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心得體會 > 觀后感 > 湘江北去觀后感

湘江北去觀后感

手機:M版  分類:觀后感  編輯:pp958

湘江北去觀后感 標籤:春晚觀后感

  湘江北去觀后感一

  《湘江北去》帶我們重溫那個風雨飄搖、民不聊生的年代,有那麼一群在黑暗裡掙扎,在黑暗裡迷茫,在黑暗裡探索,在黑暗裡鬥爭的熱血青年,他們以改變國家命運為己任,走上了革命的道路。

  《湘江北去》與其說是以毛澤東為主角,倒不如說是以湘江的那群進步青年為主角,以當時中國進步青年為主角。整部影片通過以點帶面的手法,用毛澤東等一批風華正茂的湖南青年來反映出當時中國革命高漲、滿清熱血的新青年,借湖南張敬堯這位倒行逆施、勾結日本的軍閥來反映出當時中國內憂外患、軍閥混戰的局面。在這種背景下,這群湘江青年依然激揚文字、指點江山,在百舸爭流的蒼茫大地之上踐行救國救民的理想,謀求個人價值的實現。他們用青春的火焰燃燒現實的寒冰,用艱難的探索尋找人生的坐標。面對挫折,他們發出誰主沉浮的吶喊;歷經風雨,以毛澤東為代表的先進青年選擇馬克思主義來救中國。這不得不讓我們想到《少年中國說》中的“今日之責任,不在他人,而全在我少年”,“少年強國強”等等這些膾炙人口的話。

  《湘江北去》這部影片給我們感覺最深的是毛澤東等人到北京拜訪楊昌濟時,楊昌濟對他們所說過的那些話。“吾人求學與海外,欲歸國而致之用,不可不就國之情形深加研究,何者當因,何者當革,何者宜取,何者宜舍……”,還有毛澤東回憶楊昌濟在講台上所說的那一番話“一個人要有自己信仰的主義,樹立一種貫穿一生的思想,一個人犧牲自己的利益可以,犧牲自己的主義不可以……”。貫穿影片的中心我想就是楊昌濟的這些話,這個劇情也是圍繞這些話而展開。劇中湘江這群進步青年為探索救國救民的道路,組織新民學會,積極開展活動,從投入五四熱潮運動到創辦《湘江評論》,從籌備資金赴法學習,到回國后改造舊中國。他們結合我國國情在救國的道路上始終用“何者當因,何者當革”來思考國家出路的問題,最後在取捨間這群進步青年的思想上有所改變,信仰發生分歧。面對一路風雨走來的好友,他們為堅定彼此的信仰,毅然地選擇分道揚鑣也絕不犧牲自己的主義。

  想想當前我們很多人都丟失了自己的信仰,改革開放以來經濟的高速發展,衍生出了很多金錢利益至上的觀念,我們的精神文明建設顯得尤為重要。經濟發展的支撐是企業,抑制經濟發展衍生的金錢觀還需靠企業的文化,企業文化建設好,就能給社會營造良好的環境,帶來好的社會風氣。而我們非公企業最容易接觸底層的勞動工人與農民,以黨員帶動群眾、服務與群眾,我們非公企業的黨建工作也因此顯得尤為重要。

  回顧歷史,我們內心隱隱作痛,但在這隱痛中還夾雜這一種感動,為這群不怕犧牲敢於革命的熱血青年而感動,為這群青年所肩負起要振興民族的使命而感動。

  又到了一個改革的時間窗口,願我們的國家更加富強,民主,文明,和諧,早日實現復興中華的偉業!

  恰同學少年——《湘江北去》觀后感二

  衡山西,嶽麓東,城南講學峙其中。

  人可鑄,金可熔,麗澤紹高風。

  多才自昔誇熊封,男兒努力蔚為萬夫雄!

