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心得體會 > 觀后感 > 百鳥朝鳳觀后感

百鳥朝鳳觀后感

手機:M版  分類:觀后感  編輯:小景

百鳥朝鳳觀后感 標籤:春晚觀后感

  百鳥朝鳳觀后感

  傳承 絕望——《百鳥朝鳳》觀感

  《百鳥朝鳳》是吳天明導演的最後一部電影,不知道大家是否了解這個導演,用最直接的方式簡單介紹一下,陳凱歌在哀悼詞中說:吳天明導演是中國電影的領軍人物,除本人拍攝過多部優秀作品外,還帶領一代人創造輝煌,為中國電影做出了巨大的貢獻。他是個率真正直的好人。張藝謀在電影宣傳中說:沒有吳天明導演就沒有我的今天,他為第五代導演的成長貢獻巨大。李安力薦《百鳥朝鳳》:希望大家能夠來支持這部電影,真的是非常有意義的一部作品。吳導演,我覺得你可以安息,我們都非常感激你。

  幾乎整個電影圈都在為這部電影背書,但真正覺得刻不容緩的去看是在方勵的下跪事件之後,我不想讓一代大師的遺作如此悲壯,哪怕只能貢獻一份力量。去了,不負所望。都說外行看熱鬧,內行看門道,縱使我這個外行人也看得齣電影的精緻,從故事節奏到情緒鋪墊,從場景設置到背景音樂都無可挑剔。故事簡單概括來說是以黃河邊一方土地關於嗩吶的興衰,映射中國傳統文化的逐步消亡。

  嗩吶是嗩吶匠的立身之本,嗩吶離嘴不離手,但終究敵不過盛極必衰。電影對於情緒的引導太過高明。

  徒弟與師父聊起嗩吶已不復從前光景,本有些傷感,師父卻以二十年珍藏的醇酒為媒吹奏了一段極其歡快的曲子,以一句嗩吶不是吹給別人聽的,是吹給自己聽的作結,隨後倒地大睡,留白的十幾秒悲涼之感更勝,心裡說不出的酸澀。

  嗩吶文化頹勢已定,與管弦樂隊對壘,無一觀眾支持,雙方肢體衝突,老師父拖着病軀掀翻桌子,留白,只彎腰撿起被踐踏的面目全非的嗩吶。這個部分最諷刺的是老人八十大壽請來了短裙豹紋女和電音吉他架子鼓淺唱,坐在電影院不禁輕笑,想到了法國香奈兒旗艦店瘋搶幾十萬買包包,我們什麼時候才能不把無知當有趣?

  電影高潮,垂死掙扎。嗩吶最高禮遇百鳥朝鳳給最有德行的人送行,嗩吶班底支離破碎,老師父無奈年邁上陣,嗩吶和血而吹,難以維持,交給徒弟,以鼓附和。深深地記得那一幕,老師父嘴角帶着血,手邊鼓點不變,看着年輕的徒弟吹百鳥朝鳳,眼裡欣慰的笑意。那一刻除了憂傷還有悲壯,敗局已定,卻苦苦支撐,在無邊的黑暗中抓住一支稻草以為可以救命。

  峰迴路轉,文化局申請非物質文化遺產,邀請原班底演奏,我心中也不由燃起一絲希望,想要找回原有班底,至少這份堅持能被好好安置。可知二師兄手指被電鋸所傷,徹底告別嗩吶;三師兄塵肺病重,無力支撐。能責怪誰呢?是家有重病老母的二師兄?還是要養家糊口的三師兄?就因為怪無可怪,格外沉重。

  最後老師父墳頭一曲百鳥朝鳳,兩代人南北分走,主人公臉上的那一滴淚到底是在哀悼死亡還是明天的自己?一個人的堅持到底是渺渺希望還是奄奄一息?所有的留白歸自己。

  就是這樣,沒讓我流淚,卻被絕望浸透每一個細胞,不經思索,久不散去。

  嗩吶是吹給自己的——電影《百鳥朝鳳》觀后感

  賈徐

  前言:這篇是電影《百鳥朝鳳》的觀后感。看韓寒的微博推薦了這部《百鳥朝鳳》,上映前導演吳天明離世,製片人方勵又為了這部電影直播下跪,於是我帶着一份好奇走進了電影院。文章嚴重劇透,但不會影響觀影體驗(甚至我認為讀完文章再看更好)。你可以選擇讀完文章再看電影,也可以選擇看完電影再讀文章。

  《百鳥朝鳳》講的是嗩吶匠的故事。嗩吶作為一種中國樂器,是古時候的禮制的延續。紅白喜事,不同場合、不同社會地位,排場和所奏曲目也不同。普通人家過世,吹四台,富貴人家吹八台,而德高望重者過世才可吹奏“百鳥朝鳳”——一首難度高、氣勢渾厚的大悲之樂。

  電影開始時的1983年,還是嗩吶匠備受尊重的年代。但與其說尊重的嗩吶匠,不如說尊重的是“禮”。那時候的婚禮請嗩吶班來演奏,是要對嗩吶師行迎師禮的。主角焦三,就是這樣一位備受尊重的嗩吶匠。因為在無雙鎮,只有他的焦家班會吹“百鳥朝鳳”。

  但焦師傅逐漸老去,他需要把手藝傳給一個“把嗩吶吹進骨頭縫兒”里的人。這個人就是他剛收的小徒弟,游天鳴。游天鳴十幾歲到焦師傅家,從吸水學起,到學會用嗩吶惟妙惟肖地模仿各種鳥叫,最終二十幾歲學成“百鳥朝鳳”,從師傅手中接過焦家班,自立門戶為游家班。

