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程

手機:M版  分類:生活隨筆  編輯:pp958

  東山老楊

  從我住的地方到東山上的那所學校,要自己開車,就十一二公里的行程,半個小時左右,也花不了多少時間。但一路上精力高度集中,根本無暇顧及路上會發生些什麼。

  這幾天,車子也“進醫院”了,乘67路公交車,中途再轉一趟11路,就多個一兩公里吧,時間可就要多上一倍了。不過,在這樣的行程中,要有一個座位坐着,全然沒有自駕的緊張,可以閉目養神,半睡半醒朦朦朧朧地聽着公交車上不時的報站聲,或許來個回籠覺,小睡片刻,也是別有風味的。要有更多的早行人,佔滿了座位,那就抓住欄杆,站着,一路上搖搖晃晃,品味着這行程中的都市掠影,那更是另有一番情趣。

  生活是多彩的,人生的意義也因生活的多彩而顯得更加豐富。在現代經濟氣息濃厚而有些急功近利的都市生活中,做一介平民百姓,於平平淡淡之中,別無所求地過好自己的日子,如品清茗般回味自己的生活,同樣艱難,同樣有意義,因為,這畢竟是普普通通的最大多數平民百姓的人生。但是,有時候,更有意義的,又不在多數,而在某些個別。

  在我抓着的欄杆的下面,順着窗子一排三個座位,在我上車之前就坐了三個孩子。我側邊的是一個十三四歲的小女孩,靠車窗的一邊擠着一個書包,在津津有味地吃着裝在白色塑料袋裡的兩節油條。那油條,散發著一種油炸的特有的誘人的香味,枯黃中透着一種莫名其妙的隱隱約約的暗綠,不知是上了年紀對糖果、美食的神秘芳香不再那麼好奇,還是那油條的現代生產工藝,心裡總覺得那不是我小時候最喜歡的黃燦燦的油條,儘管香味陣陣襲來,也未能讓我像當年那樣看着別人美滋滋地咀嚼就會忍不住吞口水。小女孩有意無意地吃着,吃了一節半,剩下的半節不吃了,胡亂把塑料袋一收,連同剩下的油條,一齊塞到前面十來歲小男孩的背後,小男孩發現了,又塞回來,幾經往返,油條就掉在了座位下面,直到小女孩下了車,也一直在座位下面。

  前面十來歲的小男孩,無事的時候,從書包里翻出一本書看着,那是一篇叫《他得的紅圈圈最多》的課文,內容大致是說,鄧小平爺爺小時候認真學習,作業總是按照先生的要求去做,毛筆字寫得最好,他得的紅圈圈最多。還有“鄧”、“平”等按筆順練習的幾個字。現在的教材真好,連寫字的筆順都編得一清二楚。然而,也和生活一樣,很多規範是清楚的,但實際上不遵守規範的人和事,還是很多。現在的學生,不按筆順寫漢字的很多,連漢字都寫不好甚至寫得不像漢字的,也還是很多。

  在我的面前站着的,是一位年紀更大些的學生,一手抓着欄杆,一手拿着一個摩托羅拉手機,在不停地看着,不停地用手把頁面向上撥着,有文字,可是太小了,我根本看不清楚;也有些圖片,也還是太小了,同樣看不清楚。有時又向下撥,或向左撥,有時又壓一壓外面的按鍵。哦,時代不同了,現在的學生,在上學路上,玩的都是高科技的東西,不像我們那個年代,能有一兩本小畫書看看,就已經非常了不起了。想玩什麼?小手槍、軍棋、乒乓球拍,甚至最簡單的撲克牌,都得自己動手做。一則賣的很少,二則即便有賣,也沒有錢買,三則即便有錢買,父母也不支持,在當時看來,那都是些影響學習的東西。不過,話說回來,當年那些自做玩具過來的人,對生活倒還有一番別樣的感悟。

  到了站上,車停了,偶爾看到,出租車從左邊過去,後排坐着一位更大的學生,抱着更大的書包,吃着快餐盒裝的早餐。哦,他們上學的時間太緊了,來不及坐公交車,也來不及吃早餐;或者,那條件跟坐在公交車上的大不相同,根本用不着擠公交車,也用不着在家裡吃早餐呢。

  在我的身後,兩三個人,在用苗話談論着。某人在新添寨附近找了一個,大約也是貴陽本地的人吧,住的地方,從新添寨過去,還要花8塊錢的車費。那愛情故事未必浪漫,但那談論的語氣,頗有幾分羨慕之情。其中的一人說,自己曾在某個地方做工,一天有百來塊的收入,還供三餐,供住所,已經很不錯了,但一天做工的時間太長,人太累了,只做了十八九個工,堅持不住,也就沒有做下去了。那有些遺憾的口氣說明,從那以後,他就再也沒有得到過一天百來塊的收入了。誰知道他們現在一天的收入會是多少啊!

  玩手機的小女孩,到紀念塔下車了;吃油條的小女孩和看書的小男孩,在大十字下車了;我到噴水池也下車了。我們都改變了自己的行程。只有我身後一路談論着做工的那些人,還在公交車上繼續談論着他們的話題,繼續着他們原來的行程。

  2012年4月10日

您正在瀏覽: 行程
網友評論
行程 暫無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