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心得體會 > 觀后感 > 電影首席執行官觀后感

電影首席執行官觀后感

手機:M版  分類:觀后感  編輯:pp958

電影首席執行官觀后感 標籤:春晚觀后感

  電影首席執行官觀后感(一)

  《首席執行官》 這部影片講述在改革開放初期,海爾集團 在其總裁張瑞敏的帶領下由青島的一個小冰箱生產廠,逐步發展成為一個國際知名家電企業。張瑞敏先生在國內冰箱生產水平嚴重落後的情況下,果斷地選擇了走出去,到德國去引進其先進的生產線,而其間他們又克服了資金不足以及德國人對其工人素質地檢驗,最終成功引進了先進技術,為之後的發展打下了堅實的基礎。

  剛成立不久的新中國,百廢待興,而作為能提高人民生活水平的家用電器,自然是供不應求。在我看來,這對於當時的民族工業從馬克思主義經濟原理中的供求關係來講無疑是一個發展的良機。而張瑞敏的海爾在這時,更是引進先進技術,提高生產效率和產量,搶佔了中國家電行業的先機。電影中,張瑞敏說 “ 搞 企業哪有不冒風險的,等政策都明晰了,其他人也就一窩蜂上來了,機會就沒了 ” 。也正是早在海爾的初期,他便展示出了他這種洞悉時代趨勢的眼光和果敢的行動力。帶着對當初德國企業質量要求的承諾, 張瑞明在海爾冰箱供不應求的利好局面下,由於對工人在生產細節上的不嚴謹的不滿,他一怒之下帶領工人將 60 多台略帶瑕疵的不合格冰箱當眾砸毀並焚燒。他說,從今以後,海爾生產的產品沒有合格品和一二三等平之分,而只有合格品和廢品之分。對於質量的要求,從此深入了每個海爾員工的意識當中。在打造出質量第一的這一企業文化后,張瑞敏繼而開始尋求企業更長遠的發展。而在這個過程中,海爾始終抵制着外資的巨大誘惑,堅持着資產的本土化。而這其中也和我國改革開放后的資本市場發展有着密切聯繫,在海爾經濟最困難的時期,中國有了證券市場,從而在政府的幫助下,海爾成功上市, 並融得資金 5000 萬,有效的解決了其資金問題,幫助海爾建立了科技園,為海爾的多元化 打下了基礎。

  隨着海爾科技園的建立,科技、人才、 產業三者間形成了相輔相成的關係,海爾強調的高效也逐漸成為了企業文化的一部分。現代的企業想要立足於世界,引進來和走出去同樣重要,張瑞敏在意識到中國如果加入 wto ,他們所 面臨的國際競爭的殘酷性之後,果斷將海爾挺進了歐洲市場,並且採用的先難后易的營銷策略,先對法國這個最難進入的市場進行了公關,並且我們看到,張在企業用人上,敢用新人,重用新人,這一點使海爾顯得年輕有活力, 也是其快速發展的一個重要因素。在海爾快速穩健的發展中,而張始終能作出正確和順應時勢的應對,並在一次次磨礪中是海爾不斷壯大,最終使海爾從一個小冰箱廠成為了世界家電界的知名品牌,並獲得了歐美髮達國家的認同,這無疑是我國民族工業的一個驕傲。

  作為 CEO 張瑞敏能洞悉時勢,把握機遇,在改革開放的初期, 利用國內良好的政策氛圍迅速崛起,以國家民族復興為己任,注重人才培養和科技創新,不貪圖一時的私利,努力發展壯大自己。影片中所表現出的, 張瑞敏果斷的決策力,敏銳的洞察力,優秀的管理才能,都非常值得我們學習。 而我們同時也看到,張的這些才能有很多也是來源於他不斷的學習。所以作為當代大學生,我們既要以國家民族復興為己任, 又要努力學好知識,只有這樣,將來進入社會才能大有可為。

  電影首席執行官觀后感(二)

  首席執行官這部電影講述了海爾集團為了理想在中國改革開放的大潮中從一個瀕臨破產的集體小廠一步一步腳踏實地發展壯大的故事。他們一群以凌敏為核心的全體職工不斷開拓進取,奮發圖強,以發展豎立中國人自己的品牌為己任,共度難關,最終成就了一個世界品牌,讓我深深地感動,為之欽佩。

  海爾品牌在中國人的心目中一直都有着質量好、售後服務到位的口碑,把海爾打造成世界級的品牌也是我們一直從新聞媒體上聽到的。那麼海爾憑什麼做到了世界品牌呢。我認為有以下幾點說明了問題。

