粉色的玫紅的玫瑰更是妖嬈生姿,女主人穿梭在它們之間,真有人面花兒相映紅的意境。離開時,我們誠意地道謝,女主人笑笑說:"沒事,種了花就是供人欣賞的,經常有陌生人來。剛才還來了一撥呢。只是你的高跟鞋踩在草里,讓我有點心疼,因為草地里我也種了許多花籽。"真是抱歉!她竟然沒事先鄭重地提醒或交代,只在這時才笑着輕輕說出。真是個善良的有涵養的好女人!心裡有暖流淌過,感謝她和她的母親送給我們一個美麗的黃昏。她不僅讓自己舒心也讓別人舒心。

  我認為,我們平日待人當如此,工作中辦事亦當如此。現在,我所在的部門有七八個同事,我頂了個"主任"頭銜,有人友善地提醒我說:"你現在是部門的‘頭’,要樹立自己的威信,管理中不要感性太多,理性不足。"我承認,我在同事面前的確較為溫和,鮮有領導鐵面、潑辣的范兒,基本沒嚴詞厲色地發表過"講話",即使自己挨了批評也不忍遷怒於人。但自以為這並不意味着"理性不足".現在社會上都在呼籲高校去行政化,更何況我們中學呢?自2007年至現在,我們好幾個人都奮戰在同一個戰壕里,大家是戰友,是同事,任務和目標相同,只是分工不同而已。咱部門的弟弟妹妹大都屬"循規蹈矩、不問功利、任勞任怨"型,響鼓不用重捶,他們在盡心儘力地工作,我何必以"領導"自居,再製造太多的"理性、剛性"的準繩帶給別人不舒心之感呢?真正能約束人言行的未必是法律是規章,而是內心裡為人處世的那根準繩。我們部門裡語文老師居多,人文素養較高,將職業幸福感看得比名利重要,若能在被理解、被尊重的氛圍中工作,是寧願"士為知己者死"的。於是,我一直習慣和他們及時交代、交流工作,有什麼意見和建議坦率地交流,有時若出現了確實不應該出現的失誤,我便會在QQ中以書面語指出,並寫下我的建議或是要求,而他們也成長得很快。我本就是一個注重精神感受的人,向來對人對事的要求較高。現在若是從業務能力、綜合素質、執行力等方面來論咱部門的同事,我確是由衷地欣慰,沒人拈輕怕重,沒人敷衍塞責,每一項工作都在團結和互助中完成。真的,很感謝他們,讓我這個偏重內心感覺的人舒心,但願我的"感性"也能帶給他們一些舒心。

  人到中年才漸漸明白,其實人生於世,誰的內心都有幾多拘束,幾許無奈。現代社會倡導以人為本,倡導人們注重生活質量和生命價值。我祈願:我們每一個人都能活出骨氣,活出尊嚴,活出滋味。那就讓我們都善良些、溫情些吧,不僅自己舒心,也能讓別人舒心。

您正在瀏覽: 讀張麗鈞散文有感
網友評論
讀張麗鈞散文有感 暫無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