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心得體會 > 讀後感 > 創造適合學生的教育讀後感

創造適合學生的教育讀後感

手機:M版  分類:讀後感  編輯:小景

創造適合學生的教育讀後感 標籤:愛的教育 春晚觀后感 大學生入黨 學生幹部 教育的智慧

  創造適合學生的教育讀後感(一)

  最近我拜讀了《創造適合學生的教育》,本書是馮恩洪教授結合自己的教育工作實踐,對中國教育的理性思考與展望。這本著作,深深地吸引了我。讀完此書,心頭的諸多困惑迎刃而解。於是 結合自身的教育生活,我有了許多的思考與感悟。

  感悟之一:作為教師,應該多讀書,讀各種各類的書,尤其是文學名著更要捧讀不輟。都說"讀書破萬卷,下筆如有神",確實有這種感覺,讀書不僅增長見識,還可以在寫作時有所借鑒。各種有意義的課外讀物,以豐富學生的精神世界,不僅可以提高學生的語文素養,同時可以讓學生在閱讀的過程中獲得自我教育的動力。雖然我是教數學的,但我本身一直認為讀書可以讓自己的心靈變得更豐厚,能夠承載更多生命的底蘊。讀書伴隨着積累,然後在需要的時候才能"厚積薄發",在課堂教學中就能給學生提供適當的精神營養。我可以把這分精神傳授給學生,讓學生也每天多學習一點點。

  感悟之二:教師應該真誠地喜愛學生,並走進學生的心靈。時時反思自我,時時向學生學習,學生的心靈純潔可愛,學生的心靈比老師高尚得多。在這裡,我之所以用"也"這個字眼,是因為我在平時的教學生活中也有這樣的認識,而讀到這裡的時候就和他產生了共鳴。我也和在書中坦然自述的一樣,是個急脾氣的人,有時和學生之間難免因為急躁而發生不該有的誤會,特別是和那些學習、紀律上的困難生,還經常怨聲載道的,每次過後,我都後悔不迭,但學生從來不跟我記仇,有時我真誠地向他們道歉,他們卻說:"沒事,老師,你都是為我好";反思一下,作為老師覺得很慚愧,常常用"有色眼鏡"看待學生,其實孩子是多麼天真無邪呀!今後,在和學生相處中,我要格外注意樹立教師的形象,用真心喜愛學生,與學生和諧相處。愛學生,才能對學生的缺點寬容處之,慢慢等待他們戰勝自我,取得進步,並和學生一起成長;愛學生,才能細心指導學生,如李鎮西老師在給新生的信中,對新學期的準備就提出了具體的要求;愛學生,就有耐心和學生真誠溝通,用談心、寫信的方式而不是一味用批評去教育學生。

  感悟之三:要學會欣賞,不遮擋陽光

  教師職業,固然辛苦,但卻極富挑戰性。在和每一個學生每一天的相處中,要針對學生千差萬別的個性因材施教,面對一個個活生生有自己獨特想法的學生,工作要時時創新,但更應遵循教育的規律。當你走在學校一些不起眼的角落,有時會聽到這樣的對話,我們老師只喜歡班上某某,而對我們從來都視而不見,真是偏心。這些被忽視的學生為了引起老師的注意,有時就會用一種不好的方式引起你的注意,你為此很生氣,師生關係鬧得很僵。相反,在和諧的師生關係下,紀律就不再是什麼問題。學生相信你非常關心他,他就會儘可能地使你高興:遵守課堂紀律、專心聽課、按時完成作業、虛心向你請教……因為每個人都希望體驗成功的感覺,希望被尊重,被欣賞。所以,不要擋住學生的陽光,讓我們多做手指運動,當你豎起你的大拇指,可能造就一大批自信的人。

