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演講稿 > 會議發言 > 2017年全市教育工作會議盧氏縣發言稿

2017年全市教育工作會議盧氏縣發言稿

手機:M版  分類:會議發言  編輯:pp958

2017年全市教育工作會議盧氏縣發言稿 標籤:會議精神 黨務工作 辦公室工作 找工作 工作經驗

  網絡教研,助推盧氏教育均衡發展

  ——2017年全市教育工作會議盧氏縣發言稿

  提起盧氏縣,同志首先想到的一定是深山區縣,國家級貧困縣,到處是連綿不斷的群山,曲折迂迴的河流。這些顯而易見的事實中孕育着盧氏教育的一切難題。首先是教育質量的不均衡,縣直學校的質量明顯高於鄉鎮;其次是教學規模的不均衡,在盧氏縣,上千學生規模的學校和十幾個、幾個學生的教學點普遍存在;最後是教研教改的不均衡,條件較好的學校已經開始嘗試"翻轉課堂",條件差的學校連最起碼的集體備課都很難做到,一些教學點甚至連開齊體音美課程都有困難。

  面對這樣的局面,過去的教研教改只能採用兩種方式進行:一是不惜工本的開全縣規模的教研會,教師們百里奔波,費時費錢之外安全也難以保障,如果遇到大雪封山或者河水暴漲,則更是寸步難行,教師們只能望會興嘆;二是教研室奔波於各鄉鎮調研指導,常常是早上七點出發,晚上七點多回來,教研員精疲力竭,但指導工作只能是蜻蜓點水,起不到太大的作用。怎麼辦呢?我們把目光投向了網絡教研。我們堅信:一根網線可以聯繫千家萬戶,天涯即刻可以變為通途,利用網絡我們也一定可以把幾百個教學點聯繫在一起,讓教師足不出鄉參與到教研教改中來。

  一、利用網絡破解迅速傳播教改教研信息和優質教育資源難題

  我們首先開通的是辦公系統。各類QQ群、微信群、飛信群迅速建立起來,這就可以使各種通知、教研訊息迅速傳達到盧氏縣的每個角落。在此基礎上建立起"集體備課聯盟",可以跨校、跨鄉,甚至跨縣、跨市進行集體備課,部分學校還藉助地理優勢,和西峽縣、欒川縣一些名校建立聯盟,極大解決了小規模學校,尤其是一人承包一門學科教師的備課問題。與"集體備課聯盟"建設同時,盧氏資源網正式運行。通過教育資源平台和視頻平台,學科教研員和優秀教師編寫的近兩萬份優質資源可以順暢地流向薄弱學校,教師可以憑賬號密碼隨時獲取。

  二、利用網絡破解優質視頻資源庫建設難題

  目前,盧氏縣已在縣直和各鄉鎮建起了20個錄播室,在2015年的"一師一優課,一課一名師"活動中,錄課2150節,860節獲得市級優質課。三門峽市教委發文稱:"盧氏縣在這次活動中表現尤為突出,他們領導高度重視、認識到位,電教、教研部門溝通深入、合作默契,整個活動起步早、動作快,活動範圍廣、參加人數多,工作細緻認真紮實、曬課多且評課材料齊全規範,值得其它縣及市直學校學習。"2016年錄課1825節,191節獲得市級優質課,再次奪得全市第一。部分視頻課順利通過省優,衝擊部優。這一千多節市級優質課大大緩解了優質視頻資源不足問題。

  三、利用網絡破解鄉鎮教師足不出鄉參與大型教研活動難題

  我們認為網絡教研首先要解決的是視頻會議問題,目前盧氏縣已建起26個視頻會議室。2016年9月14日盧氏縣進行了第一次網上"說聽評三位一體展評"活動,實現了鄉鎮教師足不出鄉參與到縣級教研活動中來的最初設想,標誌着盧氏縣與百里奔波開大會的教研模式徹底告別。《教育時報》以《盧氏縣:讓網上教研成為新常態》為題報道了這件事,報道中說:"網上教研活動的開展,不僅便利、快捷,還大大節約了成本,取得良好實效。"

