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心得體會 > 觀后感 > 鄉村裡的中國觀后感

鄉村裡的中國觀后感

手機:M版  分類:觀后感  編輯:pp958

  鄉村裡的中國觀后感(一):我眼看中國

  張逸群

  導演焦波說,杓峪村是中國農村的代表,能夠代表中國農村最真實的現狀。誰都知道這話言過其實。但是,它撕開了一個口子,在浮華躁動的鏡頭下,偷偷放上了一些真實、樸素、自然的生態:咒罵是一種抒情,沉默是一種表達,憤怒是一種妥協……

  在十一學校教書兩年,陪小二班學生成長兩年,偶爾也期望其中能有一二人能夠指點江山,有一番了不起的成就。但轉念一想,還是最希望她們能過一種自己喜歡的生活,每天健康、開心、快樂。至於那一兩個要改變中國的人,也應該先去了解中國吧。

  推薦記錄片:鄉村裡的中國,推薦學生張逸群觀后感作品。

  《鄉村裡的中國》以淄博市沂源縣中庄鎮杓峪村作為拍攝地點,導演帶領一群年輕人與村民同吃同住一年,從立春到立春,以24節氣為時間線,直觀鮮活地呈現了中國農民不同個體的喜怒哀樂、家庭關係和民俗民風。

  才人:杜深忠

  曾經在魯迅文學院培訓班學習,寫得一手好書法,喜愛樂器頗有文化的農民杜深忠是村子里的"異類".他說和人要吃飯一樣,自己的精神也需要給養。他會在鋪着陽光的地板上蘸着水練毛筆字,會捨得花大價錢買一把心心念的琵琶還不敢告訴妻子真實的價格。村書記張自恩說他"是個才人,就是果樹管的少",在村民眼中杜深忠就是一個不務正業異想天開的人。

  而他的妻子張兆珍是非常典型的農家婦女,能幹、嘮叨,兩口子總是為芝麻大點的小事爭吵,其中一大雷區便是張兆珍不理解杜深忠的這份"文藝情懷".

  "你媽媽她不認識我是誰,到現在她不知道我是誰,她不知道我是幹什麼的。你媽媽她自己呢,也不知道她要做什麼。這就是我最大的一種痛苦。"

  張兆珍也說出了真實想法,"越有文化,我越和你吵。實際上我從內心也很敬佩你爸爸,我再不和他吵,我在這個家裡就一點地位都沒有。"

  但有趣的一幕是,當杜深忠在撥弄他摯愛的琵琶時,張兆珍說你這曲兒不對啊,孟姜女的曲兒應該是這樣的…然後她就站在門口自顧自地唱了起來。

  除了夫妻矛盾,杜深忠夫婦這一條敘事線還呈現了非常豐富的內容。他們一年種蘋果掙了一萬多塊錢,其中投入的資金成本就是七千,而這其中付出的心血與勞力更是不能計數,用杜深忠自己的話說,就是光等待的時間都是一種煎熬。所以當蘋果以二塊三毛五的價格賣出后,杜深忠感慨說,"太賤了。"

  但又有什麼辦法呢,越拖越賤。

  為了改善生活,杜深忠並非沒想過出去打工,但幾年在外打工的經歷讓他深有感觸:

  "實際百分之八十的農民工出去打工都是被逼的,都是一把辛酸淚。外面的世界很精彩,外面的世界很無奈。無奈是咱對這個世界太無奈,一出去以後茫然無知,啥也不懂。實際上你真去打工以後,你賣力氣也就罷了,你得賣性命。這簡直就是拿着人肉換豬肉吃。"

  後來村裡外出務工意外身亡的鄰居印證了杜深忠"賣命"的說法。值得玩味的是,當外出打工身亡的年輕人的骨灰剛灑進棺材里,鄰居家裡就因為五十五萬左右的賠償起了糾紛。

  支書:張自恩

  村支書張自恩一心想干出點事業,為村子謀划些福祉。他身上有痞氣、有圓滑、有能力,影片中所有劇烈的矛盾衝突基本都與他有關。即便他並非當事人,但他也需要對村子里每天的小打小鬧進行調解。他一年的工資少得可憐,可總有村民不信任他,有人去舉報他貪污,有人因為修路或是砍樹和他鬧得不可開交,也有人因為糾紛纏着他不放。到頭來,他除了無奈,只能自嘲自己倒是賺了一肚子的酒水。