  一百七十一年前,鴉片戰爭、《南京條約》簽訂,開啟了中華民族百年喪權辱國的屈辱歲月。太平天國,無處不均勻、無人不飽暖;洋務運動,師夷之長技以自強;義和團運動,扶清滅洋。一次又一次,我們掙扎在帝國主義的桎梏下,自強不息;一次又一次,我們失敗倒下,堅強不息;一次又一次,我們又重新站了起來,奮強不息。

  終於,1911年10月10日,在武昌,辛亥革命爆發,廢除了兩千年的封建制度,中華民族似乎迎來了新生。可是列強橫行,國民不振,我們似乎仍身處迷朦與混沌之中。

  恰同學少年,一群湖湘熱血青年,懷抱救國理想激揚文字,指點江山,在百舸爭流的蒼茫大地之上踐行救國救民的理想!他們用青春的火焰燃燒現實的寒冰,用艱難的探索尋找人生的坐標。電影《湘江北去》講述的正是他們的故事。毛澤東、彭璜、蕭子升、蔡和森、向警予、陶斯詠……人,之所以為人。正是因為人有理想,有信念,懂得崇高與純潔的意義。 假如眼中只有利益與私慾,那人和只會滿足於物慾的動物,又有何分別呢?林文忠公有言:壁立千仞,無欲則剛。我若相信崇高,崇高自與我同在!而區區人言冷暖,物慾得失,與之相比,又渺小得何值一題呢?他們這些同學,他們這些少年,正是如此,也應當如此。少年智則國智,少年富則國富,少年強則國強,少年獨立則國獨立,少年自由則國自由,少年進步則國進步,少年勝於歐洲則國勝於歐洲,少年雄於地球則國雄於地球。他們滿腔熱忱,尋求這心中的那份夢想。一次北京之行,一次次與前輩陳獨秀、李大釗和胡適的交談,在五四的前夕,俄式革命,十月革命的春風伴隨着大戰的勝利而潤綠着這片歷史悠久卻也苦難深重的神州大地。同學們,少年們,開始不在迷茫,曙光已經照耀在千里之外的俄羅斯大地上。同時,屈辱的凡爾賽條約、賣國的二十一條,再一次刺痛了國人的神經。吶喊,在北京,在上海,在廣州,在我的家鄉蘇州,同學們群情激昂。之後,全國各界都開始罷課罷工罷市,以自己的力量吶喊,不做東亞病夫,不做亡國奴,要獨立,要自強。曾經,作為“80后”,我也自信滿滿,也許有些嬌氣,有些懶惰,但是我們的思想是端正的,我們是有能力的,我們也是願意付出的。但是看過這部電影,我不得不承認,不論是思想的深度,勇氣,還是吃苦耐勞,甚至是智慧,我都比不上先輩。要想負責起中國的未來,讓中國永遠擺脫“被人恥笑”的歲月,讓中國傲然自立,青年的責任是重大的,我們實在是還有太多的路要走。辨明是非,提高自我,履行責任,修身養德,這應該是學生不變的責任。其實,除了青年,還有很多要反思的事情。捫心自問,與20世紀初相比,我們的教育是不是少了什麼?為了更好的發展,我們當然不能墨守着一切傳統文化,只是,有些傳統的東西,真的不應該拋棄,中國,永遠不會,也永遠不能等同於任何一個其他國家,正如電影中板倉先生楊昌濟所言。

  最後以《沁園春長沙》互為勉勵

  獨立寒秋,湘江北去,桔子洲頭。看萬山紅遍,層林盡染;漫江碧透,百舸爭流。鷹擊長空,魚翔淺底,萬類霜天競自由。悵寥廓,問蒼茫大地,誰主沉浮?

  攜來百侶曾游。憶往昔崢嶸歲月稠。恰同學少年,風華正茂;書生意氣,揮斥方遒。指點江山,激揚文字,糞土當年萬戶侯。曾記否,到中流擊水,浪遏飛舟?

