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心得體會 > 讀後感 > 讀鄉土中國有感

讀鄉土中國有感

手機:M版  分類:讀後感  編輯:得得9

讀鄉土中國有感 標籤:東方中國夢 中國夢 我的中國夢 感動中國

  讀《鄉土中國》有感(一)

  從土裡長出過光榮的歷史,自然也會受到土的束縛。

  中國,一個發源於兩河流域的農業大國,在漫長的歲月中逐漸形成了特有的鄉土文化。這種文化在兩千多年的封建社會中滲入了每個人的毛孔,融於血脈中。即便在工業化大發展的今天,這種鄉土氣息仍處處可見。中國人有着自己一套獨特的處世之道:辦事愛講關係;講究安土重遷與落葉歸根;對陌生人和對 "自己人"有截然不同的道德標準;法律意識淡薄;男女有別……這些我們可能習以為常的東西已經在我國社會轉型的過程中產生了阻礙a作用,而我國廣大的農村整體上依然處於貧窮落後階段,這些都是有原因的。而在費孝通的《鄉土中國》里,我們都能找到詳細的答案。

  為何我們的道德水平比歐美低?我曾不止一次地思考過這個問題。其實我們的經濟和制度都沒有什麼大的缺陷,那麼我們就把問題放到文化的角度去看。我們今天的很多思考方式和文化都是傳承自我們農業時代的祖先,縱使百年前的新文化運動和新中國幾十年的教育發展使我們的基礎知識水平得到了較好的提升,但鄉土社會的那一種習俗卻在農民占人口總數一半的中華民族裡口耳相傳,每個新一代的孩子也在耳濡目染地學習着——克己中庸,長幼有序,天人合一等。

  可是,鄉土文化就一定是錯誤的嗎?當然不,只是它與現代化不能很好地兼容罷了。例如,在鄉下,流動性低和交通不便使幾代人不出鄉,而在缺少變化的土地上,人們就更看重習慣和情面。但在當下,人口流動越來越頻繁,現代社會更看重創新和法律,這就使那些鄉土人在面對着轉型發展時"水土不服",產生諸多矛盾。比如:我們過去的道德觀念都是以自己為中心,講究"克己",對別人的標準隨親密度變化。現在我們學到的自由平等博愛的觀念,都是講求人人平等的,要求我們能"大義滅親",不偏不倚。這是顯而易見的應當人人遵守的規矩,可直到現在我們又有多少人真正做到了呢?這種難以動搖的社會觀念,大概就是我們保留下來的鄉土性的體現吧。

  全書僅僅六萬字,被分成十四章,每章所分析與講述的事情都極有代表性。沒有晦澀難懂的理論,只是以通俗易懂的語言,穿插着鮮活的實例,對現象進行剖析。讀完后,讀者會有種醍醐灌頂之感,妙不可言。

  費孝通雖然是在1947年出版的此書,但書中很多現象直至今天都發生着,他的觀點也能依舊可以對今天的農村現狀加以解讀。可見其研究功底之深厚,以及我國鄉土習性積累之深。

  讀《鄉土中國》有感(二)