  第一,質量為上。影片中有這樣一個情節,在海爾成功引進德國電冰箱生產線之後,由於中國當時物資匱乏,電冰箱供不應求,在這種環境下,廠里職工心理上抱着只要數量上滿足社會需求的小農生產心理,導致了生產出來的一批電冰箱有 76 台存在各種各樣的瑕疵。凌敏則不同,看到存在瑕疵的產品,怒氣心生,作為有遠大抱負的廠長,他認為產品的質量決定了生產廠家能否長久的生存,絕不允許有瑕疵的產品流向市場,在廣大員工的勸阻下,他還是毅然決定讓負責質量的車間主任帶頭砸毀有質量瑕疵的產品,在當時三個職工的工資加起來才能買得起一台電冰箱。我認為凌敏的這個舉動是海爾成功的基礎,同時也為廣大職工樹立了以質量求生存的信念,讓廣大職工認識到質量的重要性。從此,質量不但在海爾職工心裡留下了烙印,也在廣大消費者口碑中留下了永遠的烙印。

  第二,抓住歷史機遇,謀求廣闊的發展空間。海爾雖然以優異質量在市場中站穩腳跟,但是在面臨中國改革開放如此快的速度的時候,凌敏緊緊抓住了在鄧小平同志南巡講話的歷史機遇,不拘於自己的小天地,勇於開拓國內市場,搞多元化經營,建立海爾工業園區,突破自己產品單一的電冰箱市場,產品覆蓋大部分家電產品。在建立工業園區遇到資金困難的時候抵制住了外商的誘惑,沒有落入外國人的陷阱,成功守衛海爾品牌。最終爭取到了上海證券市場 5000 萬股股票配給,突破了資金的障礙,開始了自己多元化經營之路。經營的外部環境飽經磨難,但是凌敏在企業經營中展示出相當成熟的管理才華,他提出了海爾人自己的 OEC 管理法,以總賬不漏項、事事有人管、人人都管事、管事憑效果、管人憑考核的簡單高效的管理模式,成功地引領職工始終腳踏實地的穩步前進。

  第三,順勢而為,不拘泥於現狀。在中國加入 wto 前後,凌敏又對海爾的發展做出了重要決定,將海爾國際化,首先選用有衝勁的年輕員工,用面對困難毫不退縮的精神和海爾內部的高效打動了法國經銷商,成功挺進法國市場。其次在中國大使館事件的背景下,毅然決然的作出重大決定,將海爾全部資產抵押貸款 300 萬美元在美國建廠,成功開拓美國市場並中標政府採購。海爾不但穩健的經營國內市場,同時在關鍵時刻具有國際視野,將市場拓展到全球,為未來海爾的發展提供了無限的空間。

  從這三點可以看出,海爾僅用了 17 年從一個電冰箱廠發展為全球最具發展潛力的家電企業,這種跨越式的發展,雖然有海爾員工的團結努力,有順應歷史機遇的潮流,然而最重要的是作為企業首席執行官的凌敏,不拘泥於現狀,緊抓機遇,破除萬難,抱着破釜沉舟的決心,看準了形勢一定要上的精神,沉穩的作風,對職工才盡其用的態度,內心永遠都有一個實現振興民族工業的強國夢,才使他掌舵的海爾從小漁船變成了一艘巨輪,在世界經濟大潮中平穩前進。

  海爾的成功,讓我感受到很大的震撼,作為企業的一名普通員工,我不具備凌敏這樣優秀的領導才能,但是正如同海爾一樣,企業的發展離不開每一個職工的共同努力,我們只要盡量發揮自己的才幹,在合適的崗位上做出正確的事,與企業的齊心發展,企業的成功也同樣是我們自己的成功。

  電影首席執行官觀后感(三)

  今天下午同學們聚在二教室看了一場電影《首席執行官》。班主任之所以選擇這部電影讓全班同學一起分享,就是因為這部電影屬於勵志類的,看完之後會讓同學們有所感悟。對於職業和責任,會有更深的認識。

  影片以海爾集團首席執行官張瑞敏為創作原型,講述了一群中華民族的優秀人士,胸懷振興民族工業的大志,十七年如一日奮力拚搏,歷經風雨百折不回,從欠債百萬瀕臨倒閉的集體小廠發展成為全球銷售額602億人民幣的大型跨國企業的真實故事。

  其中有一段砸冰箱的影片,讓同學們感觸頗深。是這樣的,在市場的巨大壓力下,上級要求凌敏(張瑞敏在電影里的化名)加大產量;習慣於小農生產的員工們,也對嚴格的質量標準不以為然。儘管凌敏堅持對員工進行技術培訓,倉庫里還是出現了七十六台不合格品。這些產品不是這兒劃了一道,就是那兒少顆螺絲釘,都是小問題,但是卻讓產品成為三等品,甚至是次品。凌敏被激怒了,他毅然將這些冰箱全部砸毀,那一刻,同學們都感覺出責任的重要性,哪怕是在一個小小的崗位上也不能有絲毫的疏忽和怠慢。

您正在瀏覽: 電影首席執行官觀后感
網友評論
電影首席執行官觀后感 暫無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