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演講稿 > 導遊詞 > 烏鎮導遊詞

烏鎮導遊詞

手機:M版  分類:導遊詞  編輯:pp958

  篇一:烏鎮導遊詞

  大家好,我是婧婧,是你們這次游烏鎮的導遊。請大家跟緊隊伍,注意安全。有什麼要我幫忙的儘管提出來。

  首先,我來簡單地介紹一下烏鎮:烏鎮,是中國江南的封面,傳承着千年的歷史文化,淳樸秀美的水鄉風景,風味獨特的美味佳肴,深厚的人文積澱和亘古不變的生活方式使烏鎮成為了東方古老文明的活化石。

  走過一條走廊,就能看見一汪綠油油的水。一些白牆黑瓦的房子坐落在水邊。水邊栽着數不清的垂柳。

  繼續往前走,經過一座小橋,我們來到了石板小巷。這條狹窄的小街是用青石板鋪成的。小巷兩旁的居民仍住在古色古香的民房中,你是否感覺到一種親切自然的感受呢?

  走着走着,我們來到了小巷的盡頭,這裡有一個染布紡。染布紡染得最有名得就是藍印花布,藍印花布是烏鎮的特產,也是我國的工藝精品。

  我們走出了小巷,來到一條小河邊,這裡有許多名小吃:白水魚吃起來肉嫩味美;熏豆茶香氣馥郁。還有很多香氣撲鼻的小吃擺在河邊。

  我們上了烏篷船,準備划船離開烏鎮了。我們的船在河面慢慢地滑行。看!河邊的垂柳在風中搖晃着,好像在歡送我們。我突然想為大家獻上一首歌:“搖啊搖到外婆橋,外婆誇我好寶寶……”

  篇二:烏鎮導遊詞

  嗨!大家好,我是你們的小導遊高梓菲,出去旅遊可不僅僅是品嘗那裡的名小吃,更重要的是欣賞周圍美麗的景色。高興地告訴大家,現在我們來到了富饒美麗的水鄉——烏鎮。

  烏鎮是著名文學家矛盾的故鄉,也是名副其實的江南水鄉,人人說烏鎮美,可是烏鎮草不沒,花不美,為什麼要說它美呢?如果有人這樣說,他就一定錯了,烏鎮最美的就是水,是那裡的水吸引了旅行者的目光,住在烏鎮里的人,以水為道,船為交通工具。

  烏鎮碧綠碧綠的水像一塊大祖母綠,清澈誘人,令人心曠神怡,時不時一葉葉烏篷船緩緩地從水面經過,一陣陣清風吹來,水面泛起層層水波,遠處一個個可愛的泉眼噴出清涼的泉水,還有那一座座石板橋,從這一岸橫跨到另一岸,無數船隻從橋洞里經過。站在橋上,一切煩惱將全部拋到腦後。這小橋流水的特色景觀,真是令人目不暇接。

  現在請大家的目光轉移到河水兩邊的房屋上。烏鎮的房子有一個特點,每個雪白的牆壁上都開了一個木門,木門沒有完全遮住門洞,只有一半擋住門洞的下部分,以前那裡的人不懂窗戶是什麼,就把門打開通風,可又怕娃娃爬出,就在下面擋了個木板,如今,人們已經開了窗戶,但這種半擋門還沒有改變。屋面是由烏黑光亮的瓦砌成的,堅固可靠,這樣的屋子排在水的兩邊,一直延伸到遠方,這種房屋叫做白牆黑瓦房。

  烏鎮還有一種特產叫做藍花印布,這種布的底色是深藍,上面印有很多白色小碎花,是中國最最原始的布料。藍花布最主要的染料是藍草汁,就是藍草的汁水,其它的配料有黃豆、綠豆等植物里提取出的顏料,精心染制而成……

