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演講稿 > 會議發言 > 大班家長會發言稿:為孩子做好入學前的準備

大班家長會發言稿:為孩子做好入學前的準備

手機:M版  分類:會議發言  編輯:小景

大班家長會發言稿:為孩子做好入學前的準備 標籤:我要做好孩子 做最好的家長 做懂孩子的父母 培養孩子

  大班家長會發言稿:為孩子做好入學前的準備

  各位家長,大家好!我想對於大班家長來講,大家最關心的就是孩子要上小學的話題。那麼作為家長,我們應該以怎樣的心態面對入學準備,我們到底該做點什麼準備呢?我們應該注意哪些問題呢?下面我想和大家一起聊四個話題,第一,家長在入學準備中常見的問題;第二,幼兒在入學后可能面臨的問題;第三,家長應該做的準備;第四,關於家庭教育的幾點體會。

  一、家長在入學準備中常見的問題

  1、過於緊張或過於輕視

  而對孩子即將成為小學生,有的家長可能會過於緊張,過於焦慮,怕孩子不適應小學生活,怕孩子不會聽講,學習成績落後。往往這種過度緊張的情緒會給孩子常來負面的影響。當然,也有的家長過於輕視,沒有做積極的準備。我們常說過猶不及也,希望我們都能掌握好這個尺度,幫孩子順利過渡。

  2、過於重視學科知識準備,把入學準備"小學化"

  這是很多大班家長容易產生的誤區。每到大班,都會有部分家長把孩子轉到私立機構的學前班,讓孩子提前學習小學一年級的部分課程。也有的給孩子報個輔導班,周六周日去學習小學知識。這類學前班大多通過機械的重複性地練習,讓孩子死記硬背小學一年級第一冊書的內容。這種教育方式既缺少幼兒教育的科學性,又缺少小學教育的系統性和豐富性。違背了孩子的年齡特點和身心發展規律,效果甚微。學前班學習的內容在一年級還要重複學習,儘管短期內表現突出,但一個學期后,優勢就很難保持了。

  心理學界有個著名的實驗,即美國耶魯大學的心理學家格賽爾在1929年做的雙胞胎爬樓梯實驗。雙胞胎中的A從46周起每天做10分鐘爬樓梯訓練,連續6周,另一個B則不做訓練,到53周達到爬樓梯的成熟水平時,再集中訓練,2周后,即55周時,A和B爬樓梯能力沒有了差別。格賽爾斷言,兒童的學習取決於生理上的成熟,成熟之前的學習和訓練難有顯著的效果。

  對於提前上學前班的孩子來講,他用了兩年的時間學習了正常孩子應該一年學習的內容。試想一下,按這樣的推理,幼兒園大班要提前學習一年級知識,小學六年級要不要學習初一知識,初三要不要學習高一的知識,高三要不要學習大一的知識呢?很顯然,這是不科學的。

  我們要尊重孩子年齡特點和生命發展的規律。孩子在不同階段有不同的學習任務,"欲速則不達",過早的訓練,需要花費更多的時間,付上更大的代價,容易挫傷孩子的自信心,不利於孩子學習的可持續發展,這一點需要引起家長的重視。

  3、忽視習慣能力的培養,把入學準備"簡單化"

  工作中,我們發現有些家長只關心物質上和知識上的準備,忽視了孩子生活習慣,學習能力及交往能力的培養,把入學準備"簡單化"了。

  4、嚇唬孩子,把入學準備"魔鬼化"

  有個別家長常嚇唬孩子說:"讓小學老師來管你!";"看你上小學怎麼辦!";"小學老師可厲害啦,如果不認真聽講,老師要批評的";"上小學不能這麼玩,不能看動畫片,每天要寫作業。"家長這種把小學"魔鬼化"的說法,對孩子是一種誤導,容易使孩子對上小學產生恐懼感。

