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心得體會 > 讀後感 > 紅色的起點讀後感

紅色的起點讀後感

手機:M版  分類:讀後感  編輯:得得9

紅色的起點讀後感 標籤:春晚觀后感 紅色故事匯

  紅色的起點讀後感(一)

  張文慧

  每年的7月1日,是中國共產黨建黨紀念日,然而在和平年代出生的我們,未曾真正經歷動蕩不安的戰爭,也就未曾親身經歷中國共產黨在建黨之初的驚險,更加未曾見證在戰爭年代時中國共產黨的偉大付出。抱着對中國共產黨的崇拜之心與對建黨偉業路程的疑惑之情,我翻開了《紅色的起點》,這本由葉永烈花費一年半的時間,書寫的三十萬字的,在中國共產黨誕生七十周年前夕出版。這本書一字未改,僅以《中國共產黨之初》與《大機密》別名分別在香港和台灣出版。《紅色的起點》帶有濃烈的政治色彩,《中國共產黨之初》公正明確,《大機密》表現出海峽對面,對中國共產黨的不了解。

  仔細閱讀起來,我不由得十分感嘆,該書的詳盡,其完整度之高,從未有一本書如此詳細地記錄中國共產黨的誕生,公正嚴謹,作者採訪了參與黨建的重要人士,參閱了眾多黨史資料,終成此書。這本書給我最大的感觸是使我們更加了解了建黨歷史,更加接近了歷史人物。本書一開頭以尋找中國共產黨一大紀念館為線索,展開中國共產黨誕生史。

  先說橫向面,由中國共產黨建立的關鍵人物南陳北李入手,有志之士的聚首,共商救國大計,要知道當時的中國,深受軍閥的危害,國家急需一條新的道路。而年輕的愛國知識分子,已經摩拳擦掌,恨不得為救國奮戰。本書以一九二一年為斷代史,深入寫一大的召開,一大的召開之初,就面臨被法逮捕隊抓獲的風險,多虧四方有志之士的機敏和重要人員馬林的危機意識,才得以在嘉興畫舫畫上句點。在這個方面,我感悟到,一個黨派的建立都是不易的,新的思想新的道路,只有掌握在走在最前面的人,青年的手裡,才能實現價值。從描述李大釗和陳獨秀兩人的文字中,我有幸了解他們的思想,解讀他們的行為。當時的他們,有一定的文學底蘊,他們不僅明白到了國家興旺匹夫有責,更加願意尋找有志之士,找尋有效道路。這條路從一開始就是艱辛。黨的名稱、性質、綱領,這些如今我們正在學習的正確道路,當時還在辛苦的探索當中,沒有人知道正確與否,關於如何壯大黨派更是眾說紛紜,只是當時確信以此道路方可救中國。

  再看看縱面,中國共產黨一大的代表們的後來,文中不斷提及很多當時參與建黨的關鍵人物,到後來,有很多人因為受到了誘惑,改變了初衷,這就好像當代很多原本優秀的共產黨員,在安穩的年代反而貪污腐敗,就是因為沒有毅力,沒有恆心,或者說有太大的野心,太多的貪心。有很多一大代表,貫徹了初衷,為事業犧牲了自己,他們是光榮的,他們堅信沒了自己一個,還有千千萬萬個同謀者。許許多多優秀的愛國青年合力,才建造了富有生命力的中國共產黨。

  中國共產黨在一九二一年誕生之後,沒有成熟的領袖,因此早年“左”右搖擺不定,像走馬燈似的更換領袖:從陳獨秀的右傾機會主義,到瞿秋白的“左”傾盲動主義再到李立三的“左”傾冒險主義,到王明、博古的“左”傾機會主義,走過了一右三左的曲折道路。最後才在毛主席的帶領下,走向了新中國。可見,建黨難,完善一個黨更難,帶領好一個黨難上加難。

  現在的我們,有機會參與青年馬克思培訓,應當藉此機會,認識有志同謀,了解我們的黨,完善我們自身,成為一個對社會更加有用的人才,實現自身的價值。

  紅色的起點讀後感(二)

