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心得體會 > 讀後感 > 病隙碎筆讀後感

病隙碎筆讀後感

手機:M版  分類:讀後感  編輯:小景

病隙碎筆讀後感 標籤:春晚觀后感

  病隙碎筆讀後感(一)

  過年無聊,翻翻舊書找找事,一本帶着薄薄灰塵的病隙碎筆掉了出來。

  我不喜歡閑着,我喜歡忙碌的生活,人一閑下來,難免會胡思亂想,多愁善感,變得悲觀起來,我不認為這是好事。但是作者因為身體原因卻不得不“閑着”,不過還好,他從胡思亂想中走了出來,變得不再胡思亂想,他從客觀上辯證的看待一些爭論性的觀點,然後引入自己的觀點,令他所寫的文字擁有他的思想。我喜歡他的文字。

  靈魂在人死後到底還有沒有?人對神靈到底該持什麼樣的態度?生活中的苦難到底給了我們什麼?愛情到底是什麼?……作者在文章中談論了諸如此類的很多問題,而這些問題令我深思……

  其實我有一大愛好——發獃。在發獃的時候我會放空自己的思想,天馬行空的想到什麼是什麼,至於文章中所提到的種種問題,其實我都想到過,但是卻從沒有想到那麼深。

  人不論是看待靈魂的有無還是對待神靈的態度,都有着一個明確的目的——功利。相信靈魂存在的人會認為現在所吃的虧是來世要補償的,但是卻從不安撫自己說是還前世的債,好像確信自己前世是好人,現在吃苦是為來世享福做準備的。其實這樣也好,為了來世享福,現在吃苦,這樣社會就和諧了,因為總還有一部分人是要現在享福的。其實對於福禍,我沒什麼太深的概念,我沒有遇到過太大的福事或太大的禍事,我的生活挺安詳,挺平靜,我很喜歡這樣的生活,我是個知足常樂的人。我不向生活祈求什麼,因為我認為我該有的已經都有了,就算是沒有,我也不求,因為什麼都是自己掙來的,不是別人施予的,求人不如求己,所以我不信佛,不信教,不去燒香拜佛做禮拜,我所信奉的只有自己的良心,做事平心而論,不愧對自己的良心,足矣。至於神靈,總有許多人是相信有,然後有很多人相信沒有,接着就此問題爭論不休,但是誰也不能證實或者證偽,所以就一直爭論到現在,而且我相信將會爭論到很遙遠的將來。對於這個問題,作者是相信有神靈的,但是他不祈求什麼,甚至還為自己以前偶爾的一次祈求而羞愧,他不認為神靈欠他什麼,因為每個人都有自己最大的財富——希望,這是誰都奪不走的,雖然它不一定會給你帶來好運或者健康,但是它卻能讓你活着,堅強的活着。活着的人都應該感恩,因為“活着”是一個人得到的最好的禮物。人是有感情的動物,人活着最重要的三種感情:親情、友情、愛情。其中最為神秘,最令人憧憬的莫過於愛情了。愛情究竟是什麼?“愛的情感包括喜歡,包括愛護、尊敬和控制不住,除此之外還有最緊要的一項:敞開。互相敞開心魂,為愛所獨具。”這是作者的觀點,我看的很明白,雖然不一定能做好……可是與此同時,這世上該有多少痴男怨女看不透這道理,還有多少人是在玩弄這高尚的感情,我很疑惑,很迷茫……愛情是多大的緣分,是多麼的來之不易,為什麼那麼多的人都不珍惜,不愛護?可惜,愛情來得不挑人,不是你在乎、珍惜就來找你的。

  人生閱歷實在有限,所能想到的也就這麼多了,再深的實在想不到了。所以文章到此為止了,至於思想,就繼續蔓延下去吧。

  病隙碎筆讀後感(二)

  北師大二附中2014屆10班 葉心怡 《 中國青年報 》( 2013年12月16日 12 版)

  常常看到有人在提起史鐵生的時候,喜歡強調他是殘疾人,並因此對他頑強堅毅的人格大加讚賞。這樣的說法自然是正確的,但這樣容易使沒有讀過史鐵生的人走入一個誤區,以為史鐵生人格的全部魅力,都體現在他的頑強堅毅中了,甚至於將他的殘疾當作他的著作的全部賣點。

  在讀史鐵生之前,我也有過這樣的理解,可後來的我才發現僅僅以一個與命運作抗爭的人的角度認識史鐵生,實在是有些遺憾了。正如近日讀的這部《病隙碎筆》,若真的只看到這部書是在“病隙”寫就的,而忽略其中一些對人生的重要思考,或許就會有遺憾。

