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心得體會 > 讀後感 > 我的抗戰讀後感3篇

我的抗戰讀後感3篇

手機:M版  分類:讀後感  編輯:pp958

我的抗戰讀後感3篇 標籤:春晚觀后感 我的中國夢

  我的抗戰讀後感

  篇一:我的抗戰讀後感

  《我的抗戰》並不能真正意義上算作書,因為它沒有作者,是由崔永元團隊對抗戰時期的300多名老兵進行採訪,對這些老兵口述的歷史形成的一本書,如果一定要加作者,那一定是這300多名老兵。

  這本書是通過採訪這些風燭殘年的老人,通過他們的口述,還原一個我們曾經在書本上學過但只是一個數字的歷史,讓我們對真實的歷史有更深入的了解。本書的每一個篇章描述的都是那些享譽世界的大戰中的小人物。大歷史談的多了,小歷史既稀缺又顯得真實。有的人會說那些風燭殘年的老人是否能夠記憶準確,是否能夠客觀評價?是否能夠全面?其實,我們永遠都無法真正的還原一個完整、客觀的歷史,但是這些帶着強烈的個人視角的口述歷史彙集在一起,融入為後人留下的這段歷史材料中,不同角度匯合在一起是不是更加的趨於真實。採訪這些老兵的記者說希望這樣的抗戰,不是不負責任的調侃,不是板起面孔的說教,也不是揮舞拳頭的狂熱。只是希望通過這些老人的講述,讓我們更真切的觸感到以前被忽略的細節,那無法回歸的過往。

  在讀這本書的時候,數度哽咽,數度嘆息。這本書是對整個人性的洗禮,我似乎有點理解了為什麼老崔把這個節目搞完了下來不再抑鬱了。以前知道了抗戰,知道了這個對我們民族那麼大創傷的事實,總覺得這些宏偉的壯大離我那麼的遠,那些人運氣是多麼的不好。但是當發生在這些平凡的生命中的時候,我會覺得他們是那麼的接近,而他們又是那麼的偉大。裡面介紹的一個特工叫關露給我留下了很深刻的影響。人生具有偶然性,如果關露沒有去過上海,沒有加入組織,那麼她是和潘柳黛、張愛玲、蘇清並稱的"民國四大才女",在本質上她是一個浪漫,溫柔的詩人。但是卻接受了打入敵人特工部隊的任務,秘密工作都是單線聯繫,即使是抗戰勝利后,她也被世人當做漢奸。她的第一段愛情是她的戰友,對方給的第一封信里有一張他的照片,上面寫着:你關心我一時,我關係你一世。抗戰勝利后的關露等來的卻是分手信,第二段戀愛男的是國共談判的中國共產黨代表,當時鄧穎超專門攔住男的說,沒給她平反,覺得他們在一起不妥。多年之後,仍然瞭然一生的關露看到芭蕾舞劇《紅色娘子軍》洪長青與吳瓊花無法成全的愛,讓她在別人的故事裡替自己留下了眼淚。後來組織為關露平反,女作家在十個月後悄然離去,因為尊敬,因為嘆息,因為憋着一口。寫她的時候放的兩張照片,一張是年輕時的關露,風華絕代,翻過一頁另外一張是晚年的關露,平和安詳。這一頁我來回翻了很多次,我理解了這一頁的厚重,這就是一個女人充滿了堅韌的一生啊。文字結尾是那張愛人的照片,新添的兩行詩句:

  一場幽夢同誰近,千古情人我獨痴

  看完以後覺得很感謝老崔的團隊,特別是那些堅守了一輩子90多歲的老人說他第一次有機會在媒體面前說出那些他們所經歷的事情,每一個你我都能碰到的佝僂的老人家,也許就壓抑着一個幾十年前的故事沒有機會說起過。沒有恢宏的戰鬥場面的時候,讓我們知道了戰爭中也有平靜的生活,平靜的生活又何嘗不是一場戰鬥。在出版時都有許許多多受過採訪的老兵逝世,好慶幸在他們生命的最後一刻留下了他們的記憶來指導下一代的人。又對我們自己的人生是一種提醒,感覺人生真的很短暫,要做的事情沒有馬上做的話,也許就會永遠失去這個機會。我的抗戰讓我知道了,那些英雄們在面對前方的時候,時常並沒有選擇的機會。把恢宏的抗戰賦予個人化,會很震撼,在戰爭歲月對愛情的堅守,對困難的忍受。

  做完了這個口述歷史以後,老崔的團隊也曾經反思過,到底應不應該給現在的年青人看,會不會把剛剛構建的青年人的三觀給毀了,最終還是決定要留下這些真實,它讓我們發現抗戰並沒有那麼簡單,讓我們這些沒有經過戰爭的一代在歷史思維脈絡本來只是一條細細的靠數字組成的軀幹下,慢慢的豐富了許多新鮮的血液。經常在歷史書上看到什麼我軍幾十萬,奮勇殺敵,堅守陣地最終全軍覆沒。現在我會細想這裡面的人的想法,以及他們所經歷的,變的那麼的有情感。還有看到那些所謂的投降,被國民所唾棄的軍官,沒人知道他們在選擇時所面臨的抉擇。

  悲劇已經過去,祈禱我的國家國泰民安,再也不要發生戰爭,但沒有遺忘才是最好的紀念。

  篇二:我的抗戰讀後感

  讀完了崔永元《我的抗戰》上下兩本,感慨萬千。弄明白了幾個問題:抗戰誰勝利了?日本為什麼要打中國?黃埔出軍官嗎? 地下工作者要做什麼?為什麼日本天皇裕仁和岡村寧次沒有被審判?戰爭是殘酷的,戰爭是血腥的,戰爭是漠視生命的。要和平,不要戰爭!