  二、幼兒入學后可能面臨的問題

  德國哈克教授根據他的觀察和研究指出處於幼兒園和小學銜接階段的兒童應常存在以下六個方面的斷層問題。

  1、關係人的斷層

  孩子入學后,必須離開第二個母親角色的關係人——幼兒園教師,而去接受要求嚴格,學習期望高的小學教師,這使孩子感到壓力和負擔。

  2、學習方式的斷層

  小學中正規的科目學習方式與幼兒園的自由遊戲、探索學習和發現學習方式有較大的區別,孩子必須有適當的時間適應。

  3、行為規範的斷層

  通常在幼兒園被認可的個人要求,在小學不再被重視,孩子入小學后,必須學會正確地認識自己,融入集體,他們以往的感性將漸漸被理性和規則所控制。

  4、社會結構的斷層

  孩子入小學后,與幼兒園夥伴分離,需要重新建立新的人際關係,結交新朋友,尋找自己在集體中的位置並為班級所認同。

  5、期待水平的斷層

  家長和老師都會對上了學的孩子給予新的期望和壓力,為了學業而減少了孩子遊戲的時間。

  6、學習環境的斷層

  幼兒期間的自由、活潑、自發的學習環境轉換成為科目學習,有作業、受老師支配的學習環境,孩子容易陷入不注意狀態或產生學習障礙。

  三、家長應該做哪些準備

  (一)物質上的準備——優質、便利、安全環保

  1、學校的選擇

  入學準備首先要確定一所學校,讓孩子早些知道要去的小學很有必要。一般情況下家長會為孩子選擇教育優質、交通便利的小學,目前很多家長在擇校、擇師上煞費苦心,每位家長都有追求優質教育的願望,但是還要特別考慮孩子上學的便利,小學六年若每天在路上耽誤一兩個小時,六年下來時間驚人,不僅浪費時間,也不利於孩子的健康。

  2、住房或交通方式的選擇

  當今社會,家長陪讀已相當普遍,為了孩子上學近便,許多家庭"孟母三遷"為求學。搬家時要特別注意裝修環保的問題,千萬別因為環保問題給孩子帶來健康隱患。

  3、書房的準備

  孩子上小學后,最好給孩子一間獨立的書房,一定要有書架。書桌和椅子要高度適宜,這樣才有利於孩子養成正確的寫字姿勢。

  4、學習生活用品的準備

  學習用品應以實用為原則,過於花哨的用品容易分散孩子的注意力,同時還要注意產品的安全環保,有異味的學習用品要慎用,生活用品及服裝鞋帽等應利於攜帶和運動。

  (二)情感態度上的準備——心嚮往之

  1、家長積極引導

  家長應用積極的態度,激發孩子入學的願望,使孩子內心產生想上學的強烈願望,日常生活中正面引導,讓孩子感受成長的自豪和喜悅,從而嚮往小學生活,同時還應該幫助孩子更加全面客觀地了解小學生活。

  2、走進小學參觀

  家長可以提前帶孩子參觀要去的小學,若有可能可以多次參觀,從而讓孩子有更多的機會了解小學,減少陌生感給孩子帶來的壓力和焦慮。

  3、與小學生交流

  家長可以多創造機會讓孩子與小學生接觸,如親朋好友中有上小學的孩子,可以多交流,孩子之間的介紹與溝通對孩子產生的影響更大,最好選擇相對優秀的小學生交流,免得負面信息過多,影響孩子的信心。

  (三)學習能力上的準備

  1、培養孩子認真專註的學習品質

  學習環境和學習方式的轉變給孩子帶來一定的挑戰。對於一年級的小學生來說,認真專註的學習品質尤為重要。一般情況下,如果孩子能夠認真聽別人講話,做事有耐心、專註,相信他會很快適應小學學習生活,學業水平也不會差。很多一年級老師反映最頭疼的問題是孩子注意力不集中,不會聽講。

  2、培養孩子閱讀的習慣

  養成良好的閱讀習慣會讓孩子受益終身。朱永新教授說:"一個人的精神發育史就是他的閱讀史。"習慣都是可以培養的,培養孩子良好的閱讀習慣,我有以下幾點建議:

  (1)享受親子共讀時光,激發孩子閱讀興趣

  (2)陪伴孩子走進書香,營造良好閱讀環境

  (3)尊重孩子閱讀興趣,選擇適宜閱讀圖書

  (4)善於分享閱讀體會,樹立良好閱讀榜樣

  培養孩子閱讀習慣應盡量避免以下幾點:

  (1)閱讀識字化

  (2)閱讀功利化

  (3)閱讀任務化

  (4)閱讀片面化

  (5)不當評價與示範

  3、培養獨立思考,敢於嘗試與探究的能力

  上小學后,隨着學習內容的增加和難度的加大,孩子會經常遇到各種學習問題。入學前就應該做好這方面的準備,對於孩子遇到的問題,家長不要急於給出答案,應引導孩子獨立思想,大膽嘗試,經過自己的努力解決困難。