  感悟之四:要善待"問題"學生,呵護其自尊

  曾經看到過這樣一個故事:英國有個科學家叫麥克勞德,小時候殺死了校長家的狗,校長僅以讓其畫出狗的血液循環圖和骨骼結構圖作為懲罰。校長的寬容和善心的懲罰使麥克勞德愛上了生物學,並最終因發現胰島素在治療糖尿病中的作用而獲得了諾貝爾獎。如果當時這個校長給予他的是嚴厲地呵斥、指責甚至言語的侮辱,他可能不會有如此的成就。

  經常聽到老師在談論班上的問題學生,但其實有問題的學生不一定是壞學生。可能出於好奇或者其他心理原因使其做了錯事而不是品質問題,老師不能不分青紅皂白地橫加指責,要多方了解事情的來龍去脈,然後對症下藥、耐心引導。作為一名教師,不僅僅是教書,更要育人,要善待問題學生。很多老師都有過這樣的體驗:當我們很不舍地送走了一屆畢業生以後,過幾年,甚至十幾、幾十年,仍然記得你這位老師的,就是當年的問題學生,因為你在他身上花得心血最多,這是你應得的回報。我們的學生尚未成年,還處在身心發展階段,是非觀念還沒有成熟,出現一些毛病和錯誤,這是在所難免的。學生看起來最不值得愛的時候,恰恰是他們最需要愛的時候。

  感悟之五:要創造適合每一個學生的教育,更好地為學生服務

  作為人民教師,首先要珍惜講台,熱愛講台,享受講台,發展自己,做最好的自己,要養成讀書習慣,享受讀書樂趣;要積累經驗,學會反思;要學會合作,實現雙贏;要做複合型的教師,實現教師的專業發展。

  一直以來,我時刻提醒自己要平等對待每一個學生。但回過頭來看自己做得並不是很好。尊重學生的情感關鍵是在課堂上,如臨春風的課堂是學生喜歡的課堂。只要學生喜歡還愁紀律學習上不去,的確我們不能埋怨學生的差異,要反思自己的教育,教師要為有差異的學生提供合適的教育,為走進創造適合學生的教育做好準備,做出貢獻。

  創造適合學生的教育讀後感(二)

  最近閱讀完了馮恩洪教授的《創造適合學生的教育》一書後,感悟頗多。給我感受最大的是:馮教授的例舉的一個"老虎辦學校"的寓言故事:

  老虎年過半百,吃了百雞宴。慶祝完50大壽后,他回顧前半生,真實也喜也憂。喜的是前半生混得還可以,好歹也成了百獸之王。憂的是社會上越來越重視教育,喊響了科教興國,又叫亮了尊師重教。校長這一職業越來越成為最讓人羨慕的角色。這個職業,老虎沒幹過,有點遺憾。於是他痛下決心,五十知天命,後半生什麼也不做,就一門心思當校長。

  老虎去學校自薦上崗,很遺憾,沒有一個單位敢聘請一個人人都怕的角色來做第一把手。正好這個時候《中國民辦教育促進法》出台了。老虎一想,我的前半生小有積蓄,我就拿出我的全部積蓄來毀家興學,圓我的校長夢。就這樣,森林動物學校開張了。