  一、誰勝了

  8年抗戰期間,日軍死亡約為44萬人,國軍死亡400多萬人,共軍在日軍後方及日佔區以游擊戰為主,傷亡很少。也就是說,10條國軍命才能弄死一個日本人。如果沒有太平洋戰爭,沒有蘇聯紅軍出兵,沒有美國人投下原子彈,這場戰爭8年能結束嗎?即便如此,算一個體面的勝利者嗎?

  二、日本為什麼要打中國

  分兩面層面,上層和下層。上層:日本天皇裕仁和希特勒想瓜分世界,原計劃在中東匯合。因此,不僅打中國,中南亞各國也打,美國也打。現在來看,顯然是痴人夢想。 下層:他們認為中國人是劣等民族,殺了劣等民族的人,靈魂會得到拯救,為天皇去征服一個劣等民族是神聖使命。

  三、黃埔出軍官

  在我的印象里,國民的高級軍官都出自黃埔,事實並非如此。抗戰時期,黃埔軍校在全國開設了九所分校,其主要是培養排連級指揮員的。淞滬會戰,自1937年7月至11月,有1萬名黃埔學生戰死。1942年3月入緬到1945年緬北、滇西反攻勝利結束,5700多名黃埔學生長眠於異國它鄉。

  四、地下工作者做什麼工作

  地下工作者是打入敵人內部長期做秘密情報工作的特殊工作人員,稱為第二條戰線。中國共產黨黨員地下工作者還有一個任務就是"傳送文件",比如延安整風運動的文件,六屆三中全會、四中全會的文件。在敵人的槍口下,冒着生命危險要做這樣的工作是我萬萬沒有想到。

  五、審判公正嗎

  東京國際軍事法庭對25名戰犯進行了判決,但其中沒有日本天皇裕仁。理由是:那時候蘇聯已成為一大勢力,美國政府想控制日本,就把天皇留下。岡村寧次本來也要被審判的,但他在華北時對八路軍的情況特別了解,國民黨政府把他留下做了參謀。所謂公正審判,也有不公正的政治因素。

  六、抗戰期間國家如何運作

  抗戰時期,重慶的國民政府是合法的政府,另外還有延安的陝甘寧邊區政府,還有日本人扶持的瀋陽的滿洲國政府和南京的汪精衛國民政府。滿洲國政府沒有軍隊,國民政府有國軍,甘寧邊區政府有共軍,汪精衛國民政府有偽軍。財政開支主要依靠發展生產和外部援助。國軍合法得到的援助最多。

  七、戰爭漠視生命嗎

  戰爭就是兩個素不相識從未謀面的人,第一次相遇就要以死相拼。不是我弄死你,就是你弄死我。崔永元的這兩本書里充滿了一個個血腥的殺人場面。八年抗戰中國軍民傷亡3500萬人,3500萬是什麼概念?我在想,經過戰爭獲取政權的一群人是不是也會漠視生命?這樣會好理解一點後來發生的一切。

  篇三:我的抗戰讀後感

  我在圖書館內閑轉找書,隨手拿起一本漫畫又想換換"口味"吧,隨手拿起一本《抗日戰爭》便回家了,我對抗日戰爭了解不少但又沒有什麼可看的只好……

  拿回家一看原來大喜過望,這是一本完全不同於其他記實性史書,而是一本以喬氏一家為主人公採取插實事而寫的,記載了9.18前後喬氏一家的變化及時局饒有趣味,這部書總分上中下三本,又分九十九章999頁,快趕上三國水滸了,我想這到底寫的是什麼呢?逆來順受和聖雄甘地的不和作運動有異曲同工之妙么?9.18這個令中國歷史滴血的日子,未嘗不是魔鬼的狂歡節……一個個充滿疑問的導語,讓你看完一篇想一篇,看的不亦樂乎廢寢忘食,你就是歷史偵探!看這本書猶如看到成群的百姓倒在血泊當中咒罵東北軍30萬人與張學良未開一槍便放棄東北,看到東北軍將士含淚撤出北大營,看到日軍嘲笑中國軍隊是泥捏的……心中滿是怒火憤憤不平還夾雜着陣陣心痛……

  勿望國恥,振我中華!看《抗日戰爭》品民族精神!看《抗日戰爭》感民族情懷!

您正在瀏覽: 我的抗戰讀後感3篇
網友評論
我的抗戰讀後感3篇 暫無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