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心得體會 > 教學反思 > 平移與平行教學反思

平移與平行教學反思

手機:M版  分類:教學反思  編輯:得得9

平移與平行教學反思 標籤:語文教學

  篇一:平移與平行教學反思

  《新課程標準》中強調要發展學生的空間觀念和空間想像能力,《平移與平行》就是屬於“空間與圖形”的學習領域,它是學生今後認識平行四邊形、梯形等幾何形體的基礎,教材中把雙杠的兩根杠和一根鉛筆平移前後的線條抽象到紙面上,意在從“平移”中認識“平行”,體會平行的含義,形成初步的空間觀念,這部分知識是在學生已經掌握了平移的知識、認識了直線、線段和射線的基礎上學習的。對於四年級學生來說,空間觀念尚不豐富,因此,對平行的實質“同一平面和永不相交”很難理解;學生第一次接觸到藉助輔助工具進行作圖,這給作圖增加了不少難度。

  教學中,我通過生活中一些平移的動作,讓學生充分體驗平行線的本質特徵:距離處處相等,當然不會相交。通過“平移”得到 “平行”;平移是過程,平行是結果,溝通新舊知識的聯繫。了解、尊重學生已有的數學現實,學生在生活中已經積累了許多關於平行的或清晰或模糊,以此作為教學的起點。讓學生在各種活動中,通過眼睛看,動手擺、折、畫,認識平行的內涵,尋找畫平行線的方法。鼓勵學生用自己的語言準確描述平行的特徵,用自己的雙手創造了平行線。使學生積極動手,用手思考,在做中發現矛盾,在做中發現方法。讓學生在自覺對比反思之後能感受到學習帶給自己的改變,從而感受到成長的喜悅。

  不足:教學過程中還應加強引導學生進行有條理的思考和表達;在認識平行線的過程中,要引導學生理解一組線的平行與它們的長短無關。

  困惑:畫平行線是這節課的教學重點,也是教學難點,如何讓學生更好的掌握畫平行線的方法,又如何引導學生理解為什麼要這樣畫,從知識的本源處去探究。

  篇二:平移與平行教學反思

  本課主要是結合生活情境,使學生感知兩條直線的平行關係,認識平行線。通過學生的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學會用合適的方法做出一組平行線,能藉助直尺、三角板等工具畫平行線。培養學生思維的靈活性,發展學生的空間觀念。本課的教學重點是認識平行線、畫平行線。而畫平行線,更是本課的教學難點。、

  初步研究教材后,我設計了課堂教學的基本流程:

  1 、創設情境,認識平行。數學來源於生活,所以在導入部分,我找了幾張同學們熟悉的圖片,讓他們在生活中發現數學問題,初步認識平行。 2 、觀察思考,尋找平行。在初步認識平行后,我又安排了三個層次,讓學生尋找並深入體驗平行。先是在生活中找平行,並用剛才所學的數學語言來表達。接下來在鉛筆盒中找平行,為下面的創造平行作鋪墊。然後讓學生在學過的圖形中找一找,共有幾組平行線。最後在一個正方體的透視圖中找平行,發展學生的空間感,並結合實物觀察,體驗不同平面的兩條邊。再次感受平行的概念,深刻體會同一平面的意義。 3 、動手操作,創造平行。讓學生想辦法在格子圖和白紙上各自創造出一組平行線。 4 、觀察感悟,畫出平行。讓學生自學課本上畫平行線的方法,再通過任意畫一組平行線,畫一條已知直線的平行線,過一點畫出已知直線的平行線這三個層次,讓學生掌握畫平行線的方法。 5 、歸納收穫,總結平行。

  課堂教學中,總體感覺時間非常緊張,在學習畫平行線時顯得太倉促了。教學怎樣畫平行線比較費時,學生不能很快接受並掌握。看似簡單的問題,學生為何不能較快地掌握呢?照着書上一模一樣地畫,怎麼也這麼難呢?看着一些同學在畫平行線時,不知道尺到底該怎麼放,真為他們着急。問題到底出在哪裡呢?課後我認真地反思了這節課的成敗。不是學生的問題,是我教學方法的問題。學生雖然會模仿書上的畫法,但是並不真正理解為什麼要用這樣的方法來畫,所以只要線條換了個方向,學生就無從下手了。看來問題出在平移,怎樣才能讓尺平移。為了讓所有同學都看清楚這一發現,我在課件中做了一段動畫。小正方形在格子圖中沿着某條直線平移,為了讓學生感受不同方向的平移,我還在動畫中轉動了格子圖的方向,小正方形照樣也能沿着某條直線平移。在這一活動過程,學生深刻理解了平移的方法,只要讓物體沿着某條直線移動,就能實現平移。有了以上的鋪墊,此時,再讓學生獨立思考怎樣讓三角板平移,學生就不難想到再用一把直尺就能解決問題,只要讓它緊靠三角板的另一條邊,固定直尺,就能讓三角板沿着直尺的一條邊平移了。而且方法也不止書上的一種。對於沒有想到辦法的同學,也可以讓他們在書上尋找答案,自學課本上的內容。

