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心得體會 > 觀后感 > 鋼琴課影評

鋼琴課影評

手機:M版  分類:觀后感  編輯:得得9

  鋼琴課影評(一)

  我一直覺得,《鋼琴課》、《走出非洲》和《英國病人》是故事相似但是心境不同。和后兩者在奧斯卡的大紅大紫不同,《鋼琴課》由於更加獨特的氣質和更深更敏感的挖掘,顯得不那麼主流和閃耀,在戛納電影節上捧下了金棕櫚的獎盃。

  洶湧澎湃的滔天風浪和高聳巍峨的懸崖山巒間,一個柔弱的女子帶着女兒來到了荒蕪的澳洲。她就是艾達,一個因為丈夫的死受到刺激而失聲變成了啞巴的女孩,帶着年幼的女兒,被父親嫁到了這個文明世界之外的不毛之地。斯圖爾特是新西蘭的商人,在澳洲經商,他第一次看到遠涉重洋而來的妻子,就愛上了她。但是,對於艾達千里迢迢帶來的鋼琴,他卻拒絕帶走,因為路途遙遠而且難走。艾達啞了之後,幾乎只能以鋼琴寄託自己的情感,離開了自己的鋼琴,艾達的生活頓時陷入了苦悶。一次,她偷偷祈求鄰居貝恩斯帶她去看看自己遺棄在海邊的鋼琴。一曲上手,從午後到夜幕降臨,婉轉的曲子接連從艾達靈巧的指尖躍出,貝恩斯一下子就陷入了這種美妙之中,也墜入了對艾達的深深的愛慕里。

  貝恩斯以80畝土地作為交換,讓艾達的丈夫斯圖爾特將鋼琴賣給自己並且要艾達來教自己彈琴,斯圖爾特背着艾達同意了。在彈琴的過程中,貝恩斯漸漸難以控制自己對艾達的愛慕,他提出用一個琴鍵換一次授課演奏,當次數足夠,艾達就可以拿回自己的鋼琴,艾達同意了。但是,隨着彈奏的深入,貝恩斯越發主動向艾達索愛,而艾達也漸漸對這個陌生人生出了情慾,並且越發難分難捨。

  終於,斯圖爾特還是發現了兩人之間的不倫之戀。為了斬斷這份孽緣,斯圖爾特一怒之下砍掉了艾達的手指。艾達帶着女兒離開了斯圖爾特,和貝恩斯遠涉重洋而去……

  女權的覺醒

  表面上看,《鋼琴課》是一個關於三角戀,關於“小三”、“出軌”、“婚外情”和“不忠”的故事,雖然它是不道德的,但是卻是凄美無比的,也許許多人都無法接受這樣的事情發生在我們自己身上,但是還是被這段充斥波折和凄苦的不倫之戀所打動,艾達的一生和遭遇,讓許多觀眾淚沾衣襟。

  《鋼琴課》的魅力,最大在於它準確的刻畫了女性的心理以及兩性的關係,女性從壓抑到釋放的心路歷程,女權的興起和婦女的解放,最終由舊女性轉變為新女性從而尋求真正幸福的過程。

  表現這種受束縛的女性是通過兩個對比來實現的。

  第一個是文明和野蠻的對比。壯烈宏偉和險惡的自然環境,與艾達柔弱的身體形成的鮮明對比。以及原始人的落後愚昧,和艾達的鋼琴形成的對比。在這樣一個落後而野蠻的世界里,艾達被迫放棄了代表文明高貴的鋼琴,即使之後拿回了鋼琴,也是被一群土著人肆意的玩弄。柔弱文明的現代女性,在這樣一個荒蕪的環境里,處處受制,既是惡劣的自然環境的壓抑,也是糟糕的當地土著的自然隔絕。鋼琴同時也是艾達失聲之後唯一的情感寄託,在得到男人的真愛之前,她所有的心思都放在了鋼琴之上,被迫放棄鋼琴,就是女性地位到心靈都受到抑制的過程。海邊被遺棄的鋼琴,就是艾達被遺棄的內心的真實寫照。

