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心得體會 > 工作體會 > 青年教師成長心得

青年教師成長心得

手機:M版  分類:工作體會  編輯:小景

  青年教師成長心得(一)

  一、時刻保持一個良好的心態。

  教師是一份平靜的職業,教師的工作是平平常常的,心態決定教師的素質和教育教學工作業績。教師要以良好的心態勇敢地面對挑戰,適應時代發展的需要。工作中有很多事情需要我們主動去做,這樣不但會鍛煉自己,也提高了自身的素質,同時也為自己爭取到更多的機會。作為一名教師要有奉獻精神,不去計較個人得失。如果什麼事情都需要別人來告訴我們,我們就已經很落伍了。任何人都有自己的缺陷,都有自己相對較弱的地方,只要不斷學習,去吸收時代的、別人的、科學的、優秀的東西。學會學習,就會成功。

  二、懂得感恩是教師成長的必備素質

  要想成為一個優秀老師,得有一顆感恩的心,也就是要具有良好的教育心態。因為感恩,你才有愛心,才會愛生活,愛從事的工作;有了愛心,才能長智慧,有了愛心,你才會努力,才會勤奮,才會反思,才會堅持,才會成長……現在回顧自己的成長曆程,我覺得自己所付出的一切都源於感恩,是在感恩中靜心學習,盡心工作,用愛心回報社會。

  三、做個有心人,及時的反思教學不斷提高自己的業務水平

  美國教育心理學家波斯納說,沒有反思的經驗是狹隘的經驗,至多只能是膚淺的知識。因此,他提出了教師成長的公式:成長=經驗+反思。我們最需要反思的就是自己教學行為,從教材解讀與設計、教法與學法的選擇、課堂細節的處理等層面去反思。作為日常的教學,近年來我常常用這樣的幾個問題去反思自己的教學:這節課,我投入激情了嗎?對教材的解讀,有更恰當的角度嗎?這節課的教學目標合理可測嗎?這節課中最難忘的一個細節是什麼?這節課最大的遺憾是什麼?如果重新來教這節課,哪個地方最值得改進?反思的深度,決定着教學所能達到的高度。活躍在教壇上的大師們,其實也是反思的高手,也是通過一步步的成長,才成為今日的"明星".

  作為一個老師,我們除了反思教學,還可以反思為人處事,反思一切可以反思的東西。同時,要邊反思,邊記錄,用鍵盤留下文字,為研究自己的教育教學提供鮮活的案例。

  四、總結經驗,梳理出一套屬於自己的班級管理方法

  毛澤東說:"加強紀律性,革命無不勝。"班級管理講究藝術,要多動腦筋,考慮孩子的需求。從教學方法、教學藝術上動腦筋,哄着孩子跟你走,制服犟牛用再大的力氣不如一把青草效果好。所以教師要形成自己一套行之有效的管理方法,堅持下去,成為制度。在安排各項工作要統籌兼顧,考慮問題要周密,使各項工作井井有條,井然有序。要制定明確具體,切實可行的管理目標。善於培養幼兒自主、自信、自立的品格,善於寓教育於管理之中,使每項管理活動都成為教育機會。總之,一個好的班級,離不開教師的精心管理。古人云:"親其師,信其道。"要想有一個積極向上的良好班級氛圍,使每一個孩子都能健康、快樂地成長,作為管理者的教師就必須掌握孩子發展的腳步,把工作做細、做好。做到心中有目標,眼中有孩子,處處有教育,營造健康向上、個性張揚的班集體。

  五、有承擔才有成長

  除了做好本職的工作之外,更要兼顧好領導安排的工作。這個學期我接管電教工作,我覺得是領導給了我一個很好的學習和鍛煉的平台,雖然有的方面我不是很懂,但是我每次都很虛心的像杭舒虹老師請教。對於新來的幾位教師上傳新聞、建立自己的工作室、備課的格式與要求等等,我也是積極的指引,發現問題及時修改。經常到班級里查看電腦的安全性,提醒老師注意維護自己班級的電腦,盡量不要瀏覽一些安全性不高的網站。總之,我會盡我所能、用心的做好領導安排給我的這份工作。

  六、有愛心、耐心,認真對待每一個孩子

  人的智力是不等的,有差距的,也就造成了學習的差異。要想把孩子都達到統一標準是不可能,也就是說教好所有的孩子是不容易的。用統一的眼光看不同的孩子是不對的。要用不同的尺子來量孩子,發現孩子與與眾不同的長處。千萬不要用一把尺子來量所有的孩子,那樣你滿眼基本上都是差的孩子。孔子弟子三千,賢者才七十二。愛因斯坦小學獃頭獃腦,學校開除;黑格爾大學畢業,輔導員的評價:"此人智力中等,不善長哲學".沒有想到開了個天大的玩笑,黑格爾成為哲學大師。孩子的發展有快有慢,我們怎能憑孩子的一時表現,判斷他的一生呢?!

