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演講稿 > 會議發言 > 一年級家長會發言稿:理解信任支持

一年級家長會發言稿:理解信任支持

手機:M版  分類:會議發言  編輯:小景

一年級家長會發言稿:理解信任支持 標籤:一年級 做最好的家長

  理解信任支持

  --一1班家長會發言稿

  曹紫瑞

  家長朋友們:

  你們好!

  和你們相識已經半個月了,我信緣,相識是緣起,相知是緣續,和你們的緣分也許是六年,也有可能是一生,所以,今天,我們這些有緣人就一起敞開心扉,聊聊我們的心裡話。

  首先我想說一聲謝謝,謝謝這兩周來,大家對我的理解關心、支持信任。聽到我嗓子啞了,很多家長都關切地詢問,要我注意休息,送來一盒盒愛心牌治嗓葯,叮囑孩子在學校聽話,少讓老師操心,感謝您們對我的關心;一個班49個孩子,難免會有忙亂疏忽的時候,不可能面面俱到,家長們也總能給予理解包容,與我們老師真誠溝通;兩周來,再也看不到家長把孩子送來后,忐忑不安守在教室門口的情況了,晚上,我在家接到的電話也越來越少了,這都說明家長們開始信任老師了;我讓群里問,誰家可以幫班上打印東西,好多家長都熱情地做出了回應,感謝您們對學校工作的支持。

  有的家長可能知道,我們老師每天至少要上3、4節課,還有早讀、寫字、眼保操、課間操的管理,音樂、美術、計算機要把學生送到專用教室,中午給學生打完飯菜後送他們到寢室睡覺、睡醒后再接回來,放學后要回教室里做清潔、消毒……另外還要準備教案、製作教學課件,查閱批改學生的課堂作業、家庭作業,參加各級教育教學的學習培訓,不斷充實提高自己,每天回家就一個字--“累”。說這些不是想向各位叫苦,而是真心地想對大家說一聲謝謝,你們的理解關心、支持信任,是我工作的最大動力;孩子們的如花笑臉、成長進步,是我工作的最大滿足……是你們讓我苦中有甜,“累”裡帶笑!所以我想,我唯有加倍努力,打起十二分的精神,付出十二分的心血,來回報你們的關愛理解與支持信任!

  孩子們每天早上8點10就到了學校,下午4點50才走出學校大門,我想,家長們最關心的一定是這漫長的9個小時,孩子們都是怎麼過的,下面我就向各位家長介紹一下孩子們一天的學習生活情況,並就其中需要家長配合的地方提出一些建議:

  一、早上按時到校,現在學校作息時間是8:20。到校后要做的事:交作業、看課表、做好課前準備、開始讀書。因為有這麼多的事情要做,所以我們班根據一年級孩子動手能力較弱這一生理特徵要求孩子提前十分鐘到班,所以最好不要遲到。

  ★需要家長配合的是:吃完早點后再進學校,不帶零食和其它與課堂學習無關的東西到校,教孩子認課表(解釋課表)、認書。盡量不遲到,如果因特殊原因遲到了,可以讓孩子到校後向老師說明一下遲到原因,如果是因為生病或有事不能到校上課的,請一定給老師打電話或發短信請假,最好是在上午八點以前,這樣老師也好清楚孩子的去向,避免一些安全隱患。

  二、接下來開始上課了,語文課堂上我們會始終貫穿聽、讀、寫的能力的訓練。聽:認真聽完,既是一種禮貌,又能將別人正確的知識變為自己的,還能聽出他人發言中的問題,指出來幫助他;說:大膽地說,大聲表達自己的看法,並把話說完整;讀:現在的讀書方式有兩種,一是把書平攤指讀,二是將書斜立着朗讀,讀正確、讀流利,逐漸訓練學生有感情地讀、帶着表情動作來讀。寫:注意寫字的姿勢,寫字時保持三個一,端正寫字的態度,把字寫漂亮,建議多練字。

  ★需要家長配合的是:在家讀書和練字時,一定要按照學校老師教的姿勢和格式;基於安全衛生的考慮,我們要求學生不要帶削筆刀到學校來,每天在家裡削好鉛筆,筆盒裡至少要有六支削好的鉛筆、一把尺子、一塊橡皮;另外,有些孩子用是鐵筆盒,教室的桌子前面沒有擋板,一動筆盒就哐當一聲掉到地上,容易分散孩子們上課的注意力,若有可能,建議將鐵筆盒換成布制的筆袋。

