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心得體會 > 讀後感 > 二十四史讀後感

二十四史讀後感

手機:M版  分類:讀後感  編輯:得得9

二十四史讀後感 標籤:春晚觀后感

  篇一:二十四史讀後感

  --彌補自己的缺陷

  我們大家都知道,歷史記載着一個國家、民族產生和發展的全過程,蘊含著一個國家,民族的精神財富和智慧,昭示着國家和民族興衰更替的客觀規律。魯迅先生說過,歷史“書寫着中國的靈魂,指示民族的未來。學習歷史,對民族、國家和個人都具有重要的觀實意義。

  這個暑假,我有幸借到了《二十四史》這本書,它用通俗易懂的語言,真實性、趣味性和啟發性的歷史故事吸引着我去閱讀、去發現,當然,自己的認識可能不足以向外人說道,但在讀的過程中,我確實有了自己的收穫與思考。我不僅看了《史書》、《漢書》等二十四史中王朝的興衰,歷史的更替,在歷史發展中起到重要作用的著名歷史人物以及發生在他們身上傳奇故事。在連續的閱讀過程中,我驚奇的發現很多朝代的衰落、更替都源於統治者自身的一些弱點:有的生性猜忌多疑聽信讒言,有的生性暴躁、暴力無常,有的目光短淺、鼠目寸光,有的驕奢淫逸,有的驕傲自大,等等,總而言之他們這些性格的缺陷,在歷史的興衰和更替過程中起到了舉足輕重的作用。從某種程度上說,是他們的這些性格缺陷導致了王朝的衰落。

  了解昨天,更重要的是為了把握今天,創造明天,是為了充實自己的頭腦,汲取寶貴的人生啟迪。諸如這些帝王將相尚且存在很多性格上的弱點,更何況是我們這些凡夫俗子呢。我們大家都知道李陽瘋狂英語的例子,李陽在小的時候就用自己的勤奮好學克服了自己的種種缺陷和弱點,不僅提高了自己的學習成績,而且還為我們創造了一種學習英語的好方法。由此可見,我們自身存在的一些缺陷不是不可以克服的。

  在我看來,我們沒個人都應該以史為鏡,以人為鏡,充分認識自我,在不斷的學習、生活、工作中不斷的發現自我,完善自我,找到適合自己的人生坐標,用自己不懈的努力,彌補自身的缺陷和不足,用自己的勤奮和智慧創造明天幸福的生活。

  篇二:二十四史讀後感

  郝兆嶸

  如果歷史是一杯香茗,讀史便猶如品茶,別看一杯清澈見底,其中滋味,卻需要細細茗品,是苦中帶甘,還是醇香馥郁,真是無比的耐人尋味。唐太宗李世民也曾經說過:“以人為鏡,可以知得失;以史為鏡,可以知興替。”翻開《二十四史》,感受歷史的偉大!

  通過讀史,我們要學會淡泊名利的心境。淡泊無疑是一種解脫:從利益紛爭之中解脫出來,從官場爭執之中解脫出來。在這個物慾橫流的時代中,用淡泊為自己撐開一片晴空。晉代的陶淵明,清廉正直,淡泊名利,因看不慣官場中的黑暗腐敗,不願“為五斗米折腰”,於是以一首《歸園田居》退隱在“結廬在人境,而無車馬喧”的南山之下,每天過着“採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的輕鬆生活,日日沉浸在鄉村田園的悠閑自得之中,為自己開啟了一方樂土,此淡泊名利,退隱山村之舉,皆為後人所稱讚。因此,人要學會淡泊。

  通過讀史,我們要學會奮發進取的精神。奮進無疑是一條成功的捷徑:只有奮發圖強,努力學習,一步一步腳踏實地的往上爬,才會離成功近一點,再近一點。古人云:“學如逆水行舟,不進則退。”由此可見,無論是在生活中,還是在學習上,奮進都會給我們創造出更多的機遇,創造出更多成功的機會。戰國時期的蘇秦,由於學識淺薄,曾到好多地方做事,都不受重視,回家后,家人對他的態度亦是十分冷淡,這讓他大受刺激,於是決定發奮讀書,頭懸樑、錐刺骨,終於學有所成。正因為蘇秦擁有奮進的精神,並持之以恆的付出了常人所不能及的辛苦與努力,後來,蘇秦憑着滿腹學識先後去遊說六國聯合抗秦,取得了成功,被封為六國宰相,一時風光無限。因此,人要學會奮進。

  合上《二十四史》,我感慨萬分:悠悠歷史長河中,我們要學習的東西太多太多。讓我們趁一個慵懶的午後,在窗明几淨下持一卷古色古香的史書,讓指尖撫過墨香濃郁的字跡,讓歷史熏陶我們情操!