  記得三毛的一句話,很喜歡:“讀書多了,容顏自然改變,許多時候,自己可能以為許多看過的書籍都成了過眼雲煙,不復記憶,其實他們仍是潛在的。在氣質里,在談吐上,在胸襟的無涯中,當然也可能顯露在生活和文字里。”一年的大學生活使我漸漸養成了喜歡看書的習慣,而這次藉著參加”青馬工程”的機會,讓我更加了解到許多關於馬克思主義的書籍。

  《紅色的起點》這本書給我留下了很深的印象,葉永烈先生筆下的文字把我靜靜帶回了那段刻骨銘心的烽火年代,時光如流水,在歷史的長河中,追尋昔日閃光的浪濤,那些人,那些事,歷歷在目,彷彿他們重來沒有離開過。在這本書中,作者對1921年中國共產黨建黨過程的風雲人物一一描述,在他筆下的人物栩栩如生,作者以客觀的筆調,忠於史實,寫出這本 《紅色的起點》,以三十多萬言篇幅真實展現這一重大歷史事件。

  從中我們可以看到李大釗,毛澤東,陳獨秀等共產黨人的謙和務實和強烈的救國愛國情懷。作者以真實的筆調,尊重史實,毫不避諱地描寫了建黨之初的另外一些真實細節:從孕育、誕生到搖籃期,中國共產黨所經歷的種種艱難困苦和危險磨難,共產黨人有堅定、也有動搖;有高潔、也有污濁;有忠貞、也有背叛,但這些並沒有阻擋共產黨人的救國夢,並且最終使中國共產黨發展成為改變並引領中國歷史的執政黨。正如魯迅先生所說的:“因為終極目的的不同,在行進時,也時時有人退伍,有人落荒,有人頹唐,有人叛變,然而只要無礙於進行,則愈到後來,這隊伍也就愈成為純粹,精銳的隊伍了。”

  記得上海交通大學校長張傑曾經這樣說過:“大學生不夢,中國何以夢。”類似的,我很喜歡一句話:“Life ends when you stop dreaming. Hope ends when you stop believing.”的確,“少年弱則國弱,少年強則國強”,作為一名大學生就應堅定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而奮鬥的遠大理想,這樣國家才會富強。在這本書中,從《新青年》的“一枝獨秀”,到蔡元培的“三顧茅廬”群賢畢至北京大學,令五四的吶喊,讓世界聽見了來自中國的聲音。《共產黨》月刊,《中國共產黨宣言》等不斷湧現,張國燾,羅章龍,劉仁靜等許多我以前從未聽過的名字一次次的印入眼帘,使我倍受震驚。

  如今,我們每天都生活在和平與幸福中,不需要擔心戰爭,不需要擔心未來。但是,我細細想想,這些,都是在各個時期的革命者們用鮮血和生命換來的,他們不怕困難,不怕受傷,不怕犧牲,克服重重困難,戰勝各種敵人,哪怕犧牲,也要為了解放事業奮鬥到最後。現在的我們,作為大學生,當然不需要去革命,去鬥爭,我們在安逸的環境中學習,生活。我們有什麼理由不去認真學習?從現在起,就應該認真起來,學好自己的知識,再走上社會之後,用自己的知識來貢獻這個社會,這個社會是那些革命烈士們換來的,這點我們應該銘記。

  作為大學生的我們,應該時刻、積極響應黨的號召,在校努力學習知識,用知識武裝頭腦,全面的提高自己, 樹立遠大理想,做好為人民服務的準備。

  回眸歷史,我們走過了千山萬水,如今,我們應放眼未來,以積極樂觀向上的態度迎戰暴風驟雨。有矛盾也有機遇,我們要堅定不移地走自己的路。儘管形勢的發展常常是變幻莫測,不以人們的意志為轉移,突發事件還會隨時向我們襲來,但我們要堅信以習近平主席為核心的新一屆黨中央一定能夠帶領我們闖激流,繞險灘,把握中國革命航船的大方向,力挽狂瀾,化險為夷,駛向社會主義現代化的彼岸的。

您正在瀏覽: 紅色的起點讀後感
網友評論
紅色的起點讀後感 暫無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