  四、利用網絡破解教改教研走進每一位教師的教學實踐難題

  大家知道,教育教學涉及到幾十個教學科目,多場活動同時直播和戶外直播是經常的事,這兩個難題解決不了,網絡教研就不能走進每一位教師的教學實踐和學生的學習實踐。破解這兩道難題,我們選擇了cctalk直播平台。以10月14日小學數學cctalk網絡直播為開端,盧氏縣cctalk網絡教研正式拉開序幕。到目前為止,盧氏縣已建起了盧氏教研平台1個,學科平台20多個,班級平台50多個,直播課程近60門,線上線下學習不下5萬人次。

  盧氏縣cctalk網絡教研經過了四步走:

  1、積極推廣、普及cctalk網絡教研。10月20日,東城小學二(4)、(6)班因為水痘疫情停課一周,任課教師利用CCtalk開設網絡課程,確保學生成績沒有受到絲毫影響。

  去年11月22日一場暴風雪突臨豫西大地,盧氏教研室迅速響應市教育局號召,組織實施網絡課程,從"三門峽雲課表"看,這場活動中國共產黨計直播30節課程,有18節來自盧氏縣,佔全部課程的一半還要多。這18節課的後面就是18團隊在支撐,這次活動鍛煉了很大一批人。

  2、解決多場活動同時直播難題。11月4日,首都師範大學骨幹教師"水源地送教到盧氏活動"舉行,這次活動需要四場現場活動同時直播。經過實踐,盧氏教研室成功解決了錄播教室和CCtalk結合難題,全縣教師1000餘人在自己學校通過手機觀看了這場直播,效果良好。多場活動同時直播問題的解決具有重大意義,自此以後,同一天分學科開展網絡教研活動在盧氏已經變成現實。

  3、解決戶外直播難題。11月18日,盧氏縣教育流動現場會在木桐中學召開,沿途考察沙河、潘河、木桐三鄉六校教育均衡發展現狀。其中重要的一項活動是每節課同時通過CCtalk直播2到3節課,並直播陽光大課間。通過集體攻關,成功把攝像頭和筆記本電腦結合起來,解決了戶外直播問題。戶外直播問題的解決,標誌着網絡教研不僅可以走進了每一個課堂,而且走進網絡信號覆蓋的任何一個角落。

  4、開展優質課大賽。去年12月19日,盧氏縣的數學優質課大賽五十二節課完全通過CCtalk直播方式進行,這對盧氏縣教育系統是一次很大振動,掌握cctalk操作技術一下子變成了教師們的自覺行動。

  五、利用新媒體做強做大盧氏教育新格局

  2017年元月開始我們籌劃、實施了"盧氏縣綜合實踐活動", 2月3日到9日通過"盧氏縣綜合實踐活動交流群"直播了103場社會實踐活動。為什麼要搞着一場規模空前的活動呢?我們就是要嘗試利用新媒體做強做大盧氏教育新格局。

  1、錘鍊一支信息技術過硬的隊伍。我們舉行的是103場實踐活動,至少要參與教師300餘名,學生12000餘名,連帶家長人數會更多。要活動,要直播就離不了應用信息技術;為了比別人做得更好,就更要研究信息技術。對於教師而言通過活動錘鍊了隊伍,對於學生而言通過活動掌握了一些信息技術,對於家長而言通過活動普及了信息知識,為以後的教學信息化奠定一個良好的基礎。

  2、培養學生的核心素養。學校教育不能只在"傳授知識"這個小圈子裡轉,實現"培養學生的核心素養"才是最終目標。我們通過研究擬定了九大主題,培養學生核心素養中最為關鍵的人文底蘊、科學精神、學會學習、健康生活、責任擔當、實踐創新六個方面。

  (1)我們開展"春節文化?盧氏民風民俗"、" 盧氏人文?探秘盧氏古文化"主題活動,讓學生在活動中了解中華傳統文化的博大精深,培養學生對家對國對本民族的自豪感。在培養學生"人文底蘊"方面作用明顯。

  (2)我們開展"研究性學習?跨學科深度融合"、" 學科實踐?學科拓展和應用" 主題活動,把課本知識和課外實踐聯繫起來,讓學生在做中學,在學中作。既促使學生學會學習,也培養了學生的科學精神

