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心得體會 > 讀後感 > 周國平文集讀後感

周國平文集讀後感

手機:M版  分類:讀後感  編輯:得得9

周國平文集讀後感 標籤:春晚觀后感

  周國平文集讀後感(一):教育即生長

  作者:劉立蘭

  對於《西遊記》的結局,民間有這樣一個版本:那塊曬經石本是一個妖精,趁唐僧師徒四人曬經書之時,將所有的經文吞吃下去,待四人發現搶救時,只剩下"南無阿彌陀佛"一句話,唐僧只好帶着這句話回去講經傳道。沒想到我讀書竟有唐僧一樣的遭遇,幾年前,讀了大哲學家周國平的文集,其中有關於教育的,我記得且僅僅記得其中一句話:"教育即生長,除生長之外,別無目的。"它好像開啟了我教育智慧之門,讓我頓悟教育的真諦。幾年來,它就像那句佛語不絕於僧人之口一樣縈繞在我心中——教育即生長,除生長之外,別無目的。

  為了寫這篇感想,我又打開這本書,重溫哲人的叮嚀。

  "教育的使命就是讓人自由發展,使人的天性和與生俱來的能力得以健康的生長,而不是將許多外在的東西灌輸到一個容器里。"這句話里的"生長"即是人的自由發展,是在最寬鬆自由的環境里,人的天性得以保護,人的與生俱來的能力得以鍛煉。人人都由於內在的需要,內在的動力,自我學習,自我督促,自我成長。在這樣的過程中,最後人人都成長成為"自我",成長成為一個個獨特的人。就像白樺長得高聳入雲,垂柳卻長得婀娜多姿;就像山長得威嚴,水生得溫柔;就像習近平成了國家主席,我成了人民教師一樣。既然是這樣,我們誰都沒有資格給哪一個該怎麼生長,該成為什麼樣的人下一個定論,然後,讓他(或她)按照你的預設去生長。如果你硬要這麼做,就無異於園丁給盆景剪造型,盆景永遠長不成大樹;壞人給流浪兒弄殘疾,流浪兒永遠做不成一個完整的人。然而,事實上,我們許多人真的這樣做了。我們許多父母,在孩子上幼兒園時,就把他送去學這樣學那樣。想要孩子成長成為自己心中的偶像,想讓孩子去完成自己未完成的心愿,但是就是沒有想過孩子其實是個什麼樣的人,他需要什麼樣的陽光和空氣。我們許多老師,面對學生就像面對一群機器,要求他們有一紮齊的夢想,一紮齊的情懷,一紮齊的興趣愛好,一紮齊能力……就這樣,我們的孩子從小就背負上功名的包袱,艱難地走在人生的道路上。他們沒有真正體驗過無憂無慮的童年,意氣風發的少年,安居樂業的中年和安詳淡定的晚年,一路上只知道沖沖沖。還記得最近網絡上流傳的一幅漫畫:一個剛出生的嬰兒躺在搖籃里,搖籃上掛着一張大紙,上面寫着:高考倒計時:離高考還有6205天!我相信,作為一位中國人,誰看到這幅漫畫都能心領神會,又都覺得其對中國孩子生長的悲慘境遇概況之精準,對國人教育孩子的瘋狂舉措批判之深刻!

  "除生長之外,別無目的。"正是因為看到了國人教育目的之泛濫,目的之強大,目的之愚蠢,周國平先生才痛心地做此忠告。我們的教育,上至國家,中至學校,下至家庭,目的太多了,太明顯了。有培養"接班人"的目的,有"光宗耀祖"的目的,有"出人頭地"的目的,有"爭名奪利"的目的……我們家長想的,誰誰誰家的孩子考大學辦喜酒了我家也要,是誰誰誰家的孩子出國留學了我家也想。於是就有了"不能讓孩子輸在起跑線上"的口號,有了"嚴師出高徒"的理想,有了"吃得苦中苦,方為人上人"的信念……這樣的理想信念組成的家庭、學校、社會,就像一個巨大的熔爐,我們的孩子一出生就不可避免地在熔爐里接受煎熬。十幾二十年過去,這些孩子就修鍊成果,他們中當然不乏像齊天大聖一樣火眼金睛,武藝高強的成功者。但更多的是燒得變了形的"產品",他們被磨掉了菱角,蒸發了靈氣,驅散了興趣。他們身堅似鐵,心空如也。記得著名作家三毛曾經悲哀地寫道,有一次回家,帶侄兒們外出旅遊,讓他們親近大自然,帶他們認識狗尾巴草,但孩子們毫無興趣。其中一個女孩為了不讓姑姑掃興,只是遠遠地站着讓姑姑給采一棵草給她。一回到家,孩子們立即沉迷到電視當中,無人做聲。這是中國孩子現狀的一個縮影,三毛當年的悲哀現在成了我們國人的悲哀!

