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心得體會 > 經驗交流 > 在全國城郊小城鎮發展建設研討會上的典型發言

在全國城郊小城鎮發展建設研討會上的典型發言

手機:M版  分類:經驗交流  編輯:小景

在全國城郊小城鎮發展建設研討會上的典型發言 標籤:科學發展觀 研討課 兩個文明建設 笑貓日記之塔頂上的貓 地球上的星星

  各位領導、各位來賓:

  首先,我代表中國共產黨龍港鎮委、鎮人大、鎮人民政府對出席在我鎮召開的全國城郊小城鎮發展建設研討會的各位領導和來賓表示熱烈的歡迎!同時,對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農村部、中國城郊經濟研究會將全國城郊小城鎮發展建設研究專業委員會成立大會暨首屆研討會安排在龍港,使各位領導和全國各地代表能進一步認識龍港、了解龍港、支持龍港,給龍港傳經送寶,表示衷心的感謝!現在,我將龍港建鎮十八年來的改革、建設和發展情況簡要向大家彙報。

  一、龍港建鎮以來的改革發展概況

  龍港鎮地處溫州南翼,位於浙江省八大水系之一的鰲江入海口南岸,1984年建鎮,經過1992年和2000年兩次行政區劃調整,現全鎮總面積80.7平方公里,常住人口28萬(戶籍人口23.1萬),其中建成區面積12平方公里、人口12萬,下轄9個辦事處、23個居民區、107個行政村。2001年全鎮實現國內生產總值38.8億元,工農業總產值90.5億元,工業總產值87.5億元,市場商品成交額42億元,外貿供貨值3.32億元,財政收入2.67億元,人均收入6066元,經濟總量佔全縣的四成多。是蒼南縣的經濟中心、溫州市和浙江省綜合實力主要強鎮,是溫州市城鄉一體化發展試驗區、浙江省社會綜合發展實驗區、全國小城鎮建設示範鎮、全國小城鎮綜合改革試點鎮、聯合國開發計劃署“中國可持續發展的小城鎮”項目試點鎮。

  可以說,龍港是中國農村改革的策源地和試驗田。建鎮之初,就在全國率先推出戶籍管理制度、土地有償使用制度、股份合作企業制度“三大改革”,吸引周邊廣大農民自理口糧進城、自建住宅落戶、自辦企業發展、自尋崗位就業,實現了龍港建鎮初期的人口、資金和產業集聚,使龍港從無到有、從小到大、從弱到強,在一片荒灘上建起了一座新興的工貿港口城鎮,成功地走出了一條不依賴國家投資、主要靠農民自身力量建設現代化城鎮的新路子,被譽為“中國農民自費造城的樣板”和“中國第一座農民城”。1995年6月,龍港鎮又抓住了國家十一部委將龍港列為全國小城鎮綜合改革試點鎮的歷史性機遇,以體制創新為重點,從1996年開始,全面實施龍港的小城鎮綜合改革試點工作,在行政管理體制、財政管理體制、計劃管理體制、戶籍管理體制、工業管理體制、城鎮建設和管理方式、教育管理機制等七個方面進行了大刀闊斧的改革,初步構築了適應城鎮運行的管理機制,實現了龍港經濟社會的四個轉變,即政府行為由滯后型向適應性轉變,經濟增長方式由粗放型向集約型轉變,城鎮建設方式由城鎮型向城市型轉變,人們思想觀念由居民型向現代市民型轉變。2001年全鎮國內生產總值、工業總產值、市場商品成交額和財政收入分別是綜合改革前1995年的3.3倍、3.6倍、2.3倍和3倍,精神文明建設也取得了豐碩的成果,通過卓有成效的創建活動,先後被評為浙江省文明城鎮、浙江省教育強鎮、全國群眾體育先進鎮、全國投資環境百強鎮。

  二、龍港鎮改革發展過程中主要做法和經驗

  龍港建鎮十八年來,歷屆鎮委、鎮政府始終堅持以改革為動力,以市場為導向,搶抓機遇,搶先發展,積極通過各項改革,不斷營造新的優勢。

  一是用活土地有償出讓政策。建鎮初期,面對5個只有6000人口、工農業總產值不到500萬元的貧窮落後的小漁村,在一沒有資金、二沒有人口、三沒有產業的情況下,要在短時間內建設一座相當規模的小城鎮,單靠政府投資是不現實的,我鎮發揚“敢為天下先”的改革精神,大膽推出土地有償使用制度改革,在當時小城鎮沒有規劃理念的情況下,率先制定城鎮發展規劃,向周邊地區先富裕起來的農民宣傳龍港的發展藍圖,吸引他們進城建房安家落戶,以每間地基(長12米、寬3.5米)按不同地段分6個等級(最高5000元、最低700元),通過收取市政設施配套費的形式,籌集城鎮建設資金。到1985年底,就徵收了1000多萬元的市政設施配套費,基本上解決了當時“三通一平”建設所需的資金,從1987年開始,對非工業用地實行招投標。我們在堅持政府壟斷土地一級市場的基礎上,通過規範土地供應方式,最大限度地提高土地級差地租,避免土地資產不應有的損失,實現了以地生財、以土養城。1992年最好地塊每平方米出讓價格為15000元,全年收取出讓金5800萬元;1997年最好的地塊每平方米出讓價格為53750元,全年收取土地出讓金7556萬元;1998年以來,共收取土地出讓金和基礎設施配套費5.8億元,並將收取的大部分資金又投入到新的基礎設施和公共配套設施建設,從而形成收取——投入——再收取——再投入的良性循環投資機制,建鎮18年來,全社會投入城市建設資金達81.7億元,確保了城市建設和發展的資金需要。