  從這半個月學生課堂上的表現來看,大部分孩子還是相當自信、很樂於表現自己的。他們在課堂上能積極大膽的發言,課下能主動和老師交流。但有的孩子顯得特別羞澀,發言的時候聲音特別小,老師不走到他的跟前,基本上聽不到他在說什麼,我想這大概是和他們平時的缺少鍛煉,以及讀書說話的習慣有關。為了改善這種現狀,我想請家長在家輔導孩子讀書的時候,盡量提醒他們放開聲音來讀,在人多的場合也盡量的讓孩子們多站出來說說話,以訓練他們的膽量,幫他們樹立自信心。另外,也有些孩子雖然發言積極,但他從來不認真聽別人發言,在別人發言的時候他要麼玩東西,要麼想其他的事情,要麼插嘴,這樣他就失去了處理別人發言信息的機會,不知道別人說的好好在哪,不好的又是什麼。這和孩子的注意力以及習慣有關,我建議家長們在家裡能有意識的訓練小孩認真的傾聽家人說話的習慣。如果他一直沒這個習慣,你可以找某一個機會,跟他交代一件他必須要辦的事情,這個要求你只提一遍,如果他沒認真聽也不要去重複,等到事情辦完后,引導他從順利的事情中總結經驗,讓他從不圓滿的事情中吸取教訓,以便以後能有認真聽別人說話的習慣。

  三、課間活動時注意文明、有禮、謙讓、安全,不追打瘋跑,並且要有一定的自我保護意識。老師宣布下課後,先將下節課的書本擺好,喝點水再去上廁所,不要做太劇烈的活動,以免影響下節課的學習。記住:有事找老師。

  ★需要家長配合的是:時常提醒孩子,你現在已經是小學生了,不再是幼兒園的小朋友了,上課時間不能隨便下位,更不能跑出教室去打水或者上廁所,這些事必須在課間完成,實在憋不住了再跟老師說。

  另外,我發現孩子們的安全意識很淡薄。學生的安全永遠是放在第一位的,“安全不保,又何談教育呢”,這是教育部長周濟說的一句話,因此,我們老師都很注意抓住一切機會向學生宣講安全的重要性,教育他們不玩危險遊戲,不和陌生人搭訕,不隨意離開老師與家長的視線。但是,還是有部分生性活躍的孩子依然我行我素,喜歡在學校瘋跑追打,用桌子、門為道具做遊戲等等,其實,稍不留意間,孩子的人身安全就可能受到傷害,這些都是有前車之鑒的。所以,除了學校教育以外,也希望家長能幫助教育孩子提高自己的安全保護意識。為了豐富孩子們的課餘生活,希望大家能將自己看過的二三本書捐出來,建立班級圖書角,讓孩子們沒事的時候看看書,聊聊書……(在這短短的兩個星期里咱們班的圖書角里的書逐天增加,這與咱們班的家長,孩子樂於分享的品德是密不可分的。)

  四、12點10中餐,生活老師會將飯菜端到教室,再和我們老師一起分發給學生,我們鼓勵學生盡量不挑食,什麼菜都吃一些,吃完后不夠的同學,再跟老師說,要加什麼,加多少,我們會提醒每個孩子都吃飽。孩子們吃晚飯,將自己的碗勺到門口的餐盒裡擺放整齊,洗手、擦嘴、搽桌子、上廁所,大約12點40,老師會將隊伍整好,帶到寢室,安頓大家睡下。1點40,孩子們起床,老師將他們整隊接回教室。回教室后,我檢查衛生,孩子們則抄今天家庭作業。

  ★需要家長配合的是:告訴孩子吃飯時不講話,不挑食,沒吃飽一定要主動告訴老師,讓老師給你再加一些;準備好餐巾紙和抹布,搞好個人衛生;午睡時盡量保持安靜,就算是睡不着,躺着休息一下也是對身體有好處的;注意將作業抄完整,不能只憑腦子記(解釋作業符號)。

  五、,我們班還有一些特色課選修課程。

  ★需要家長配合的是:帶好學習用品,星期四前讓學生帶一雙布鞋套交給我,以後鞋套就放在班上,老師幫他們保管。有時間的話,家長也可以和孩子一起玩一些趣味遊戲。比如拼音卡片打牌遊戲孩子們就特別感興趣(為拼音測查做準備)。