  若論及中國,則必然無法忽略佔中國人口半數以上的農民階級;若論及農民階級,則必從其賴以生長的鄉土社會中尋找蛛絲馬跡以期了解中國農民是何樣的一個群體。

  土地可以說是農民的命根子。大凡歷史上發生改革在位者必先從土地入手,出台抑制兼并、不得私自出售土地等政策打擊豪強士紳等特權階層,保證農民階層的權益。因而,農民將土地看得更重了,即便離鄉外出死後也要不遠萬里將靈柩運回家鄉、落葉歸根。在這片土地中長出過光榮的歷史,自然農民也會受到土地的束縛,正如人的思維觀念及認知模式一旦形成便很難更張。在社會流動速率較慢時,這種危害是不易顯現的,但是當社會流動速率加快時,這咋弄個危害就如火山噴發,積蓄多年的力量在剎那間噴薄而出,對人造成極大的傷害。在變遷中,習慣是適應的障礙,經驗等同於頑固和落伍,頑固和落伍並非只是口頭上的譏笑,而是生存機會上的威脅。持續而固定的刺激在一定時期內作用於人的大腦會使大腦逐漸適應這種刺激,就如高三經過了大量的習題訓練以後大部分學生已經能夠適應那種生活。但大腦一旦對外部事物帶來的刺激變得不再敏感時,那麼由大腦發出的信號必然比那些沒有適應並一直讓自己處於興奮狀態的人慢,也就無法推動系統配置升級,因而落後於社會。在這裡,習慣、因循守舊是進步的最大障礙。英國在第一次工業革命以後於經濟、軍事、文化等諸多方面遙遙領先於世界上其他國家,利用第一希工業革命的先發優勢迅速搶佔了世界市場半數以上的絕對話語權,從而一舉奠定自己的霸主地位。然第二次工業革命中,英國卻仍然躺在第一次工業革命的搖籃中做着酣甜的美夢,對於第二次工業革命帶來的機遇知后覺,不願放棄第一次工業革命遺留下來的工廠、設備倒是后力不足,被德國與美國兩個國家相繼超越。從表面上看,沒有開展第二次世界大戰之前英國仍然是老牌資本主義大國,實際上此時的英國早已是外強中乾、徒有其表罷了。所以在社會流動速率較慢的鄉土社會中,要想農民主動地、積極地接受外來事物難度可想而知。

  "獨在異鄉為異客,每逢佳節倍思親。"這句話不僅表達了思鄉之情,更重要的是指出了在於指明了自己的身份:異鄉人。我們熟知鄉土社會中農民以向土地討生活,土地是無法流動的,賴以為生的人們只能選擇定向而居。生產是季節性的,所以生產的特徵決定了必須在村落中儲備大量人口以備農忙。但是消費卻是全年性的,匱乏經濟中定然沒有更過的剩餘以養活過多的人口能耕種的土地面積是固定不變的,人口若不分流只能向內推動土地的精耕細作從而提高產量,受邊際效益規律的支配,在一定時期內有限的土地只能養活固定的人口,因而在推力大於拉力時多餘的人口必須分流出去自謀生路。在適宜耕種的地方依地緣而聚居在一起,與以血緣為紐帶構成的村子形成了鮮明的對比。後者在不變的狀態下構成了"熟人社會",每個人從處是開始便在全村人注視的目光下茁壯成長,村民之間的關係較之於以地緣為紐帶聯繫在一起的村落顯得更為親密、更為團結,彼此之間的戒備之心也大大減弱。但是當有異鄉人到此紮根生活的時候,原來屬於村落中的人立馬結為一體,小心提防着異鄉人。即便在此生活多年,異鄉人仍然無法像種子落入泥土中在此紮根生長,他們的地位永遠是寄居在村落邊緣的人。與此同時,他們不被視為自己人,不被人信託。可是正如塞翁失馬、焉知非福,在這種環境中,他們卻找到了適合鄉土社會中的特定職業。

  血緣社會的親密關係導致個人在長期的共同生活中彼此依賴的地方是多方面的,彼此之間都有拖欠未完的人情,因而人情越多也就越害怕清算。清算就以為著人情到此刻為止,那麼也就無需來往了。長期以往,不受限於制約的人情關係必定會加重彼此之間的負擔,於是在特定的時間、特定的地點進行清算也就顯得尤為重要。拋開了諸多的社會關係,在結算時就需要當面點驗清楚、一手交錢一手交貨。而"外鄉人"的身份正適合經營此種職業,他們沒有繁雜的人際關係,沒有礙於面子的人情往來,因而在生意場上往往能夠如魚得水、一展宏圖。從血緣結合到地緣結合的轉變不僅僅是社會性質的改變,更是社會史上的一個大轉變。

  儘管上文論述了鄉土社會是"熟人社會",但不與城市社會對比恐怕很難確切理解鄉土社會的獨特之處。城市社會既是由陌生人組建而成的社會。馬斯洛的需求層次理論將人的需求分為五種:生理需求、安全需求、歸屬感和愛的需求、尊重的需求以及自我實現的需求這五個層次。生理需求在如今高度發達的物質社會和資源豐富的經濟社會中想得到滿足是一件輕而易舉的事情,然而由陌生人組建的社會因為彼此之間的不了解多少讓人為安全擔憂,因而在眾人同意的基礎上大家簽訂契約,以法律治理社會,每個人出讓自己的權力同時組建國家、政府以保障自己的權利不受他人侵犯。所以城市社會是依據法律、規章制度等不近人情、硬性的東西聯結成一體的。與城市社會相比,鄉土社會重視人情、重視以往的文化,更加尊重長輩和富有生活經驗的人。

