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心得體會 > 讀後感 > 拋磚引玉讀後感

拋磚引玉讀後感

手機:M版  分類:讀後感  編輯:小景

拋磚引玉讀後感 標籤:春晚觀后感

  拋磚引玉讀後感(一)

  《拋磚引玉》這個故事講的是唐朝有位詩人,名叫趙嘏,詩才很高,當時還有一位詩人,名叫常建,他的詩寫的也不錯,但是他自己並不滿意,而對於趙嘏的詩,卻非常佩服。一天,他聽說趙嘏要去靈岩寺遊玩,就先到寺里,在牆上提了兩句詩,想引出趙嘏的好詩句來。後來,趙嘏果然續了兩句,比常建的前兩句更精彩。人們說,常建採用的是“拋磚引玉”的辦法。

  我覺得一個人要虛心學習別人、聽取別人的建議,隱藏自己的長處,在不經意間引出別人的優勢,就像常建一樣。或者以伯樂的心態發現千里馬,這樣最好!

  拋磚引玉讀後感(二)

  前段時間,朋友吹牛吹高了,他大言不慚來了一句:“我拋了一磚,沒引來玉,到是把大夥砸暈了……”我大笑,接着他的話說:“噢,要是我也在,肯定是第一個暈的。”

  對呀,這句話說起來讓自己開始有些悵然了,我被別人的磚頭砸暈過多少回了呢?就算是沒有暈得徹底,也是很麻木地迅速忘記那種觸痛了。

  這樣聯想起拋磚引玉這個詞來了。據說拋磚引玉出自《傳燈錄》,相傳唐代詩人常建很仰慕趙?,認為他的詩比自己寫得好,總想拜得他的詩作奧妙,但是他沒有登門求訪,卻用了一個很特別的方法:一次他聽說趙?要去遊覽蘇州的靈岩寺,就先在廟壁上題寫了兩句,趙?見到后,不知怎麼就如了常建的意,提筆續寫了兩句,而且比前兩句寫得好。常大詩人當然是“計謀得逞”,如獲至寶了。後人便稱此做法為“拋磚引玉”。

  古人真的是很聰明呢,且不必去比較兩位詩人的水平到底孰高孰低吧,反正我只是認得一個常建,而不知趙?何許人也,這或許就印證了——不管起點高低,真正想求得進步的人終究會更有所成就吧。而悲哀的是,古人為求得一“玉”,要挖空心思來想這樣刁鑽無奈的方法,而如我一樣身處各類資料門可羅雀,各界信息四通八達的當代社會的許多人,從來不必擔心找不到自己需要學習的信息資料,卻在這布滿先進與高度文明的知識空間里,生生地等着,悶悶地被一個個橫空飛來的磚頭砸得暈暈忽忽,不明所以。

  我常常聽許多身邊的人感嘆,活得好碌碌無為啊,我要去做點什麼呢?是呀,人生短暫,我們需做點什麼呢?

  我們常常沐浴在偉人的教誨里,他們在傾其一生的追求與奉獻中艱難地探索出世間的真相,人生的價值。他們還有如愛迪生模仿母雞孵蛋來思考蛋變成小雞的原理,牛頓被一個蘋果砸到之後發現了萬有引力這樣生動、樸實,似乎就發生在昨天,發生在你我身邊的例子來激勵每一個人,那一句句在歷史長河中唱出遙響的絕響,雖歷經千載滄桑仍熠熠生輝的真理,其實早已是被拋在時間的永恆空域里,引領出一大片百家爭鳴,繁花競妍的大好河山的引題了;孔子說,三人行,必有我師,我們的身邊不斷湧出優秀的突出的人來,他們都是在理論與實戰的夾攻訓練中得道成材的人,他們為我們做出了絕好的榜樣,這也無不是最真實、最親切的表例;一花一世界,一樹一菩提。就像莊子,被自然所啟示,在自然中超世脫俗,從而衍生出自己的一片精神天地,這自然的一草一木,身邊的一顰一笑無不可成為我們思維的靈感,創造的源泉。

  拋磚引玉就是予以啟示,這個詞包含着啟發和示範,為求得一種後續的發展力量。每個領域,不論是高端的,還是或許我們最熟悉的東西,都是靠着一代又一代的延續而蓬勃發展的,我深知我們需要學習的,需要通過借鑒達到創新的東西,有很多。也許,人生的意義就在於此吧。讓我們用最好奇、最敞開的心,接得那些前人留下的,自然賦予你的珍貴禮物,用滿滿的自信引出一片玉石翠錦,一片繁華還看今朝的春天吧!

您正在瀏覽: 拋磚引玉讀後感
網友評論
拋磚引玉讀後感 暫無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