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演講稿 > 公眾演講 > 歷史不該忘記(紀念12.9運動演講稿)

歷史不該忘記(紀念12.9運動演講稿)

手機:M版  分類:公眾演講  編輯:pp958

歷史不該忘記(紀念12.9運動演講稿) 標籤:奧巴馬開學演講

  尊敬的各位老師,各位同學:

  大家下午好!

  在66年前那個動蕩不安的時代,日本帝國主義對我中華大地虎視眈眈,而當局的國民黨政府卻採取不抵抗政策。眼看國之將忘記亡,在這生死存亡之際,熱血沸騰的學生們率先挺身站了出來。1935年12月9日,北平學生在中國共產黨的領導下,發起了一場浩浩蕩蕩的抗日救國運動,並迅速擴展到全國各地,為1937年開始的抗日戰爭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一次的青春,一次的勇往直前,一次的無悔人生……北平的學生們不是強暴,迎着反動派的刺刀奮勇前進,以他們的吶喊,他們的行動,甚至他們的鮮血來喚醒全中國的百姓。

  今天我們相聚一堂,對先輩們表達了崇敬與懷念,但是社會上似乎還有些與此格格不入的現象。在這裡,我要告訴大家的是另外一些事情。

  我為準備這次演講會,我打算閱讀十幾本有關書籍。為此,我特意去了上海書城及上海圖書館,但遺憾的是,這些書我一本也沒找到。大家一定很驚奇,這十幾本書圖書館和書城裡一本也沒有,不太可能吧?但事實往往就是如此殘酷。在上海書城的查詢處只有一本書有過記錄,可後面幾本卻清晰地打印着“從未進貨”。在上海圖書館的遭遇則更離奇了,我在館中的電腦里查到了十幾本書,且都顯示“在館中”。可是,當我要求借閱時,工作售貨員卻遺憾地告訴我:一本也沒有。是遺失了?還是處理了?誰也不知道。

  數小時的奔波換來的卻是兩手空空,我被極度地震撼了!這到底是怎麼回事?我不停地問自己。我們的民族自豪感到哪裡卻了?難道就沒有人願意記載這些先輩們的英雄事迹,去讓後人們繼續歌頌,懷念嗎?暢銷與銷量真的如此重要嗎?我們的責任感又到哪兒去了?這不由使我想起了另一個民族。

  曾有一家美國雜誌這樣評價過法國人,即使是不關心新聞的美國辦,也知道法國那兒檔子事:他們的政府限制電影;他們的院士定期[你閱讀的文章來自:] 消除法語中的外雜詞;他們的教育界主張法蘭西美食欣賞應從姓姓抓起,彷彿逆潮而進的魚,法國人倔頭倔腦,當美國人美聯社滋滋地唱,其他人民顛屁顛屁地跟着哼哼時,法國人總是一臉嚴肅地打岔,叫美國人好不掃頭。

  我只能說,法國人以自己身為法國辦而自豪,那我們呢?有一位遊歷過中國的日本青年在網書發表了一篇文章,講述其在中國遇到了許多官員、商人對其一個毫無背景的日本學生卑躬屈膝、百姓般奉承。當談到黃繼光、羅盛救這些民族英雄時,居然有人說:“這種傻瓜以後再也不會有了“。說真的,我真為這些中國人害燥。

  中華文明,泱泱五千年,一個歷經磨難卻依舊堅強、充滿傳奇色彩的民族,怎麼自己看不起自己呢?我們為自己的歷史而自豪,但只講歷史會忽視未來,開發年輕一代的智力,尋找一個歷史與未來的結合點,那就是投資教育,投資科技。

  但是,任重而道遠。在此次9.11事件后,一位生還者------,《中國日報》北美髮行公司部經理孫玲玲------的一段口述曾在國內論壇上引起過一陣爭論,她說:當時的情況雖很混亂,可人們走得很慢,緊張而有序,樓上有擔架下來,大家會主動讓出一條通道,讓傷員先走;樓里工作的盲人帶着導盲犬下樓來,大家也會主動讓路;消防隊員全身是汗大家拿水給他們喝,還往他們身上洒水;在大門口,8年裡朝夕相處的警衛說:“別慌,但是行動要快……這是一場關於國民素質的爭論:如果異地相處,我們能做到嗎?像美國人那樣。------記住了其中一個回答:不要問“我們”,先問“我”。

  在如今這個商業社會中,人們追求的最多的似乎只是金錢、權力、地位,可真的只有這些嗎?人生的意趣似乎應完全在那些不相干的事情上,在那些看似無關的東西上面。人與人之間的較量有時也是這樣,不是你擁有的實實在在的某種東西的較量,不是金錢、權力、房子的較量,而是人格、品行、道德的較量。

  各位,真正的愛國並不是口頭上的豪言壯語,而是要付諸於每個人的實際行動上。今日所談的並不是一個事件,一本書的問題,這是一個偉大的國家的象徵,它標誌着愛國者夢寐以求的自由與民主,也記載了一段催人奮進的史實。

  

您正在瀏覽: 歷史不該忘記(紀念12.9運動演講稿)
網友評論
歷史不該忘記(紀念12.9運動演講稿) 暫無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