  白洋灣水廠團支部 張徳斌

  《湘江北去》觀后感三

  ---孫姿顏

  小時候我就經常聽爸爸講一些近代歷史,所以對毛澤東、周恩來等偉大的人物有幾分了解,於是利用暑假空閑時間觀看了一部有關近代歷史的電影《湘江北去》。

  影片講述了1918年中國軍閥割據一片混亂的景象,毛澤東、肖子升、蔡和森等一群湖南熱血青年懷着救國的理想來到北京,勤工儉學籌備資金準備赴法留學的事情。到北京后,毛澤東在老師楊昌濟先生的介紹下,在北大圖書館擔任助理管理員一職,在打工過程中認識了新文化運動的領導人物陳獨秀、李大釗等人,第一次接觸到了馬克思主義,並與他們達成了共識。在此期間毛澤東的母親生病去世,然而毛澤東並沒有因此被打垮,而是變得更加頑強。

  後來毛澤東放棄了赴法留學,準備回到長沙專心研究中國目前面臨的問題,在五四愛國運動爆發期間,毛澤東創立了《湘江評論》幫助學生運動,傳播馬克思主義。

  在影片最後因為毛澤東、陶斯詠和肖子升的革命道路不同,因而走上了不同的愛國道路,我覺的陶斯詠有句話說的很好:“道不同不與為謀,但道不同不礙為友。”即使革命道路大不相同,但他們彼此的友誼不會因此而消失,他們依然是好朋友。最後毛澤東和何叔衡踏上了去上海參加中國共產黨一大的征途。

  這部電影告訴我們落後就要挨打,我們必須要有新思想,只有不向別人屈服,不軟弱才能擺脫帝國主義的欺壓。看完這部電影后,我的心裡就如同滾滾北去的湘江之水,久久不能平息。

  《湘江北去》觀后感四

  前兩天,我觀看了電影《湘江北去》。這部電影很有教育意義,記錄了中國從黑暗走向光明的艱辛歷程,也記錄了毛澤東為了求索救國真理而付出的種種努力。

  看完這部電影,我深深地感受到當時祖國的貧窮落後,祖國的不強大,就被帝國主義列強任意欺侮。讓我非常憤怒的是那些可氣可恨的軍閥張敬堯、譚延闓等等一些敗國軍,對外國列強軟弱無能,卻對中國百姓任意欺凌。而毛澤東和夥伴們為救國救民不惜一切代價,他們為去北京受盡屈辱,由於資金問題他們只得坐船到武漢然後再步行到北京,到達武漢后的吃飯問題只能靠打零工賺取,最終他們歷經千辛萬苦到達了北京。並見到了毛澤東的老師——楊昌濟老先生。

  中國從屈辱中走出來了,走向成功,踏向希望,一步步實現偉大的理想。為我國捐軀的烈士們做出最好的報答。是他們用犧牲換來了我們美好的今天,是他們用熱血換來了我們的和平。我們要感謝要報答的不僅僅是捐軀烈士們,還有推翻帝制的孫中山先生,領導中國的毛澤東主席。他們是多麼偉大啊!他們為國為民不屈不撓,奮勇向前,從無助,到強大,經歷的風風雨雨,點點滴滴,都記錄在電影中,讓人彷彿回到了過去那些艱難的日子。

  電影主要說明了中國革命的事迹,那時,有人為了反抗被抓,有的受盡侮辱自殺,有的還有一身的冤屈……那些討厭的軍閥們,沒有一個去管,一個去問,只顧着自己的利益,而不顧及百姓,讓百姓受苦受累。在他們眼裡,根本就沒有百姓。

  電影中的幾個小事,就可以體現出毛澤東的優秀品質,像他們從湖南帶辣椒給北京的老師,雖然看似是一件小事,但卻有濃濃的情意。因為他們坐船先到武漢,再步行到了北京,經歷了一個多月的時間才到北京。這樣的尊敬老師,值得我們學習。

  在楊先生去世之後,他的妻子和女兒楊開慧要坐火車回她們的老家。毛澤東知道后提前把行李用黃包車拉到了火車站,然後一件一件往火車上搬,而不讓她們母女倆動手。他這種樂於助人的精神,能不值得我們學習嗎?

