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演講稿 > 會議發言 > 高中生關於理想的發言稿

高中生關於理想的發言稿

手機:M版  分類:會議發言  編輯:得得9

高中生關於理想的發言稿 標籤:初中生

  高中生關於理想的發言稿

  我對理想的一點理解

  李丹石

  大家好,很榮幸有這個機會和大家分享我對理想的一點理解。

  我們這個年級會,本來計劃是上個學期就開的,我也在那時候就準備好了演講稿,可是很不幸,它一直被拖到了今天。就在昨天準備這個演講的時候,我看着電腦屏幕里自己寫下的稿子,那些曾堅定而真切的言語,很大一部分,都和現在所想的已經大相徑庭了。大家都知道,理想應該是一種堅定不變的信念,而我的理想怎麼會變得這麼快?我覺得這段時間的拖延,或者說,沉澱,對我而言是一種幸運,因為它讓我重新思考理想的意義。

  我們最早認識"理想"這個詞,是在什麼時候?大多數人應該是在幼兒園。老師問,大家長大想當什麼啊,我們說,警察,醫生,科學家。毛主席告訴我們共產主義好,可是沒教會我們怎麼實現共產主義;同樣,老師培養了我們對理想的價值觀,但沒有告訴我們應該為它付出什麼,實現理想有多苦多累。因此我們的理想,從那時起就停留在做夢階段:夢是假的,過把癮,什麼都沒得到,夢醒了,自己還是那個不堪的自己。

  我就一直分不太清夢想和理想的差別。和我比較熟的同學,還記得我高一那會什麼樣嗎?那時候,在規劃理想時,我經常會把自己想象成一個沒有了種種缺點的不知疲倦的完美的人,賦予自己種種屬性,然後跟自己說,我的理想是當一個這樣的人。長得比年年老師還帥,考試隨隨便便得高分,打球吊打唐梓峰。我曾經付出過,也有過成就,這樣或許短時間內自己會判若兩人吧,但每當我照鏡子的時候,當老師髮捲子的時候,我才一次次被提醒,主觀的夢想並不能決定你本質上是誰,有什麼能力。(不過打球吊打唐梓峰是絕對沒問題的,大家說是吧~好,還是回到正題。)每當發現自己並不能達到想象中的好時,幾乎就是我被打回原形的時候。因為我發現自己所以為的,所為之努力的,是個假象。

  當然,只要堅持就會慢慢收穫的道理我是明白的。我曾以為自己是對自己期望太高了,要求太苛刻了,才會在一些事情上看不開。可是當我發現自己成績排名一路下滑卻還以為自己是個巨神,生活安排已背離最初的設想卻還覺得自己很有計劃性,一直說著堅持鍛煉可肥肉越長越多的時候,我才明白問題不是這個。人只能朝着理想前進,如果眼睛看着夢想和幻境不放,就只能越陷越深。能實現理想的人,必須能分得開什麼是夢,什麼是現實。我發現自己在和自己較勁的時候,經常區分不開這兩者,於是常在狂妄和黯然、光芒四射和後退畏縮之間搖擺。

  所以,可以說,我最大的問題,在於執着於夢想,不面對現實。

  不面對現實。

  不面對現實的缺點,曾經讓我失落失望失掉所有方向;而現在面對現實的我,生活的無比快樂。

  以前我打球經常被人吊打,每次這種情況發生,我就會不顧規則,亂打一氣,對那個和我對位的人也記恨在心,見了面都不打招呼;現在我依然經常被吊打,但我不怎麼著急了,我會私下觀察對手是怎麼運球,怎麼出手的,對麵糰隊是怎麼配合的,即使學不到什麼,也能長點見識。以前討論一個問題,我就只管說我的,非要讓別人同意我的觀點不可,說服不了別人自己就生氣;現在我會聽別人有什麼想法,怎麼組織語言和論據,想他的優點,找他的破綻。以前上課我經常看課外書,心裡想着,哼,我就不聽課,反正我能學好。現在我依然看課外書,但是全身心投入到書的世界里,老師講到重點內容,我也會回去聽。總之,以前我覺得自己最厲害,總想超過別人,勝過別人,結果讓自己眼界狹窄,固步自封,還經常只能躲到牆角哭;現在我承認自己的局限性,眼睛向外看,看到更廣的世界,想要去見識,想要從每個人身上學習。我在自己心裡的形象變弱了,變小了;然而,這是因為我眼界中的世界變大了的緣故。

  回到我們的話題,理想。我的故事,是滄海一粟,投進同學們的人海中,激不起一滴浪花。我能為大家分享的,也只有那麼一句話:擺脫夢想的幻境,你才能找到理想。超越自我的視野,你才能看到屬於你的世界。

