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心得體會 > 教學反思 > 鏡面對稱教學反思

鏡面對稱教學反思

手機:M版  分類:教學反思  編輯:pp958

鏡面對稱教學反思 標籤:語文教學

  篇一:鏡面對稱教學反思

  新教材人教版小學數學第三冊第五單元《觀察物體》中有一節鏡面對稱。教學中只要求讓學生通過觀察圖片、照鏡子等活動,初步認識鏡面對稱的現象,初步了解鏡像的性質就可以了。

  教學時我利用學校現成的大鏡子,課前我就把孩子們招呼到了大鏡子前,讓他們在鏡子前做各種自己喜歡的動作,看看鏡中的你和鏡外的你有什麼不同。課始我先請個別孩子在鏡子前表演,其他的孩子觀察表演孩子鏡中鏡外的不同,幾個孩子表演下來,孩子們很快就發現了:照鏡子時鏡子內外的人上下、前後位置不變,左右位置發生對換。有了體驗后的發現,孩子們再一次在鏡子前展示自己優美的動作,加以驗證找到的結論。

  再後來,我又有了新的疑問:看着學生在遊戲中的那份熱情,看着他們正確地做出像的樣子,看着他們得心應手地解決課堂上的拓展題,學生上完課後我馬上進行了小測。在小測中,對於“看鏡中的鐘面”,“看鏡中的文字、數字”這些題目都做得不錯,可是卻在人和像的題目上“左右不反”了,還口口聲聲說“左右相反”!師生遊戲中不是大家都做對了嗎?遊戲時我還一直強調:拍手時人和像都朝同一邊了(不能說同一方向),正是因為朝同一邊,他們才是左右相反的。沒辦法,小測后,我把學生帶出課堂,讓每一個學生在禮儀鏡前照照,說說:我拍左邊,像朝同一邊拍出,拍的是右邊。又一次照鏡后,學生竟都醒悟了,正確率幾乎百分百。也許,課堂上遊戲中的反覆強調對於這一難點的突破還是不夠吧,或者是學生只會死板的用公式似的搬用“左右相反”來解題?也許學生只有在錯誤后,更能把理論(左右相反)結合實踐(照鏡),從而取得更好的成效?也許,雖然一年級時已提及左右相對性的概念,但學生還無法建立這樣的表象?這一點真值得我再深究其原因。

  帶着表演中的喜悅,帶着真切的體驗,孩子們回教室后很快投入了對圖片的觀察中,一張兩張,你說我說,個個感悟非淺,尤其是看鏡子里的時間,孩子們也判斷地非常出色。是呀,教中學,學中思,一堂即使是精心設計的課,總會有不盡人意之處,但無論如何,一定要從學生的實際出發。

  篇二:鏡面對稱教學反思

  《鏡面對稱》是本單元的最後一個單元,也是一個比較難的內容。《鏡面對稱》主要是讓學生明白鏡子的人上下、前後位置不會發生改變,而左右位置正好相反的現象。

  為了學生能真正理解鏡面對稱現象,並掌握其特點,本節課在設計上主要是通過親身感受和遊戲進行教學的,可以說學生一直是在玩中學,在玩中體驗了鏡面對稱,掌握了鏡面對稱中所蘊含的知識。

  課的開始我設計了一個類似於猜謎語的情景:老師去朋友家做客,在做客過程中發生了一件奇怪的事情,老師在朋友家發現了和老師一模一樣的人,我們的行為、長相都一樣,你知道是怎麼回事嗎?一下了激起了學生的學習興趣,而且也直接引入本課內容。學生的學習興趣很濃厚。

  為了讓學生理解掌握鏡子里的和鏡子外的人的動作方向正好相反這個現象,我就讓學生站在鏡子前面做各種動作,請其他同學觀察鏡子里和鏡子外的人的動作有什麼不同,通過觀察學生們發現,鏡子里的和鏡子外的人的動作方向正好是相反的。然後為了讓學生明白鏡面對稱,做了照鏡子的遊戲,一人當鏡子里的人,一人照鏡子進行表演,取得較好的效果。

  篇三:鏡面對稱教學反思

  一、讓學生從生活中感受知識

  一開始展示了一張在生活中常能看到的場景——水中倒影,從觀察圖片、欣賞圖片,找生活中的實例,到思考現象的本質,在這個活動中,有了認識的過程,有了思維的價值,也使活動的過程成為了探索圖形性質的有效載體。

  二、讓學生從操作中體驗收穫

  在認識鏡面圖象時,把鏡子用到課堂上,引導學生把生活中每天都要發生的事當成數學問題來思考,加強數學知識與生活實際的聯繫,知識就不再刻板,從活動中鮮活了起來,學生也更有興趣。在遊戲中進一步感知照鏡子的活動,除了進一步感知了鏡象的特徵,也讓課堂氣氛活躍了起來,增強了學習的樂趣。體驗式教學既尊重學生的主體地位,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在學生動手操作中,使每個學生在這個過程中獲得知識及情感方面的體驗,在體驗中獲得不同的發展。

  三、分層次讓學生感知體驗

  “照鏡子時人和像左右相反”這一性質理解得不好。於是,我分層次先讓學生經歷猜測后,再設計遊戲驗證。在照鏡子時,特意讓學生在右手上作好標記,再看鏡中的像,我發現,當學生看到人和像手上的標記后,學生的眼睛一下子亮了——左右是相反的。為了讓每一個學生都明白,我還緊接着與全班玩起了照鏡子的遊戲(老師當照鏡的人,學生表演出“像”的樣子)。

您正在瀏覽: 鏡面對稱教學反思
網友評論
鏡面對稱教學反思 暫無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