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心得體會 > 讀後感 > 卡爾威特的教育讀後感2篇

卡爾威特的教育讀後感2篇

手機:M版  分類:讀後感  編輯:pp958

卡爾威特的教育讀後感2篇 標籤:愛的教育 春晚觀后感 教育的智慧 三生教育 教育走向生本

  卡爾威特的教育讀後感(一)

  讀完《卡爾。威特的教育》,書中的一條思想主線令我印象深刻:"對於孩子,最重要的是教育而不是天賦。"

  對於我和家長來說,五月的降生猶如生命的饋贈,結婚7年來,我們從未想過有一個孩子的生活會是怎樣,可當意外從天而降,我們手足無措,受寵若驚,反反覆復的確認檢查結果,最終以化驗單的結論平復了兩人的驚喜。

  孕期的我們才開始普及為人父母該了解的知識,從怎麼做到怎麼吃再到怎麼教,那時才慢慢發現養育孩子的工程是如此巨大,教育孩子的知識更是如此浩瀚,對於兒童教育的我們都是初學者,育兒能力和常識幾乎為零,於是開始關注各類育兒寶典,就同如饑似渴的人每天徜徉在書海中尋覓成長秘籍。因為內心我們是多麼希望五月將來能有健康的身心、高尚的品格和堅韌的意志,更希望在教育五月的過程中,我們能和他一起成長,見證他的快樂,成全他的美好人生,於我們而言也是畢生所願。在閱讀第一本關於育兒教育類書籍后,引發無數思考。

  有人說:孩子的心靈是一塊奇怪的土地,播上思想的種子,就會獲得行為的收穫;播上行為的種子,就能獲得習慣的收穫;播上習慣的種子,就能獲得品德的收穫;播上品德的種子,就能獲得命運的收穫。這就不難看出後天教育對孩子的影響有多重要。

  《卡爾。威特的教育》這本書主要講卡爾。威特夫婦多年無子,年輕時夭折了一個孩子,直到52歲又喜得一子,取名卡爾。威特,結果發現小卡爾是個先天不足的孩子,且智力明顯低於正常孩子,即使這樣,卡爾夫婦仍然沒有放棄小卡爾,並結合小卡爾的自身情況定製了系統的教育方法,並通過後天不斷努力,把小卡爾培養成了驚世天才,8歲精通6國語言,精通化學、物理學、植物學和動物學等多個學科。數學是最擅長的學科,9歲考入萊比錫大學,10歲入讀哥根廷大學,12歲發表了關於螺旋線的論文,13歲出版了《三角術》;14歲獲得哲學博士學位。人們都會認為天才的童年一定是壓力巨大且沒有童趣的,可事實上,見過小卡爾的人都特別讚賞小卡爾的品德,在小卡爾身上讓人們驚嘆的遠遠不止學習成績,小卡爾的學習能力,思想品德,自控能力,習慣行為等方面都表現出特別卓越的品質。

  閱讀後的幾點思考:

  1.人生而便有人格。可人格的培養和塑造並非一朝一夕,古語云:孩子是父母的影子,孩子是父母的翻版。作為父母要深刻理解言傳身教。耳濡目染的重要性,生活中的點點滴滴都對培養和塑造孩子的第一人格起至關重要的作用。

  2.細節決定成敗。合抱之木,生於毫末,九層之台,起於壘土,千里之堤,始於足下。從小就要讓孩子知道生活的細節和知識的積累對於成功的推動作用。面對物慾橫流的社會,我們都特別容易驕躁,要培養孩子注重細節的養成,它對孩子的耐心、觀察力、毅力的培養,有積極作用。

  3.性格決定命運。我始終認為,一個人即便有一流的學術權威、舉世無雙的知識成績,但性格古怪、孤僻、冷傲、自大,這個人的生活都是灰色的,相反,一個性格陽光健康、平易近人的人,即便學識不多,成績中庸,但這個人的生活一定是五彩斑斕的。