  第二個是男權對女權的壓抑和對比。婦女總是從屬於男性的,尤其那箇舊時代,維多利亞時代的風尚就是如此,夫唱婦隨。艾達整部電影的轉變,其實就是由一個傳統維多利亞保守女性向新時代、新大陸的新女性轉變的過程。過去的艾達,深愛着自己的男友,就像大多數那個時代的婦女一樣。但是那個男人的突然死去,深深打擊到了艾達,她害怕,她覺得自己受到了上帝的懲罰,因此永遠死去了聲音,變成了啞巴。這就是女性失去男性靠山之後的自然陷入的無助和痛苦。

  而新的丈夫斯圖亞特則是一個地道的舊式家長,他深愛艾達,但是卻也更看重事業,他希望以自己的男權地位為中心來建立這個新家庭,而艾達必須隨着丈夫而改變,女性必須從屬於自己,所以他依靠自己的意志,按自己想象的對家庭好的方式去逼迫艾達做出妥協和變化,同時他也給以艾達足夠的時間來領悟自己這份傳統的愛。艾達卻在這種高壓單向的男權的壓迫之下變得更加窒息和痛苦。

  貝恩斯長期生活在荒野之中,他並不懂文明世界的那一套,他深愛艾達,所以他猛烈的開始追求她。貝恩斯身上,體現了一種原始自然的樸素美,他只有最簡單的倫理道德,但是卻是最根本的。他不願意艾達變成婊子,所以他得到艾達后就遠離了艾達。而艾達則被這種自然樸素的兩性關係所吸引,這種原始的剔除了各種陳規陋習的異性相吸,以及貝恩斯對女性的發自內心的尊重和對艾達才華的讚賞,都深深打動了艾達,艾達因此自願投入了貝恩斯的懷抱。

  艾達從壓抑到覺醒,是一個痛苦異常的蛻變。許多人不理解在船上她為什麼要和鋼琴一起沉入海底然後又努力掙脫浮上來。這就是一個由死入生的新生。自己的一部分和那個巨大的鋼琴一起永遠的沉入了海底,埋葬了一個舊我,尋回了一個新我。那個被“文明禮儀”和舊式的傳統禮教束縛的艾達永遠被留在了深海底,而一個伴隨着真正欣賞自己、愛自己的丈夫的艾達則即將去到一個新的世界,去開啟一個新的時代。

  鋼琴課影評(二)

  簡·坎皮恩的《鋼琴課》是一部幾乎堪稱完美的女性電影。所謂女性電影是指它向人們展示的不再是女人世俗意義上與男人的對抗,而是一個內心獨立、能夠在精神上自足的女性在經過掙扎之後,與現實達成和解的過程。 如果你願意,也可以把它看做是一部成長電影。這裡所說的成長,不是指通常意義上的從少年世界到成人世界的青春成長,而是一個已然成熟的人,成熟的女性,如何在生存環境和精神世界的衝突中尋求平衡,以獲得內心平靜的過程。 影片把環境設置為一個幽閉荒蕪的海島,就是為了要讓一切沉澱下來。在這樣一個舞台上,沒有聲音,只有旋律,每一個人都在默默地飽受煎熬,然而把掙扎變做無奈之後,卻又沉醉其中的舞蹈。 生命是一場無休止的掙扎,男人將之化為戰爭,女人將之化為舞蹈。

  由MichaelNyman為該片創作的音樂為影片增色不少,其主題音樂被香港音樂人改編成《暗涌》,林夕作詞,王菲演唱。

  劇情介紹

  19世紀中期的新西蘭有着優美的自然景色和豐富的礦產資源,還有廉價的勞動力。一批又一批的殖民者紛紛飄洋過海,去那裡實現自己的發財夢。蘇格蘭女人艾達是一個面目清秀、性格內向的小婦人,她不會說話,有一個9歲的女兒弗洛拉。艾達遵從父親的安排,嫁給遠在新西蘭的斯圖爾特——一個她從未見過面的男人。

  船把她們送上新西蘭荒涼的海灘,艾達和弗洛拉等待斯圖爾特來接她們。她們只有簡單的行李,卻有一架黑沉沉的鋼琴。斯圖爾特帶着一幫土著人來接艾達,因為道路難走決定把鋼琴留在海灘上。

