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散文 > 經典散文 > 懷念手稿的日子

懷念手稿的日子

手機:M版  分類:經典散文  編輯:pp958

  翻開《魯迅全集》,首先映入眼帘的是扉頁那些魯迅手稿的影印資料,那魯迅的筆跡以及改動的痕迹,清晰地映在讀者的眼前。它真實地再現了魯迅先生創作的思維過程。這些手稿真是一筆豐厚的文化遺產,是研究魯迅的第一手珍貴的資料;我相信,它的價值遠遠超過魯迅的成品鉛字文章。我忽然想起了現在的寫作工具――電腦,在現代化的社會中,作家幾乎不再伏案揮毫,而是坐在電腦面前向西方作家一樣敲擊鍵盤,作品修改的痕迹蕩然無存,如果將來這位作家引領了一個時代的文學潮流,那豈不失去了研究他的第一手資料?

  作家姑且不談,單是我這樣的無名小卒,對手稿的感情也是非常深厚的。

  幾年前,我剛買了今天住的房子,那時還叫新房吧。搬家前的那幾天,我收拾自己的稿件和書籍。在一沓落滿灰塵的稿紙堆中,我發現了我當初發表過的和更多的未發表過的已經被遺忘了的論文和一些散文的原稿,那藍墨水寫的稿紙上,還清晰的留存着自己當初用紅筆密密麻麻修改的痕迹。看到這些,我倍感親切。這一處處的改動,記載着我當時在立意上的挖掘、詞句上的推敲、手法上的凝思的整個過程;記載着我寫作的最初動機。有些已經和發表的成品大相徑庭,而這些凌亂的改動的痕迹,細膩的記載了當時的一切一切。這些曾經陪伴我多少個不眠之夜的文字也顯得那麼有情,讓我終於放棄了付之一炬的打算,竟然一頁也不忍心丟棄。

  曾經和我以前一個學生齊創――現在已經是小有名氣的一位軍旅作家了――談到寫作方式,他告訴我,自己現在已坐到電腦面前,就有創作的衝動。自己的許多小說,就是敲擊鍵盤完稿的。我當時非常羨慕軍隊的硬件設施,寫作方式已經現代化了。後來辦公室裝上電腦,我也想體驗他的寫作感覺。可是坐在電腦面前,竟然靈感短路,思維受阻。我還自我安慰,以為自己會固守傳統的寫作陣地,決不做現代化寫作工具的奴隸。可很快,我就適應了敲擊鍵盤寫文章的方式,到了現在,除了寫日記和教案,其他動筆的文章,基本上已經不用筆了。似乎坐到電腦前,比坐在書桌前更有寫作的感覺。這兩天不斷整理自己的日記,可提起筆來,卻愣是找不着寫作的感覺。我這才大悟,放假了,學校的電腦全關了,家裡沒有電腦,這些做的思維也就沒有了。我頓時像斷了翅膀的鳥兒,失去了飛翔的本能。日子便在自我安慰種不安的度過去了。我不得不感慨現代文明對傳統的顛覆力量是何等的巨大。

  每每拿着電腦上打印好的成品文章,那整整齊齊的印刷體文字,讓我再也找不到自己思維活動的痕迹。儘管電腦上存着底稿,可修改的痕迹,卻像天上掉下的一滴雨,明明知道它落在什麼地方,卻總是找不到。而且看着打印好的稿子,除了思想和構思是自己的,還有什麼是自己的?那些亂如荒草的字體已經被端莊整齊的印刷體所替代,我相信,任憑自己努力練字,也未必能寫出電腦上打出來的字跡。物以稀為貴,看着魯迅先生的初稿,我越熱愛念自己的筆跡修改的文章,這種熱愛,不是任何精美的言詞能概括得了的。而我寫作的心情,構思的過程,只能記載在一篇篇日記中了,而更多的寫作過程,卻永遠和我永別了。

  科技的進步,時代的發展,新事物代替舊事物,這是不依人的意志為轉移的歷史規律。也許,未來的孩子學語文時,不再學寫生字了,而是學習更先進更懶惰的輸入法;也許電腦寫作必然要代替筆墨寫作,印刷體必然要代替手寫體,但那些手稿,就像文物一樣,卻有着極其珍貴的價值。好好保存這些手稿,它讓我們能更清晰的回眸自己的情感歷程。誰說情感只有結果沒有過程呢?( : )

  2007年2月8日於臨潼迂公齋

  2007年3月2日整理於臨潼中學語文備課組

您正在瀏覽: 懷念手稿的日子
網友評論
懷念手稿的日子 暫無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