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心得體會 > 觀后感 > 辛亥革命館觀后感

辛亥革命館觀后感

手機:M版  分類:觀后感  編輯:小景

辛亥革命館觀后感 標籤:辛亥革命 春晚觀后感

  辛亥革命館觀后感(一)

  辛亥革命是什麼?

  不是為一家一姓的權力爭奪、改朝換代,而是為國體的新生,確立主權在民的共和政體。是樹立自下而上、國家、政府由人民選舉產生,元首、官員是人民公僕的新政治理念,改變王權天授、王土王民、殺伐隨意的專制獨裁政體。

  這是中國歷史的真正進化。

  《辛亥革命》還未所有的革命者,為革命捐款、奉獻生命的所有人進行了感人的辯護:從秋瑾、廣州起義烈士(實際可考人名為89人)、武昌首義將士,以及舊體制內的同情者,清朝駐英大使的女兒唐曼柔,為孫中山遊說西方財團停止對清廷貸款勇敢地站在舊體制及父親的對立面,最後隨父親一起自殺的女性。

  林覺民的《與妻書》代表了年輕的革命黨人,為什麼拋妻棄子、放棄富裕的家庭、個人的前途,去進行看不到前途的革命----因為革命代表了中國的未來、民族的希望,即使明知自己看不到勝利,也要為革命奉獻的精神。

  革命者不全是不得已的逼上梁山者。中國近現代歷史最感人之處,就是很多富裕家庭、包括舊體制家庭的年輕人,甘願拋棄優越幸福的生活,投身到理想、奉獻給革命,這些人是先知先覺者,是中華民族新生的不滅的源泉,魯迅所說的捨生取義的志士。

  今天的人們,不應忘記這些民族的脊樑。也不應容許那些將自己的家庭、個人幸福奉為最高人生標準的人對革命者進行肆意及陰險的誹謗。

  革命也許不能完成所有的歷史使命,革命或許會留下歷史的遺憾,但中國近代歷史革命的進步意義,不容抹殺。智者如楊度、康有為贊成君主立憲,主張所謂理性地改良政治,歷史已經給了這些有學問而無見識的學者以響亮的耳光。

  在中國,只有徹底的共和、民-主才能洗刷3000年君主專制的毒害,才能讓人民有過上有尊嚴生活的機會。

  孫中山先生和辛亥革命先驅為中華民族建立的歷史功績彪炳史冊!在辛亥革命中英勇奮鬥和壯烈犧牲的志士們永遠值得中國人民尊敬和紀念!辛亥革命永遠是中華民族偉大復興征程上一座巍然屹立的里程碑!

  光陰荏苒,一百年轉瞬即逝,今日之中華人民共和國也得到了前所未有的發展,不可否認辛亥革命為我們今日的成就奠定的基矗歷史的洪流滾滾向前,但我們也應適時回望,銘記歷史,在歷史經驗教訓中,把中國做大做強!

  辛亥革命館觀后感(二)

  懷着對先輩烈士的崇尚之情,我們一起來到辛亥革命紀念館。武漢辛亥革命博物館又稱"紅樓",位於武漢市武昌區閱馬場最北端。

  一來到辛亥革命紀念館,首先看到的就是孫中山的銅像。我們的國父身着長袍馬褂,左手執杖,右手持帽,凝視遠方,有一種大義凜然的氣概讓人敬佩。沿着歷史的軌跡,我們走進了辛亥革命博物館,在解說員的帶領下,我們開始了在這濃縮了的歷史河流中穿行、體驗。最先解說員給我們解說的是鄂軍都督府的來歷,鄂軍都督府紀念館原為清末湖北省諮議局,建成於1910年。武昌起義的次日,即1911年10月11日,湖北革命黨人在這裡創立了中華民國軍政府鄂軍都督府,即湖北軍政府。

  館內收集有與辛亥革命有關的歷史文物1000多件,歷史照片10000餘張。軍政府會堂、孫中山駐鄂會客室、黃興召開軍事會議的會議室和宋教仁起草《中會民國鄂州臨時約法草案》的軍政府秘書處都是按照歷史場景成列的。由於明年為辛亥革命一百年紀念日,所以沒有機會上紅樓的二樓參觀,也沒有看到黎元洪起居室和會客室,這是此行一個小小的遺憾。館內還有一些反映辛亥革命武昌起義史實和孫中山、黃興生平事迹的展覽……參觀過辛亥革命紀念館,我感觸良多。首義第一槍在這裡打起,這個之前在歷史書上學過。可今天真正的來到了現場,覺得自己在這裡能夠想象到當年的事迹一樣。對辛亥革命有了更為深刻的了解,也許歷史書上的辛亥革命史事會忘記,可是今天這次參觀會讓我對這次革命永生難忘。辛亥革命紀念館在中國革命史上具有極為重要的意義,不僅僅因為在這裡打響起義的第一槍,辛亥革命紀念館在展現中國革命史同時,也在對中國人民進行着愛國教育。通過對辛亥革命歷史的了解,我們深深體會地到今天的幸福生活是多麼的來之不易,而祖國的和平安定是千千萬萬革命先烈拋頭顱、灑熱血換來的。身為當代大學生,身為社會主義事業的建設者和接班人的我們,一定要繼承革命先烈的光榮傳統,努力學習,艱苦奮鬥,我們立志要有烈士們的精神和意志,用我們的知識去建設祖國,用我們智慧與汗水去保衛祖國。