  森林動物學校招生諮詢日時,家長問老虎:把娃娃交給你跟把娃娃交給其他校長有什麼不一樣呢?老虎不假思索的回答:你把娃娃交給其他學校能學會一種或兩種本領,你把娃娃交給森林動物學校,保證你樣樣本領都能學會。森林裡和人世間一樣,望子成龍啊!一個樣樣都能學會的承諾,讓剛出台的森林動物學校第一年招生就盛況空前。很抱歉,好景不長,一個月以後,森林動物學校出現轉學風了。第一個轉學的是鴨子,老虎很驚訝,問鴨子為什麼要轉學。鴨子告訴校長,我們鴨子家族的遺傳基因決定了我們在水裡行,在地上不行,因為我們腿細,腿短啊。你要求我們水陸兩棲,每天水裡還可以,要我在地上長跑五千里,我實在受不了。鴨子媽媽看到小鴨子一天一天地瘦下去,心疼不已,就告訴小鴨子:你爺爺水裡行地上不行,你爹爹水裡行地上不行,恐怕你也走不出這個誤區,樣樣都會,不適合我們鴨子家族發展,咱們轉學吧。緊接着,第二個轉學的是兔子。那一天教過河,講完了過河要領,兔子犯難了,它對老虎校長說:"老虎校長,我的腳底板一沾水,我的腿從大腿根部抽筋啊!樣樣都會,有命會的越多人家越羨慕,我現在到不了河當中就得沉下去,命都保不住了,會多會少一個樣!"兔子接受不了樣樣都會的教育,也轉學了。第三個轉學的是老鷹。那一天教上樹,老虎講完了上樹要領,老鷹想:展示我的強勢和智慧的機會來了。老師剛剛講完,它第一個站起來:"我能行,我先上。"它張開翅膀呼啦呼啦地飛到樹上。老虎臉色嚴肅,告訴它: "動作不規範,退回原地重來。"老虎規定,上樹要沿着樹榦爬上去,不準張開翅膀飛上去,老鷹受不了這樣的教育,轉學了。就這樣,三個月後,最後一個動物也轉學了,森林動物學校黯然關門。這時候,一個不識相的小報記者找老虎校長作名人專訪,問它:當了三個月的校長有什麼感受。老虎臉色嚴肅,從牙縫裡就擠出一句話:校長這個活兒不是人乾的,我再也不當校長了。

  森林動物學校以美好的願望開始,以失敗的結局告終,這個故事給我帶來了這樣的啟示:每個孩子他來自不同的家族,每個孩子的成長經歷不同,他後天的教育培養不同,他的興趣點不同,他的閱讀量差別也是很大的。那麼作為教師,我們平時的在教育教學的工作中,不僅研究教育教法,而且要不斷地學習新的知識,因為時代在進步作為教師就應該不斷地學習與時代一去進步,因為我們的孩子他們在不斷地進步,他們對時代是不排斥的,他們的步伐是與時代同步的。所以作為教師,我不僅要不斷地學習,還要不斷地去研究學生,每天孩子在成長,每個孩子們都會出現不同的問題,很多的新情況不斷湧現,我想這都是正常,說明孩子在一天天長大,孩子在成長的過程中,會出現以前學生出現過的經典問題,但更多的是隨着時代的發展出現的一些新情況。當我發現這些新情況時,我喜歡擠時間把這些新情況及時地記錄下來,當我在慢慢地的過程中,我也會逐步明白了學生為什麼會這樣,我也會慢慢明白了我作為教師該如何處理學生出現的一些新問題,尋找可行的適合孩子成長的方式方法。比如前不久寫的一篇我的教育故事《眼圈紅了》。

  我想我們的成年人在處理孩子出現的問題時是否可以冷靜地察看前因,和孩子分析多種後果。讓孩子逐步認識到自己在這件事上的做法上的不可取之處,我想建議家長不要打孩子,咱們管孩子以理服人。

  我在處理學生未交作業的情況我不同的學生我採用了不同的方法,這個學生我就是單獨找他談,了解學生未交作業的原因,然後分析問題,把我解決問題的方式寫出來,和家長朋友們商量,討論。

  通過這樣的處理問題的方法,我覺得這個孩子很願意聽我的話,知道江老師是在為他好,當天他及時補完了昨天的作業,那幾天的作業他也是做得格外的認真!我作為教師也沒有因為學生的一次不交作業而氣得頭痛。

  我想處理學生出現的問題可以有很多種方法,對待每一個學生每一種性格的學生也要採取不同的方式方法,我們的教育目的是培養品學兼優的好學生,不是發現孩子一點的錯誤就不放,而是聲嘶力竭地勞心勞肺地苦苦掙扎,這樣老師傷身體,學生也傷心。

  做一名創造適合孩子的教育將是我在教育事業是不懈追求的主題。

  本文作者:江彬

  2012年11月10日

您正在瀏覽: 創造適合學生的教育讀後感
網友評論
創造適合學生的教育讀後感 暫無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