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心得體會 > 感想隨筆 > 清明節感受

清明節感受

手機:M版  分類:感想隨筆  編輯:得得9

  清明節感受(一)

  清明不是一個法定的節假日,但是在人們的心目中,卻是都想着回家祭祀,給自己的逝去的親人上墳,回到自己的故鄉與家鄉的人相聚。這一天,除一些人的確必須要堅守崗位之外,很多人都離開自己的工作崗位,單位的領導也不例外,考勤是很馬虎的一天,大家都心照不宣。甚至人大也有人提意把清明節定作法定的節日。清明祭祖,是民族的傳統,每個人都有自己的祖先,在這一天表達對自己祖先的崇敬和懷念,也是人之常情。

  早有杜枚的古詩為證: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慾斷魂,借問酒家何處有,牧童遙指杏花村。這首詩最能表達清明時節人們的心情了。雨是很能表現人的心情的東西,人在心情複雜的時候很多時候就用雨來表現人的沉靜與哀思。細雨紛紛揚揚,人的思念也綿長。在這個春暖花開的美好時節,在這個太平和諧盛世,親人卻因各種各樣的原因離開我們而去,很多親人給我們留下了很多難以忘懷的記憶和思念,怎麼能不讓祭祀先祖的人們在思念他們的路上魂牽夢縈?無論貧窮或者富有,都會在這一天花上對自己來說力所能及能拿出的錢,給自己先人買上祭品,立上碑文,或獻上鮮花,或燒上紙錢,燃起編炮,給逝去的親人的墳頭添上新土,寄託哀思。

  結束了一切祭祀的工作,就到了人們抒發情感,互吐衷腸的時候,於是酒就成了一個少不了的媒體。借問酒家何處有的時代是早就過去了,現在家家戶戶都有酒,很少見面的同鄉都聚在一起,聊一些往事,掏一些知心話,說一些開心話,酒中滿是思念情,醉里都是鄉情親情,在一個特別的時候,都有一種特別的心情,自然是一種異樣的感受。

  從我懂事時的每一年的清明節,都是隨長輩們一起去上祖墳,拜祭祖先。而當我真正理解了清明節的含義時,我就是時常在心中經常懷念先祖們。有時候心裡好難過,想想先祖,心中向先祖的神靈訴說;有時候也會默默的向先祖們立下發奮圖強的誓言。在無意識里總感覺在我身邊有很多雙關懷的眼睛注視着我,那是一種被關懷的感覺,是孤獨時的寄託,是一種安全的依靠。

  清明節感受(二)

  每年的清明節,我都會回老家祭奠先祖。曾祖父母已逝世三十年了,按照我們當地的風俗要給死者做道場超度。逝者長已矣!也許遠去的先祖們不會在意形式上的祭祀和懷念。但是這個時候,我愈加懷念我那過世的曾祖父母,儘管當時我還是個上小學的孩子,但他們的容貌宛在,給我的撫養和教誨依然歷歷在目。

  曾祖父在我年幼時已近古稀之年,但仍身體強健、目明耳聰。據說曾祖父年少時曾學習過武術,身手還頗為了得,不過我似乎沒有見過他表演過功夫,也許在我有記憶的時候他已經是鬚髮皆白的古稀之年了。曾祖父還自幼讀過幾年書塾,所以他在當地講大書還有一定的知名度,在我童年的記憶里,我常常纏着他給我講過去的歷史,《隋唐演義》、《楊家將》、《三國》、《水滸》就是那時首次接觸到的文學,那個時候,家裡和曾祖父住在一個院里,特別是夏天的晚上,我早早地洗過澡搬來一張小板凳安靜地坐在曾祖父的旁邊,他一邊喝着老酒一邊給我講那些故事。小時候的我特別頑皮,纏着曾祖父讓他教我幾招把式,學過之後好讓那幫小男生們刮目,那是孩時最純最天真的想法,只可惜曾祖父不曾答應,或許他覺得我是個女孩子,習武會招來是非吧。

  曾祖母是虔誠的基督教徒,慈眉善目,瘦瘦的,裹着三寸金蓮。記憶中印象最深刻的一個鏡頭就是:在院門口,她一隻手擱在額上擋着陽光(曾祖母眼睛不太好)對着村口向我喊:“萍兒,不要到溝邊去啊,當心有落水鬼。”正玩在興頭上的我有時顧不得回話,她就會蹣跚着急急地走進些再喊一聲,直到我應了她,她才會放心回屋,過會又出來喊一下我。記得在我六歲的時候我一時犯混,把曾祖母的一隻心愛的貓投進了茅坑裡,曾祖母在哭,父親圍着院子追着要打我,我逃到曾祖母身後求救,曾祖母用身子護着我:“貓死了還可以再養一隻,你可別嚇着孩子了,就是一隻貓有九條命,我怕會對萍兒有什麼不好哇!”從那后我好象沒有那麼皮了。

  聽父親說,曾經在文化大革命時期,曾祖父與曾祖母一起被打成反革命,原因很簡單,曾祖母信奉基督教,和共產黨信奉的共產主義相左。曾祖父講大書宣傳“四舊”思想,而且曾祖父在家裡說過一句玩笑的話:跟了毛澤東,十個罈子九隻空。兩人被戴上高高的紙糊的帽子,脖子上掛着走資派的牌子,到處遊街示眾。

