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心得體會 > 教學反思 > 不懂就問教學反思

不懂就問教學反思

手機:M版  分類:教學反思  編輯:pp958

不懂就問教學反思 標籤:語文教學

  篇一:不懂就問教學反思

  《不懂就問》教學反思 《不懂就問》是北師大版二年級下冊“ 好習慣” 這一主題單元的第一篇主體課文。這一單元主要是讓孩子通過學習兩篇課文以及語文天地,養成一些好的習慣。而《不懂就問》這篇課文主要是要讓學生通過了解孫中山小時候學習的故事,學習他不懂就問的好習慣。課上,為了鼓勵孩子積極思考、踴躍發言,教學伊始,我和他們親切談話:“ 同學們,你們覺得我們在生活中應該養成哪些好習慣?” 孩子們小手如林,個個舉手爭先恐後回答:“ 主動撿起地上的紙屑是好習慣。”“ 主動幫助有困難的同學是好習慣。”“ 早睡早起,早晚刷牙是好習慣。” “ 每天堅持早鍛煉是好習慣。”“ 不懂的問題主動問別人是好習慣”……

  “ 是呀,不懂就問也是一個好習慣。今天,我們就來學習孫中山小時候在私塾讀書的一個故事。” 我發現,孩子們的學習積極性都被激發出來了。課堂上,我們通過抓住“ 壯着膽子” 等詞理解孫中山的質疑精神;抓住“ 嚇呆”“ 鴉雀無聲” 等詞理解同學們面對孫中山對先生的提問的驚訝、害怕心理;抓住“ 拿着戒尺”“ 厲聲” 體會先生的嚴厲;並通過朗讀體會孫中山樂與思考、敢於提問的學習態度,也從中懂得了學習要有“ 不懂就問” 的良好習慣。這堂課雖然結束了,但是我明白,“ 不懂就問” 使我們每時每刻都應該養成的好習慣。在今後的教學中,我會女里去用好它。

  《不懂就問》教學反思 《不懂就問》是北師大版二年級下冊“ 好習慣” 這一主題單元的第一篇主體課文。這一單元主要是讓孩子通過學習兩篇課文以及語文天地,養成一些好的習慣。而《不懂就問》這篇課文主要是要讓學生通過了解孫中山小時候學習的故事,學習他不懂就問的好習慣。課上,為了鼓勵孩子積極思考、踴躍發言,教學伊始,我和他們親切談話:“ 同學們,你們覺得我們在生活中應該養成哪些好習慣?” 孩子們小手如林,個個舉手爭先恐後回答:“ 主動撿起地上的紙屑是好習慣。”“ 主動幫助有困難的同學是好習慣。”“ 早睡早起,早晚刷牙是好習慣。” “ 每天堅持早鍛煉是好習慣。”“ 不懂的問題主動問別人是好習慣”……

  “ 是呀,不懂就問也是一個好習慣。今天,我們就來學習孫中山小時候在私塾讀書的一個故事。” 我發現,孩子們的學習積極性都被激發出來了。課堂上,我們通過抓住“ 壯着膽子” 等詞理解孫中山的質疑精神;抓住“ 嚇呆”“ 鴉雀無聲” 等詞理解同學們面對孫中山對先生的提問的驚訝、害怕心理;抓住“ 拿着戒尺”“ 厲聲” 體會先生的嚴厲;並通過朗讀體會孫中山樂與思考、敢於提問的學習態度,也從中懂得了學習要有“ 不懂就問” 的良好習慣。這堂課雖然結束了,但是我明白,“ 不懂就問” 使我們每時每刻都應該養成的好習慣。在今後的教學中,我會女里去用好它。

  今天是第一次上二年級下冊的課,拿到教材的第一感覺就是不知道該怎樣進行教學。北師大版二年級上冊的教材和下冊相比較,確實是量上有實質性的飛躍。雖然準備了幾本教參,教師用書,但是對於我來說還是很茫然,不知道對於這麼長的篇幅怎樣來進行我的教學。

  在上課之前,我還是用一慣的方法準備了字卡,在黑板上板書好了相應的重要句式。還沒走進教室之前心裡沒有底,但是到了教室的時候,一切的教學設計頓時在不經意間呈現在了我的腦好中。首先,進行的師課前導入,利用課題《不懂就問》,引導孩子說出孫中山,並在黑板上用字卡出示孫字加深孩子的記憶;然後通過名字激發孩子的學習興趣,讓孩子說說孫中山的事情,老師再組織孩子的語言歸納出他是偉人,並引導出今天要學習的內容,小時后的孫中山。

  本課時,就是要學生能讀准字音,讀通句子,能夠流利的讀通課文。第一段通過讀展示“私塾、背誦、講解”,第二段認識“流利、照例、糊裡糊塗”以及句子“孫中山想,這樣糊裡糊塗的背,有什麼用呢?”,三自然段出示句子,交給學生讀長句的方法注意斷句,然後認識“搖頭晃腦、嚇呆、頓時、鴉雀無聲”,之後的幾個自然段都是通過此種方法通過不同形式的讀,讓孩子認識我們的生字寶寶。最後是同桌互讀互組詞來完成生字教學。

