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心得體會 > 教學反思 > 水循環教學反思

水循環教學反思

手機:M版  分類:教學反思  編輯:小景

水循環教學反思 標籤:語文教學

  篇一:水循環教學反思

  根據本課的教學目標及重難點,我設計了自己的教學,效果很好。具體講有以下幾點:

  1、引入"百川東到海,何時復西歸?"提高學生人文素養及學生學習興趣。對學生學習課文打下良好的基礎。

  2、"相互聯繫的水體"該部分課標雖未做要求,但它是水循環知識的鋪墊,因此教學過程中讓學生根據"水圈構成圖",找出我們平常用到的淡水類型及其占水圈的比例培養學生科學的資源觀。"讀圖思考"是讓學生了解各種水體之間是怎樣相互聯繫的,並在此過程中引導學生分析河流量如何隨補給水源變化而變化。這部分知識,我採用讓學生讀書和看圖相結合的方法去學習,然後再讓學生完成讀圖思考,學生能很快地掌握知識。

  3、根據"相互聯繫的水體"來說明水循環過程,並注重理解水循環的各個環節、繪圖、回到課前問題"百川東到海,何時復西歸"並引出一江春水向東流"為什麼流不盡?"導入水循的意義,並據此分析"人類對水循環的哪些環節可以施加影響?水循環持續不斷更新?學生在學習這部分知識時,我先讓學生從書中找出相應的概念,學生再用自己的話複述具體的水循環過程,然後師生共同畫三種水循環的示意圖,並標出每種循環的各個環節,學生能快速高效地掌握這一重點內容。進而提出以上問題,讓學生討論思考,很自然地過渡到水循環的意義,前後銜接很自然,知識具有一定的連貫性。

  4、學習延伸設計:收集家鄉河的資料,分析其變化的主要原因,並對該河流的治理和開發提出自己的設想。對課堂知識進行延伸拓展,很好地培養了學生的發散思維能力,做到學以致用,也培養了學生熱愛家鄉的情感。

  5、本節課注意多媒體技能和地理課堂的有機融合,整個課堂結構清楚明確,共分為四大模塊:三維目標、重難點內容、知識體系、分組討論、各抒已見及課外拓展,使用多媒體壯大的信息功效為學生們提供了豐富的學習資源,給學生自主學習提供一個良好的平台,課堂效率很高,知識容量也很大,達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

  6、注意學生學習要領的創新。本課為了充分表現學生的主體作用,重要採用以下幾種學法:(1)讀書學習法;(2)讀圖畫圖學習法;(3)自主學習法;(4)協作學習法;(5)分組學習法。採用多樣的學法,學生們真正實現了自主學習、相助探究,充分體現了學生的主體地位。

  本節課也存在不足之處:

  1、如板書不夠。採用多媒體教學教師似乎是一個電腦操作員,只是在機械地操作,板書不夠多,學生學起來缺乏真實感。

  2、教學歷程中的過渡不夠吸引人,對學生的引導還不夠等。

  篇二:水循環教學反思

  水循環的教學,我設計了五個教學環節,層層遞進,我覺得效果不錯。具體講有如下幾點 :

  用“黃河之水天上來,奔流到海不復回”引入,激發學生興趣,為後面的學習奠定基礎。

  讓學生繪製水循環示意圖,加深學生記憶。地理學里,讀圖和繪圖是學生的基本能力。而且對學習地理非常重要。叫到黑板上的同學沒能正確會出水循環示意圖,這是我沒想到的。但接下來我的處理我覺得很好,拿底下同學的作業展示並糾正錯誤效果很好。強調各環節名稱的表述,使學生快速高效掌握這部分內容。

  提出設問“什麼能量推動了水循環?”讓學生搞懂水循環的動力機制。有學生提出水汽輸送是因為風能,這是我及時提出風能歸根結底應屬於太陽能,學生對太陽能有了更深的了解。

  在接下來的“人類活動會對水循環的哪些環節施加影響 ’’ 又把學生帶入另外一個教學環節,通過學生分析討論,最後加以總結。通過學生分析討論出結果,並且結果很好。學生的能力不可小視。這也是新課改的精髓所在。

  接下來很自然過渡到水循環的意義和人類應怎樣利用水資源,層層遞進,由淺入深,各環節讓學生充分參與,順利完成教學任務,效果較好。

  這節課教會學生的學習方法,思考問題的方式,解決問題的途徑,這應該是最關鍵的。

  不足之處:

  上課節奏有點慢,語言不夠激情。沒把課堂真正教給學生。

  板書有點太少,過分依賴多媒體教學。

  課堂練習有些少,對學生的考量不夠。

  教學是一門學無止境的藝術,今後的工作中應進一步探索,進一步完善教學環節,創造出高效優質課堂,使學生樂於學習地理,學習有用的地理。

  篇三:水循環教學反思

  本學期,我在科組裡上了公開課,我所講的課題是自然界的水循環,這次講課對我自己而言有得也有失,感受頗多。課下反思,認為自己很多方面都存在不足,需要在今後的不斷反思中學習、進步。

  第一,新課程改革提倡的是培養學生的探究學習,合作學習的能力,在這方面我做的不夠,在知識點講解的時候有些方面怕學生想不到等,總是不經意就把答案告訴學生了,比如在講水循環的意義時,想同過材料閱讀的方式來培養學生的探究能力,想讓學生分組討論得出答案,但是在講課的過程中這個答案卻是由老師慢慢說出來的。反思了過後我想主要問題在於教師缺乏引導學生的能力,所以我想在這個方面還需要教師多多努力,提高自己的業務水平。

  第二,教學時間的把握不理想,在教學設計時結合教材知識點的難易程度,我準備第一部分自然界的水體只用10分鐘結束,重點講解水循環的過程和意義,再花一部分時間讓學生將所學知識運用到實際中解決實際生活中的例子,最後是課堂練習,這節課算圓滿完成。但是在講解的時候第一部分我花的時間過長,導致後面的節奏有點快,甚至準備要學生上黑板演示的部分都臨時取消了。課下看了自己講課的視頻后,覺得自己語言不夠精鍊,簡單知識也不敢放手讓學生全部解決,所以使得整個教學過程不夠完整。

  第三,我認為新理念下的地理教學,要讓學生真正地學好它,需要不斷向學生強調地理學科重要性的教育,引導學生學習地理的興趣,寓教於樂。但在上課提問時就發現有很多學生根本不怎麼動手和動口,一方面可能沒有參與到教師的教學中來,另一方面不自信不敢做聲,說明了我在上課時調動學生積極性不夠,沒有吸引更多學生參與到教學中來,也就沒有達到新課標的理念關注每個學生,我認為在這方面我還需要做更多的努力。

  第四,教學方法有待改善。地理是一門綜合性很強、知識跨度很大的學科,又十分注重實際應用,這就需要教師不斷地改進教學方法,培養學生的地理思維能力和動手實踐能力,創造良好的地理教學氛圍,但是感覺自己的教學方法僅限於教師講解和提問,顯得方式比較單一,因而在調動學生積極性上面也起到了一定的影響。反思后認為主要是自己對於知識點的剖析不夠,方法掌握不靈活,對於學生的學情分析不夠,所以在以後的教學中要注意方法的運用。

  總之,通過這次公開課看到了自己在教學上的許多不足,針對以上問題,今後將繼續努力不斷提高自己。

您正在瀏覽: 水循環教學反思
網友評論
水循環教學反思 暫無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