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心得體會 > 觀后感 > 觀《鄧小平》有感

觀《鄧小平》有感

手機:M版  分類:觀后感  編輯:得得9

  觀《鄧小平》有感

  煙火寥寥,煙火盒裡未燃盡的半支捲煙靜靜凝望着它的主人,寂靜的屋子裡只有主人一遍遍的嘆氣聲。半支又半支,身旁的同伴越發多了起來,嘆氣又嘆氣,主人的眉頭越發凝重。不知過了多久,忽然,一整支煙被擲到地上,"是了,就是這樣"像是終於下定了決心,主人的眉頭不再緊鎖,臉上也有了多日未見的笑容。

  看過《鄧小平》后這樣的場景多次出現在我的腦海中。

  鄧小平,這位"改革開放的總設計師",在黨、國家和人民遭受嚴重挫折和損失的時候,在國民經濟近乎崩潰的時候,準確地把握了時代主題和人民的願望,堅持以經濟建設為中心,大力推進改革開放,堅持四項基本原則,從而解放和發展社會生產力,實現國家現代化,讓中國人民富裕起來,振興偉大的中華民族,推動我國社會主義制度自我完善和發展,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

  當然他的豐功偉績遠不止這些,但我認為更加值得我們學習的不是這些結果,而是實現這些成就的過程,因為偉業已不能被複制,但是成就偉業的品質卻可以被學習、發揚,並且一代代的傳承。

  我想每當鄧小平做決策的時候,開頭的場景都會被上演,並且不止一次,因為他不僅僅代表他自己,更肩負着整個中國、整個民族復興的重任。雖然我能用文字描述出這樣的場景,但我卻不能用文字訴說出他的心理,我只能藉助影片中的幾個事件,試着揣摩這位偉人留給我們的寶貴的精神財富。

  1977年7月21日鄧小平恢復職位后,主動掌管科技和教育方面。當時,由於10年文化大革命剛剛結束,知識分子被評為"臭老九"等諸多問題都沒有得到解決,使得知識分子不能伸手做事,又由於文革取消了高考制度,中國已經10年沒有大學生了。可想而知,當時管理這兩方面是多麼艱難,但是鄧小平力排萬難,撥亂反正,推翻"兩個凡是"的錯誤觀點,並及時恢復高考制度,重新點燃科技和教育的希望。

  中國人民的溫飽問題一直沒有得到解決,鄧小平認識到事物的本質,支持分田到戶,支持大包干,溫飽問題終於得以解決,中國人民富了。

  1982年,鄧小平接見英國首相撒切爾夫人就香港問題進行中英談判,鄧小平提出"一國兩制"的辦法解決香港問題,在香港主權問題上毫不退讓,他強調:"關於主權問題,中國在這個問題上沒有迴轉餘地"。終於在1997年我們成功收復香港。

  還有很多事情我不能一一列舉,但是在每一個決策背後無不體現出他對中國共產黨的忠誠,對祖國的熱愛,這份忠誠與熱愛支撐起他內心的堅毅--彷徨中的堅定,絕境后的重生。堅持正確的觀點,有自己的思想,走適合自己的道路,永遠熱愛我們的黨、祖國和人民,這是我向鄧小平爺爺學到的最寶貴的財富。

您正在瀏覽: 觀《鄧小平》有感
網友評論
觀《鄧小平》有感 暫無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