  學生有了平移的體驗,在畫平行線時,感覺輕鬆了許多,也節省了不少時間,更讓人驚喜的是,有同學用了不同的方法畫出平行線。有同學想到了用另一塊三角板或量角器代替直尺,起到沿這一條直線平移的作用,只要是直的都可以利用。還有的同學發現用直尺靠在三角板的第三條邊,同樣也能讓它平移。更有同學把直尺與三角板交換位置,讓直尺沿着三角板的任意一條邊平移。

  在這一部分教學中,學生不僅學會了畫平行線的方法,還能靈活地運用它。同時,在活動過程中,他們發現了更多有關平行線的知識。比如:能畫出無數條互相平行的直線,但是過直線外一點卻只能畫出一條已知直線的平行線,以及如何檢驗所畫直線是否平行的方法。

  篇三:平移與平行教學反思

  四年級《平移與平行》的教學內容是在學生學習了平移又認識了直線、線段、射線的基礎上進行學習的。教材設計了六個環節,首先通過“看一看”讓學生髮現平行線的特徵;再通過實際操作“移一移”“折一折”,進一步讓學生體會平行線的特徵;通過後面的:“說一說”讓學生知道在我們生活中,每天都可以看到各種各樣的平行線,體會數學與生活的密切聯繫;在此基礎上讓學生“畫一畫”,學會畫平行線,達到知識與技能的結合;最後在實踐活動中,進一步讓學生運用前面所學知識學會在立體圖形中如何找平行線,達到對知識的鞏固認識的提升。

  本節課的教學中,我注重滲透新課程理念,大膽開放自主探索空間,實現數學學習的“再創造”。具體體現在以下三個方面的課堂教學過程中:

  一、創設情境,架起新知與舊知的橋樑。

  《標準》指出:“數學教學,要緊密聯繫學生的生活實際,從學生的生活經驗和已有知識出發,創設生動有趣的情境,引導學生開展觀察、操作、猜想、推理、交流等活動,使學生通過數學活動,掌握基本的數學知識和技能,初步學會從數學的角度去觀察事物、思考問題,激發對數學的興趣,以及學好數學的願望。”根據這一理念,我在新課導入時,讓學生回憶生活中的平移現象,再平移鉛筆、觀看生活中的平行現象的圖片,從中使學生抽象出平行線的特點和它與平移的關係,不僅架起了新知與舊知的橋樑,拉近了數學與生活的距離,更讓學生對數學產生了親近感,激發了他們主動的探索慾望。

  二、強化動手實踐,拓寬探究空間。

  《標準》指出:“學生的學習過程應是一個主動建構知識的過程,必須在學生認知發展水平和已有知識經驗的基礎上,為學生提供從事數學活動的機會,幫助他們在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的過程中真正理解和掌握數學知識。”根據這一理念,我在教學中注重為學生自主探究提供充分的時間和空間。例如上課一開始,我讓學生根據原有平移知識來平移鉛筆,從中發現平移與平行關係。再讓學生通過“移一移”“折一折” “畫一畫”“找一找”的實踐活動,經歷從具體形象的操作中抽象內化平行與平移關係和平行的特點,不僅讓學生感受到數學活動的探究性和創造性,而且體驗到自已是數學學習的主人。

  三、讓學生經曆數學學習的“再創造”過程。

  學生的數學學習應該是一種“再創造”的過程。在教學中,我讓學生通過自已的觀察和探索,自主發現、合理建構數學知識,例如在教學平行線的畫法過程中,我並沒有直接地講授畫法,而是讓學生在已有基礎上先獨立嘗試,發現問題后,引導學生自已來嘗試解決問題,讓學生經歷了問題研究的整個過程,不僅有利於學生的理解和掌握,更加鍛煉了學生的思維能力。

您正在瀏覽: 平移與平行教學反思
網友評論
平移與平行教學反思 暫無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