  現在剩餘的時間裡,大家自由參觀一下,在烏鎮里有一種叫“葉子團”的特色小吃,鬆軟爽口,大家可以去品嘗一下。

  祝大家在烏鎮旅途愉快,謝謝。

  篇三:烏鎮導遊詞

  各位遊客大家好,我是大家今天的導遊劉 X ,大家可以叫我小劉,今天我將帶領大家參觀的是烏鎮、西柵。

  烏鎮是浙江的一個水鄉古鎮,烏鎮地處浙江北端,與江蘇省相鄰,曾經是兩省三府七縣交界之處。春秋時期,烏鎮是吳疆越界,吳國曾駐兵於此以防越國,當時稱烏戌。“烏鎮”的稱呼,首次出現是在唐咸通十三年。南宋嘉定年間,以市河為界分為烏青二鎮,河西為烏鎮,河東為青鎮,解放后,統稱烏鎮。

  關於“烏鎮”一詞的由來,還有一個典故。據說在唐憲宗元和年間,浙江刺史李琦妄想割據稱王,舉兵叛亂,朝廷命烏贊將軍率兵討伐。烏將軍武藝高強,英勇善戰,打得叛軍節節敗退。李琦突然在市河河畔掛牌休戰,正當烏將軍就地紮營伺機再戰時,李琦卻於當日深夜偷襲營地。烏將軍倉促應戰,最後連人帶馬跌入李琦設下的陷阱,被叛軍亂箭射死。雖說仗是打輸了,但是烏贊將軍那種正直、忠誠、愛國的表現,讓老百姓十分欽佩。大家為了紀念他,就把鎮名以他的姓氏為名,改稱“烏鎮”。

  烏鎮二期的西柵景區毗鄰古老的京杭大運河河畔,佔地三平方公里,由 12 個碧水環繞的島嶼和 72 座形態各異的古石橋組成,需坐渡船才可以進入景區。相對一期東柵景區而言,二期的保護和開發更加完善徹底,人和環境、自然、建築更為和諧。橫貫景區東西的西柵老街長 1.8 公里,兩岸臨河水閣綿延 1.8 公里有餘,整個景區內保存有精美的明清建築 25 萬平方米,真正成為了觀光、休閑、度假、商務活動的最佳旅遊目的地。

  草木本色染坊

  整個工坊佔地 2500 平方米,地面是青磚鋪就的,上面豎立着密密麻麻的高桿和階梯式曬布架,規模相當龐大。這裡除了製作藍印花布外,還有獨特的彩烤工藝流程,而且當時的彩烤色彩也十分豐富,都是從當地的草木原料中提取出來的,像茶葉啊,桑樹皮啊,杭白菊啊,都是提取色素的原料。紅茶可以染成淺紅色,綠茶可以染成淺綠色,杭白菊可以染成淺黃色,桑樹皮可以染成淺褚色,因此,這個染坊在當地被叫做草木本色坊。

  敘昌醬園

  中國是醬油生產起源最早的國家,距今已經有兩千多年的歷史了,而敘昌醬園是烏鎮有歷史記載以來最早的醬園,它是鎮人陶敘昌於清咸豐九年創立的。

  醬園前店后坊,自產自銷,現在我們看到的就是它曬醬的地方。滿院子都是青灰色的醬缸,我們從缸身上,斗笠上都可以看到“敘昌醬園”的字樣。大晴天的時候,工人們就把斗笠取下,露出蓋着蠶絲棉的醬缸,讓裡面的豆瓣醬盡情的吸收陽光。或許大家要問,為什麼要蓋一層蠶絲棉呢?首先這是因為要防灰防蚊蟲,另外一方面,蠶絲有很好透氣性,讓豆瓣醬可以在烈日下更好的呼吸發酵。曬的時間大概要 3 — 4 個月,直到變成黑褐色為止。

  這裡是陶家的一個會客廳,旁邊還有一些照片,上面是做醬的工藝流程。做醬的工藝比較複雜,要先浸泡黃豆、蠶豆、小麥等原料,再利用竹匾制曲,再發酵,發酵好了加鹽水放到外面暴晒,而暴晒的時間是最久的。以前江南一帶的人家幾乎都是自己做醬的。

  亦昌冶坊

  亦昌冶坊也是前店后坊的性質,大家現在看到的這口鍋被稱為“天下第一鍋”。明代嘉靖年間,湖州鐵匠沈濟帶着一身熟練的冶鍊技術來到烏鎮開了個小作坊,當時它是浙西唯一的一家冶鐵作坊,因此生意興隆,發展的很快。這口大鐵鍋就是同治五年家族生意最鼎盛的時候做出來的,既展示了自家冶鍊的高超技能,也展現了他家的經濟實力。旁邊牆上的照片有關於這口大鐵鍋的資料記載,我們面前的這一口鐵鍋,也是根據資料仿製的,並不是真品。