  可是話又說回來,史鐵生正是因為“病”,因為“殘疾”,才有機會拋卻一個健全人一生中要經歷的太多紛繁複雜,靜下來審視自己的生活。他的這部《病隙碎筆》給我的最大感觸,便是“靜”。面對着我們所生活的世界,他一直靜靜的。而正是他這樣的“靜”,解答了我們在生活中遇到的種種困惑。

  比如說,信仰。

  在人們都開始反思中國人信仰的缺失是不是一種可怕狀態的年代,有多少人真正去關心過,人們想要有一個信仰,是為了什麼?我們往往處於“當局者迷”的狀態,被生活中的許多不稱意的事情弄得眼花繚亂。我們總以為自己需要信仰,正是因為需要追求一個事事順心的世界。但史鐵生的生活中便沒有那些瑣事了,他有的只是這時常被人們拿來用作“樂觀堅韌好典型”的坎坷命運。

  於是他靜觀由我們組成的健全人的人生百態,並告誡我們,“以無苦無憂的世界為目標,依我看,會助長人們逃避苦難的心理,因而看不見人的真實處境,也看不見信仰的真意”。他不逃避苦難,因而能夠靜靜地看着這個存在苦難的世界;也不逃避所謂的健全人,因而能夠靜靜地審視健全人的生活,以“旁觀者清”的視角在“碎筆”中指引我們。

  再比如說,發展。

  保護環境這件事,城市鄉村、大街小巷,處處是“人與自然和諧共處”的宣傳標語,環保行動在全球範圍內蔚然成風,原本是不必由史鐵生去提醒我們的。

  可史鐵生提醒我們的是什麼呢?作為一個身體上已不允許自己、心中也不願意在社會上爭一份地位和財富的人,他告誡在社會中忙碌的我們,要注意我們保護環境究竟是不是出於真心。

  “現在的生態保護思想,還像是以人為中心,只是因為經濟要持續發展而無奈地保護生態,只是出於使人活得更好些,不得已而愛護自然。”這句話對於每天都在糾結着怎麼“活得更好”的人們來說,真的會有醍醐灌頂的效果。

  從這一點來講,我們中的大多數人都不免顯得俗了,只顧着按照其他人說的方式活着,忘了靜下來,思考這樣的生活到底是不是對的。

  如此,讀完《病隙碎筆》,我最深的感受絕不是史鐵生的堅強,而是他靜觀生活的態度。從現實意義上說,這本書告訴我要靜下來,用心像旁觀者一樣看自己的生活,但又很難說能像史鐵生一樣靜下來,因為我們終究是不大可能像他一樣的。但這就代表我們不能向史鐵生的人格學習、不能靜下來看我們的生活了嗎?當然不是。

  我們是健全人,無論和史鐵生相比這是一般意義上的幸運還是某種意義上的不幸。史鐵生對人生的思考,是站在他已不會引領正常的人生的角度進行的;而我們對人生的思考,是站在我們正過着正常的人生的角度進行的。

  我們不可避免地會去想,怎麼能讓我自己過得更好?若是沒有史鐵生的精神在旁激勵我們,我們對這個問題的答案,便可能無法擺脫主觀因素,從而或多或少地帶有一點自私的影子。但若是我們能夠在史鐵生的人格中發現值得我們借鑒的,我們便可以更客觀地看我們的人生,獲得更深層次的心靈感悟。

  但請同樣在《病隙碎筆》中窺見人生真諦的你記住,首先要靜下來。為了向這位老人的“靜”致敬,也為了看一看自己的生活。

  病隙碎筆讀後感(三)

  碎筆需碎讀,我讀《病隙碎筆》都是在閑暇之餘隨手翻閱。一直以來,都沒有把這本書當作一本需要認真學習的書來細細研讀,只是作為一種休閑、一種消遣。然而讀過那麼多次,又或者說一次都沒有讀完,這書給我留下的感觸實在是太多太多了。我信手作了一些摘錄,雖不能說我摘錄的句子都是經典,或者都包含着什麼特殊的意義,但好歹也算是我個人認為比較能觸動我的心靈或者靈感的語句吧。這裡,我且寫上幾句與大家分享。