  艾達思念自己的鋼琴,只好求助於鄰居貝恩斯,請求貝恩斯帶她和女兒去海邊看鋼琴。他們來到海邊,艾達急切地撲向鋼琴彈起來,弗洛拉在琴聲中舞蹈。貝恩斯默默地望着她們,他從這震撼人心的音樂中了解了艾達的心,並迷戀上了她。於是他主動提出以自己的80畝地換取海灘上的鋼琴,斯圖爾特很高興,貝恩斯提出要艾達給他上鋼琴課,斯圖爾特也滿口答應了。艾達起初並不答應這個交易,她認為貝恩斯是個粗人,不配碰她的鋼琴,但是在斯圖爾特的威懾下也只好答應。為了彈琴,艾達只好每天去貝恩斯的小屋上鋼琴課,弗洛拉和一隻小狗在外面玩。艾達專註地彈着琴,可貝恩斯卻不練鋼琴,只是痴迷地望着她,對於他來說,上鋼琴課是一種很美的享受。

  貝恩斯知道艾達極想重新擁有自己的鋼琴,於是向她提出“以物易物”:在她彈鋼琴的時候他對她做些事,如果她同意,一次算一個鍵。艾達同意了,對於貝恩斯來說,這不是單純的遊戲,這是情慾的表達。

  斯圖爾特問艾達貝恩斯的鋼琴彈得怎樣,艾達只是笑了笑,毫不知情的斯圖爾特很滿意。在長久的交往中,艾達和貝恩斯的感情與日俱增,不料他們在一次裸體相對時被不諳世事的弗洛拉發現了。弗洛拉告訴了斯圖爾特她不明白為什麼一直是媽媽教琴而柏為什麼一直不彈,為什麼有的時候在彈而有的時候卻沒有任何聲音,於是,斯圖爾特就有點懷疑了。

  柏因為太愛艾達於是決定把用土地換來的鋼琴送給艾達。斯圖爾特起初還以為是柏變卦。不在教柏鋼琴的艾達其實也早已習慣了彈琴的時候有柏在,也已經愛上了柏。於是她決定去找柏。但是被斯圖爾特發現了,他用木板把門窗釘死,軟禁了艾達。第二天一早,斯圖爾特又拆下了窗上的木板,告訴艾達他信任她,於是出去幹活了。而艾達在送給貝恩斯信物時又一次被發現,斯圖爾特暴怒了,失去了理智的他砍掉了艾達的一個手指。然而,艾達是無法說服的,這也許是一種意志的力量。斯圖爾特終於徹底絕望了,他帶着槍來到貝恩斯的小屋,要他帶艾達走。

  有情人終成眷屬,貝恩斯帶着艾達和弗洛拉以及鋼琴離開了小島。在船上,艾達在經過激烈的思想鬥爭后,終於決定拋棄這象徵了她沉重的痛苦記憶的鋼琴,她把它掀到了海里。

  貝恩斯與艾達組成了幸福的家庭,艾達以教鋼琴為生,貝恩斯請人給她做了一個銀指套,每當銀指套與琴鍵相撞時,總會發出一種奇特的聲響,它融入了鋼琴美妙合諧的音符之中,創造出了另一種完美的旋律。艾達也漸漸開始學說話,但是聲音粗得嚇人,她只是在黑暗中獨自一個人說話,傾訴自己的心聲。

  鋼琴課影評(三)

  矚目的電影《鋼琴課》是一部描寫男女之間力量超過理性力量的電影,影片中的女主人公不僅有孩子的拖累,而且在語言表達上也有障礙,可她卻背叛了有教養且有一定經濟實力的丈夫,同另一個富於男性魅力的人發生了性關係。事實上她本人並非像人們所臆測的那樣狂放不羈,而是一個靦腆的、有時甚至給人以僵硬感的女人。她曾讓人感到她的內心被厚厚的一層鎧甲包裹住了,然而就是這樣一個女人,卻在某天突然委身於一個外表粗曠、內心細膩的男人。通過肉體的交流,兩人產生了肉慾上的強烈渴求,繼而產生了熱烈的愛情,最終女主人公為此離開了自己的丈夫。換言之,理性的丈夫沒有叩開她的心扉,而那個帶有野性、給人以危險感的男人卻通過成功地走進了她的內心深處。這部出自女性導演簡·坎皮恩之手的電影,通過女性自身,深刻地揭示了女性的秘密,因而受到了全世界的廣泛矚目。在鋼琴的黑白琴鍵下,故事開始蔓延。似乎沒有任何象徵現實的意義,一切的劇情只憑着女人的直覺和感官展開,美麗、平靜,卻有着一種超越理性的力量。《鋼琴課》便是這樣一部讓人不敢輕易去碰觸的女性電影。簡·坎皮恩的電影是黑白色的,一如鋼琴的琴鍵。她電影中的女主人公有一種超越感,有着對於單純無比的愛情的堅持,這似乎正是女性電影永遠想要表現的主題……如果有人欣賞,那麼這個女子就會獲得幸福,否則堅持的後果便只有死亡,死於純真的靜。