  其實張自恩的事情具有代表性地反映了目前中國農村地區普遍的基層工作狀況。在農村基層工作中,但凡想做點實事而非追求政績的村官都不容易。他們不但要處理千絲萬縷的親戚關係、斬不斷理還亂的經濟紛爭、瑣碎繁雜永遠不會消停的鄰里衝突,而且還常常裡外不是人,勞心勞力卻不討好。可以說,在農村裡每項工作的開展都是舉步維艱的,我們若是沒有親自去做,就根本無法想象農村情況之複雜。這也可以解釋為什麼當今絕大多數大學生村官無法在農村立足並有所建樹了。本地大戶人家尚且很難領導村民開展工作,更何況是一些初來乍到的毛頭小子呢?

  大學生:杜濱才

  大學生杜濱才(磊磊)有一個患了神經病的父親,而他的母親在他兩歲時就因為受不了父親無緣無故的打罵改嫁別村。他會幫自己的大伯和伯母幹活,也會在學校里當上先進模範,這樣一個陽光上進的男孩,也會因為父親的不正常而生氣,也會說自己回到家就心煩。

  但在磊磊的父親杜洪法與人起了爭執回家后,他邊聽着磊磊的教訓,邊坐在矮凳子上,像個犯錯的小孩般囁嚅着"不要再說了".當杜洪法賣了蘋果賺了錢以後,他打電話告訴兒子並說"你沒錢了和我說啊".我覺得當時杜洪法的神態簡直就像一個羞怯的、想被心上人表揚的小姑娘。而影片最後,在村裡人自己的"春晚"上,當磊磊為他唱了一首《父親》時,杜洪法側過身撓了撓頭,用袖子擦了擦眼淚。

  我眼看農村

  在不到兩個小時的影片中,有杜深忠這樣不食人間煙火的故事,有張自恩和村民們更加世俗的故事;有對以杜深忠的妻子為代表的傳統農民形象的讚揚,也有對各懷小算盤的農民劣根性的揭露;有老一輩農民對土地的無奈情感,也有新一代農民努力脫離土地的掙扎。我們能從中看到他們低收入帶來的生活壓力,看到性別歧視,看到文化素質不高導致的無理取鬧,但歸根結底,我們看到的全都是無奈,是一種沉甸甸的、用一輩子去證明的無奈。

  比如張兆珍發現家裡的玉米被獾子偷吃了時隨口說"還保護動物,誰來保護農民";比如杜深忠振聾發聵的"我對土地沒有感情,我從來就不熱愛土地";比如在鄰里糾紛中被鄰居打斷骨頭卻無處申訴的村民,絕望地抱怨"我算是看透法律了"……

  這是最真實的農民,也是最真實的農村。在那裡,人們的情緒毫無掩飾,生氣了就吵架,扯着嗓子吼已經成了一種交流方式;在那裡,即便人們鬧矛盾鬧得不可開交,但到過年的時候還是會互相送上年貨,正所謂"日子該過還得過".土地是他們賴以生存的基礎,也是千方百計想擺脫的東西。但有時候,我會覺得中國恨不得快點擺脫的土氣卻恰恰是最中國的地方。所以說這到底是歷史化的進程,還是農業大國的悲哀呢?我只知道我們現在從農村榨取的人財物力太多,而回報過去的卻太少,長此以往,只會使兩極分化日益嚴重,使農民過得愈發痛苦與絕望。面對現今農村中諸如"姐姐打工供弟弟上學"、性別歧視、空巢老人、留守兒童、教育社保資源匱乏等社會熱點問題,政府一系列支教、補貼措施根本就是治標不治本。由於部分奸商為騙錢而欺騙相對樸實的農民,農村人本來就對城裡人缺乏信任基礎,潛意識中有一定的排斥心理。我總是覺得他們雖然過得苦過得累,過得盲目過得粗糙,但在鮮少有人關注新聞聯播的村子里,在一個類似古時自給自足自然經濟狀態下的村子里,人們因雞毛蒜皮而打鬧,卻也因這些雞毛蒜皮而幸福。或許有些人因此而覺得他們眼界低、沒追求,但我卻覺得這才是生活該有的樣子。