  電影中毛澤東去請求當教師,校長同意后,他開始為孩子們講那些賣國賊,並告訴孩子們要報仇,要好好學習,將來為祖國爭光。後來,他和夥伴們動身趕往北京,去尋求救國救民的真理。到達北京他一直在圖書館打工為接近自己的崇拜對象李大釗而努力。從李大釗那裡學到了新思想、新知識。最後,毛澤東打算走俄式道路,兩個好朋友卻因志向不同離他而去……

  1949年10月1日,毛主席宣布新中國成立了,祖國共歡呼,經歷了千辛萬苦的祖國,終於熬出頭了,中國人民從此站起來了。

  我們應該永遠的記住這一天:10月1日,新中國成立的這一天。

  湘江北去觀后感(第2頁)五

  一聽到該影片的標題,我就想到了毛主席在1925年秋寫的一首很著名的詞—《沁園春·長沙》:“獨立寒秋,湘江北去,橘子洲頭……”

  不錯,浩瀚的湘江水一路向北奔流。而那時,新文化新思想的運動已經在祖國的北方大地上轟轟烈烈地展開了。有一群從湖南來的熱血青年,為了尋求救國的真理與道路,也向滔滔不絕的湘江水一樣,一路向北去!湘江北去,北去的湘江成為了一個耀眼的標誌與符號!

  誠然,整個影片的主題正如它的電影宣傳海報上所宣傳的那樣:一條江和一個國家青春的記憶。這是一部以一群將改變整個國家和民族的命運視為己任的熱血青年的不懈追求為主線的奮鬥片,這是一部關於對理想、信仰的探索、追求與迷茫的青春勵志片。這樣一群熱血的青年,就像我們身邊的親人和師長,他們的喜怒哀樂,他們的愛恨情仇,一切都是那麼得真實,那麼得容易讓人產生心靈的震撼與共鳴。一幅20世紀一二十年代的生活畫面完整地展現在我們的面前。

  1918年,中華大地軍閥割據,亂象叢生。毛澤東、蕭子升、蔡和森等一幫湖南熱血青年抱着救國救民的理想一同來到北京,籌備赴法勤工儉學之事。在老師楊昌濟的介紹下,毛澤東在北大圖書館擔任臨時助理管理員,在這裡他結識了新文化運動的中心人物李大釗、陳獨秀等人,第一次接觸了馬克思主義,很快,他的思想進入到一個廣闊的新天地。在北國的寒冬里,他與楊昌濟的女兒楊開慧心心相印,一段純真美麗的愛情悄然萌發。毛澤東放棄赴法留學,表示要留下來研究“中國的問題”。他回到長沙,正值“五四”運動爆發,湖南各界聯合,形成聲勢浩大的愛國運動,毛澤東以新民學會會員為骨幹,創立《湘江評論》,聲援北京學生運動。湖南督軍張敬堯則倒行逆施,暴力鎮壓愛國民眾。毛澤東和其它新民學會會員,聯絡社會各階層,公開打出“驅張”的旗幟。“驅張運動”雖然取得了形式上的勝利,可是,因為沒有脫離獨裁與專制政權下軍政腐敗、官僚混亂的現實根源,即使提出“湖南自治”,趕走張敬堯並不能從根本上改變三湘現狀。究竟什麼是一條行之有效的救國救民之道?毛澤東在努力思索。 改良主義、無政府主義、馬克思主義……各種思潮在新民學會的成員中交鋒,成員間也逐漸產生了思想的裂變。終於,倡導教育救國的陶斯詠選擇離開,從法國回來的肖子升更加信仰無政府主義,激進的彭璜四處碰壁,毛澤東與何叔衡則毅然踏上了赴上海參加中國共產黨“一大”的征途。他們猶如滾滾北去的湘江之水,匯入了浩翰的歷史洪流。

