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心得體會 > 觀后感 > 參觀博物館有感2篇

參觀博物館有感2篇

手機:M版  分類:觀后感  編輯:pp958

  參觀博物館有感(一):重拾往日的輝煌

  夏日炎炎,是否有一股清泉滲透你我的心靈。現在我們過着衣食無憂的日子,怎麼又了解昨日的愁難呢?而正是這一次的博物館之行讓我頗有感觸,受益匪淺。

  走進正大門,映入眼帘是百年中國夢之川漢鐵路專題所參觀。就是它,一條路,斷送了一個王朝,這條路,就是坐落在湖北省宜昌市夷陵區姜家灣村的一個令人難以忘懷的地方,川漢鐵路對我們來說有着近一百年的歷史。它到底有着怎樣的歷史,就讓我們在歷史的隧道中尋找真相。

  “竊取我國地大物博,而已一路之工,必需重外人,引以為恥。”這裡描寫的路正是川漢鐵路,一條由詹天佑主持修建歷經百年波折的偉大鐵路。川漢鐵路計劃從成都起,經內江,重慶,忠州(忠縣),夔州(奉節),歸州(秭歸),宜昌,應城至漢口,全長2000公里,至今尚未完工。

  剛踏進博物館的展廳,我便被那古風建築站台吸引住,醒目的大字“宜昌站”,不免讓人聯想起當時修築這條鐵路的艱辛與磨難。大幅的宣傳海報上,詳細精確的介紹了川漢鐵路的修築過程。上面有這樣一段話,簡介了川漢鐵路的修築開始:1904年1月,四川總督錫良奏准設立“官辦川漢鐵路公司”,開始籌備橫貫四川東西的川漢鐵路,1905年7月公司官紳合辦,1907年7月3日再改為商辦,正是命名為“商辦川省川漢鐵路有限公司”。川漢鐵路公司最初誠聘情川籍留美工程師胡棟韓,陸耀庭負責勘測選線,預定之川漢鐵路路線,基本定為四川傳統商旅水徑。

  這條鐵路投資225.7億元,路段造價創下中國之最,平均每公里耗資約6000萬元,而青藏鐵路平均每公里只花2900萬元。即使在投入如此龐大資金的基礎上,鐵路仍修得極其緩慢:5萬多人修了7年,比青藏鐵路、武廣高鐵耗時還長,是中國修建最慢的鐵路。

  慢慢走在展館中,細細品嘗着每一件藏品,感受的是無盡的滄桑。四川人民更是寫出這樣的一段小詩:噩交Y,@魂不自持,痛吾,外紛入,適в哚。哀楚百越,生命b拇淤猓∥u所欺川粵h路不爭回,不死禿紋冢

  在清朝末年,帝國主義國家為了對我國進行侵略而實施,所以才興建鐵路,以保國家繁榮昌盛。在當時人盡其才,地盡其利,物盡其用,貨盡其流。就是這樣,因為我們那一份堅持,才有祖國的今天,才阻止了侵略者的進攻。民國之生死存亡,全靠了這項工程,所以它有着非同一般的意義。應當說這是當時風雨飄搖的中國的一線曙光,它也發揮了它特殊的歷史作用。

  今天,漢宜鐵路的開通,縮短了重慶和宜昌的距離。 輝煌的歷史創造了今天的朝陽,並有了一個蒸蒸日上、繁榮富強的大好江山。在這炎熱枯燥的夏季,它如一泓清泉湧上了我的心頭。100年前的川漢鐵路夢,後人將延續併發揚光大;100多年來中華民族的富強夢,在今天,我們將銘記並奮起。我們不會忘記中國是世界四大文明古國之一,不會忘記中國有上下五千年的歷史,不會忘記中國曾有四大發明的輝煌,不會忘記我們擁有雄偉的萬里長城和故宮,當然同樣也不會忘記近代100多年的屈辱歷史,落後了就要挨打的慘痛教訓。

  讓我們重拾往日的民族輝煌,為中華的民族復興而貢獻自己的力量吧!

  參觀博物館有感(二):傳承國粹,復興中華

  在暑假的時候我去宜昌市博物館瀏覽了一遍,走進每一個參觀室就感覺穿越到了不同的朝代國度。首先是川漢鐵路專題展,記載了這個鐵路的輝煌,讚美了我國工程技術人員和勞動人民的智慧和汗水。立體方塊上有着簡明介紹,牆壁上展覽着不同階段的東西,比如詹天佑的手稿等等,中央還存列着修鐵路時一塊鐵路的復原路段。接下來參觀新時期時代的參觀室,如青銅時代、春秋時期等等。打開了手中的資料,知道博物館佔地面積9700平方米,館舍建築面積7400平方米,其中珍藏文物有17035件(套),一級文物有95件(套)。悠久的歷史讓我沉醉其中,偶爾看着自己的服飾也會感嘆時間的蹉跎。

