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心得體會 > 讀後感 > 《兒子教我環保 - 空瓶子和法蘭克福火車站》讀後感

《兒子教我環保 - 空瓶子和法蘭克福火車站》讀後感

手機:M版  分類:讀後感  編輯:pp958

《兒子教我環保 - 空瓶子和法蘭克福火車站》讀後感 標籤:春晚觀后感

  《兒子教我環保 - 空瓶子和法蘭克福火車站》讀後感

  《兒子教我環保 - 空瓶子和法蘭克福火車站》發表后收到了不少讀者朋友的來信,其中署名“忠實的讀者”的一篇真實,感人。尤其是她的憤慨,這才是中國的希望。我常常告訴朋友,“愛”的反義詞不是“恨”,而是“冷漠”。在她哀其不爭,怒其不幸的批評和感慨中,我感受到的是中國老百姓骨子裡和血液中對自己祖國的摯愛。在徵得了她的同意后,轉發如下,與大家分享:

  自拜讀您的博文以來,激發了我對中西文化的再度思考,看到您發表的中西文化差異的活生生的例子,每一篇博文的深層涵義都刺痛着土生土長在中國大陸人的心。每每聽到看到中國遊客又在XX國家歷史文物上刻着“某某到此一游”,或踩在潔白的神像上求合影,或在公共場所大聲喧嘩、亂丟垃圾,廢棄物,隨地吐痰等惡習,令中國遊客的形象在國際口碑上一直不佳,身為中國人時常感到臉紅。而我們看到異國的文明與進步,又頗有感慨。反思一下,中國古文明的優勢到哪兒去了?曾經讓炎黃子孫引以為豪的優越感到哪兒去了?

  時值21世紀的今天,有多少人為中國的文明與進步而思考並為之努力着?近來“海納百川”、“寬容忍讓”、“厚德載物”這些古來就有的成語被拿出來翻譯成國際語言說事,這時候他們又有誰在乎我們的先人們造此成語時的用心良苦。而今當下中國人對於文化的漠視,被各種唯物論所充斥着。誠然,經濟基礎決定上層建築,精神文明建設不可脫離物質文明而獨立存在,兩方面需要迎頭並進。近年來我們看到了中國經濟的突飛猛進(特別在一線城市),看到了中國老百姓的富足生活(當然,貧困山區也不少),與此同時我們需要呼籲勿忘倡導營造和諧的社會環境,倡導良好的社會風尚,提倡高尚的道德情操……

  您在博文里寫到:“被飛飛那種虔誠和認真所深深地感動了”。而我想說,我對他的敬意也油然而生,不僅因為他在異國的“為小善”那麼簡單,更因為他身為中國人在異國的“為小善”挽回了國際友人對中國人的形象。我們需要更多像飛飛這樣的中國人在異國“為小善”,也更需要中國人在自己的國土上先“為小善”,以身作則式的愛國。這時候我又想,飛飛是幸福與幸運的。因為他能夠同時接受中西文化的教育,且能有機會到發達的國度接受不一樣的教育,也因為他能夠深刻理解文化深層內涵而執着為之,更因為他是“青出於藍而勝於藍”的新一代年輕人。

  飛飛這種令人渴求的教育環境,正被中國年輕人們追求着,隨着他們生活水平的提高,不斷走出國門或讓下一代走出國門接受不一樣的教育,呼吸不一樣的空氣,享受明信片式的藍天與環境。我身邊就有活生生的例子分享:唯一要好的大學同學舉家移民美國,開中國餐館多年,在紐約生了女兒又生兒子,回中國相聚的時間少之又少;一好朋友追隨先生到意大利米蘭求學,傳回來的訊息都那麼令人輕鬆而愉快,我們只剩微信相互問候與祝福了;一前同事也離職跟着先生前往美國,過着令人生羨的日子,只有看到她的微信才感覺到她仍然在我們的世界里;而今年嫁入豪門的表妹也跑到洛杉磯生孩子,大有移民的趨勢,最最令人感嘆的是,她說要生兩個以上的孩子,第一胎在美國生,第二胎想去澳洲,可沒有一胎想要在中國生的。可悲可嘆啊,讓我們仍留在國內的這些人情何以堪?!

  這就是中國的現狀,被某部分人認為“食之無味,棄之可惜”的國度的現狀。我們如何才能改變現狀,而不讓祖國母親越變越糟呢?我想,正如您博文里所說,身為中國人,在和平的年代,潔身自愛才是最高的愛國行為,要自愛才能被尊重,我們的民族才能自強與崛起!

  忠實的讀者

  2014年4月3日

《兒子教我環保 - 空瓶子和法蘭克福火車站》讀後感 範文推薦:

  • ·她是一片雲彩  
  • ·what is 
  • ·we visited&nb
  • ·2a m3u1 
  • ·會 議 議&nb
  • 您正在瀏覽: 《兒子教我環保 - 空瓶子和法蘭克福火車站》讀後感
    網友評論
    《兒子教我環保 - 空瓶子和法蘭克福火車站》讀後感 暫無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