  “憶往昔,崢嶸歲月稠!”當毛主席1925年在湘江橘子洲頭高吟這首詞的時候,他腦海中浮現的是怎樣的一種場景?多少情感又湧上他的心頭?往事歷歷在目。崢嶸的歲月一去不再復返,就像那北去的湘江,水流了就不再回頭……本片藝術再現了以青年毛澤東為代表的一批熱血青年的崢嶸歲月。雖然他們的一生,都經歷了太多的曲折坎坷、榮辱悲歡,人生軌跡也在時代的洪流中因個人的信仰以及選擇的不同而分別悄然轉彎,但此片所截取和呈現的則是他們在最好的時光里一起並肩走過的日子。

  在當時的那個大環境下,艱苦的條件,動蕩的時局,使人身時刻充滿着危險。但是影片儘可能地去挖掘和展現其中積極的那一面。毛澤東、蕭子升、蔡和森、陶斯詠、彭璜……那時的他們,“恰同學少年,風華正茂,書生意氣,揮斥方遒。”尤其是毛澤東,在我們常規印象中,他是慈祥睿智的穩重長者,是令我們仰之彌高的一代偉人,而在此片中,他走下神壇,會和朋友們一起裸身天浴,會為陳獨秀拉黃包車,會教李大釗跳操……這個眾多知名學者口中的“二十八畫生”的北漂經歷及個人奮鬥史更是讓人觀之有強烈的共鳴感。

  所以在本片里,我們所看到的,並非是刻板的說教或歷史重演,更多的是一種腳踏實地、蓬勃向上、激情四射的奮鬥精神,而這種精神,恰好是我們目前諸多浮躁的年輕人所最缺乏的——從這個角度來說,此片的勵志成分頗值得肯定。

  確實,影片將偉人們的青年時代的不為人知的一面形象地展現了出來。它聚焦的是以毛澤東為首的湖湘志士。講述了由於對社會現實的強烈的不滿,一群憂國憂民、胸懷天下的年輕人沿湘江北上,最終走向革命救國之路的艱難歷程;馬克思主義思想和革命火種通過毛澤東等人的傳播,在湖南這個紅色革命搖籃萌芽、發展。它從一個側面再現了中國共產黨成立之初那段波瀾壯闊的歷史,有力地論證了中國共產黨成立、點亮革命之火的必然性。

  看完影片,眼前揮之不去的是那一段段樸實而又着實難忘的畫面……

  其中給我印象最為深刻的幾個場面:一是影片的最初。“做教員就是要為人師表,是表率的表,是思想和行為的表率。”在一個簡陋的小學堂里,毛潤之激動地為孩子們講道:“中國和帝國主義的戰爭,就是要愈敗愈戰,為中國崛起而戰。” 影片的最初,以此幕情景為契機切入,引出了少年毛澤東的故事。 二是電影開篇不久的赤身淋雨那場戲。這場戲相當出彩,大雨滂沱之下,熱血青年們內心涌動的激情被刻畫的淋漓盡致,也為後續影片內容的展開開了一個好頭。潤之與蕭子升等人在雨中暢淋,何鬍子有感而抒:“江江江,蓋其有情既無情,風雨呼嘯,直射湘江,聞墨四水,大陸龍蛇起,乾坤一少年,鄉國騷擾盡,風雨送征船,世亂吾自治,為學志轉堅,從師萬裡外,訪友入文淵!”壯志豪情,豪氣沖雲天! 三是毛澤東在一師附小當老師,有次上課,看到一個窮苦人家的孩子若賢穿着孝衣上課,他那種痛心的感覺以及後來自己的老師楊昌濟病痛,他發自內心的心疼。塑造了一個有血有肉,愛憎分明的熱血青年的形象。還有後來他乘船去武漢,為赴法留學之事北上,並探望恩師楊昌濟,臨走前,孩子們都奔來為這位僅當了兩個月零七天的教員送行的情形,深刻地表現出了學生對毛老師的熱愛以及他對學生的深切關懷。 四是毛潤之第一次見到李大釗先生的場景,十分有趣,先生正依着潤之寫的強健體質的的書作相應的運動,正謂是武風不振,民族之體質日趨輕細,欲救國,必先提倡武風,強健民族之精骨,最終實現挽救民族之危亡之大願景。 五是他們一行人剛到北京時,幾個人擠在一張床上睡覺,連翻身都有一定的困難。他們在床上大聲地嬉笑着,喊着“翻身、翻身、翻身……”響聲不絕於耳。這聲音,不僅僅是睡覺時的翻身,更是他們對未來的期盼,心中的那神聖的理想——人民的翻身,勞苦大眾的翻身。他們比終將翻身做主人! 除此之外,還有愛情,令人意想不到的愛情。在以往主旋律的影片中,但凡涉及到偉人的個人感情問題時,一般都是輕描淡寫,一帶而過,而此片則難得給予了相當的篇幅去展現毛澤東與楊開慧那純真美好的愛情。當毛澤東因母親病重返鄉時,臨別時,同學們在站台前為他餞行,慧知則趕來送了他自己寫的詩句,並以詩相約冬季再見。“高誼薄去霞,溫和德行嘉,所貼嬌麗菊,今高獨開花,月夜幽思永,樓台入暮庶,今年飛雪時,能否至吾家”這幾句詩詞,也彷彿潤之與慧知的情愫,淡淡的,悄然地升起。