  學海無涯,藝無止境。自己的教育生活就是一種學術行為,自己的一言一行都應不斷反思。這應該成為自己需要時時溫習的功課。以上是我個人在成長過程中的一點做法和體會,不當之處請各位領導和老師批評指正。

  "教師人生"要求教師不再把教育僅僅當作一門職業、一個手段、一項工作、一件事情來看待、來處理,而是當作自己人生的一部分來對待、來體驗、來充實、來完善。

  "教師人生"需要生命的活力,需要生命的激情,需要生命的靈動。

  "教師人生"需要感動。感動自己,感動學生,感動家長,感動社會,感動中國,感動未來。

  當然,"教師人生"還需要責任,需要體驗教育的快樂,感受教育的幸福。

  教師之服飾:不修邊幅,不符合教師的形象要求;不懂禮儀,不合教師的職業規範。

  弔帶衫、露臍裝也許性感動人,但應遠離學校和教室;黃頭髮、雞冠發嫵媚可人,但應該移開教師的頭上。

  教師之語言:教師的語言是一種技術更是一種藝術,曼妙、細膩、唯美、豪邁;教師的語言是一種知識更是一種思想,深邃、練達、智慧、仁愛。

  教師的微笑和嚴厲同樣重要,二者相比,微笑更平和、溫和,更可愛。嚴厲的教師令學生敬畏,微笑的教師令學生喜愛,善於在嚴厲中不時滲透會意的微笑的教師,則令學生敬愛。

  教師之習慣:無論是好習慣還是壞習慣,都有需要改良與更新、發展與進步。壞習慣一定要改,好習慣如果十年如一日,一成不變,終究有一天也會歸入壞習慣的行列,因為"不變"本身未必就是好習慣。

  青年教師成長心得(二)

  這幾條不是我能做到的,而是我想做到的。

  第一,享受職業。我98年參加工作,先在私立學校,再到考到鎮上初中,後來又考到縣城高中,還到縣城的電大、黨校帶過課,輾轉好幾所學校,中間還開過一年書店,有很多曲折,也有很多心酸,08年來到合肥八中。到今年我已經在教師這個行業完整地做了18年。從最初的為了生計,到現在愛上這個職業,我深深地體會到作為教師,不要談什麼高尚和偉大,也不要談什麼付出和奉獻,我想不管從事哪個職業,最樸素的道理就是:所謂職業尊嚴和職業幸福,其實就是努力把一件事做好,做得坦然,做得問心無愧,做得自己能看得起自己。一個教師有很多這樣的方式,上課,當班主任,帶競賽課,寫論文,出試卷,編校本作業,搞社團,搞非限課,哪怕僅僅是製作精美的PPT,哪怕僅僅是擅長和學生談話,都是值得驕傲的。

  一名教師,我們當然可以找到喂狗養花的快樂,我們也可以享受喝酒摜蛋的快樂,但我們一定也要有職業的快樂,我們幾十年要從事的職業,大部分時間都在學校,如果不能從工作中找到一點自娛自樂的方式,實在太不划算了。

  成長會不會很痛苦或很辛苦呢?有句話說人世間沒有天造地設的絕配,因為愛是磨合的結果。這雖然是講愛情的,但用於我們從事教育工作好像也是很恰當的。其實人的成長就是在時間裡的慢慢"磨合"和積累,我在微信上秀一下我的書的封面,我的朋友就說,你寫幾十萬字肯定非常辛苦,我說實際上這本書幾乎談不上辛勤寫作,因為都是以自娛自樂的方式寫的,甚至寫得非常愉悅,最好的成長方式大概就是在時間的遊走里用娛樂的方式慢慢積累。