  六、4點50孩子們在班上等家長來教室接。從十月六號開始,每天接孩子放學的地點在學校的側門,家長就不能隨便進入。請家長們注意看路隊牌。本來每天放學時校門口的場面都很壯觀,因此孩子的安全隱患會增加,大家應引起重視但不要性急。

  ★需要家長配合的是:盡量固定人員接送;看到孩子后不能馬上接走,一定跟老師說“再見”等老師點頭后,才能離開;如果家長因為特殊原因來晚了,孩子必須站在老師的身邊。

  七、 回家后,稍稍休息一下,補充點水果后就可以開始寫作業或看書了,逐漸養成固定的時間、固定的地點、做固定的事情。另外,在前半個月我每天都會把各科作業發到班級群中,現在我們班大部分孩子作業都能在老師的指導下抄清楚了,所以以後會,慢慢地放手讓孩子自己獨立抄作業!(補充:關於課外書的選擇、關於看電視的幾點建議)。

  ★需要家長配合的是:

  1. 教孩子看課表,讓他們學會根據課表安排準備好第二天要帶的課本和相關的學習用具,特別是帶好第二天要交的家庭作業本。以往總是有同學不能按時交作業本,這樣老師就不能及時了解孩子完成作業的情況。剛開始,家長可以給孩子做一個示範,指導孩子邊看課表邊整理書包,告訴他們書應該放哪一層,作業本放哪一層,文具盒放在哪等等,經過幾次訓練,就可以逐漸放手,這樣,孩子們不僅學會了自己認課表,也提高了自己查找書本的熟練程度,就可以避免在課堂上出現翻過來倒過去找書本的情景。待孩子離開或入睡后,家長再查看一下有沒有遺漏。

  2. 在家裡訓練孩子學會清理自己的書桌和抽屜,教育他們愛惜自己的物品,不隨便丟東西,不隨便亂撕作業本、不在作業本和書上亂塗、亂畫。

  3. 訓練孩子穿衣褲、系鞋帶。很多孩子這方面的能力很欠缺。熱了,不會脫衣服,冷了不會穿衣服,鞋帶掉了,拖着鞋子滿校園的找老師幫忙繫上。其實,只需要幾次小小的訓練,孩子是能處理好這些問題的。

  4. 重視孩子讀的作業。我們的教學計劃是:一個月的時間學完拼音,並且要讓孩子攻破複韻母,整體認讀音節這些難點,熟練的掌握和運用拼音,對於一部分孩子來說絕不是件容易的事,因此,就少不了要讓孩子在家讀書,而且是熟讀。十月中旬,學校將對整個年級進行拼音測查。考試的形式不定,可能是口試,比如在規定的時間內讀音節詞,一分鐘能讀四十個還是五十個,學生讀得越快越准越好。也有可能是進行筆試,通過試卷上形式多樣的習題來考察學生對拼音的掌握情況。還有可能以遊園的遊戲形式進行拼音闖關測查。我想考試只是檢驗學生學習成果的一種手段,目的還是希望學生能夠紮實的掌握拼音基礎,讓拼音成為他今後學習的一大工具。所以我也希望家長在家能輔導孩子多讀,熟讀,適當的時候將所學的聲母、韻母、整體認讀音節以及音節詞給他們報報聽寫(帶聲調),並且要反覆鞏固,讓孩子加深印象。

  5. 為了能第一時間發現孩子的學習上的問題,及時處理糾正,不讓問題過夜,希望家長們在書寫家庭作業上嚴格把關,每天檢查作業並簽字。一看寫得對不對,第二看書寫得認不認真,第三是否乾淨整潔。如果有一點沒有達標,可以讓孩子重新做一遍,強調要先多觀察書上的樣體字,再慢慢地,一筆一劃靜下心來寫,不求快,但求好。我們的作業量很小,我想這樣是不會給孩子增加很大的負擔的。寫得合格后,家長可給予孩子一點評價,寫得好,為他畫一面紅旗,或者為他寫一句話評價一下今天的作業完成情況,(例:今天的作業完成得又快又好,只花了十五分鐘)類似這樣的形式可以自由選擇。然後再簽上家長已檢查,如果是讀書背書的作業,就把字簽在家校聯繫本上。