  關於我,我承認現在我已經沒有了具體的理想。我的思想,我的活力,每一天都在自由的流動着。我曾經練習短跑衝刺,在兩組間歇的時候,我眼前是黑的,身體感覺快要垮掉了,那時的我,表現出的形態,一定是懶散的、沒有活力的吧。然而走回到起跑線的那一刻,我又拼盡全力,起到了自己最快的速度,像是從最緊繃的弦上射出來的箭。恰恰是中間看似懶散松垮的那一段,是血液流動的時間,是積攢力量的時間。我現在就處於這樣的時期。我們有很多同學,現在正失望着,迷茫着,我請你們也不要擔心,因為你們正在積蓄力量。做好身邊的事,讓自己充滿活力,我相信,能坐在這裡的每一個人,都有雄厚的實力。

  那麼,祝大家早日找到自己的理想,實現自己的理想。謝謝大家。

  我的理想

  ——"因為困難,才更想去挑戰"

  王瑞琦

  從小到大,長輩喜歡問的問題換了又換,但是"以後想做什麼啊"這個問題一直沒太大變化。

  然而我的答案卻從"甜點品嘗師""生化學家"到"醫生",一變再變。越來越實際的想法也是成長的標誌了吧,考慮的內容越來越多,最終也就在這裡定型。

  想要當"甜點品嘗師"是在幼兒園,因為一本書中提到了甜點在推廣前都會有專門的品嘗師品嘗,給出修改意見。極愛甜食的我便一發不可收拾地憧憬着這個職業,每每想到自己能吃到各種各樣新奇的甜點,還能拿到不菲的報酬,心裡總是一陣激動。

  這個不切實際的想法很快夭折。四年級時,老師留了一篇作文,題目便是《我的理想》。雖然早就記不清是什麼原因讓我放棄了對"甜點品嘗師"的執念,但是四年級那篇作文中我的理想是成為生化學家。年齡尚小的我對生物化學沒有什麼了解,單純是憑着自己看書時對生物和化學產生的興趣萌生了這樣的想法。

  但是無論怎麼說,"想要成為生化學家"這個"回答"伴隨了我很久。我從沒想到自己竟然如此幸運——兒時自己拼湊出來的詞剛好是一個學科;在學校真正接觸了生物和化學學科后,自己的興趣不減反增。只差一點點,我如今對"理想"的解答便是"生化學家"了。

  而這中間的變故,十分微妙。我的父母一直希望我能成為一名醫生,因為醫生受人尊敬,家裡有一名醫生也很方便。除此以外,我的母親曾經想要學醫,但是在小地方考大學,是分配不到醫學院的名額的,所以如今我如果可以學醫,她也會感到十分欣慰。但是父母從未將自己的心愿強加給我,無論是我小時候吵着要做"甜點品嘗師",還是後來的,想要從事科學研究,成為"生化學家"的事情,他們都沒有表現出任何的反對。這大概也是我如今可以自信滿滿地說自己以後想要學醫的重要原因之一吧。

  父母的意願並不能左右我,真正給我的觸動是姥爺突然的過世,我那時除了震驚外,還有一種莫名的自責——如果家中有一名醫生,姥爺患病的事情是不是就能提前看出來,姥爺是不是就不會突然離世了?那時的我還小,沒有天賦凜然,肯定幫不上忙,但如果是20年後呢,如果我是醫生,會不會就有機會幫助家裡其他的人避免這樣的事情發生呢?就是這樣,我逐漸有了想要學醫的念頭。

  還有之後家中老人的住院,都讓我這個念頭逐漸加深——如果我是醫生的話,他們會不會放鬆一些,會不會放心些?還有上次去醫院,我折騰了盡四個小時才開藥離開,若是那些小孩子,他們也能撐得了那麼久嗎?父親的同學是一位著名的醫生,在我看到他們一行人利用年假,自費去西藏為患有先天性心臟病的孩子手術時,我在一瞬間也希望自己是他們中的一員。……還有太多瞬間,讓這個念頭在我心中深深紮根。

  我一直感謝上天所賜於我的好運氣。在有了那樣的宏圖壯志后,我偶然在網上看到了一組外科手術動圖,很多人對那些圖的評論都是"噁心想吐""血腥""看不下去".抱着好奇的心態,我點開了那些圖片,令我驚訝的是,那些圖片的確是手術的血腥場面,但是我絲毫不覺得恐懼噁心,相反卻覺得很是巧妙。這個經歷雖說只是偶然,但是我也因此更堅定自己學醫的想法。

  每每有人問我:"你的理想是什麼?",我都能自信滿滿地回答:"我想學醫。"而每當對方一臉驚訝地問我自己不會覺得作醫生很累時,我更會自豪地回答:"因為困難,才更想去挑戰。"

您正在瀏覽: 高中生關於理想的發言稿
網友評論
高中生關於理想的發言稿 暫無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