  第二,積極實踐。在一個信息傳播方式變化的年代,當教師越來越難,你不能僅靠積累,也不能僅靠讀書,教育是實踐學科,比如以前說一個教師厲害往往指學識淵博,現在其實你背5000首詩也不一定能當好語文老師,一方面背詩和語文教學不見得有多大關係,另一方面,你背詩難道還能背過百度嗎?你要去做事情,你要和學生打交道,你要和教學實踐親密接觸,否則你可能是個教育理論家,但你一定不是好老師。你的所有想法、教育的熱情和智慧,只能通過實踐來實現。這看似是個樸素的道理,但在教師隊伍中,只想着用才氣征服教育界的人可能還為數不少。所以,當教師,多做事,才能享受不斷嘗試的快樂,才能有更多的話語權,才能有更大的自由度。

  一個人的成長和快樂來自對外部的興趣探索,而不是指向內部。指向外部,就是關注教學、關心學生、熱愛教育教學實踐,這樣就很容易充滿熱情,積極行動;而指向內部往往是考慮面子、尊嚴、得失,那就容易自以為是,鬱鬱寡歡。孩子為什麼總是那麼快樂,正是這個道理,他們一心關注着這個世界上的一切,並積極行動去探索,哪有工夫沮喪呢?所以特別喜歡蘇格拉底的一句話:快樂,往往在你為了一個明確的目標忙得不可開交時不期而至。

  因為這種實踐性特點,就要和別人合作。現在一個教師的發展僅靠個人孤軍奮戰來成長几乎是不可能的,很多時候,機會和團隊的協作比你本人的能力要重要得多。在合肥八中參加的鄭傑團隊、鄭桂華團隊、包括現在的熊丙奇生涯規劃團隊的隊友,我們語文組的同仁,我在與他們的合作中學到很多東西,很多人給我的影響是非常大的。我在當班主任、做組團長以及在各個年級合作過的同事,還有合作過的生活老師,以及其他學校的領導和同事的很多優秀的品質和習慣影響了我,很多人都給過我很多指導和幫助。這種影響最大的是思考方式和見識。有時思考的方式不對,人總是容易在原地打轉,累而無緒,忙而不前。還有一個見識問題,我在書上看到兩個農民吹牛的故事,一個說,我見過皇帝金鑾殿,左邊一個油條鋪子,右邊一個燒餅鋪子。一個說,如果我當了皇帝,金鑾殿門口的糞都歸我一個人拾。這就是見識。沒有見識當教師在這個年頭很可能被學生"恥笑了去".教師大多都很注重通過閱讀增長見識,其實團隊里的同伴的合作交流也是增長見識的好辦法。

  第三,靜等花開。人年輕時希望用工作來證實一下自己的能力,但也不能急於求成。教育是慢的藝術,教師的成長也非短期內見效,教育的有些東西還要等待。教師應該是平和的,開放的,淡泊的,寬容的,親切的,這些是最有魅力的教育力量。不能是悲壯的,不能是急功近利的。年輕的教師,不要大發雷霆,不要劍拔弩張,哪有比見證孩子成長、幫助孩子成長、送他們走上自由之路更幸福的事呢?當然也不要相信奇迹,奇迹或馬上見效的背後,往往伴隨着道德的淪喪,比如一個人讓一個學生的成績迅速提高,讓一個人的行為迅速端正,那一定是要付出道德代價的。

  青年教師成長心得(三)

  心飛揚,求索在路上

  青島二中分校 陶麗娜

  2015年6月青島二中分校歷史教研組開展學科教學研討周活動,以此為平台,我們三位青年教師舉行了同課異構——《歐洲的經濟區域一體化》。在備課、研課、磨課、上課、評課中我收穫着我的專業成長。

  在對自己常態課進行反思的同時,教研組老師們積極幫助我診斷、修正,加深我對"生學為本、合作內化、師教為要、點撥升華"這一教學原則的理解,促進我教育教學觀念的更新和提升;在此期間,青島市高中歷史教研員張士方老師蒞臨二中分校歷史教研組,以互聯網時代下的歷史課堂為題對我們的同課異構課進行悉心的指導;二中歷史教研組組長張愛華老師也來到分校,與組內教師進行研討交流。張老師結合具體課例分享本校歷史組在基於網絡教學中利用Pad教學的探索與經驗,給我們即將展開的《歐洲的經濟區域一體化》同課異構很多新的啟迪。