  所以我認為我們對農村問題的定位從最開始就存在問題。若我們把農村當成一種包袱、一種負擔,我們就永遠無法找到真正的解決方式。

  鄉村裡的中國觀后感(二):中國不止一面

  曉耕

  焦波導演的紀錄片《鄉村裡的中國》,較為忠實地記錄了山東省淄博市沂源縣中庄鎮杓峪村的幾個人物和家庭一年的生活軌跡。看完這部100分鐘的記錄片,我忍不住馬上又看了一遍。看罷,內心五味雜陳,不覺已淚流滿面。

  出生在農村,打拚在城市,一頭是魂牽夢縈的家鄉父老,一頭是讓人越來越迷離的市井百態。

  這部片子里我印象最深刻的台詞有以下幾句:

  杜深忠(村裡的文化人)對他的兒子說:"實際上一開始我就對土地沒有一點感情,咱就是沒辦法、無奈,咱就是指望自己打拚,指望自己努力,這個土地不養人,咱這裡的二畝貧瘠土地不養人。不成功的教訓比成功的經驗還說明問題。"同時,當看到村裡的大樹被賣到城裡搞綠化,他又對妻子說:"這叫剜大腿上的肉貼到臉上,再下去子孫後代我看他哼哼,就完蛋了。"他還說:"咱這些老百姓,咱這些山裡孩子出去打工,真是一個要命的事,實際上農民工百分之八十以上的,都是逼着出去的,出去是一把辛酸淚,打工的情況我知道——簡直就是拿着人肉換豬肉吃。"

  張光愛挨打調解未成后,怨罵:"早晚等着出了人命才是理,不出人命的時候沒有理,我是看透了法律。"

  除了這些有聲的台詞,還有一些無聲的對白,也讓人唏噓不已。杜海龍在家中的沉默,與在村裡春節聯歡會上的舞姿形成了鮮明的對比;杜濱才對着家中牆壁的思索,對父親的抱怨,與在聯歡會上演唱《父親》來表達自己對父親深深的愛意也讓人看到一個樸實的農民子弟的內心世界。

  這部片子里反映出當前農村存在的以下幾個問題:

  (1)村幹部工作狀態堪憂。在現行體制下,村幹部特別是村主幹作為鄉鎮和農民之間連接的紐帶,往往受制於長期一段時間農民對政府官員的刻板印象而很難開展工作。當前在一部分地區廣大農民的切身利益得不到保障,尤其是在敏感的征地拆遷等工作中,工作制度上的探索和創新勢在必行。認真探索怎樣與農民共享發展成果,怎樣提高村主幹幹事創業的積極性,是擺在眼前的重要課題。當然,一些好的做法和經驗,由於村幹部素質不高積極性不強而只能掛在牆上寫在紙上。(2)農村教育水平落後文化生活匱乏。新型農民的培育離不開教育的支撐,新農村的建設也必然要教育先行,教育才是隔斷貧困代際傳遞的唯一途徑。筆者所看到的農村教育現狀是,隨着小學並校的進行,很多農村已經聽不到朗朗書聲,孩子放學后和節假日周末等時間沒有讀書的環境,家長由於自身文化水平不高,沒有意識也不懂得該給孩子購買什麼樣的書籍。短時間改善農村的學校教育水平非常困難,推廣在農村的公共場所建立青少年兒童圖書館,由村級文化協管員管理,由省市級文化部門指導,或許是當前比較可行且有效的辦法。公共文化生活的匱乏,在今天功利盛行的年代,造成村民之間的交流越來越少,雞犬相聞卻彼此不聞不問,實在令人心痛。開展農村運動會、農民聯歡會等簡單易行的公共文化活動,在大部分村幹部看來"沒什麼用",自然也就無人去做了。(3)農村特殊家庭很少得到關懷。所謂特殊家庭,是指單親、失獨、大齡單身等不完整的家庭,這類家庭在農村的熟人社會中有很大的輿論壓力,也常常受人欺負,在精神上得不到慰藉,往往會引發很多社會問題。當然留守兒童家庭或者空心家庭也存在情感方面的缺失,但處境會好一些。怎樣對這類特殊家庭進行關懷,也值得人們深思。(4)法治建設任重道遠。這不僅僅在農村,城市也是如此。衝動是魔鬼,身邊由於一時衝動而形成的惡性刑事案件頻頻發生,不禁讓人們在思考整個社會到底怎麼了。