  辛亥革命館觀后感(三)

  周末休息,想去外面散散心,就想到了武昌的首義廣場,從江夏出發,乘公交好不容易才來到了首義廣場,看到很多人在排隊領票,大家都是去參觀辛亥革命博物館的,還要憑身份證等有效證件才能領票,領到票,跟着參觀的人群一起進入博物館,剛進入第一展廳,就看到了牆上的投影及語音說明,19世紀末20世紀初,隨着中國在甲午戰爭的失敗,列強加速入侵中國的步伐,競相在中國划租借,派駐軍等,從政治軍事經濟和文化上加強對中國的控制,偌大的中國幾乎被瓜分了,當我看到譚嗣同寫的一首詩,讓我感動和震撼,后兩句詩:四萬萬人齊下淚,天涯何處是神州。看到這兩句詩,如同看到了祖國人民正處在水深火熱,國家處在四分五裂的情形。接着看到的是中日甲午海戰的場景,有視頻在解說當時情形,再走過去就是辛丑條約簽訂的場景,這場面看起來感覺很真實,人物是蠟像做的,栩栩如生,放佛回到了當年喪權辱國簽訂條約的現場。大清王朝已垂暮,社會動蕩,民生維艱。面對日益深重的民族危機和社會危機,覺醒的中國人 開始頑強地探索救國復興之路。往前走幾步,就看到了戊戌變法版面。第一展廳里我印象比較深刻的就是革命先驅者孫中山青少年展示,其中有一幅畫面是,少年孫中山與他母親一起站在船上,遠渡重洋求學探索,畫面上的海水在流動,放佛真的置身海上,感受到孫中山從小就志向遠大,立志報國。

  看完第一展廳,我隨同參觀人群步行上樓,來到二樓第二展廳,偉大的民主革命先行者孫中山,受西方民主革命思想的影響,走上革命的道路。覺醒的知識分子在孫中山的旗幟下由愛國走向革命。1905年8月,中國同盟會在日本東京成立,孫中山被推舉為總理,看到當時名單,我還看到一個來自湖北大冶的同志參加了該會,足見大冶的革命還是很早就出現了的。隨後,革命黨人與保皇派展開論戰,領導發動一系列武裝反清起義,一場革命風暴即將來臨。

  武漢經張之洞發展工業,鋼鐵冶鍊在當時十分發達,走在全國前列,更重要的是,在這裡成長起來的革命黨人具月有"敢為天下先 "的革命精神,經過艱苦不懈 的努力,於1911年10月10 夜晚,湖北革命黨人臨危發難,經過通宵血戰,終於佔領了武昌城,打響了武裝起義的第一槍,11日,鄂軍都督府成立,推舉黎元洪為都督,號召各省響應,推翻清王朝。該展廳最精彩也是讓我最難忘的地方應該是武昌古城的場景。步入裡面,彷彿來到了真正的武昌古城,革命戰士慷慨激昂,紛紛趕赴戰場,時不時還有幾個戰士跳出來說幾句話:驅除韃虜,恢復中華,建立民國,平均地權。而且配合當時的燈光音響和狗吠的聲音,恍如隔世,如同穿越。這種結合現代技術,配合珍貴文物和歷史照片的手段,實在是太精彩和讓人難忘了。

  來到第四展廳,印象最深刻的就是黃興 檢閱部隊的雕像,當時的黃興身着軍裝,騎着戰馬,好是威風,好多參觀者紛紛和他合影留念。武昌起義之後,全國景從,各地紛紛響應,成立軍政府,宣布脫離清政府。我還認真看了下牆上的中華民國臨時約法,1912年1月1日,孫中山在南京宣誓就任中華民國臨時大總統,制訂了一系列除舊布新的政策和法令。1912年2月12日,清帝溥儀宣布退位,封建王朝退出歷史舞台,民主共和國在中華大地誕生。

  步入第五展廳,就看到了入口的寫意畫,世界潮流浩浩蕩蕩,揭示世界風雲變化不定。百年辛亥,風雲激蕩。辛亥革命推翻帝制,建立共和的偉業,彪炳千秋,為世人緬懷,人們以各種方式紀念這段歷史,近來,有電影"辛亥革命",真實地反映和展現了這段歷史。展望未來,首義之城武漢傳承"敢為天下先"的精神,日益顯現出生態武漢,科技武漢,人文武漢的特質。

  撫今追昔,中國革命的先驅者們用獻血和堅定的信念鑄就了不朽功勛,我們要倍加珍惜,不忘歷史,承前啟後,繼往開來,為祖國和人民作出自己應有的貢獻。

  辛亥革命館觀后感(四)

