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演講稿 > 會議發言 > 教師三八婦女節座談會發言稿

教師三八婦女節座談會發言稿

手機:M版  分類:會議發言  編輯:pp958

教師三八婦女節座談會發言稿 標籤:給教師的建議 實習教師 教師法 小學數學教師五項修鍊 語文教師

  行走在專業成長的路上

  ——區教師三八婦女節座談會發言稿

  尊敬的各位領導、各位姐妹:

  大家,下午好!我是來自南通市觀河中學的張燁。

  很高興有機會跟大家談談我的成長曆程。

  作為一名農村學校的草根教師,雖然我的成長有些曲折,但總體說來還是非常幸運的。

  1996年從南師大畢業分配到觀河中學。看到對角線才能畫出50米跑道的泥地操場、嚴重匱乏體育器材室,我蒙了!在這樣的環境下,我將如何實現自己的體育夢想呢?帶着這樣的困惑,我開啟了自己的職業生涯。

  那時,我們觀音山歸通州市管轄,上級組織的活動都由八一中學作為代表參加,賽課、運動會等等通通都跟我們搭不上邊。學校又沒有專職的、科班出生的體育教師,那時的我沒有師傅的引領、指導,沒有現成的經驗借鑒,生活在觀中——那一方小天地中,像一隻"井中之蛙".直到2001年,觀音山劃歸崇川區管轄,我才有了參加各類活動的機會,這讓我看到了"井"外的天空是多麼地美好!

  2010年,區教體局推進名師培養工程,我有幸作為培養對象,踏上了由"被迫"到"自動"、痛並快樂着的專業成長快車道。

  回顧這四年的經歷,我深切體會到:

  一、目標——專業成長的自我覺醒

  在教體局的安排和倪勝勇導師的建議下,針對自己的實際情況,我將"南通市骨幹教師"作為自己的發展目標。這一目標成為推動我前進的強大動力,激勵着我不斷前進。這正如"跳蚤效應"告訴我們:人必須要有吸引他們未來的目標,這樣才能喚醒生命成長的自我覺醒。

  二、學習——專業發展的持久動力

  古人云:"讀書使人進步".為了使自己能跟上"名師培養共同體"成員的步伐,我放棄了喜愛的廣場舞、手工編織等愛好,將業餘時間都利用到學習上,正所謂"學無止境。我先天不足,唯有後天勤奮補上!"

  1.閱讀——促我自新

  有人說:"體育教師四肢發達,頭腦簡單,一介武夫而已。"這話雖然說得有些偏激,但也折射出部分體育教師的個人修養、文化底蘊的不足,正是這種偏頗的看法成為制約我們體育教師進一步發展的瓶頸。在與導師——倪勝勇的第一次見面會上,他便教導我:"體育教師要想進一步發展,要想成為‘有為’之人,‘閱讀’是最好的途徑。"

  我敷衍了一段時間,收效甚微,便沒有了動力。王麗琴博士的"中小學教師專業成長新路"講座,讓我感觸頗深,有一種想飛起來的衝動!是呀,時間就像海綿里的水,只要我們去擠,總會有的,哪怕每天只有10分鐘,日積月累,那將是多大的一筆財富呀!於是,我開始克服人性的弱點——懶。工作之餘專註於閱讀,由開始的茫然不知所措,不論什麼書籍都讀,到後來的有目的、有針對性地閱讀,這為我積攢了教育教學理論,讓我的體育課堂增添了生機和活力。現在,閱讀已成為我生活中的常態,每天至少閱讀一個小時,節假日適當延長。

  2.研修——促我提升

  區教體局安排各級各類專家的專題講座,讓我看到自己和別人的差距,更喚起我的提升意識,同時也讓我認識到,只有恪守教師專業倫理,勇於探索,才能做一名與時俱進的體育教師。在"國培"學習、名師成長論壇和主題性研討等研修學習中,我堅持做好筆記,反覆琢磨專家的教育教學方法,及時整理自己的學習心得,將先進的教學理念轉化為自己的教學行為,真正實現學習——反思——實踐——總結——提升。

  3.網研——促我起航

  加入區名師培養共同體后,我雖然養成了主動學習的習慣,但一直沒能突破寫作的瓶頸。偶然的機會,我加入到"學體"QQ群,這樣有了和全國各地的同行交流的機會。在群中,得知了《中國學校體育》博客圈的存在,在群內老師的幫助下,我開通了自己的新浪博客。在參加學體"草根爭鳴"論壇活動中,我找到寫作的素材;通過撰寫博文,我達到練筆的目的,從而也提高了自己駕馭文字的能力。近四年,我在國家級刊物《中國學校體育》雜誌已發表12篇文章。

  三、磨鍊——專業成長的核心動力

  特級教師許衛兵說:"我覺得最基本的方式就是‘教學+研究’。這二者中‘教學’是基礎,而‘研究,恰恰可以讓日復一日的平淡教學變得鮮活、充滿張力。"為了使自己的課堂教學充滿活力與張力,我經常觀看"全國體育教學的優秀展示課"和江蘇省教學新時空的"名師課堂",細心揣摩名師們點撥、評價、激勵等語言藝術的精妙之處,提煉體育教學的技巧和要領,並將錄像課中有效的教學方法、手段借用到我的隨堂課中,實現自身教學過程的不斷優化,有效改善自身的教學實踐活動,推動自身專業的快速成長。

  感謝大家的傾聽。不當之處,敬請批評指正!最後,祝大家節日快樂,工作順利,萬事如意!

您正在瀏覽: 教師三八婦女節座談會發言稿
網友評論
教師三八婦女節座談會發言稿 暫無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