  (四)培養與人交往的能力

  面對關係人的斷層和社會結構的斷層,培養孩子與人交往的能力非常重要。孩子走進一個新的集體,若能在較短時間內熟悉老師,找到新朋友,較好建立新的人際關係,會有利於孩子對新環境的適應,孩子有可能因為有一位好朋友,所以喜歡上學,也可能因為喜歡一位教師,所以喜歡上學。家長可以多帶孩子與小朋友一起遊戲,鼓勵孩子結交新朋友。在交往互動中,教會孩子與小朋友分享玩具、物品等;遇到矛盾時向同伴說出自己的想法;學會與人商量;在別人需要幫助時,願望伸出援手;自己遇到困難時,懂得向老師及朋友尋求幫助。

  (五)培養良好的生活習慣

  1、培養良好的作息習慣

  2、養成良好的衛生習慣

  3、養成良好的自理能力

  四、關於家庭教育的幾點體會

  (一)別急——讓孩子慢慢長大

  作為家長,很多時候都不由自主地替孩子着急。快點干這,快點干那,是家長經常說的話。人生漫長,不要急於搶跑。孩子有他自身發展的節奏,要允許孩子從容面對成長!李雁寧老師在《愛孩子沒那麼簡單》一書中曾舉過一個有趣的例子:"您有沒有發現,用高壓鍋快速熬的粥和燉的肉或湯,不如用小火慢慢熬出來的那麼鮮美。人的成長和學習是一個道理。很多時候我們需要定時地點火,慢慢地醞釀。"

  (二)別比——每個孩子都有不同的花期

  作為家長,我們習慣性地把自己的孩子與別人的孩子相比較,特別是上小學后,分數成為家長最關心的話題,切記不要進行橫向比較。每個孩子都是一個完整的世界,是世界上獨一無二的。每個孩子的花期是不同的,每朵花都有他獨特的價值與芬芳,每個孩子都有權利享受成長的幸福與快樂,我們應該讓每個孩子體驗收穫與成功!作為家長要有足夠的耐心靜待花開!

  (三)別怕——孩子的潛力是無限的

  要相信孩子的能力,作為家長要積極引導,多鼓勵,多支持,孩子的潛力是你想不到的。成運廣老師的兒子叫成暉,從小沒有選擇上學前班,沒有提前學拼音、識字、計算,上學后一直很優秀,高中沒有去實驗班,最終成為北大的高材生,現在美國讀研。

  (四)別獨斷專行,請尊重孩子的選擇

  作為家長,我們常想,自己是過來人,我比孩子懂得多,經驗多,教訓多,我是父母,我有權利為孩子做出選擇。其實說到底是我們的兒童觀出了問題,我們沒有把孩子當成一個獨立的人對待,而是看成了我們的附庸。親子關係中很重要的因素是尊重,尊重孩子就是尊重孩子的選擇。例如周末去哪裡玩,你能聽孩子的意見嗎?今天穿哪件衣服,你能尊重孩子的意見嗎?盧勤說過,放手才能放心。作為家長,我們要相信孩子,請尊重孩子的選擇,切不可獨斷專行。

  (五)別光說教,請用行動示範

  我們常說,身教重於言教,空調的說教往往不如行動示範更有力,因此,我們也要時刻審視自己的言行,多給孩子正面的積極的引導和示範。

  盧勤在《長大不容易》一書中寫到:"生活中,我們常常忽略不同年齡的成長特點,用成人的思維看待孩子,把孩子當成人,所以,我們會做出一些違背孩子成長規律的事情。不能因為我們的無知,錯把孩子看成學習的機器;更不能因為我們的功利,剝奪孩子最寶貴的童年。我們既不能急功近利,也不能錯失良機。長大不容易,成長有規律。我們不必焦慮,但是我們需要學習。"

  正如蒙台梭利所言:"我們對兒童所做的一切都會開花結果,不僅影響他一生,也決定他一生。"家長朋友們,孩子的成長不能重來,讓我們一起努力,做好孩子入學前的準備,為孩子創造快樂的童年和美好的未來。

您正在瀏覽: 大班家長會發言稿:為孩子做好入學前的準備
網友評論
大班家長會發言稿:為孩子做好入學前的準備 暫無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