  一、生病也是生活體驗之一種,甚或算是一項別開生面的遊歷。……生病的經驗是一步步懂得滿足。發燒了,才知道不發燒的日子多麼清爽。咳嗽了,才體會不咳嗽的嗓子多麼安詳。

  是啊,生病的確是一種特殊的體驗,無論是身體的病還是心靈的病,甚或是靈魂的病。對於人生而言,遭受苦難也是一種病,一種人生的病。只有在承受着苦難的時候,我們才會回想起過去美好的時光,我們才會明白,曾經的我們是多麼的幸運和幸福。很多時候,我們常常抱怨生活與工作的不如意:學生越來越調皮、工作越來越煩瑣、壓力越來越大、掙的錢越來越少……即便這些都成立,那麼試問一下,在學生遠沒有現在調皮的時候你慶幸過嗎?在工作遠沒有如今煩瑣的時候,你開心過嗎?在壓力比現在小得多的時候,你輕鬆過嗎?在掙的錢比現在多的時候,你幸福過嗎?幾乎每個人,都是在發現一切變得困難之後才想起曾經的幸福。人總是這樣,很多時候,我們不知道自己想要什麼,漂亮了還想更漂亮,錢多了還想更多些。我們都沒有自己的底線,得到了還想得到更多;失去時,卻從來沒有想過,還有比失去更糟糕的事情。心中的溝壑不斷地被各種慾望填滿,壓得喘不過氣來,甚至停不下腳步,看一下周圍的風景。“人有一種壞習慣,記得住倒霉,記不住走運。”回想一下,其實每時每刻我們都是幸運的,因為任何災難的前面都可能再加一個“更”字。

  因此,我們需要學會幸福。幸福每個人都有,但要感受到它,卻需要學習。幸福其實很簡單,簡單到你的每一個微笑每一滴淚水都能代表幸福。

  “幸福是別人餓着肚子的時候,你有飯吃。幸福是別人吹着冷風的時候,你有棉衣。幸福是別人苦苦尋找糊口的工作的時候,你每個月都有一份微薄的薪水。幸福是你睜開眼能看到花開看到日出。幸福是你豎起耳朵能聽到鳥鳴聽到風語。幸福是還擁有心跳擁有呼吸。”

  “想要很多很多幸福的時候,幸福是一個魔鬼;當我們不那麼貪得無厭的時候,幸福就是一個天使。”

  二、人可以走向天堂,不可以走到天堂。

  這裡的天堂,不是指宗教上所說的聖潔的地方,或者與地獄相對應的一個所在。天堂,是一種希望,是一條道路,是一個精神的恆途。人之所以活着,不是為了吃飯,不是為賺錢,也不是為了那些演戲般的哭笑嬉鬧。人活着,是因為存在希望,換言之,人是為了心中的那片慾望而活。你出生,第一個感覺是餓,你的慾望是吃,於是你活着;你長大,想要得到快樂,你的慾望是玩,於是你活着;你工作,想要過更好的生活,你的慾望是財或權,於是你活着;你老去,回想過去的點點滴滴,你也許不再有慾望,但你害怕面對未知的死亡,於是此時,你的慾望就是單純地活着。

  並不是說,慾望是不該存在的,相反的,人應該有慾望。只有想要得到,你才會去努力。我們要學會感恩,但也要適當地去抱怨。如果我們處於一個自認為很糟糕境地,我們應該嚮往我們心中的天堂——那個充滿美好與滿足的彼岸。只有在心中存滿了希望,只有在心中描繪出自己的天堂,我們才能更正確更正面地去面對現實當下所處的哪怕是非常糟糕的環境。

  三、尷尬是一種可貴的能力。因為,反躬自問是一切愛願和思想的初萌。

  不要總是因為尷尬而覺得自己有多糟糕。有一句話叫“吃一塹,長一智。”經歷過尷尬,你才不會讓同樣的情況再次發生。只有讓你的尷尬驚擾你的良知,質問你的信仰,激活你的思想,鞭策你的靈魂,你才會進入一個更新的境界。

  當你感覺到尷尬的時候,你會努力去擺脫尷尬的境地。於是你思考,於是你改變,在擺脫尷尬的同時,你在不知不覺間更進了一步。所以,很多時候,我們不應該擔心讓學生感到尷尬,反而要恰當地給學生製造尷尬。讓那些後進生尷尬於自己的不努力不作為;讓那些尖子生尷尬於自己的自滿或驕傲。

  許多時候,尷尬是一種動力。

  最後,我想借用莎士比亞的一首詩來結束我的文章。

  人類啊! 你何必驕傲!

  莎士比亞

  希望和絕望 歡樂和悲傷

  與陽光和雨水交織

  笑聲和熱淚 蜜語與哀歌

  如後浪掀前浪接踵而來

  就在一轉眼 一吐納之間

  健康的朱顏成死亡的慘白

  金色的生命如棺木和殮衣

  人類啊! 你何必驕傲!

  人類啊! 你何必驕傲!

  人類啊

  你有何驕傲?

  如流星飛逝,流雲奔馳,

  一道閃電,一朵浪花,

  人生苦短,終歸青冢。

您正在瀏覽: 病隙碎筆讀後感
網友評論
病隙碎筆讀後感 暫無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