  痛定思痛,該是我們反省自己的教育的時候了。"教育的使命就應該為生長提供最好的環境。什麼是最好的環境?第一是自由的時間,第二是好的老師。"周國平先生這樣說。我所理解的好老師不是那種凡事親力親為,凡事照本宣科,努力做到鞠躬盡瘁死而後已的老師。而是能夠關注孩子的個性,關注孩子的心理健康,提供給孩子最大的生長空間的老師。這讓我想起了一部印度電影——《地球上的星星》,其中的年輕美術教師尼康是印度人心目中的好老師,也是我心目中的好老師。他陽光、活潑、多才多藝。他的美術課就是和孩子們一起狂歡,一起欣賞窗外的大樹和天空的色彩。當孩子們拿起畫筆準備畫講桌上的東西時,他統統拿走:"難道你們想畫的,僅僅是這些?你們想畫什麼就畫什麼!"就是這樣一位熱情的老師,為了一個孩子流過痛心的眼淚,那就是患有閱讀障礙症的小男孩伊桑。誰都沒有發現這個孩子患有這樣一種可憐的病,包括他的父母。他們只是一味地指責他懶惰、愚蠢、固執。外界的排擠使他自卑、恐懼、對任何東西都失去了興趣,包括最熱愛的美術。尼康不停地關注這個"油鹽不進"的孩子,發現了他的癥結所在,為了幫助他。他帶領孩子們來到校外那口水塘遊戲,他跋山涉水去找他的父母溝通,他三番五次向校長爭取一次全校美術大賽,最終冰釋了孩子心中的傷痛。

  這個故事告訴我們,每一個孩子都是地球上一顆閃亮的星星,都應該按照他自己的人生軌跡成長,哪怕是看上去像白痴的孩子。我們的教育不是一味地灌輸,壓制,甚至打擊。而是陪伴,引導與靜靜地等待。愛因斯坦說過:如果你忘記了學校里所學的一切,那麼所剩下的就是教育。那剩下的該是什麼呢?是一小部分常識,一大部分思考的方法與習慣,還有許多教師高尚人格的深刻影響。這一切憑的不是記憶與背誦,而是早已深入骨髓的無法改變的東西,這就是教育的偉大力量。

  難道民間版本的西遊記結局偏巧暗合了這種教育理念?經歷了九九八十難的唐僧所收穫的不是白紙黑字的經文,只有一句"南無阿彌陀佛",剩下的全是自己對佛的深刻領悟。

  那麼完美教育者也不必再去背誦哲人的著作,只在心中常念"教育即生長,除生長之外,別無目的。"就夠了。

  周國平文集讀後感(二)

  一、哲學的真諦

  最早接觸哲學,還是在中學的政治課上,那是不得不學的,當時我的班主任帶這門課,雖然不是主課,但上了幾堂課後,我就被這門課吸引住了,課堂上我成了活躍分子,老師也最喜歡提問我,直到現在只要提起中學時代,我就會想起那個給我感覺淡泊又睿智的哲學老師。而自發地去閱讀哲學類書籍,應該是在大學和工作以後,從隨筆、隨感錄開始,培根的人生隨感錄、蒙田的隨筆集,曾經深深地吸引了我,讓我沉浸在哲言的智慧中。後來也嘗試去看大部頭的哲學著作,但卻被它們的高深晦澀嚇跑了,對蘇格拉底、亞里士多德、叔本華、尼採的認識也只能停留在小冊子上讀到的著作精選,而對哲學的看法是,包含着很多睿智的名言雋語的高深學科。

  真正想靜下心來寫點哲學的話題,還是在讀了《周國平文集》以後,因為我在這本書中看到了太多我想說的話,產生了太多的共鳴。所以,我第一次想在自己的BLOG發表系列文章,以詮釋我對哲學的理解,和哲學帶給我的喜悅。

  周國平喜歡上哲學,也和隨感錄有很大關係。他說"每當我捧讀一部哲學巨著,即使它極有價值,我也會覺得自己是在做功課,搞學問。讀好的隨感錄,卻好象在和作者談心。""學問真是做不完,即使是哲學界的朋友,聚在一起擺學術的譜,彼此搞不同的課題,也有隔行之感。但是聊起世態人情來,朋友間時有妙語博人一笑又發人深省,便打破了學術的樊籬,溝通了心靈。""只要人生智慧相通,學海無邊又何足悲嘆?讀隨感錄時,我獲得的正是類似的慰籍。"

  讀到這裡我已經克服了自己對哲學的那種即渴望又逃避的心理,明白了這樣的道理:你不一定要讀大部頭的哲學著作,也可以了解哲學,也可以體會到哲學的智慧。

上一頁 [1] [2] 下一頁
您正在瀏覽: 周國平文集讀後感
網友評論
周國平文集讀後感 暫無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