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心得體會 > 讀後感 > 讀《有一種智慧叫反省》有感

讀《有一種智慧叫反省》有感

手機:M版  分類:讀後感  編輯:小景

讀《有一種智慧叫反省》有感 標籤:只有一個地球 教育的智慧 教育的智慧從哪裡來 智慧背囊

  捨得的哲學——讀《有一種智慧叫反省》有感

  “吾一日三省其身”是古代大思想家孔子的至理名言,尋古至今,凡是有成就的人,均能做到經常自我醒悟、自我剖析。在讀完童世軍的《有一種智慧叫反省》一書後,感受頗深,受益匪淺,領悟到了經常自省對我今後人生髮展過程中的重要;但是給我印象最深的是它告訴我一個永恆的人生哲學——捨得的哲學。

  捨得一詞來源於佛教,佛教教義《了凡四訓》中有這樣一句關於捨得的解釋,即“‘捨得’者,實無所舍,亦無所得,是謂‘捨得’。”佛學認為舍既是得,得既是舍,如同色即是空,空即是色一樣,世間萬物均在捨得中成就自身。在道家文化中通過“無為”和“無不為”對捨得進行詮釋,在老子的《道德經》第三十七章中有着這樣一句話“道常無為而無不為”,說的是道經常是告誡大家不做違反自然規律、有損道德規範、違反社會法則、有害眾生的事情,這樣就沒有什麼事情是做不成的。這裡的“無為”是指不妄為、不亂為,順應客觀事態發展,尊重自然規律的意思,而不是消極等待不作為,從某種角度來講這就是一種“舍”。另外“無不為”是指如果無為將能得到的結果,可以看作是一種“得”。在儒家的思想里也有着捨得的哲學,“舍惡以得仁,舍欲以得聖”。通過佛學、道家以及儒家對捨得這一詞的理解可知,捨得既是一種處世的哲學,也是一種為人的藝術。但現代的人們都沒有從根本上了解捨得的本質,作為凡夫俗子的我們,充實着太多的慾望,不斷追逐着金錢、名利和感情,雖然這是人的本性,這樣做沒有什麼不對,這樣做可以作為社會發展的一個動力,但是我們可曾想到慾望猶如脫韁的野馬、難以馴服的猛獸,對於那些自制力不強的人來說,常常難以把握這種洶湧的慾望。相比通過不擇手段得到的一些物質上或感情上的東西,有些人可能失去得更多;相比那些通過有選擇或者有意識放棄的一些物質上或感情上的東西,有些人可能得到得更多。

  “舍”與“得”就如同水與火、天與地、陰與陽一樣,既是相互對立又是相互統一的,既是相生相剋又是相輔相成的,其中的奧妙囊獲了萬物運行的所有機理。“舍”與“得”的關係處理得好,那麼萬事萬物將達到和諧統一,才能把握好人生的鑰匙和成功的機遇。

  要處理好“舍”與“得”的關係,要懂得“要想獲得,必先給予”。世上沒有免費的午餐,這事永遠不變的人生信條。生活中只有慷慨的付出,才能得到真誠的回報,如果不懂得給予只想索取,那麼只能是自己的渴求永遠得不到滿足。“趙氏孤兒”的故事告訴我們要想獲得自己想要的結果,都必須要先給予或者捨棄一些小的利益。

  要處理好“舍”與“得”的關係,要知道“學會選擇,懂得放棄”。“舍”與“得”有的時候是相互對立的,為了要達到目的必須要捨棄一些利益。在那些必須要捨棄的時候,就必須要學會選擇,田忌賽馬的故事就告訴我們這樣一個道理。在任何時候敵我之間都是各有所長的,況且戰爭這種事情本來就很難有十足的全勝把握。決定勝負的關鍵就在於如何處理好雙方優勢和劣勢之間的關係,通過巧妙地進行選擇,從而贏得了最後的勝利。

  要處理好“舍”與“得”的關係,要做到“端正心態,當機立斷”。(讀後感 )在處理舍與得的過程中,如何“舍”、怎樣“舍”、什麼時候“舍”尤為重要,在戰戰兢兢、猶豫不決中往往失去了“舍”的最好時機。伊士曼柯達公司的成功和沒落並不是一種偶然,其實正是由於100年前伊士曼果斷捨棄玻璃干板技術轉向膠片技術,才成就了其膠片攝影行業的老大,同時也正是由於它在面對捨棄傳統的膠片技術,向數字技術的轉變過程中,其猶豫不決的態度失去了取捨最好的時機,最終導致其自身的衰亡。因此,端正好心態,果斷地做出取捨才能做到“舍”之有道,“得”之有理。

  作為統計調查戰線上的一名財務人員,為了統計調查事業的發展,更應該處理好“舍”與“得”的關係,更應該明白什麼是“舍”、什麼是“得”,需要在“舍”與“得”的關係上達到一種平衡。

  首先,做到應舍浮躁消極之心,得踏實積極之念。總隊是一個統計業務機關,各種數據、報表、分析和信息工作才是我們單位工作的重點。自己在2006年初到財務處的時候,覺得財務工作比起業務工作來說始終是一個幕後工作,想要做得好、做出成績十分困難,因此做起工作來始終有種浮躁消極的心態。後來經過長時間的財務工作,逐漸覺得財務工作雖然不容易做出成績,但是作為統計調查工作的服務部門其重要性不言而喻,自己作為統計戰線上的一顆螺絲釘,在任何需要我的地方都應該付出自己的貢獻。慢慢地踏實積極的心態逐漸取代了浮躁消極的心態,扎紮實實地做好財務報銷、預算、決算、財務分析等財務工作,同時認真學習財務相關知識,提高自身財務工作能力,並取得了領導和同志們的肯定。

  其次,做到應舍高傲自居之行,得服務大局之為。在到財務處工作之初,自己曾片面的理解財務工作的重要性,曾由於財務崗位在某些方面的權力,逐漸養成了一些懶散、高傲的工作行為。通過對財務崗位的深入了解,慢慢地懂得了“兵馬未動,糧草先行”的內涵。懂得了作為統計調查工作的後勤保障,財務處始終是統計業務的服務部門,並不是權力部門。更好地促進總隊各業務的發展,提供更加優質的服務才是財務工作的本質。在之後的工作中,逐漸捨棄了那些不好的工作行為,通過靈活調整財務報銷的時間、財務服務窗口前移、耐心解答其他同志諮詢、主動尋求上門服務、及時公開財務政策等措施,逐漸形成服務大局的理念。

  最後,做到應舍謹小慎微之風,得敢於擔當之度。財務工作責任重大,每個做財務工作的人都不知不覺間養成了謹小慎微的工作作風,形成了一種事事小心的工作態度,財務規章制度要求什麼,自己做什麼,逐漸喪失了開拓創新的勇氣。但是自己漸漸地懂得了財務工作做到了並不等於做得好,如果不懂得擔當、不敢於創新財務工作質量永遠就只是合格,而不是優秀。因此,在關係到單位職工切身利益、關係到單位業務工作發展的大局問題上,逐漸養成了開拓進取、用於創新,摒棄那些謹小慎微的工作作風,形成了敢於擔當風險、勇於承擔責任的工作態度。總而言之,捨得是一種人生感悟;捨得是一種人生智慧;捨得是一種人生哲學;捨得是一種人生境界。作為處世的哲學和做人做事的藝術,它在天地萬物空間時間流轉變換中持久永恆。百年的人生,也不過就是一“舍”一“得”的重複,因此它需要用我的一生去領悟

您正在瀏覽: 讀《有一種智慧叫反省》有感
網友評論
讀《有一種智慧叫反省》有感 暫無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