  往左走上樓是一個體驗區,每個禮拜的二、四、六下午 2 點到 4 點,這裡會有專門的師傅給大家展示鐵鍋的製作過程。這個屋子的建築結構也非常特別,所有立柱都是用石料雕鑿而成,因此有“石腳屋”之稱,其實這也是為了防止冶鍊過程中四處飛濺的火花引燃木料,釀成火災。這面牆上描繪了冶鍊鐵鍋的所有製作步驟,其中最耗時間,也最難的一步就是給爐子升溫,因為要鐵水熔化,溫度一定要達到 1400 度以上才行。我們身邊這個就是給爐子鼓風的風箱,大家可以在這裡繞一圈參觀一下。

  昭明書院

  昭明書院得名於曾在此地讀書的南朝梁昭明太子蕭統。蕭統編輯整理的《文選》是我國第一半詩歌散文選集。在很長一段時間裡,《文選》和《古文觀止》、《唐宋八大家文鈔》都是古代讀書人案頭必備的文學讀本,影響深遠。

  前方庭院中有四眼水池,四周古木參天,正門入口有明朝萬曆年間建立的一座石牌坊,上題“六朝遺勝”,龍鳳板上有“梁昭明太子同沈尚書讀書處”的字樣,在文革期間,被有心人塗上了石灰,才得以倖存。

  書院的后冊是茅盾文學獎獲獎作家及作品展覽館。烏鎮是文學巨匠茅盾的故鄉,自第五屆開始烏鎮已經成為茅盾文學獎的永久頒獎地,第五屆是在烏鎮一期東柵,第二期是在我們西柵。

  三寸金蓮館

  中國封建歷史里的纏足現象存在了上千年,對於這段纏足歷史,歷來都是褒貶不一。這個三寸金蓮館用大量珍貴的實物和圖片給大家講述中國歷史上的纏足文化,如此系統全面的介紹,在世界上也是第一家。

  我們現在進的是當初西柵大街大戶人家的房子,這裡很多景點包括客棧都是把幾個大戶人家的房子打通建成的。我們現在第一進的地方是做商店用的,主要賣一些工藝品。第二進是蠟像區,讓遊客了解一下當時裹小腳的場景。這邊是我們的女孩到了一定年紀,長輩給她裹小腳的場景。裹腳一般都是在女孩 5 — 8 歲的時候,如果年齡太小,腳還很軟,可能會裹的不到位,落下終身殘疾,沒辦法走路,如果年齡太大,腳掌就定型了,裹起來更痛苦,而且也裹不漂亮。現在我們到裡面的展覽館去看一下。

  那個時候就已經有高跟鞋、坡跟鞋了,為的是讓腳顯的更小些。大家看他們的鞋子都是尖頭鞋,那我們現在穿尖頭鞋是為了漂亮,為了時髦,那時候他們的腳本來就被綁成了尖形,所以鞋子都是尖頭的。當時她們只有大腳趾是不動的,其他四個腳趾都被折斷壓在腳底板下面,同時還要把腳面骨折斷,從而把腳裹成一個彎弓的形狀。

  大家過來看一下這邊的兩雙鞋子。這是一雙富貴高筒靴,是富家小姐或有錢人家的小姐穿的,平常的鞋子都是自己做,做靴子的話就要請專門的鞋匠來訂做。這靴子上的花卉是牡丹花,也表示大富大貴的意思。這邊這雙是專門給古時的歌舞妓跳舞時穿的,腳後跟這個抽屜是放花粉用的,下面還有個鏤空的蓮花形狀圖案。跳舞的時候,隨着腳步的移動,會有一朵朵的蓮花印在地板上,因此這被稱為步步生蓮鞋。