  當然,片子中也有很多令人感動的場景,小梅出嫁時與父親的對話讓人感慨。張兆珍對丈夫的無限包容,着實讓人動容。

  影片的最後部分,聯歡會上杜濱才的一首《父親》不僅讓我們看到了在一個特殊家庭成長起來的孩子對父親的感激之情,也向我們透露出導演自己對農村深深的情感。

  是的,中國不止一面,大城市的繁華與廣大農村的落寞,城裡人對農村自然環境的嚮往和對農村公共事業的無視,農村人就算進了城也很難融入到冰冷的混凝土中。

  鄉村裡的中國觀后感(三)

  一個小村莊,一個大社會。一年二十四節氣,一段漫長的人生之路。焦波老師《鄉村裡的中國》紀錄片,就是這樣一部以小見大的影片,通過一個小村莊的故事,讓我們看到了中國農村的縮影。

  紀錄片《鄉村裡的中國》,97分鐘的時間,記錄了山東省淄博市沂源縣中庄鎮杓峪村的三戶農民家庭的現實生活。影片以"父女情""母子情""父子情"為主線,鮮活地呈現了中國農民不同個體的喜怒哀樂、家庭關係、幹群關係和民俗民風。影片人物形象鮮明,線索清晰,畫面樸實。通過瑣碎的家事,如夫妻拌嘴、婚喪嫁娶、計生體檢、農村春晚、神九上天、習主席講話等細節的描寫,真實地再現了當今農民的現實生活。焦波老師用獨特的視角,不尋常的眼光,讓我們從這樣一個小村莊的縮影中,看到了大社會、大中國。

  2013年冬天,聽說焦波老師在沂源縣拍攝紀錄片,我抱着好奇的心態,先後去杓峪村兩次看望他。在村子里我們沒有看到什麼特別的地方,沒有古建築,沒有奇特秀麗的風景,它和千千萬萬個農村一樣,是個普普通通的小山村。沒想到,一年後,焦波老師在這普通中,給大家奉獻出了這麼一部震撼的紀錄片,而且 讓 我 三 次落淚。

  片子為什麼能夠引發如此廣泛的共鳴,甚至很多沒有農村生活體驗的人都深受感動?國家新聞出版廣電總局電影局局長張宏森總結說:"因為這部作品是對生活的思考和提煉,人人都能從片子里找到自己的影子,我們也能從這個村莊找到中國的影子。"

  劇中人杜深忠喜歡音樂,想買一個琵琶,喜歡寫書法,喜歡買圖書,卻因為經濟原因,難以如願。這讓我想起了我的小時候,想買一把板胡,只需5元錢,可家長不捨得。我就成天和家長軟纏硬磨,日夜思念那把板胡。我和杜深忠大哥有太多的相似之處,當時父母也是不理解我,嫌我亂花錢,不好好學習,成天玩。因此,我一下子就被這段情景感染了,很快就融入到影片之中,在杜大哥的故事裡找到了自己的影子。以前,奶奶看到那些貧窮的人,好玩、有自己的愛好,就說"要飯的牽個猴子,玩心不退".也就是說,一個人,除了要有飯吃、要有衣穿,還都有各自的愛好,精神生活會給我們帶來不可低估的樂趣,撫慰我們的心靈。

  杜深忠的精神境界和生活追求要比其他人高,他關心國家大事,對環境保護、動物保護有自己的見解,但他與農村經濟大環境卻無法融合。他的愛人嫌他不能掙錢,還想玩高雅的,還在高談闊論,就說道:"人家有錢的王八坐上席,你無錢的君子下流皮。"這種尷尬的原因,就是因為農民收入普遍偏低,沒有享受精神生活的資本。杜深忠和妻子的矛盾,正是農民精神需求和物質現實的矛盾。怎樣把物質生活和精神文化和諧統一地發展起來?這是我們應該思考的問題。