  許多時候,愛情不是理智的,不是道德的,但卻是最真實,最強烈的。

  國人大多對愛情的理解不是最透徹的,受道德和教育觀念的束縛,愛情被強加了許多羈絆,更多責任。無從評價這是好是壞,影片中的愛卻是最真誠的,值得尊敬,可歌可泣!

  鋼琴課影評(四)

  電影《鋼琴課》講了一個愛情故事,一個婚外情的故事。婚外情總是引起爭議,所以這片子的觀念有些人很贊同,有些人很反對。本來看完電影沒有什麼太大感覺,看了幾篇影評的褒貶不一,又想了想這部片子到底講了什麼:鋼琴在影片中只是個意象,女主從小莫名地不願意與外界交流,選擇彈鋼琴作為與外界交流的方式。與外部世界溝通是人在社會中存在的一個基礎。因此,鋼琴的象徵意義是女主的生存基礎。女主可以不要衣服、廚具,但不能不要鋼琴。隨着故事進展,男主Baines讓女主教他彈鋼琴,一堂課換回一個琴鍵。但每次課上,男主並沒有學鋼琴,而是慢慢為女主打開了通向新世界的大門。越深入的接觸可以換回越多的琴鍵,但實際上鋼琴對女主的重要性越來越小了。她開始渴望不通過鋼琴與外界交流,當Baines把鋼琴還給她后,她還是忍不住要來找Baines。她甚至卸下一個琴鍵作為定情信物!可徹底顛覆小時候建立的價值觀是需要掙扎的,當女主被男二Stewart切斷一根手指后,她應該經歷了內心的激烈碰撞,斷了指頭、無法彈琴,就不能與外界交流,生命似乎不再有意義,鋼琴連同自己最好都沉入海底、做個了斷。當她被救起后,她獲得了重生,開始像幼兒一樣學習說話,Baines陪伴着她,不再需要鋼琴作為交流工具。

  網上的資料顯示,“《鋼琴課》導演簡·坎皮恩隨着對劇本思考的深入,越發明白必須要有一個客體來賦予故事以特殊性。於是,她在諸多方案里選擇了以鋼琴作為客體。簡·坎皮恩表示之所以選擇鋼琴,是因為鋼琴不僅是文明的象徵;而且從視覺上看,鋼琴與新西蘭土著人的生活也構成了鮮明的對照。”

  從這個角度看,把鋼琴解讀為一個意象應該沒有大問題。所以《鋼琴課》是不是講了一個愛情故事呢?如果是愛情故事的話,再次證明“真正喜歡的人,是能讓你對他/她敞開心扉,他/她為你打開通向新世界大門的人。”

  再說一點爭議,就是女主為什麼喜歡外表粗魯情慾強烈的男主Baines,卻不喜歡斯文有禮也關心她的男二Stewart?其實根據“真正喜歡的人”的準則便可知緣由。影片中也給出了多處對比。

  (1)Stewart拒絕將衣服和廚房用具扔掉,而寧願把女主深愛的鋼琴留在海灘上;Baines在女主的央求下帶她去海灘找鋼琴,並觀賞她的演奏而迷戀上她。

  (2)Stewart不顧女主反對,以鋼琴換土地;Baines主動將鋼琴還給女主。

  (3)Stewart看到女主在刻有鍵盤的桌子上彈奏,懷疑她精神有問題;Baines雖然也不懂音樂,但他欣賞彈鋼琴的女主。

  (4)Stewart一怒之下切斷了女主彈鋼琴的手指;Baines教丟棄了鋼琴的女主說話。

您正在瀏覽: 鋼琴課影評
網友評論
鋼琴課影評 暫無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