  往裡面進去,這些都是小孩子的童鞋,有虎頭鞋、十二生肖鞋等等。再進去就可以看見更多的鞋子,這裡的鞋子有按種類分,按地區分的。像這幾雙鞋子普遍要偏大點,因為是民國初年的時候的鞋子,那時候纏腳不是很講究,所以腳還是比較大的。現在我們看看這些小的,這幾雙單個的鞋子很有特色,它們都是單個的,叫做訂婚鞋。因為當時男婚女嫁都是靠媒婆做媒的,媒婆會把女孩子的繡花鞋其中一隻拿到男方家給女孩做媒,而男方的父母就看着這鞋子來選媳婦。他們主要看兩方面,一方面看大小,因為當時以小腳為美,另一方面是看鞋的做工,也就是鞋面上的繡花。因為女孩子裹了小腳之後,幹不了重活了,只能在家裡做些家務活,女工方面當然也是非常看重的,因此挑媳婦主要就是看鞋子的大小和做工這兩個方面。

  這裡還有一雙睡鞋,顧名思義是睡覺時穿的鞋子。這鞋的底是軟的,睡覺前套在腳上,出門的時候在這雙鞋子外面再套一雙硬底的鞋子就可以了。

  這邊有四個地區的鞋,南方的,北方的,中原地區的,江南地區的。其中中原地區的腳型是最漂亮的,像湖南湖北這一帶,而且那裡做的鞋大多是坡跟鞋。大家都知道,相同長度的鞋子,做成坡跟和做成平跟效果會有很大的差別,做成坡跟后看上去明顯更小些。中原地區的女孩有纖骨的稱號,她們骨骼長的比北方女孩要小,因此腳也相對小些。而纏腳是要按比例的,纏的過小了會影響女孩子的正常行走,所以北方的鞋子要相對的大一些。

  這邊是 72 雙精品鞋,這些大一點的是民國時期的,這些有點少數民族味道的是青海地區的,都是從山區農戶家收集回來的。

  這邊還有兩雙鎮館之寶—兩雙出土文物。這裡是故意放着一大一小兩雙,做一個對比。這雙是北宋年間的,到現在已經有 1000 多年的歷史。當時還沒有廣泛流行纏腳,當時沒有纏過的腳是跟我們現在一樣,自然生長的,那這個鞋子也是蠻大的,按現在的標準來說有 39 碼 的樣子。那旁邊這雙就明顯小很多,這是明朝的鞋子,也是從烏鎮近郊出土的一雙三寸金蓮鞋。因為明朝是纏腳最鼎盛的時期,那個時候如果女孩子不纏腳是嫁不出去的。

  剛開始流行纏腳是在南朝的時候,李后祖有個宮女叫媚娘,她本身腳比較小,經常在跳舞的時候不穿鞋子,用布把腳綁一下,在棉花上面跳舞,李后祖就讚譽她是“凌雲之態”。那時候開始就以小腳為美,到了宋代的時候開始有了三寸金蓮的說法。它從宮廷傳到一些富貴家庭,再傳到妓院,慢慢的開始廣泛流行。那時候民間老百姓還不怎麼會纏,特別是在農村,農村裡的女孩子是家裡勞動力的一部分,纏腳后就意味着不能下地幹活了。那到了明朝的時候,如果說女孩子不纏腳肯定是嫁不出去的。皇帝朱元璋娶了馬皇后,因為上轎時一陣風吹來,把轎簾吹開,露出了馬皇后的一雙大腳而被人恥笑,於是就有了露馬腳之說。

  清朝的宮廷裡面是不纏腳的,因為滿人認為江山是從馬背上打來的,纏了腳還怎麼騎馬呢?康熙皇帝在康熙三年的時候下了一個禁纏令,就是說凡是我康熙元年出生的女孩一律不準裹小腳,可是漢族的老百姓太多了,而且纏足的思想也根深蒂固了,他們還是在偷偷給自己家裡的女孩子裹小腳。於是在康熙七年的時候,朝廷就索性不管了,也把這個禁纏令罷免了。真正沒有裹小腳是在民國的時候。

  這個腳是我們烏鎮 90 多歲的老人家的腳,她這個腳已經不是三寸金蓮的小腳了,而是有點畸形。因為這位老人家 10 的時候父母給她裹了一段時間的小腳,後來又不裹了,但是腳始終長不好,就變成這樣畸形的了。

您正在瀏覽: 烏鎮導遊詞
網友評論
烏鎮導遊詞 暫無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