  在這裡,我們又一次感受到了那個水深火熱的年代,感受到了救國英雄對祖國的赤誠之心。

  1911年10月10日,辛亥革命的槍聲在武昌響起,全國各省紛紛響應,一個多月內,先後15個省市宣布獨立。1912年元旦,清朝統治在革命烈火中土崩瓦解,中華民國宣告成立,這是當時世界上少數幾個推翻封建統治、不設君主立憲、直接建立民主共和制的國家之一。

  辛亥革命的最大功績是,推翻了清朝政府,在中國大地上結束了幾千年的封建統治。這是一個天翻地覆的變化,對於中國人民是一個空前解放,對於帝國主義是一次沉重打擊。辛亥革命是中華民族的一次偉大覺醒,是民族危機意識、救亡圖存意識、推翻封建帝制建立民主共和意識的積聚和爆發,促進了愛國主義精神的空前高漲。由於中華民族曾經以燦爛的古代文明影響過整個人類,后又淪入半殖民地半封建的深淵,遭受聞所未聞的災難和屈辱,致使近代中國的愛國主義顯得格外強烈悲壯。猶如江河跌入於深谷,睡獅驚醒於惡敵,咆哮奔騰、氣勢恢宏。這樣一種與五千年的文明史、七十年的屈辱史、幾萬萬中國人民源遠流長的民族感情連在一起的愛國主義,是一種強大的震撼世界的精神力量。黃花崗72烈士高尚的革命氣節和愛國赤子之心,是中華民族近代歷史上愛國主義的奇葩。

  辛亥革命已經有了九十多年的歷史。辛亥革命的先輩們為之奮鬥、為之獻身的理想,今天已成為光輝現實。辛亥革命的先輩們開創的偉大事業,正由中國共產黨帶領全國人民繼續推向前進。九十多年過去了。這是波瀾壯闊,可歌可泣的九十年,是中華民族從黑暗走向光明,從屈辱走向富強的九十年。中國共產黨人是孫中山先生開創的革命事業的忠實繼承者,始終把自己為之奮鬥的事業視為辛亥革命的繼續和發展。

  我們不應該忘記過去,孫中山先生說過:"世界潮流,浩浩蕩蕩,順之則昌,逆之則亡。"今天我們瞻仰辛亥革命紀念館,就是要在支部黨員中繼續發揚中華兒女始終不渝的愛國精神,發揚中華民族一切革命先驅們與時俱進的革命精神。

  回來的路上我們的心仍無法平靜,那一幕幕歷史仍然在我們心中激蕩。我們生活在和平年代里,我們在黨的關懷下成長。我們慶幸,我們感激,我們更要發憤圖強!在以後的工作和學習中我們更要發揚不怕苦不怕累的精神,我們要心懷祖國心懷人民,做好科研做好工作,來更好的為人民服務。

  辛亥革命館觀后感(五)

  辛亥革命是1911年清政府出賣鐵路修築權,激起中國人民的反抗,四川等地爆發保路運動。1911年10月10日,武漢地區的革命團體文學社和共進會發動武昌起義,接着各省紛紛響應,因為1911年為舊曆辛亥年,故稱"辛亥革命".辛亥革命在武昌爆發后,國內形勢開始了歷史性的轉變,武昌起義的槍聲徹底敲響了滿清政府的喪鐘,曾經盤踞在中國歷史上幾千年的封建帝王統治從此退出了歷史舞台。可以說,武昌起義的成功,開創了辛亥革命的第一個勝利。雖然當時的革命者揭立推崇"共和",不惟"人"論,期盼革命早日成功,對所有擁護共和的人都願意同其合作,甚至不管他們曾經沾滿過革命黨人的鮮血,乃至血債累累也無人過問,無人追究。以至於最後革命的果實落於舊勢力和"立憲派"人之手。沉痛的歷史教訓,不得不引起更多知識分子的反思。

  辛亥革命沒有取得最後的成功,但是卻成為了中國歷史的轉折點,給中國的知識分子卻帶來了深刻的教育。屢次武裝起義的失敗,使他們認識到,在沒有民眾的支持和理解,在缺乏充分的準備和沒有嚴密的組織領導的情況下,革命是斷不能成功的。單靠少數熱血青年的英雄行為只能喚醒部分勞苦大眾的覺醒,從武昌起義的勝利到"南北和議"的結束,使他們更深刻的體會到,不但要奪取政權,更重要的是要鞏固政權。要鞏固政權,就必須有一個政黨的正確決策和所領導的一支強大的軍隊作為中流砥柱。必須團結社會各階層力量,聯繫和依靠廣大民眾,徹底打倒帝國主義和封建主義,革命才能取得最後的成功。

  我覺得作為一名入黨積極份子,我們雖然沒有辦法像當時的革命黨人那樣為了中國的翻身、人民自己當家作主而轟轟烈烈的大幹一場革命,但是作為時代的先進份子,我們應該努力的學習科學文化知識,捍衛老一輩無產階級革命家用生命和鮮血換來的新中國,我們有責任、有義務去為了一個更好的新中國的前途而不懈奮鬥。

您正在瀏覽: 辛亥革命館觀后感
網友評論
辛亥革命館觀后感 暫無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