  游天鳴自立門戶應該是在1995年左右,那時候改革開放已經十幾年了,全國都在搞經濟建設,大家一致向“錢”看。老輩兒的規矩,婚禮喪禮的禮制,都沒人在意了。嗩吶匠作為禮制產物,自然也不再有當初的江湖地位。游鴻明自立門戶后的第一次活兒,是小學同學的婚禮。演奏時的太師椅變成了長板凳,入門時的迎師禮變成了大紅包。導演用鈔票,展現了物質對精神的侵蝕。

  有人看過電影后說備受鼓勵,要開始保護民族文化,復興民族文化。我當然不否認這點,嗩吶是非常有特色的中國民俗樂器,更不用說背後的禮制曾經是非常先進的國家、社會制度。但看過電影中令我感觸頗深,幾次落淚的不是因為這是中國的文化,而是我看到當一個人心中有了“應該怎樣”的信念的時候他的人生狀態有什麼不同。

  如果你準備去看這部電影,你不要想着這是一部拍中國嗩吶匠的電影。你可以把嗩吶換成小提琴,換成油畫筆,甚至換成壽司。不要去挖掘“民族”的東西,不要去從嗩吶中找“中國人”的文化認同感,就僅僅是看一個人喜歡一個東西喜歡到極致,是一種什麼狀態。

  電影中兩個場景觸動我最深,恰好體現了這種匠人和個人的精神。

  第一個場景,是游天鳴和小師弟藍玉在草房裡睡著了不慎失火。天鳴從火中搶出了師弟的嗩吶,但火勢太大,天鳴來不及拿自己的嗩吶。焦師傅聞聲趕來,看到天鳴手中空無一物,藍玉手裡的嗩吶完好無損,憤怒難忍給了天鳴一個耳光,厲聲說道:“告訴你的嗩吶離口不離手,嗩吶呢!”天鳴老實不敢說話,藍玉見狀向師傅解釋到,自己的嗩吶是天鳴從火力搶回來的。焦師傅聽完便消了氣。

  這裡面的道理是:手藝人要把自己的事兒當成事兒。重要的不是嗩吶在不在,而是是否把嗩吶當回事,嗩吶匠不把嗩吶當回事兒,就是不把自己當回事兒。回到真實生活中看看,不成事兒的人,都是不把自己做的事當回事兒,又埋怨別人不把自己當回事兒。舉個最顯而易見的例子:服務員。很多服務員自己就瞧不起自己做的工作,覺得服務員低人一等,於是對待工作也不較真,對待客人也不熱情。於是惡性循環,客人看到服務員這麼“牛逼”,也開始較上勁來。舉個截然不同的例子:在日本便利店,如果找零有硬幣,服務員給顧客錢的時候會把一隻手放在顧客手的下面,防止萬一硬幣掉落顧客不方便。你說,我是尊重一個把硬幣扔在桌子上的服務員,還是尊重把手放在顧客手下的服務員?

  第二個場景,是游天鳴第一次賺錢後到師傅家。師徒倆酒過三巡,焦三起了興緻,拿起嗩吶開始即興吹奏。情緒所至,嗩吶吹得也動人。酒醉后的焦三在睡着前說了一句話:“嗩吶不是吹給別人的,是吹給自己的。”

  如果非讓我在整部電影中選一句“金句”,我一定選焦三說的這句。雖然有點俗氣,但這句話代表了人而為人的最高追求。這也是為什麼我不想讓大家把這部電影當成倡導民族文化的電影,因為民族是狹隘的,人性才是廣闊的。這句話重要的原因有兩點:1、你喜歡或認為有價值的東西不一定要獲得別人的認同。2、你不喜歡或認為沒價值的東西,不一定對別人沒價值。這是焦三在醉酒時說出的話,卻是最清醒的一句話。醒來后的焦三,開始為嗩吶的沒落苦悶。吹給自己的嗩吶,成了酒後空談,這才是嗩吶沒落的真正原因。如果這嗩吶是吹給自己的,那便不該淪為“禮制”的工具,不該以他人認可、尊重為評價標準。嗩吶的沒落,在於焦三隻有在醉酒時才為自己吹奏嗩吶,其他的時候要麼是為了紅白喜事,要麼是為了傳藝。而那些真正傳世的音樂,無一不是為了表達個人的情緒,卻激蕩了萬千感同身受的人們。

  電影最終以焦三的病逝結束。在焦三行將就木時,他跟游天鳴說:“我死了,給我吹四台就行。”游天鳴說:“我給您吹百鳥朝鳳。”焦三說:“使不得,使不得。”為什麼使不得?因為心中有敬畏。這敬畏,源於懸在頭頂心間的“百鳥朝鳳”。這份敬畏讓我感嘆,若人人心中皆有一份敬畏,至少不至於公德淪喪至今;當也讓我感傷,因為這份敬畏,焦三原封不動的傳承嗩吶匠的規矩,卻沒能從這份敬畏中走出嶄新的靈魂,沒能讓悅耳的嗩吶吹奏出新世界的心聲,徹底禁聲於一片嘈雜。

  推薦這部電影。是希望我們能找到屬於自己的嗩吶,並記着,嗩吶是吹給自己的。

  PS:我知道我更新的慢的有點不要臉了,更新慢的原因除了工作繁忙之外,還因為最近開始健身,被教練明令禁止熬夜,所以能寫字的時間就更少。感謝你們的耐心,你有多耐心,就有多識貨。

您正在瀏覽: 百鳥朝鳳觀后感
網友評論
百鳥朝鳳觀后感 暫無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