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小學作文 > 六年級作文 > 我愛吃水餃 3000字作文 ( 手機版 )

我愛吃水餃_3000字

分類:六年級作文  字數:3000字  編輯:小景

至於什麼時候有的水餃,其實我倒不想考究,但是好奇心驅使我查找了這方面的資料。 

  據三國魏人張揖著的《廣雅》記載那時已有形如月牙稱為“餛飩”的食品,和現在的餃子形狀基本類似。到南北朝時,餛飩“形如偃月,天下通食”。據推測,那時的餃子煮熟以後,不是撈出來單獨吃,而是和湯一起盛在碗里混着吃,所以當時的人們把餃子叫“餛飩”。這種吃法在我國的一些地區仍然流行,如河南、陝西等地的人吃餃子,要在湯里放些香菜、蔥花、蝦皮、韭菜等小料。在北方,餃子和餛飩則是兩碼事。 

  大約到了唐代,餃子已經變得和現在的餃子一模一樣,而且是撈出來放在盤子里單獨吃。 

  宋代稱餃子為“角兒”,它是後世“餃子”一詞的詞源。這種寫法,在其後的元、明、清及民國間仍可見到。 

  元朝稱餃子為“扁食”。明朝萬曆年間沈榜的《宛署雜記》記載:“元旦拜年……作匾食”。劉若愚的《酌中志》載:“初一日正旦節……吃水果點心,即匾食也。”元明朝“匾食”的“匾”,如今已通作“扁”。“扁食”一名,可能出自蒙古語。 

  清朝時,出現了諸如“餃兒”、“水點心”、“煮餑餑”等有關餃子的新的稱謂。餃子名稱的增多,說明其流傳的地域在不斷擴大。 

  可見餃子是一種歷史悠久的民間吃食,民間有“好吃不過餃子”的俗語。逢年過節,餃子更成為一種應時不可缺少的佳期餚。英語裡面的餃子用“DUMPLING”表示,讀起來很像是“打包拎”,呵呵,聽起來很形象。 

  現在隨便一條大街上都有什麼“餃子王”、“餃子城”、“開口笑”等賣餃子的地方,落地透明的大玻璃,播放着優雅的音樂,清啜一瓶啤酒,自在一支香煙,守着一盤晶亮的、圓滾滾的水餃,於裊裊的香味中,品味着,看來很有韻味。 

  我不喜歡。我喜歡自己做。水餃要自己做的才香,才有味道。 

  首先是採購做水餃的材料。到集市上去,在熙熙攘攘的人群中,聽着各種叫賣的聲音,在青菜市場上逛來逛去,眼睛溜着那些菜蔬,看水靈靈的蘿蔔、藕;看綠油油的韭菜、蔥;看光鮮鮮的芸豆、姜。有時要在市場上來回走好幾趟,才選中自己如意的青菜。一番討價還價,終於買了下來。 

  至於肉嘛,選起來可是要講究得多。我一般選擇牛羊肉,選擇豬肉做水餃餡自然是五花肉為最上,至於牛羊肉,當然要選擇肋柵部分,因為這些地方肥瘦搭配得當。太肥了則膩,太瘦了不香。後腿的肉看上去好,炒菜可以,做餡子就不夠糅膩,是不好的。 

  接下來的工作,自然是調製做水餃的面和餡了,這才真正是做水餃的第一步。首先要剁肉餡。將牛羊肉洗凈切塊,放在棗紅色的棗木案板上,輪起刀,“噹噹當”地就開始剁。 

  說到刀,在剁肉之前是要磨一磨才好。拿一塊一面呈青綠色、粗糙,一面呈現粉白色、細滑的磨刀石,先拿刀在青綠色的一面磨一下,開刃;然後再在粉白色的一面盪一下。好了,這菜刀的刀刃處閃現銀白色的寒光。“十年磨一劍,今日把試君。”然而這刀不是來問不平事的,剁餡子就是他要做的事情。刀磨好了,剁餡子就事半功倍,這就叫“磨刀不誤剁餡功。”呵呵,不廢話,看我剁餡。 

  在制餡的過程中,最講究的是剁餡。先把肉切成塊,放在案板上,用力剁,嫩的牛羊肉好剁,要是買了老牛老羊就要費些功夫,先前磨好的刀自然令人舒服了許多,單是看着那閃亮的刃兒,就讓人打心眼裡面舒服。剁肉是要拿出點毅力來的,小孩子最不喜歡,一會兒就累得胳膊酸痛了,他們喜歡用絞肉機來做,省事。但是我不喜歡,鉸出來的肉不香!剁肉是一種享受,看粗大的肉塊在自己丁丁當當的敲打下變成肉泥,有一種成功的喜悅在裡面。剁肉的時候,要邊剁邊往裡面倒早已泡好的花椒水,這樣子不但容易將肉剁爛,而且能夠使花椒入味。在剁肉餡的同時,還可以把蔥、姜、香菇剁進去,蔥姜入味,香菇提鮮,都是做餡子的好材料。要想將肉剁得細一些,最後可以用刀背敲,肉剁得不沾刀,算是做好了。如果買的肉瘦了些,可以再買塊豬肉的肥膘剁進去,做成的水餃就能夠讓人滿口流油。肉餡剁好了,把它放在錚亮的不鏽鋼盆裡面,倒上醬油煨起來,這時,已經能夠問到撲鼻的香味了。 