  本課時基本達到了教學預設目標,但是對於二年級的教學來說,內容上欠少,沒有初步的了解課文內容,思考課文的整體性,教學應把握好尺度,注意教學的節奏。對於課前的教學要求學生預習的量不能太大,以免造成學生由於厭倦而疏忽預習,從今天的舊愛嘔血上來看檢查了學生的讀,絕大多數孩子還是回家好好預習了的,但是為了確保教學的疏忽,課中的自由讀還是不能取消,要留有足夠的時間給稍微學習習慣不是很好的孩子。

  篇二:不懂就問教學反思

  課文借用孫中山小時候上私塾的故事,告訴我們“學問學問,不懂就要問。”當學生問道孫中山向先生提問,不怕挨打嗎?孫中山說:“為了弄清道理,就是挨打也值得。”學習至此環節,我不由聯想到在我們的校園生活,乃至家庭生活中確實遇到過一些愛提問題的孩子,他們對什麼事情都感興趣,這是多麼可貴的品質啊!在他們向大人(包括老師、家長)提問時,也許碰到過一些釘子。於是我打破原來理解文章最後孫中山說的話的意思,直接切入生活討論:“請談談你曾經面對家長、老師不敢提問”的情景,按說碰釘子也沒關係,我們是為了弄清道理嗎?孩子們安靜了片刻后,看到我往下沒有做什麼明示暗示,他們紛紛發言。有的列舉了在家中廚房裡問媽媽為什麼要把油燒熱了再炒菜,卻遭搶白,“躲遠點,小心漸到油。” 有個小男孩卻生生地說:“有一次,我向老師問家庭作業是不是生字寫三遍?”老師沒好氣的說:“我留作業的時候你幹什麼去了。”我當時就是怕寫錯了才向老師問一下,可沒想到……以後我再也不敢問了。

  這個小男孩的話勾起了我太多的感觸。是的,我們作為一位老師,總是希望學生們能夠勤學好問。有時候,學生們提一些毫無價值的問題,我們總是把持不住自己,而傷害孩子們的自尊心,從而打擊他們積極性,使孩子們“封口”。無論是老師還是家長,在孩子們提問這一方面,又有多少人是耐心解答或坦誠相告呢。而其更有的除了不回答外,還追上一句“你真笨,連這樣簡單的問題都不知道。”或是由於工作忙,而拿一句話舊搪塞掉。

  我們真的要靜下心來想一想,你就是再用話語鼓勵孩子不懂就要問,也不如在平時認真對待孩子們的提問。

  篇三:不懂就問教學反思

  《不懂就問》是二年級上冊的第一篇課文,我在上完第二課時後進行了反思,再和吳愛紅老師討論,現在我就把我的反思和交流的心得和大家交流交流。

  我在上課是以課後問題引入“孫中山遇到問題時,他是怎樣做的?”又以“他為什麼要這樣做?不懂就問,為什麼還要壯着膽子問?同學有怎樣的表現?先生是什麼樣的表現?”等一系列的問題,打亂了課文的順序來講,用清晰的主線,引導學生學習,這樣學生學起來思路清晰。自認為還不錯,我把我的上法和吳老師交流,她告訴我低段的學生的認知能力和思維能力還在培養中,打亂課文順序上,對低段學生來講有點難,學生對課文還沒有一個整體的把握時,如果用我的方法教,會使學生對課文學習沒有一個好的順序,不利於學生掌握好的學習習慣。

  在處理第三自然段:“這一問,把正在搖頭晃腦高聲讀書的同學驚了,教室里頓時鴉雀無聲”時,我把書重重地摔在了桌上,學生慢慢安靜下來,吃驚地看着我,看我板著臉,學生不知所措,看着他們的表現,我持續了半分鐘,露出了笑容說:“孩子們,這就是鴉雀無聲,不過孩子們沒有做到‘頓時”,現在我們就來讀第三自然段,讀完后,我們要做到“頓時鴉雀無聲’哦!”學生們按照我的要求讀完課文,頓時鴉雀無聲,這是代文濤發出了一聲嘆息,引得全班大笑,我及時點撥:“這隻麻雀可真不聽話,想想我為什麼說代文濤是麻雀?”學生一下就反應過來了:“因為是鴉雀無聲。” 我又問道:“你們在什麼時候還遇到過‘鴉雀無聲’的情況?” ……這樣學生不僅知道了詞語的意思,還知道了怎樣運用。”這樣處理很好。

  不過比起吳老師的情景教學,我的就太不起眼了。吳老師在開課伊時,就給學生創設了一個“私塾課堂“的情景,讓學生一直都在這個情景中,特別是在處理 4D6 自然段時,吳老師是私塾先生,學生是古時的學生,王老師走到一個學生面前問:”你會背了嗎?”學生不知道背哪兒,起身說:“不會背。”王老師煞有介事地高高舉起戒尺,輕輕地打了他三下,說:“背都不會背,還敢問。”王老師有走到另一位同學身邊問道:“你會背了嗎?”第二位學生動了動腦筋,把課文讀了讀,王老師說:“是背一背,不是讀一讀,先背再說。”……

  這就是情景教學吧,我要走的路還長着呢!

您正在瀏覽: 不懂就問教學反思
網友評論
不懂就問教學反思 暫無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