  在經歷了備課、研課、磨課之後,2015年6月1日,我在高一工程學院8單元舉行了青年教師彙報課即組內同課異構《歐洲的經濟區域一體化》。

  我對這節課的設計思路如下:課前完成兩個工作,一是下發思維導學任務單,引領學生對基礎知識進行自主學習,並進行批改;二是下發反饋單,要求學生把在自主學習過程中發現的問題和產生的困惑記錄在反饋單中,我將共性問題進行了分類,以學生的收穫和問題作為本堂課的起點,設計本堂課的教案。課堂前十五分鐘又分割成兩部分:前五分鐘進行基礎知識檢測,採用遊戲化的方式,如搶答、必答、選答等,在檢測知識的同時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后十分鐘用於處理反饋單中我認為依靠同伴互助能夠解決的問題,如"西歐有着共同的文化遺產和心理認同感體現在那些方面?",採用組內合作的方式,這樣能夠很好的發揮學生髮展共同體的作用來解決問題。反饋單中學生自主解決不了的問題就拿到課堂上來共同探究。在課堂探究環節中,我給學生提供必要的材料載體來輔助學生思考,但切不可代勞,採用組內合作,必要時採用組組合作。如"從歐共體到歐盟的演進過程中呈現出怎樣的特點?",這是學生問的比較多的一個問題,依據學生現有的認知水平較難解決,於是我就給學生提供兩個載體,一是歐洲一體化大事年表,二是《馬約》的內容;若學生仍是面露難色,便給學生點撥四個角度"規模?合作領域?合作方式? 性質?"輔助學生思考,最後進行歸納。接着我設計一個情景體驗,讓學生親身體會歐洲的一體化給歐洲人帶來了便捷,隨後我拋出一個時政熱點"英國退出歐盟,或在2017年與歐盟分手",讓學生進行觀點的碰撞"歐洲一體化是直線發展還是裹足不前?",在碰撞中學生的思辨能力得到提升。整堂課設計一條主線貫穿始終:合作、創新。

  這節課的設計初衷是放手讓學生自主學習、積極探究、主導課堂,創設學生主動參與的教學環境,引導學生主動質疑、探究,激發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培養學生自主解決問題的能力。但在實際教學過程中還是發現了很多問題:

  一、遊戲化教學固然能夠調動學生的積極性,但我在上課過程中發現搶答的學生往往是組內固定的那幾個,都是由他們來給小組加分,那組內其他同學呢?他們會不會呢?要想做到關注到每一個學生,這就涉及到遊戲規則的設定問題。比如規定一名同學只能搶答一次,多次搶答無效不得分等。

  二、如何解決課堂容量和深度的問題。由於教學任務擺在那,總是會擔心完不成教學任務,所以很多問題都是蜻蜓點水,留給學生思考和討論的時間不充分。比如這節課在探究"歐元圖案的設計有什麼特點?象徵著歐盟怎樣的精神?"這個問題時有些超時,所以在探究後面其他問題時就顯得很匆忙,學生匆匆說幾句就快速的進入到下一環節。學生髮展共同體的作用體現的也不夠明顯。這就需要提高我的課堂掌控能力。

  三、如何實施有效的過程性評價以調動學生自主學習、個性化學習。這堂課的評價我分為兩部分:課前自主學習和課堂探究學習,兩部分相加是小組的整體評價。另外也進行了個體評價,如評選"今日誰最閃亮".但還是覺得這種評價方式比較單薄,可加入生生互評。

  在精心準備這堂課的過程中有收穫也有問題,"路漫漫其修遠兮,吾將上下而求索",我會在"生學為本、合作內化、師教為要、點撥升華"的教學原則的引領下繼續不斷反思、不斷實踐、不斷完善、不斷進步,實現我與學生的共成長!心飛揚,求索一直在路上……

  青年教師成長心得(四)

  仰望星空 腳踏實地

  青島二中分校 劉明

  參加工作已經接近一年的時間,在這一年裡,我有收穫,但更多的是不足,經過一年的鍛煉,我思考着、實踐着……

  記得剛開始工作的第一節,我就自豪地告訴學生我的教學理念:高中學習不是單純的為了學習知識,同時也是為了給自己的一生奠基,而歷史學習也不是單純的學習幾本教科書就算是"完成任務",而應該是一個長期的過程和習慣。現在想想,當時的我就像一個遙望星空的孩子,還沒有真正明白高中教學的實情,看着漫天的燦爛星空感嘆其美麗的同時,卻不知道一個個發著白色寒光的星星竟然是一顆顆熾熱而巨大的恆星。

  剛開始上課的第一個月,我就發現,自己已有的教學習慣是怎樣牢牢地束縛着我,那段時間我每天都認真搜集教學材料,教學內容非常多,一方面我力圖搜集諸多材料證明教材里的所有甚至是細節的問題,一方面學生對我的滿堂"證明"倍感無味,課堂互動越來越少。那段時間自己也對歷史教學充滿疑問:到底什麼是歷史教學,到底怎樣才算一節兼顧基礎,又照顧學情的好課堂?這些天上的星辰,我又應該怎樣才能夠到你們呢?