  (3)我們開展"我愛盧氏?保護綠色家園"主題實踐活動,學生調查之輩,保護水源地,大聲疾呼全社會保護環境,從中也體會到健康生活的重要意義。

  (4)"社區服務?送溫暖獻愛心"主題活動,讓學生走進養老院,走進留守兒童,讓孩子們在活動中認識到自己的幸福,認識到自己的擔當。

  (5)"我愛我家?今非昔比說變化"" 家鄉變化?我看新農村建設"兩大主題讓學生們認識到時代的進步,知識的重要,家鄉的變化,無不依靠在前人的基礎上實踐創新。

  (6)"紅色盧氏?紅色精神傳承"這個主題活動,是孩子們認識到目前幸福生活來之不易,學習前輩光榮傳統,樹大志,立志做對社會有用的人。

  3、引起全社會對盧氏教育的關注。一場活動只是一個導引,它引起的波動不可估量。今年的103場活動中,涉及學生家長有斤千位,學生採訪調查涉及各鄉鎮政府和縣十多個行政部門,家鄉的社會名流更是活動的主角之一。從直播互動來看,好多省市名人加入到互動行列,常常聽到教師和學生說自己和某某名人說話了,就是明證。從目前來看,視頻回放高達三十多萬,"盧氏"這個歷來名不見經傳的小縣城現在出現的頻率正在提升。

  一座偏僻小縣,如何做強做大,依據這次活動,我們得出基本的思路:靠信息技術促使盧氏教育均衡;依據"培養學生的核心素養"佔領教育的制高點;通過實實在在的活動引起全社會對盧氏教育的關注。

  六、助推教育均衡

  (一)主推——同步課堂

  教研員及城區名師主講的優質課,各種優課大賽活動都提前下發課表,使農村學校的學生同步學習,享受縣域內優質資源。

  (二)引入——名師課堂

  教研室還向各學校引進了美麗鄉村課程、南京棲霞區名師課程、鯊魚公園兒童科學頻道等課程。

  (三)配送——專遞課堂

  針對小規模學校多、一人一校教學點多的現實盧氏縣教研教研室把小學體音美網絡系列課程建設的任務分包給了縣直的優秀體音美教師。在網絡一端,縣直的教師們直播着體音美課程,在網絡的另一端,深山區的孩子們看着大屏幕興緻勃勃地進行着各種學習活動。跟不上直播教學節奏的學校,可以自行利用CCtalk生成的教學視頻組織體音美教學,效果依然良好。為了確保網絡教研縣域全覆蓋,教研室還通過"扶貧助研"活動,為偏遠小學送去教研員捐獻的智能手機。"扶貧助研"活動帶動了一批教師積極加入到網絡教研行列。沙河鄉三角小學張玉芹老師學會播放后,在教學和照顧癱瘓丈夫之餘,常常學習到十一二點努力提高自身素質和技能,尤其令人感動。

  我們在教育的信息化路上雖然只做了一些工作,但卻得到了各級教育主管部門的高度關注和大力支持,市教育局金局長多次給予指導和引領,市教研室多次蒞臨盧氏開展送教、送研活動;《教育時報》連續六篇報道我們的網絡教研的做法,河南日報以《借力互聯網+盧氏教育扶貧走上捷徑》進行了大篇幅的報道,中國教師報刊發兩篇文章來宣傳盧氏,使我們信心十足,備倍感溫暖!

  網絡教研可能只是教研的一種輔助手段;在盧氏這種教育基礎薄弱的地方,網絡教研在我們眼中就是破解教育均衡發展難題的重要法寶。雖然盧氏目前還存在着:硬件不足問題;網速慢,偏遠地區甚至沒有網絡現象;教師年齡兩極化嚴重問題;學生終端設備缺乏等問題。但我們有一群立志改變教育現狀的教研隊伍,"雄關漫道真如鐵,而今邁步從頭越",我們相信實現教育均衡發展為期不會太遠。

您正在瀏覽: 2017年全市教育工作會議盧氏縣發言稿
網友評論
2017年全市教育工作會議盧氏縣發言稿 暫無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