  篇三:二十四史讀後感

  二十四史是我讀的第一本古人寫的史書。雖然二十四史不是通史,是從漢到明的二十四位人物傳記,但也的確反應出了中國人的發展歷史。讀古人寫的歷史,有一種特別的感覺,好像自己曾經生活在那樣的時期,一切都是那麼熟悉,( 元朝除外)特別是唐,宋,和明三個朝代。似乎此時我就生活在其中。我不知是寫史的人寫的好,還是我根本沒有時空的概念。

  讀完二十四史,我得出三個結論。第一個結論是作為君主,或者說皇帝,在道德操行上很難做到始終如一的。中國人對權力和地位的崇拜,在萬人敬仰下心很難始終保持清醒不迷失。而眾多的阿諛奉承 ,很容易讓自己飄飄然起來,忘記東西南北。而皇帝是不能犯錯的,一個小錯,就會釀成大的災禍。而在歷代的皇帝中,唯有一人到死都保持清醒的頭腦,那就是唐太宗。唐太宗常常告訴他的大臣:“以銅為鑒,可以正衣冠;以古為鑒,可以知興替;以人為鑒,可以明得失。朕常保持三鏡,以防己過。”有了願意受批評的皇帝,也就有了敢於批評的大臣。有了唐太宗,也就有了魏徵;有了魏徵,也有了唐太宗。他們創造了中國歷史上最清明,最和諧,也是最興盛的一個時期。他活到52歲。是在壯年時就去世了。我有時想,他如果活到老年,是不是同樣會犯錯誤?

  第二個結論是上天對人的懲罰,也不全然是朝廷的責任。如果地方官犯了錯或罪,如果民眾犯了錯或罪,上天也要懲罰。看看歷史,中國幾千年來天災人禍何其多。

  第三個結論:中國歷史悠久,文化燦爛,但中國人遭受的災難比任何一個國家民族都多,都重。災禍無非來自兩個方面,一是戰禍,而是天災。戰爭不斷,而且殘酷。成千上萬的人被殺害或者活埋。中國的天災更是頻繁和嚴重,有的會連續七年乾旱。在每個朝代幾乎都有因飢餓而吃人的。他們把餓死的人易人而食。流離失所,餓殍遍野幾乎是常事。讀歷史,看到中國人的生命這麼被輕易地摧殘,喪失,你會想起老子那句話:“天地不仁,視萬物為c狗。”

  在看到歷史中中國人反覆遭受的苦難時,我常常想,為什麼中國人那麼多災多難?有人會說,是制度的原因;還有人說是文化的原因。而我從來都認為不管一個人,一個國家,一個民族他遭受的苦難都是源於他自己。我現在不討論中國二千年的制度文化是否適合中國人。我首先從性格,行為和習慣上找原因。透過歷史,我清晰地看到中國人性格的構成,過度的文明和野蠻基因的結合。過度的文明也可叫過度的進化。中國任何一種文明的確立,似乎都走向了正和負兩個方面。例如以家族為基礎的家國天下,使中國便於管理和團結,但也培養了一種自私自利,少有公德心和國家概念。例如儒家的禮,本來是對人的一種制約,使國家管理恆常有序。但後來變得繁瑣和過度,又演變為請客送禮取代典章制度。例如中國的道,也被人變成了術。也就是計謀和小聰明。等等等等。中國文明中正的和負的,都變成了中國人基因的組成部分。中國的文化,讓中國人變得過度聰明,完全喪失了作為一個自然人的本能,例如誠實不欺,不說謊話,心口如一。許多中國人從小都會撒謊,許多中國人把謊話當成真話來講。許多中國人都有以私利為根基的自以為是的小聰明。這種小聰明我一眼都能看穿,這種小聰明讓我厭惡。其實最後是“機關算進太聰明,反算了卿卿性命。”如果中國人能學傻,也許中國人的災難就會少些。

  中國人性格的另一種基因,野蠻基因。也許許多人會不認同。中國是文明古國,中國人愛好和平,怎麼中國人和野蠻聯繫起來?從源頭上講,中華民族的誕生是在血腥中誕生的。《易經》中的第一卦乾卦中有一句“龍戰於野,其血玄黃”。從黃帝和蚩尤的大戰,到東周列國,春秋戰國,都是一系列野蠻的戰爭。當時的上層人以肉食為主,這就造就了他們好戰,殺戮成性。正是因為這樣的野蠻,才有了春秋戰國時期一系列璀璨的文明的創造,以此來教化約束這種野蠻。但野蠻的基因依然存在,再看看歷次朝代更替時的戰爭,項羽進關后坑殺二十萬秦國人。張獻忠的殺人取樂。這樣的例子太多太多了。還有中國的酷刑,都透露出一種野蠻,例如油烹,腰斬,砍足,挖眼等等。也有人說,這是太遙遠的事情,中國已經變文明了。那麼就說說最近,離我們最近的有蔣介石對共產黨人的屠殺。文革中民眾對當權派,知識分子,以及民眾之間的那種鬥爭無不表現出一種野蠻。在互聯網中那種不堪入目的髒話不是野蠻的表現嗎?讀史不僅知更替,更是讓人明智。中國人只有充分地了解自己后,才能知道該改變什麼,做些什麼。中國人稱自己為文明古國,以有五千年文明而自豪。但在具體的個人和行為上,我們的文明表現在什麼地方呢?

  透過歷史,我清晰地看到中國人的缺點,也清晰地看到了中國人的優點。中國人吃苦耐勞,肯學習,什麼都能做到最好。從一般性的性格來講,沒有什麼優劣之分。都具有兩面性,在是優點的同時,也會是弱點。對於世界各國,各個民族,都有各自的長處,也都有各自的短處。尺有所短,寸有所長。所以需要互相學習,互相包容,在學習和包容中互相融合。

您正在瀏覽: 二十四史讀後感
網友評論
二十四史讀後感 暫無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