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心得體會 > 讀後感 > 讀《西藏生死書》有感

讀《西藏生死書》有感

手機:M版  分類:讀後感  編輯:得得9

  讀《西藏生死書》有感

  花了一點時間讀完了這本書。當年剛學英語進行時的時候,我還在嘲笑老外腦子有病,die就die了,怎麼個dying法呢?如今看完這本書,我才明白,原來死亡還真是一個過程,可以有進行時。

  從醫學角度來說,死亡的判定依據為心臟停跳,瞳孔放大,呼吸停止。而佛法則說,從五個感官的能力衰退開始直到神識脫離身體,才算是一個完整的死亡過程。

  我很慶幸,在我看完了《慧燈之光》再來看這本書,否則的話,真是太糟蹋這本書,將會錯過很多細節。這本書太濃縮,濃縮到《慧燈之光》鋪天蓋地的描述,在這本書中只有幾頁紙。書中提到的“行善的三個要點”,實際就是“三殊勝”;書中提到的“施受法”,實際就是“自他平等、自他相換、自輕他重”。

  我實在無法去表達這本書有多麼得好,書中詳細說明了死亡的過程,將輪迴分割為四個中陰(自然中陰、臨終中陰、法性中陰、受生中陰)。通過對於這四個中陰的了解,以及《慧燈之光》中的十二緣起支,讓我徹底地明白知道輪迴是什麼。不過離懂得還是有很遙遠的一段距離,或許已經不重要了。

  當我第一次接觸到輪迴的概念時,心中還是存有抵觸和懷疑。雖然從前世今生的諸多案例中獲取了一些信心,但是疑問依然存在,兩世之間的空白是怎樣的?心的相續,如何相續?一系列的疑問鋪天蓋地。十二緣起是從因果角度講輪迴,而四個中陰的描述是從現象角度講輪迴。對於我這個死不要臉熱愛物理的人來說,現象的說法更能讓臣服,而當我把這兩個說法整合在一起,我心中想要的答案也就出現了。或許我一直在找那個答案,我不在乎那個答案我是否能夠懂,或許我在乎的就是要給我一個具體的說法,讓整個邏輯連貫起來。我不在乎地明光是什麼,紅白菩提是什麼,我在乎的是我需要一個概念在這個過程中出現,讓我把整個事件過程給連起來。

  如同我學習物理一樣,我不在乎愛因斯坦在說什麼,我在乎的是說的東西前後邏輯能夠在我的思維中連貫起來。牛頓可信,愛因斯坦可信,當然佛陀就更可信了。我實在沒有理由拒絕一個一直在宣講慈悲教法的人所道出的真理。當我看到第十一章時講述臨終關懷,心中開始無比地感動以至於眼眶濕潤,索甲仁波切用詞誠懇真切,用情至深,傳授他的施受法,該如何從一個臨終者的角度去看待問題,去感同身受,去幫助臨終者接受死亡。 當我將整本書看完后,我很激動,也很高興,以前在文字形式上去想象去理解的一些東西有了更清晰的一個形象描述。

  整本書讀下來,給我的感覺是,索甲仁波切是用英文寫的,而且讀者面向的應該是老外,文中也提到基督教啊天主教的一些概念,而且仁波切很好地將這些融合在一起。理論終究是通過語言文字來表達的,關鍵看你怎麼去理解,到達理論的最高層,一定都是相通而圓融的,只是或許文字表達上不同而已,也因為我們沒有到達那個層次,而在山腳下高談闊論山頂上的涼亭造得如何如何,評論爬上山頂的路如何如何,且不知已經坐在涼亭中的聖者所感受的無限美好風光和現實。

  最後,我強烈推薦我的朋友們,可以讀一讀這本書。對於死亡,我們該如何思考?有時候更多的是我們這些活着的人不接受死亡。目前的現象就是大家都知道一定會死,但是沒有人認為自己會死,好像死是別人家的事一樣。對於不信因果輪迴的朋友們,依然可以去閱讀此書,臨終關懷絕對該放上檯面討論的問題了,如今醫患關係的緊張,抗生素的濫用,主要問題還是在於沒有正確理解生死和無常,這個時代加強了對於生的渴望,對於欲樂的享受。是該停下了,是該反思了。

您正在瀏覽: 讀《西藏生死書》有感
網友評論
讀《西藏生死書》有感 暫無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