  《湘江北去》在歷史大背景下放棄宏大敘事,從細微處凸顯那個時代的一群年輕人對責任、犧牲、抗爭和追求真理的理想信念,雖然九死終猶不悔,為國家為民族上下求索,雖路漫漫而絕不輕言放棄的精神風貌。影片展示了其青春亮色和蓬勃向上的一種生存狀態,不刻意渲染紅色主題,而是傳遞出一種價值觀,給予今天的年輕人一股榜樣的力量,激發他們愛國熱情和豪邁情懷。這讓我想起了前幾年熱播的一部電視劇《恰同學少年》,表達的也是相似的主題與希冀。

  該片在敘述歷史故事的同時,還展現了那個時代的青年如何面對社會,如何面對友情和愛情,如何擔當責任等等。影片中所展現出的親情、愛情、戰友情、同志情以及革命情,可以說不僅進一步地深化了劇中人物的形象,而且給我們觀眾也帶來了一次珍貴的精神上和心靈上的洗禮。經過洗禮的我們應該成為社會責任的承擔者!

  身處革命偉人誕生地和成長地的長沙,自己也不知不覺地受到了這種無形的精神力量的催動。每次前往橘子洲頭的青年毛澤東巨型石雕像時,心中的敬佩之情便一次次地升起、綻放。更深感自己的肩頭未來所要背負的責任之深重,更加激發自己沿着先人們走過的道路去為社會奉獻自己的力量!

  青年是祖國的未來,青年強則國強,青年勝則國勝!青年的力量是不可估量的。作為新時期的青年,我們要以該影片中所刻畫的這群熱血青年為榜樣,為了祖國和社會的事業,不怕吃苦,敢於奉獻並樂於奉獻!在當今物慾橫流的社會更要如此。要知道,人不能只為自己而活着!人生真正的價值在於對社會的貢獻。

  作為新時期的青年,有那麼多的前輩在青年時代就為自己,也為後代的我們指明了人生道路的大方向,我們何樂而不為?有那麼多的榜樣力量在激勵着我們前行,我們何樂而不為?有那麼多的事業和偉績需要我們青年去把握和創造,那麼充實的人生,我們何樂而不為?

  在影片中楊昌濟老師教給學生們的“不死,求己,猛進,堅韌”的精神信條,被他的充滿蓬勃朝氣的一群學生銘記並實踐着。這同樣也應該被我們始終銘記並時刻實踐着。誰敢說不是呢?!

您正在瀏覽: 湘江北去觀后感
網友評論
湘江北去觀后感 暫無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