  說到這裡,我心裡很是凄然,在那個時代,一個人連自己的信仰與言論都成為讓自己受罪的理由。那些曾祖父講大書的書籍也被紅衛兵抄走了,可惜了,如果留下來那都是線裝版的好書!我還知道的是在我的記憶中,爺爺(爺爺一直在上海工作,後來下放了才回來)還幫他買了一個手搖的單放機,當時是個很貴重的物品了,記憶中好象還有聽到過周璇的老上海的聲音,後來等我長大想起這個古董的時候,在家翻箱倒櫃已找不到了。

  在我七歲的那一年,曾祖母永遠的離開了這個世界,壽止七十四。我清楚地記得那天,吃中飯前,曾祖母自己還起身洗了個澡,曾祖母一生愛乾淨,對圍在床前的爺爺奶奶姑婆他們說,“我要走了,你們別難過,都去吃飯吧。”當時年幼,對人離世還沒有多少深刻的概念,但是還是難受的哇哇大哭,但是晚上照常睡得很香很甜。可是,從那個時候,我在外面瘋玩的時候,再也聽不到曾祖母在院口叫我別去河邊的聲音了,再也吃不到曾祖母留給我的小吃了,心裡還是覺得少了什麼,有時候會與媽媽說起。

  曾祖父去世沒有什麼先兆,那年我在上海過寒假,有人帶信過來說他過世了,因為小沒能回家,那時已經懂點事了,偷偷地哭了一場,後來等我回家的時候,在他的肖像前站了許久。記憶中曾祖父是個特別寬容的人,許多年以後,我的記憶中不記得他和誰爭論,和誰吹鬍子瞪眼,從不記得。他似乎總是笑眯眯的和人說話,無論皓首老者還是青年兒童,有時候誰家有個什麼事也都來與他商量,對他的決定都比較理解,支持。那個時候我似乎已經意識到:寬容,有時候更有力量。

  我小時候容易晚上哭鬧,爸爸和媽媽都哄不下,這個時候,曾祖母聽到了我的哭聲,大晚上無論多麼寒冷都起來到我媽媽的房間,接我過去,抱着我,我一到她的懷裡就安靜了,不再哭鬧。現在媽媽也常提起,要不是有曾祖母幫着帶我們(我與妹妹相差只十四個月),那個時候媽真的是沒轍了。曾祖母總是在清冷或者炎熱的夜晚,讓我安然睡去,一天天長大。

  在我回老宅的清明的那個晚上,我似乎聽到了樓梯口有人走動的聲音,腳步很輕緩,走走停停,然後有開電燈的聲音,還伴有咳嗽聲。後來我去推那間空屋看什麼都沒有,在推門的一瞬間好象有團火滾了出來,手也麻了一下。當時的情景令我毛骨悚然,後來,我一下子彷彿想到了什麼,心也安靜了許多。第二天早上我把這些講與媽聽,媽沉默了一會嘆了口氣:“是老祖宗、榮叔回來過了!”(榮叔是我奶奶的外甥,頂替父親去的上海,是個非常能幹的人,去年剛過世,自殺!我會在以後的文章中寫到他,生前他回來一直住在我家的)真的,我不相信鬼魂,但我真的希望是他們回來過了。

  人這一輩子,兩件事是無法避免的,那就是生和死,生死沒有可怕的,這是個自然規律,無非是存在的兩種狀態而已,想到這裡,心裡不禁在想,如果自己有一天也離開人世,這個世界上還有幾個人能記得自己?自己又值得幾個人多長時間的懷念與想念?自己的女兒、孫子(孫女)會記得自己,那麼再以後呢?

  想到這裡,心酸不已!人生無常,生命無常,重要的是開心過好每一天吧,只要自己對的起自己,就無愧於生死,就無所謂遺憾了。

  清明節是紀念先祖的節日。我在這寫下曾祖父母的一些片段來記錄和懷念他們,也算在這個日子給那些曾經美好而燦爛的生命獻上一束花吧!

  願泉下的親人們安息、幸福!

  清明節感受(三)

  在清明節這一天,給先人掃墓,拜祭祖先、是中華的傳統美德。今天早上六點,我和爸爸媽媽、爺爺一起去雞籠山給奶奶掃墓。剛進墓地,沒有一個人,爸爸送上花圈,點上香。然後,在碑文上描畫,我了解到了“妣”就是女的,“考”就是指男的。我還留意了周圍的墓地,有的是信基督教的,有的娶了兩個妻子。

  忽然,有一群年輕人嘻嘻哈哈地走過來,手裡還拿着一袋零食。他們走到一個墓前,安排一個人在掃墓,其餘的人都在玩手機QQ,不時發出“滴滴滴”的聲音,令人看了都覺得很噁心。後來,墓掃好了,他們也不走,就在那邊吃零食和水果,一邊吃一邊還打鬧。他們離開的時候,墓地上都是垃圾、果皮、瓜子殼、零食袋。不僅如此,墓碑邊上的樹都掛滿了零食袋,不知道他們是掃墓的還是來吃來玩的。

  看到這一幕,我感慨萬千:清明節是用來祭拜祖先的節日,而不是用來嘻哈打鬧的。“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慾斷魂”這句話流傳至今,現在,大部分年輕人都嬉哈打鬧,我們要怎樣繼續傳統呢。

您正在瀏覽: 清明節感受
網友評論
清明節感受 暫無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