  接下來,就是用刀細剁大白菜的工序。剁菜時,刀與案板撞擊,發出銼銼有力的“嘭嘭”聲,由於用力大小在不斷地變化,這聲音便發出了富有韻律感的強弱節奏變化,像特別優美的樂曲。上學的時候,樂理老師說打擊樂器產生的是噪音,不是樂音,但是這種鏗鏘有力的節奏使人格外興奮,像激烈的搖滾,聽起來舒服自然也就是“樂音”了吧?這聲音傳到四鄰八居。在過年的時候,人們都希望自己家的剁菜聲音是全村最響的,也是時間最長的。肉加菜調餡,諧音“有財”,剁餡聲最響且時間要長,美其意曰“長久有餘財”。剁菜的時間越長,說明包的餃子就多,象徵著日子紅火富有。天天做水餃,豈不天天有財?剁菜要比剁肉更需耐心,菜不比得肉那樣聽話,在案板讓人上任意擺布,它東躲西藏,讓人防不勝防。菜剁得呈現暗暗的菜青色,好像滿是一包水的樣子就可以了,這時白菜餡發出一種最具鄉土氣息的香味,彷彿汲取了大地的精華滋味似的,沁人心脾。我們將他捧起來,兩手用力擠,“唏瀝瀝”,菜水瀝了出來。之所以擠掉菜中的水分,是為了讓餡子乾燥些,不然在包水餃的時候,就很吃力。 

  把擠好的白菜餡放到煨好的肉餡中,攪拌均勻,加一些植物油再攪拌,加一些鹽再攪拌,加一些香油再攪拌,夠了,我是不善放一些現成的餃子調料的,那樣不好——我以為。餡子做好了,不稠不稀,用筷子夾起來聞一聞,好——鹹淡適中。當然如果你喜歡餡子成丸,可以打入幾個雞蛋作粘合劑用,還可以起到鬆軟的作用。 

  和面是很容易的,拿精粉放在盆裡面,加些清水,打進一個雞蛋,起勁的用手揉就可以了。但每到和面,我就想起那個笨老婆和笨閨女的事情來。話說一個笨閨女和面,面多了加水,水多了加面,最後竟然多的盆裡面盛不下了!只好問媽媽:“媽——我面多了加水,水多了加面,最後竟然多的盆裡面盛不下了!怎麼辦?”他媽媽正在裡屋縫被子,聽到這話,生氣地說:“你這個笨閨女,要不是我把自己縫到了被子裡面,我非揍你不可!”這是個笑話,但也看出和面是需要一些技巧的。怎樣算是和好了呢?人們常說“軟麵包子硬麵湯(麵條)”,所以包水餃的面和出來要軟。面不沾手,看上去表面細膩光滑就算是和好了。那麼和面有沒有秘訣呢?有,就是“起勁地揉”! 

  餡和面都好了。開始包水餃嘍! 

  放好面板子,用鋒利的菜刀切塊和好的面,先揉成長條,再切成劑子。切劑子要滾動着切,防止拈連,撒上面,用手掌將劑子摁成圓圓的麵疙瘩。然後拿擀麵杖將劑子擀成皮子,皮子擀得要圓,而且要中間厚四周薄,舉起來迎着光看,這圓圓的皮子中間不透明的一團,四周則是透明的,邊要像紙那樣薄,中間則好像有靶心似的。擀皮子的時候應該是將劑子轉一圈就完成,切忌將劑子轉動好幾圈,且皮子上面有擀動的痕迹。說到擀皮子,我就想起我的母親,她是能同時擀2——3個皮子的,速度很快,擀完后甩手一扔,不偏不倚正好落在固定的位置,我很羨慕,但終於沒能夠學成。 

  拿一把小勺,將餡子舀起來放進皮子裡面去,餡子要盡量多,這樣做成的水餃才香,沒有人吃水餃是為了吃皮的。包的時候,要把麵皮對摺后,用右手的拇指和食指沿半圓形邊緣捏制,這時手心要空,這樣才會使捏成的餃子形狀好看,要捏細捏勻,謂之“捏福”。一定是要一次成功,而且要保證不透水才算好。我見過的有人不會包水餃,將皮子對摺后,左捏一下,右捏一下,終於將餃子捏的不像樣子,還有的將皮子往後翻捏,很像老農民的褲腰,大煞風景。捏好的水餃,肚大腰圓,應該像是一個腆着肚子的官員。 

  捏好的餃子擺放也有定規。首先是不能亂放。俗話說:“千忙萬忙,不讓餃子亂行。” 

  好了,燒水吧,噴香的餃子馬上就要出鍋了。 

  用木柴燒水是最好的,然而家居樓上顯然沒有條件,只好使用電飯鍋。煮水餃時一定要火大,先放進幾粒水餃,用漏勺按照逆時針方向推,記住一定不要推拉,那樣會把餃子弄傷透水的。什麼時候水餃熟了呢,只要餃子漂在水面上,翻了身就可以了。這時間你看着小屋子,水氣繚繞,香氣撲鼻,宛若人間仙境。 

  將煮熟的水餃盛出來放到盤子里,水餃好象一個個小白豬似的誘人。吃水餃一定要配些佐料的,蒜是必不可少的東西,年關最好的是臘八蒜。找個碟子,倒些醬油醋在裡面,淋上香油,就可以開吃了。且慢,所謂“餃子酒、餃子酒”,吃餃子怎麼能不來點兒白酒呢?老白乾或者二鍋頭最好! 

  美美地吃吧,享受着人生的樂趣。 要說吃餃子的意義,其實就是取“更歲交子”之意,“子”為“子時”,交與“餃”諧音,有“喜慶團圓”和“吉祥如意”的意思。都說月亮能夠寄託人的情思,我覺得餃子毫不遜色! 

  忍不住給餃子賦一首詩: 

“素麵如雪身自潔,胸懷肝膽質亦高。 

為餅不懼重碾壓,求實委身事餓曹。 

曾學屈子投江去,泛舟西湖志不消。 

寧羞明月號嬋娟,但教離人思故交。”

您正在瀏覽: 我愛吃水餃3000字作文
網友評論
我愛吃水餃 暫無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