  二是做好市政設施經營文章。作為小城鎮,在沒有國家直接投資的情況下,要想規劃好、建設好、管理好,必須大膽改革創新,做好城市經營文章。我們針對龍港經濟發達、民資豐厚這一優勢,充分運用市場機制,對城鎮有形資產和無形資產進行重組和運營,走以城建城、以城養城、以城興城的城鎮建設市場化道路。第一,積極推行城鎮建設投資主體多元化、項目運營企業化、設施享用商品化,將一些市政公用設施項目推向社會。現在已推出的公交車線路營運權、街道保潔權、城區河道保潔權、公廁保潔權、垃圾拾荒權、廣告經營權、停車場(點)等經營權均實行公開拍賣、競價招標,使收益型項目效益最大化、支出型項目成本最低化。如在浙江省最早實行的城區河道保潔權招標,環衛部門對我鎮城區內河的保潔成本進行低限估算后,將城區內河的保潔權向全社會公開招標,誰出最低價就把內河全年保潔權讓給誰,經測算,城區13段內河保潔的成本標底為23.2萬元,通過向全社會招標,最後以16.88萬元中標,僅這一項為城鎮管理節省費用6.32萬元,而保潔效果明顯改善。同樣,我們對城區的主要街道實行了保潔權拍賣,確保了主要街道的全天候保潔,環衛部門則對街道的保潔情況予以督查。環衛工人變掃垃圾為找垃圾,保潔質量大大提高。通過保潔權招標,既降低了城鎮運行成本,又提高了保潔效果。第二,我們按照“誰投資、誰建設、誰經營、誰受益”的原則,把專業市場、學校、醫院、賓館等公用配套設施推向市場,吸引民間投資,現鎮內20多個專業市場、128所幼兒園、5家上檔次賓館餐飲、7所中小學、1所縣級中醫院均由社會力量承辦。第三,積極引導村級集體經濟投入公建性項目。如河底高村利用集體經濟創辦了龍華大酒店;方岩村投資建成了龍港影劇院、長途客運車站、陶瓷用品批發市場;新渡村創辦的紡織工業品批發市場,年銷售額達7億元,產品銷往世界各地。這些公建性項目轉由村集體經濟投資建設后,既減輕了鎮政府的負擔,又進一步發展壯大了村級集體經濟。

  三是積極培育特色優勢產業。龍港是靠農民進城自辦企業發展起來的,如果沒有特色優勢產業的支撐,就沒有發展和競爭的優勢,也就很難留住企業,進入農民城的企業家又可能走出農民城到大城市去發展。因此,我們始終把培育特色優勢產業作為經濟發展的重中之重來抓,首先是加快特色工業園區建設。近年來,我鎮相繼建成上規模、上檔次的工業園區3個,其中印刷類工業園區2個,塑編工業園區1個,並以龍金大道經濟走廊為發展軸,規劃了面積5平方公里的印刷、禮品產業基地;以城東廣闊的海積塗園規劃了面積10平方公里的綜合工業園區,使之成為龍頭集聚、品牌集聚、生產要素集聚的基地,充分發揮示範帶動作用。同時以“最優越的地理位置,最優惠的用地價格,最優質的服務”來吸引企業投資,降低用地價格,放低企業進區“門檻”,在園區建設全過程充分體現優惠政策的導向性,對入園企業實行“一站式”跟蹤服務,簡化審批手續,提高辦事效率。當前,相繼有佔地350畝年產5.5萬噸帶鋼生產線,佔地150畝的禮品生產園區,投資2.2億元的BOPP項目及投資1.8億元的BOPET項目落戶工業園區。其次是全力打造“中國印刷城”區域品牌。龍港印刷業憑藉龐大的業務網絡、靈活的經營機制、快速的技術創新和迅猛的區域集聚,而一躍成為我鎮的第一支柱行業。目前全鎮共有印刷企業400多家,2001年實現產值35億元,佔全鎮工業總產值的40,佔全市印刷總產值的40,佔全省印刷業總產值近六分之一,從業人員4.5萬餘人。龍港已成為國內一個具有較大規模的印刷業集散地,是中國印刷技術協會批准命名的“中國印刷城”,是我市正在全力打造國際輕工城十個“國”字號輕工產業基地的一張“金名片”,通過印刷產業基地建設,舉辦一年一次的龍港國際印刷設備及材料展覽會,組織企業參加國內外各類有影響力的印刷會展和產品交易會,以及與溫州服裝、鞋革業的“穿在溫州、印在龍港”產業互動聯誼活動,在國內外打響“中國印刷城”的區域品牌,進一步擴大龍港印刷業的影響。