  如今,我們已經面臨培養孩子的重大課題,對此我們也是摸着石頭過河,沒有任何經驗,只有通過多方了解和借鑒他人的成功經驗和好的做法來完善自己對孩子的教養過程。

  以下幾點將作為重點項來完成,我把它總結為四力、三心、二性,即觀察力、表現力、自控力、擔當力;耐心、愛心、孝心;主動性、積極性。

  自身也將從以下幾點來感染和影響孩子。

  主動學習。

  杜絕不良習慣對孩子的滲透。

  熱愛家庭、參與勞動。

  愛惜身體,珍惜時間,節約消費。

  懂得陪伴,相互尊重。

  最後,推薦即將為人父母的90后,或已為人父母的80后,還有即將要二孩兒70后認真看看這本全球風靡幾個世紀的育兒讀本,它真的能讓你在書中找到曾經是孩子的我們的成長身影,也能讓我們獲得再次面對成長時的感悟,對我們的二次成長和孩子的啟蒙教育都具有非凡意義。

  卡爾威特的教育讀後感(二)

  剛來書院的時候,陳老師說要多了解一些其他的教育理論比較好,因為我只知道蒙特梭利。院人文報上介紹幾種國外經典教育理論,第一個就是卡爾威特的教育,還有華德福、鈴木鎮一……那就先看這個吧。

  先介紹一下:卡爾·威特是19世紀德國的一個著名的天才。他八九歲時就能自由運用德語、法語、意大利語、拉丁語、英語和希臘語這六國語言;並且通曉動物學、植物學、物理學、化學,尤其擅長數學;10歲時他進入了哥廷根大學;年僅14歲就被授予哲學博士學位;16歲獲得法學博士學位,並被任命為柏林大學的法學教授;23歲他出版《但丁的誤解》一書,成為研究但丁的權威。與那些過早失去後勁的神童們不同,卡爾·威特一生都在德國的著名大學里授學,在有口皆碑的讚揚聲中一直講到1883年逝世為止。

  看前面一般還覺得講的挺有道理的,健康的心情、開發記憶力想象力創造力、尊重孩子,培養興趣、回歸自然觀察事物……

  可是看着看着就感覺有問題了。

  第十章:我如何教兒子玩和選擇朋友。手把手教孩子玩會使孩子喪失興趣、會讓孩子失去玩的樂趣、喪失觀察能力。

  "我儘力將他和那些有相同愛好的孩子組合在一起,他們可以在一起就某個問題進行討論,可以相互之間學到一些好的東西。"

  "學校是孩子的惡習集中場","如果不加選擇的讓孩子們在一起玩,他們就有可能互相逞能,有可能變成利己主義者,結果沾染上狡猾、虛偽、說謊、任性、嫉妒、憎恨、傲慢、說壞話、爭吵、打架、誹謗、挑撥等壞品質。"

  "我這種讓兒子與其他孩子少接觸方式,最大的好處是使孩子能心態平和的處理一些事情。由於兒子在家裡沒有爭吵的機會,所以就不像有的孩子那樣容易激動。"

  "我並不是絕對禁止讓她和孩子們一起玩,而是提倡在父母的監督下讓他們相互進行有限的接觸。"

  "我幾乎沒有給卡爾買什麼玩具,因為我認為兒子在玩具中學不到什麼知識。"

  對於書中的這些內容我有話要說(雖然我可能沒有領會到書中要義)。對於為孩子選擇朋友的觀念和方式,我認為簡直就是笑話。什麼是好孩子?什麼是壞孩子?孩子的好壞用什麼標準來衡量呢?孩子們一起玩發生矛盾是很正常的事,只要跟人接觸都會有矛盾產生,父母要做的是引導,而不是一味的遠離和選擇,這樣只會讓孩子喪失社交能力,慢慢地孩子只能跟某一小部分人相處融洽。但是社會上什麼樣的人都有,不可避免的要跟不同的人打交道,孩子長大沒有父母的庇護怎麼去生存,怎樣去跟別人接觸呢?也許這就是為什麼卡爾小時候是個天才,但是一輩子就只能在大學的象牙塔里教書,他沒有人際交往的能力,雖然他學習書本上的知識確實很厲害。真正人格健全的人是可以跟大部分的人好好相處的,真正有自制力的孩子不會被其他壞習慣感染,是已經深入骨髓,而不是靠其他名義來支撐的,就像真正的素食主義者不是信仰佛教或者尊重生命,而是他就是素食主義者,就這方面來說,我認為卡爾威特的教育是失敗的。

  卡爾威特的教育好像真的就像序言里說的是在自誇,雖然有提到一些真實的例子,但是沒有分析原因,沒有從根本上說明問題和方法,而且老卡爾本身就很博學,這種教育一般人是很難效仿的。只是看看,了解一下。

您正在瀏覽: 卡爾威特的教育讀後感2篇
網友評論
卡爾威特的教育讀後感2篇 暫無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