  有次青島歷史大集備活動,我聽其他老師交流分享本校在歷史教學上的經驗收穫,二中的張晶華老師上台交流了本校在推動課程改革方面的舉措。當聽她講到二中學生課前自主學習,課上交流的時候,我受到了啟發,一種試試看的想法讓我決定立即在最活躍,又是最讓人為課堂紀律頭疼的班進行試驗,我希望把他們的活力轉化為學習的動力。記得第一次實踐是《改變世界的工業革命》一課,出乎意料的是,學生們提了很多問題,經過簡單的梳理,我把學生的問題進行統計,計入小組的課前學習成績上,在上課的時候講到某個知識點就拋出學生提出的問題,由學生結合課前學習情況進行解答。這樣改變之後產生的最明顯的效果就是有些學生開始關注自己小組的問題,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得到極大的調動。我也認識到,遇到學生的學習問題,應該及時反思,多向其他老師請教。

  過了一段時間,師父聽我的按照這一模式上的另外一節課,對我的這種探索進行了鼓勵,並提出在青年教師彙報課期間和組內其他兩位老師一起進行"同課異構",她結合自己的教學經驗,又對我的課堂結構進行了大的調整,經過調整,學生的課堂分為必答、搶答落實基礎知識,思維導圖和重難突破解決重點問題的結構,經過調整,學生課前學習的重要性更加突出,整堂課的遊戲性和趣味性也更加貼合學生的學情,獲得了其他老師的肯定。我對"思維課堂"的認識也上了一個新的高度,更加明確了自己今後的努力方向。

  一年的工作,我在實踐更在思考,我還有很多需要改進的地方,如:

  第一,缺乏課堂把控能力,像師父說的,沒有想清楚學生的學習狀態,並根據學生的學情思考學生要什麼,相應的我要做什麼。由於做不到這一點,導致我不能及時了解學生的學習情況,有時候做不到讓學生認真聽講,在有的班有時候會變成照本宣科,沒有了解學生的學情,導致學生學習興趣不高,不能跟上節奏。

  其實這種情況早已經出現,師父也多次提醒,今後我應該更加註意研讀《課標》,並準確把握學生的課前學習情況,做到廢話不說,充分發揮"師教為要,點撥升華"的作用,調動學生學習的熱情。做到教學的精細化。

  第二,課堂思維度需要加強,課上我提的問題有時候較為簡單,不能調動學生的興趣,在這方面需要注意課前通過搜集學生可能感興趣的案例進行設問,研讀課本進行設問,並調動學生進行設問。通過這些途徑推動學生加強對學習內容的了解,並通過學生課前學習引起他們對解答問題的興趣。在解答的過程中,注意話不多說,引導學生自己思考,自己得出結論,實在得不出來的再進行啟發引導。

  在提出問題的同時,要注意把問題連成一條線索,通過這些線索幫助學生形成思維框架,在探究的過程中產生樂趣,並了解學習內容,比如本課設計了自主探究環節"我為歐共體(歐盟)代言""哼唱《歡樂頌》"等環節,設計了學生現場觀看歐元,思考歐元的設計特點等環節。這樣做可以提高課堂活躍性和思維度。

  第三,和諧融洽的師生互動,是上好課的保障。由於自己不善於語言表達,所以平時和學生的關係不能維持融洽,今後懷着無限的熱情,注意課下和學生多溝通,在教室多待會,多關注學生的狀態。

  一年的見習期就這樣很快就要過去,在這一年的時間裡,我有困惑,也有進步,遊走其間最大的感觸,就是再美的星空,只顧欣賞,也只是自己的感受而已,進行教學,要把先進的理念落在實處,這才是腳踏實地的工作。

  最後,不得不說,自己的前進之路還有很長,要走過很多瓶頸,只願自己不忘初心,無所辜負。感謝師父和組內其他老師的支持和指導!

您正在瀏覽: 青年教師成長心得
網友評論
青年教師成長心得 暫無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