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小小說 > 舊聞舊事 > 坐堂行醫的張太守

坐堂行醫的張太守

手機:M版  分類:舊聞舊事  編輯:pp958

  東漢時期的張仲景,出身於書香門第,自小聰慧好學。他的父母親看到當時社會各種腐敗現象,當官者仗勢謀私,魚肉百姓,便鼓勵小仲景積極進取,將來搏得一官半職,好為百姓辦點實事。

  一天,張仲景從史書上看到扁鵲精通醫術、拯救垂危病人的故事,內心十分敬佩,也嚮往着自己有朝一日學有所成,能替人家醫治疾病,挽救天下生命。恰好他的同鄉張伯祖是一個名醫,並有“妙手回春”的美譽,為此,十三歲的張仲景便跑到張伯祖的診所,對張伯祖說:“張醫師,我希望做一個為民辦事的好官,但這個願望現在達不到,因此想先做一名好醫生,我怎樣才能成為扁鵲呢?”

  張醫師說:“一個好醫生除了要把病人的痛苦時刻牢記在心外,還要精通醫術、刻苦鑽研,只有這樣才能成為當今的扁鵲。”

  “我要跟你學醫,成為當今扁鵲,醫師,請收下我這個徒弟吧。”

  張伯祖看張仲景十分懇切,一時間也動了情,便爽快地答應收下張仲景。

  張伯祖邊行醫邊教授。張仲景邊做助手,邊苦心鑽研,五年後,張仲景盡得張伯祖醫道,也成了名聞鄉里的好醫生。

  一晃又是三年,張仲景從醫道步入仕途,二十七歲那年便官至長沙太守。

  一天,張仲景外出巡視,回府途中,一位少年攔路告狀,張太守捲起轎簾問:“你小小年紀,狀告何人?”“我告西門外的王郎中。”“因何告他?”“我自小失去母親,和父親相依為命,上個月,父親得病請了王郎中,他一看病情便誇下大口,說藥到病除,不料越吃病越重,五天後,我又去請他,他說這次一定能治好,但事與願違,吃了他的葯後父親連呼吸也困難了。昨天我再去找他,他卻避而不見,見死不救。”

  “那你可另請高明醫生治療?”

  “我早就想另請高明,可他怕壞了自己名聲,欺我年小,暗暗派人盯住我,不讓我去請,今天還託人對我說,我父親得的並不是病,而鬼迷心竅,因此特來請老爺作主。”

  張仲景又問:“你家住哪裡?”“就在前面不遠。”“本官立即去你家看看。”“請老爺查辦這騙人的郎中。”“不必多說,前面帶路。”

  到了少年家,張仲景仔細看視了已奄奄一息的病人,猜測他犯的是一種傷寒症,由於庸醫用錯葯,致使病情惡化。他隨即令衙役傳審那個王郎中。王郎中一見驚動了太守,只得招供了全部實情。原來王郎中只略知一點醫道,醫德很差,他到處吹牛,詐騙錢財,貽害百姓。張仲景嚴厲責令他歸還病人全部錢財,並停業三年,待醫術精通后再行醫。

  張仲景見病人生命垂危,怕貽誤時機,便囑咐少年:“本官替你作主,即刻為你父親請醫治療。”

  回衙后,張仲景立即脫去官服冠帶,整理出擱置多年的醫箱,換上青衣便帽,避開隨從,匆匆步行而去。

  當他叩開病人家門,只見少年坐在父親的病床前,流着眼淚,企盼着太守派來的醫生,當他一見這位醫生就是當今太守,更激動得滿眼淚水:“老爺,怎麼是您……”

  張仲景搖搖雙手,示意叫他不要聲張,便匆匆來到病榻前切脈診斷,當確定是傷寒症后,即開好藥方,叫少年快去抓藥。自己便坐在病人床前仔細觀察,待少年抓藥回來,一一校對無誤,再告知煎藥要領后,才匆匆離去。

  病人吃了葯后,很快便恢復了健康。

  傷寒症在當時是長沙地區流行的一種疫病。長沙太守用妙藥治好垂危病人的消息不脛而走,大街小巷廣為傳頌。一日,張仲景在大堂辦公,衙門外發生了騷動,衙役班頭往外一看,原來是幾個病者家屬在衙門外叩求,渴望太守能為他們施行醫術。

  “老爺是專門辦理政務的一府之主,怎能行醫?要治病去請醫生,不得在此喧嘩!”

  “班頭大哥,老爺是妙手回春的神醫,我家老父重病在床,他的病情和老爺治好的那個病人一樣,附近郎中都醫不好,懇求班頭大哥行行好,到老爺面前為小女子求個藥方吧。”淚水沿着一個年輕婦女的面頰流下來。

  “這裡是衙門,不是診所,趕快退下!”

  “班頭大哥,”一雙開裂的老手乞求着,“我家小三子已三天水米不沾,只要太守老爺看一看,便能藥到病除,請大哥千萬替小老兒稟報一聲,小三子是我家的命根子啊……”老人跪在地上哀求。

  “不行,老爺怎能和郎中相比,我若去稟報,老爺怪罪下來如何得了?”

  “太守愛民如子,不會怪罪的,求求您,代為稟報。”眾人依次跪下了雙膝。

  “不要胡鬧,不要胡鬧,你們跪下也無用!”班頭在慌亂中提高了嗓音。

  “何事喧鬧?”剛剛料理完公事的張仲景聞聲走了出來,他一看衙門前竟跪着這麼多百姓,連連擺手:“大家請起,有話儘管站着講,本官盡量為你們作主。”

  “老爺,我們都是病人的家屬,因為您曾用回春妙手,醫好垂危病人,我們慕名而來,想請您賜一藥方,救救我們家中人的性命。”

  張仲景臉上露出欣慰的神情,他拱着雙手:“謝謝大家對本官醫術的信任,我可以為大家診治。”

  “大人,萬萬不可,您是堂堂太守,一府之主,怎麼可以像遊街郎中一樣在衙門行醫呢?”

  “我自小認為,做官應為百姓辦事,行醫能解除百姓病痛,也是為百姓辦事,怎能說‘萬萬不可’呢?”

  “大人,衙門大堂是森嚴肅穆之地,是執法場所,倘若平民百姓隨便進來,豈不破壞了官府尊嚴?”班頭衙役據理陳述。

  “只要對百姓有利,我甘願打破這官府尊嚴。更何況我現在公事已經辦完,利用空餘時間為百姓解除病痛,兩者互不貽誤,豈不兩全其美?你休要多嘴。”張仲景的雙眼閃耀出明亮的光彩,他轉向衙門外眾人,“請你們回家把病人扶入大堂,待我更衣后免費替大家一一診脈開方。”

  這天,張仲景坐在大堂行醫到掌燈時分。第二天,他又命衙役通報長沙城內所有行醫者來大堂議事。他詳細地對大家講述了傷寒症的病情和藥味的處方,從而有效控制了這股傷寒時疫的到處蔓延。

  從此,張仲景上午峨袍冠帶在大堂理案,下午青衣便帽在大堂行醫。並設立了“大堂中藥房”。為表示自己的決心,他還在府台衙門前掛起“坐堂醫生張仲景”的直幅招牌。後代人為了頌揚張仲景坐堂行醫的功德,就把中藥店統統稱為“堂”,直至今日。

您正在瀏覽: 坐堂行醫的張太守
網友評論
坐堂行醫的張太守 暫無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