  6. 培養孩子喜歡看課外書的好習慣。從一年級開始,我們就要幫孩子養成良好的閱讀習慣,要讓他們愛讀書,樂讀書,感受到文字帶給他們的快樂。有專家研究證明:一個學生的課外閱讀量只有達到課本的4-5倍的時候,才會形成語文能力。在這個方面,特級教師竇桂梅可以說是我們老師學習的一個典範:她所帶的一個班自小學一年級開始至六年級畢業,學生積累了100多個寓言,200多條古今中外名言警句,300多首古今詩詞,1000多條成語,因而她的學生文筆流暢,出口成章。我國著名的語言學家呂淑湘先生也說過,他學習語文,三分得益於課內,七分得益於課外。的確如此,孩子們通過閱讀能從各種課外書中可以獲取豐富的知識,通過閱讀,可以跨越時空,了解古今中外的事情,還可以通過閱讀和各種名人對話,這些都可以讓孩子慢慢地在讀書的過程中去體會。我們該怎樣替孩子選書呢,我想要注意三點:一、最好為孩子選圖文並茂的,圖多對開發孩子右腦有好處。可以豐富孩子頭腦中的表象,對孩子今後創造力的發展有好處。但圖文並茂的書絕對不是指的一些沒有教育意義的漫畫和連環畫。二、書盡量選簿一點的,最好是一本書里只有一兩個故事的,這樣孩子很快能讀完一本,內心就能產生一種成就感和愉悅感。下次就還會想讀。三、最好先幫孩子掃除書里生字的障礙。要麼是買拼音版本的,一本書里不認識的字最好控制在20%以內,這樣孩子讀起來才不會磕磕巴巴,才會樂意讀下去。否則的話,就建議父母與孩子一起讀,最好是識字與讀書同步進行。必要時,家長也可以以讀或講的方式向孩子介紹書本的內容,然後讓孩子談談看法或讓他來複述故事。這樣孩子即了解了知識也提高了聽說的能力。(在這段時間裡家長溝通中,發現咱們班的家長家庭教育都有一些高效地教育方法,因為時間關係,不能將每一位優秀家長請來與我們分享,所以今天請馬澤寧的媽媽代表我們的優秀家長群體來與我們簡單的分享他的育兒經驗!)

  最後,我補充說明幾點:

  1、我們在校的獎勵機制:粘貼換紅花,作為加入少先隊、評選三好生的重要依據(寫申請書);

  2、家校聯繫的方式:家校聯繫本、家長信、QQ空間、不定期的進步家訪;平時最好電話、不方便時短信留言……

  3、在交錢的時候(如:醫保),要求孩子用信封裝好,並在正面寫上名字和數額。

  4、如需中午在校吃藥,一定要寫清姓名,藥名和服用劑量,早上交給老師,並讓孩子中午記住提醒老師一下。

  5、當學校有集體活動,如春遊、秋遊等,需要臨時改變作息時間時,我們會提前通知家長接送孩子的時間,請家長要養成關注學校門口黑板、電子屏幕通知和認真閱讀學校每次下發的《告家長書》的習慣。學校有重大事項或活動,都下發“回執單”,家長要及時簽字並上交。

  6、關於孩子的座位問題。座位一周調換一次(調換方法:大組輪換)孩子坐哪兒不重要,重要的是老師對您孩子的關注,相信我們的老師都能關注到您的孩子。

  八、家委會的成立。

  我們一年級一班是一個很有愛,聚集了強大正能量的新集體。我們的孩子天真活潑可愛,家長們熱心團結。在短短的半個月中我們班級群中的家長自發形成了家長委員會,在我發言后請朱家瑜媽媽代表家委會來講兩句。

  最後,真心的希望您多給我們提合理化的建議,今後的工作中如有什麼不盡人意的地方請直接給我們指出來,我們一定會做到“有則改之,無則加勉”,並懇請大家不要當著孩子的面議論任何一位老師的不是,老師的威信下降,對孩子的教育肯定是不利的。我在此代表各位老師對大家說聲:謝謝了!

  讓我們加深理解,加強合作,共同努力,為孩子們營造一個愉快的學習環境,讓武漢第一寄宿小學真正成為孩子們的學園樂園家園,成為值得孩子們終生回味的地方。

您正在瀏覽: 一年級家長會發言稿:理解信任支持
網友評論
一年級家長會發言稿:理解信任支持 暫無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