  這是一部有趣的紀錄片。杜大哥的妻子張兆珍,雖然沒有文化,但是平常日積月累的老俗話很多,張口就來,兩口子的拌嘴,非常精彩。其他村民也是語出驚人,比如,收入不好的時候就無奈地說:"今年盼着明年好,明年褲子改棉襖";杜深忠將農民到城裡打工的情況形容為:"拿着人肉換豬肉吃";村裡有人"殺"百年的古樹,賣給城裡搞綠化,杜深忠用極為貼切、極為諷刺的語言說道:"這叫剜大腿上的肉貼到臉上,早晚有一天人們會後悔的。"體現了一位農民對環保生態高度的責任心和對未來的擔憂。對白非常引人入勝。

  這是一部讓人落淚的紀錄片。從杜深忠的女兒結婚的那一刻,我們的心情沉重起來。女兒出嫁的當天,杜深忠拿出來兩萬元,給女兒,女兒不要,兩人來回推辭。懂事的女兒說要一萬,那些留給弟弟上學用……此時,我是淚流滿面,深深感受到了父女之情。有時候,我想,上帝給我們每一個人的財富也許不一樣,但是,上帝給我們每一個人的情感卻是一樣的。有人給出嫁的女兒20萬,有人給出嫁的女兒200萬,但是,父女之情都是一樣的深,一樣的重。

  出頭的磊磊,是大學生。小時候,爸爸有精神病,媽媽改嫁,從小缺少母愛。面對有病的父親,他說:"這個破家一點意思也沒有。"他的大娘多次要他去見親生媽媽他也不願意去。其實,誰不想見到自己的母親呢?只是,媽媽改嫁所造成的負面影響,一直是他心中的痛。因此,當他見到離開了十八年的媽媽的時候,他一言不發,突然,壓抑在內心的委屈和悲傷、又愛又恨的矛盾,瞬間迸發出來,他埋頭痛哭。可憐的孩子,也讓我們體會到了人間滋味,母子之情……

  影片進入高潮是村裡過年開聯歡會,磊磊哭着唱了一首《父親》:"總是向你索取,卻不曾說謝謝你,直到長大以後,才懂得你不容易,每次離開總是,裝作輕鬆的樣子,微笑着說回去吧,轉身淚濕眼底……我願用我一切,換你歲月長留……"伴着悲傷的歌詞,全村的男女老少都淚流滿面……

  紀錄片,如同紀實攝影一樣,焦波老師關注的是社會,關注的是人生。如何發現這個社會,如何認識這個社會,才會使得這部影片更有意義。焦波老師用紀錄片的形式,幫助我們理解他們所看到的世界。

  "我想表現的就是農民的這種信念:儘管現在還不富裕,但是一直有追求。即便面對無奈和痛苦,依然要堅持和隱忍,這是對生活的執着,是千百年來中國農民身上最值得歌頌和敬佩的氣質,也是當下社會所缺乏的精神屬性。"焦波說。沂源縣中庄鎮杓峪村正是整個中國農村的縮影,杓峪村村民身上展現出來的堅韌、堅持、堅強,正是對中國農民性格品質的最好詮釋。

  焦波老師帶領的劇組居住杓峪村373天,他們七個人中,有六人是20多歲的孩子,從來沒有拍過紀錄片。但該片卻獲得包括第十五屆中國電影華表獎紀錄片大獎在內的17個國際國內獎項,情節感人,思想深刻,用非常的視角,讓我們回想起往事,珍惜現在,展望未來。影片通過"愛情、親情、友情",讓我們感到哪一種情都難以割捨,哪一種情都應以珍視。"向中國農民致敬!"紀錄片結尾,字幕上一行小字緩緩顯現,發人深思。

  影片的環繞聲音響效果,相當逼真,渲染出身臨其境的氣氛,使故事情節更具表現力。尤其是最後人物介紹的伴奏音樂,採用了《沂蒙山小調》的變奏曲,弦樂隊的齊奏扣人心弦。音樂雖然簡短,卻是對整個影片的高度概括和故事內容的完美再現,令人回味無窮。

  這部作品濃縮了人生,讓我們看到了最真實的鄉村,在眼淚和笑容里體味到世間的五味雜陳,勾起了鄉愁。攝影家賀延光說:"這部作品好就好在能讓人在無奈中深思,它是這個時代有記錄意義、不可多得的中國農村生活標本。"

  感謝焦波老師,感謝《鄉村裡的中國》……

您正在瀏覽: 鄉村裡的中國觀后感
網友評論
鄉村裡的中國觀后感 暫無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