  我在想博物館的建立僅僅是為了各國人民來參觀才建立的么?為了觀賞而建立?還是為了國粹精神而建立?我認為建立博物館的意義絕非展覽這麼簡單。為了記錄中國的歷史不被湮滅這是之一,為了讓我們謹記這些所創造的精神這是之二,時刻警戒我們作為這個時代的人有職責推動世紀這是之三,共同傳揚世界文化則是之四。綜合來看,博物館的意義是起到了記錄歷史、傳揚文化的作用吧。作為華夏子孫,參觀自己國家的歷史遺迹,有一種思接千載、神遊八荒的感覺。比如看到那些歷經滄桑的武器和上面撲滿的黃土,眼前就會浮現出黃土飛揚、飛沙走石的畫面,甚至會閃現刀光劍影,耳畔會有嘶聲吶喊,會讓人熱血沸騰;比如看到福祿壽的圖片就會想到,廟宇焚香,虔誠跪拜,人山人海的民眾最樸實的願望,呈現的是一派祥和的景象。再回望本世紀的歷史就會有種熱血的衝動,一種責任在心中油然而生。

  回看歷史車輪碾過的輝煌與屈辱;凝視時光留下的成就與困惑;感念世界的進步與蝸行。中國是四大文明古國之一;有着最豐富的習俗與文化;寫着最藝術的文字書法;說著最動聽的京腔普通話。中國是一個傳奇國家,它的昌盛與衰敗、繁榮與破敗都與當時的社會環境分不開的,當然正是因為有着光榮與屈辱的曲折歷史,我們受到的教育與啟迪也就越多越深刻。比如:舉世矚目的萬里長城;推動世界文明的四大發明;屈原的《離騷》;元朝郭守敬編定的《授時歷》;四大名著的出世等等,這些都是中國往昔的文明貢獻。到了當代不可否認的是經濟發達了,漸漸彌補了文革導致的經濟衰退,但是在物質文明迅猛發展的今天,又可曾想到,古代文明的真正精髓呢?我們的精神文明,我們的傳統文化,我們的禮儀談吐,都在逐漸地淡漠變遷。以前形容中國人是溫潤如玉、謙謙公子,溫婉大方、窈窕淑女,到了後來是東亞病夫、懦弱不堪;過去對中國人的評價是龍的傳人,勤勞機敏,但是到了現在,我們骨子裡的驕傲、傲氣都沒有了!談吐髒話,打架鬥毆,勾心鬥角,欺詐他人,我們的文化、文明哪裡去了?

  我想,去博物館參觀,有的人會感到無與倫比的驕傲,又會感到深深地羞愧;但有的人只會無視,只會嬉笑嘲諷。也許後者一輩子都不會明白,國家之史真正傳揚的是什麼!那是近乎一種有則改之、無則加勉的激勵;那是一種背負責任拾起傳統的大任!“天將降大任於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勞其筋骨,餓其體膚,空乏其身,行拂亂其所為,所以動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路漫漫其修遠兮,吾將上下而求索。”這些古人留下的千古名言難道都忘了嗎?不!中華文明的復興,還得靠我們每個炎黃子孫的覺悟啊!革命尚未成功,國人仍需努力。

  作為參觀者的我們,是否也會有所感悟呢?我曾經聽過家人說過這樣的一番話:不管你前世是什麼樣的有什麼作為,我也不論你的未來會有多麼偉大,但是現在的你,能做的便是學習,誰要你頂着學生這個稱號呢?誰要你享受着先人烈士、家人老師、同學朋友給予你的情感與厚望呢?你沒有選擇,站在這個位置上你就應該知道你所要承擔的責任。是的,沒有可以不努力就拿着酬勞,我們需要做的還有很多很多。不說遠的,就說圖書館一行我們就應該傳揚國粹,推動世紀。不讓歷史與喧囂埋沒我們的國之精神,不讓懶惰與習慣淡忘了世紀的發展,我們生於這個非凡的時代,我們就要為這個時代做出貢獻。這叫命運,這也叫感恩,這又叫責任。

  看歷史,曉輝煌;感精神,擔責任;國之粹,新世紀;需我等,要努力。走進肅穆悠遠的博物館,學習着我們民族的歷史,看着世界的變換,我們需要承接前輩的使命。雖然任重而道遠,但我們絕不會退縮。今後我們要做的還有很多,如努力學習;孝敬父母;關愛他人;傳承國粹。請給予我們鼓勵的清風,助我們為中華復興之夢飛翔!

您正在瀏覽: 參觀博物館有感2篇
網友評論
參觀博物館有感2篇 暫無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