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散文 > 節日散文 > 清明時祭

清明時祭

手機:M版  分類:節日散文  編輯:pp958

  春城無處不飛花,寒食東風御柳斜。春時最艷的往往是那桃花,待一夜風雨,便能傾盡天下。早備好的寒食使人們已不能見村落里的炊煙;柳條飄散,也被東風吹斜。於是,常是細雨紛紛的清明,總徜徉在一片荒山暮野之中,載人以萬千思緒。可是清明啊,你到底從何而來,又將歸往何處?

  清明,是怎樣一個流傳了兩千多年的節日?追溯着清明節的起源,我們彷彿能見到古代帝王將相“墓祭”之禮,再到後來民間亦相仿效,均在此日祭祖掃墓。彷彿此時才明白,它是經歷代沿襲而成為華夏民族一種固定的風俗。

  每個節日都有屬於它自己的故事,清明亦是如此。相傳在遠古的大禹治水后,淳樸的人們就用“清明”之語賀水患已除,歌天下太平。且從唐代開始,踏青這種活動就備受人們喜愛,后被承襲成為一種舊習。春暖花開的季節里,踏青能讓人們欣賞大自然的湖光山色、春光美景,着實增添了一番別樣的情趣。眾所周知的是,清明節總要掃墓,然掃墓本是屬於清明節前的寒食節,後來是因寒食與清明相接,便逐漸傳成清明掃墓了。古時的掃墓,孩子們常常會放風箏。而有的風箏上安有竹笛,經風一吹能發出響聲,猶如箏的聲音。孩子們在清明裡嬉戲之時,箏鳴也是那般動人。

  不過,這遠古的節日難道只如一隻道具般的風箏飄搖過歷史的呼嘯流傳至今?它之所以會傳來,且不只是一種禮俗吧?

  這樣的清明,我想更或是源於人門內心對某種紀念或思緒的歸置。正如趕馬問路的杜牧,只是見得“路上行人慾斷魂”。細雨漸漸,輕煙朦朧的初春,總帶着一種濕濕涼涼的感覺。是這風、這雨勾出了行人們心中淡淡地憶念和哀愁?也許是的。但在這個節日里,清明一詞本身所帶給人們的觸動應是更大的吧。鄉間山野,翠綠稀疏,路人稀稀散散,扶老攜幼,趕着去給或近或遠的孤靈送上一絲慰問。本應溫和卻又帶一絲涼意的春風吹滅了火燭,吹散了紙錢,留下一抔灰燼。飄搖的白紙燈籠,又懸系著親人們怎樣的思念。遠處傳來突兀的炮竹聲,使山野更顯寧靜。

  清明時節,不同的人,有着一樣或不一樣的情節。但都有的是對先人故親的紀念與告慰。對於那些年老之人,許是面對着亡眷孤墳,怕是無處話凄涼,抑或是自感垂垂老矣,只期黃泉伴故人,偶爾有一些豁達者,只是催促着孩童們動作快些,然後再告訴他們一些故人舊事;而中年之人,多是對先親的感懷,願更盡一份孝意,所以他們會帶上自己的孩子到墓碑前跪墳叩首,悼念先人;只是尚不懂事的孩子們,只須牽着低低的風箏高飛在自己的童年。清明日里,猜不盡多少心思。人們藉著清明,也就藉著一日時光而已,願把自己一年甚至更遠的念想與思愁傾送亡靈。而終於,清明也活在了人們的思緒里。

  這樣倒是更見了古人的淳厚與聰慧。人都是會思念的,當然也需要找一個觸動思緒的好時候。尚且不說崇尚那祭奠之禮的貴族文人,即便是終日勞作的平民們也是需要對情感的宣洩,而節日恰好是情感歸放的好置處。所以這算是他們找到的一個可說是最好的方式。當我們不從政治統治和禮儀教化層面考慮這一節日時,我們就會從內心裡感受到它的另一意義。當我們也拿着錢紙燈籠踏步在鄉村山野,駐立在石碑孤墳前時,我們便會想到為何這開始的“賀語”會演變成真正有作用的“清明”,並延承至今。

  或許,這樣就是清明的來處;而這樣,定是清明的歸處。

您正在瀏覽: 清明時祭
網友評論
清明時祭 暫無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