  四是注重提高城鎮品位。龍港作為農民城,其主體是農民,由農民變遷過來的居民是城鎮化過程的產物,隨着城鎮經濟社會的不斷發展,對居民的文明素質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為此,我們把革除小農意識、提高人的素質作為社會進步的一大戰略措施來抓。首先是以教育培養人。建鎮以來,鎮政府通過多種渠道投入教育經費達5.2億元,逐步把龍港建設成為浙江省的教育強鎮,在辦學體制上逐步探索出一條大社會辦大教育的新路子,形成公辦、民辦一起上,普教、職教、特教、成教、幼教五教一體、各具規模、頗有特色的教育新格局,現全鎮有中小學校55所,其中民辦學校佔13,幼兒教育全部民辦化。其次是以環境熏陶人。在城鎮建設和管理中,我們十分注重環境建設,以優美的生活環境和良好的人文環境來吸引人、熏陶人。近年來,在綠化建設中投資1億多元先後建成江濱外灘公園、龍港大橋公園等,近三年增加綠地面積25多萬平方米;並積極實施舊城“改繕工程”,促進老城區亮化、美化。同時,加大文化建設力度,加快文化積澱,豐富文化底蘊,努力營造濃厚的文化氛圍,積極舉辦各種群眾性文藝活動,如99年舉辦了中國電視吉尼斯龍港200架鋼琴大演奏,2000年外灘廣場群眾文化系列活動等。通過硬軟環境的改善,不斷提高居民的文明素質和城市品位。再次是以制度約束人。為了加強城鎮管理,我鎮先後制訂了《市民文明衛生八不公約》、《市容市貌管理辦法》等制度,在城區範圍劃定噪音和煙塵控制區,加強環境監管工作;實行嚴管重罰,逐步消除一些居民的不良生活行為;通過一系列管理制度的出台和落實,城區的市容市貌有了很大的改變,居民的文明意識有了明顯的增強。

  三、下步戰略目標和發展思路

  邁入新世紀的龍港,面臨難得的歷史性機遇,我鎮要以黨的十六大提出的“發展要有新思路,改革要有新突破,開放要有新局面,各項工作要有新舉措”為指導,加快龍港的改革、建設和發展步伐。努力把龍港建設成為鰲江流域的區域中心城市。重點是做好“五個加快、五個提高”:

  第一,加快城市化進程,提高城市吸引力和輻射力。

  以鰲江港口為依託,做好鰲江兩岸整體協調規劃,加快城區跨江橋樑、高速公路接線、東海大通道、城市道路骨架以及水、電等重大基礎設施建設,加快構築城市框架,不斷完善城市功能。繼續抓好城市綠化、美化、亮化、凈化工程,努力提高城市品位,進一步增強城市的吸引力和輻射力。

  第二,加快產業結構調整,提高區域經濟競爭力。

  以提升特色工業園區為依託,扶持重點骨幹企業上規模、成氣候。重點抓好印刷產業基地、綜合工業園區、塑編工業園區建設,努力形成規模效益和集聚效應,積極運用高新技術和先進適用技術改造提升傳統產業,着力做大做強印刷、紡織、塑編等一批優勢產業,做好“中國印刷城”區域品牌,以溫州禮品城為窗口,加快禮品行業向生產加工領域拓展,不斷延伸產業鏈。

  以推進農業產業化為重點,以現代農業園區為載體,加快發展效益農業,大力發展農村各類專業合作經濟組織,提高農業產業化水平,實現農業增效、農民增收。

  大力發展高素質的第三產業,拓寬就業門路,提高經濟發展整體水平。同時大力發展金融保險、科技服務、房地產、勞動力等生產要素市場,通過規範市場經濟秩序,努力建設“信用龍港”。

  第三,加快社會各項事業發展,提高經濟和社會的協調水平。

  積極實施“科教興鎮”戰略,加大科教投入,推進科教優先發展。引導幫助企業與國內科研單位和大專院校建立技術合作,建立科研成果產業化和“產、學、研”長期協作的機制,以提高人的素質和城鄉文明程度為目標,廣泛開展群眾性精神文明創建活動,把文明城鎮建設推向更高層次,促進經濟和社會的協調發展。

您正在瀏覽: 在全國城郊小城鎮發展建設研討會上的典型發言
網友評論
在全國城郊小城鎮發展建設研討會上的典型發言 暫無評論

相關範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