  無論如何,鄉土社會想避免日益發達的現代社會的影響而獨善其身是斷不可能的,積極主動地去迎合世界發展的主流趨勢、學習先進的管理制度和模式才是正確之法。但是當思維觀念及認知模式依舊固話而未有所改變的情況下,盲目地去學習反而會適得其反。舊有的文化體系和協同處理問題的能力仍然盤桓在人們腦海中,新的模式如果強行介入定然會遭到人體本身的強烈排斥。只有當內部自我覺醒,外部新鮮事物方有可趁之機,從而一舉佔據主導地位。不過這種模式是否能夠適應鄉土社會的土壤還需精心觀察。

  讀《鄉土中國》有感(三)

  龍嘉棟

  在此次黨代表讀書活動中,我選讀了費孝通先生的《鄉土中國》。該書以類似地方志的形式,通過深入的實地調研,描繪出中國鄉村社會最為真實的面貌,《鄉土中國》可謂是社會學中的經典之作。鄉村社會在我國社會進程中一直處於關鍵性的地位,無論是在抗日戰爭中,還是在改革開放后經濟與社會的發展中,鄉村社會既作為中國社會發展的基石,同時也成為經濟社會發展創新的帶動者。

  充分了解鄉村社會,對領導幹部,尤其是作為繁華商務區與農村社區共同存在的朝陽區的領導幹部,在如何認識鄉村社會,如何推動鄉村的發展方面,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通過拜讀費先生的《鄉村中國》,可以獲得很多啟示。

  第一,"熟人社會".費先生在著作的前面就提到中國的鄉土社會是具有地方性的,是熟人社會,這也可以說是中國鄉村最為重要的特點之一。地方性,雖然在對鄉村發展中有一定的限制,但其中的穩定性也保障了我國農村社會的穩定與農業生產的順利進行。目前我國農村出現"空巢現象",只有老弱病殘留守鄉村,勞動力外出打工,村裡耕地荒廢,無人耕種,既造成了糧食生產的不足,也導致耕地的浪費。而熟人社會是由鄉村的地方性衍生出來的特性。這種熟人社會,其實是打通了個人與社會之間的隔閡,村民之間心照不宣的熟悉關係,正是當前現代化城市中所欠缺的,當今社會的信任缺失與備受詬病的冷漠現象,在一定程度上也反映了人們之間的生疏與不信任。而熟人社會中大家之間的"默契",更是為現代都市人所津津樂道、所嚮往之的。這也為我們在建設現代化區域的思路上提供了擴展,應該將精神文明建設與物質建設同步,將陌生的社會變為充滿人情味的大家庭。

  其次,"特殊語言".費先生通過教授的孩子與鄉村裡的孩子之間的對比,具體而又殘酷的向我們展示了當前社會中普遍存在的階級偏見問題。換句話說,所謂的城市人瞧不起農村人,城市人認為農村鄉下人沒文化沒素養,但那是人與人之間的差別而非差距。一是因為農村人也在積極渴望文化與知識,也在努力認真的學習;二是因為城市人雖然在某種程度上擁有比農村人更高的文化水平,但在勞作、表達等等其他方面,未必如農村人般優秀,這便是差別而非差距。而這些文字之外可以用來交流溝通的便稱之為"特殊語言".在普及文化知識的同時,我們需要認識到,文化水平高低的評判標準,並非只有識字能力這一項。溝通能力、理解能力等等也是不可或缺。在我們的實際工作中,部門與部門之間的溝通、員工與部門之間的溝通、員工與員工之間的溝通都是值得研究的。文字上的東西大家都懂,但如何準確的表達自己的觀點、如何準確的理解對方的觀點,將所理解接受的東西恰如其分的融入到實際工作中才是最為重要的。

  第三,"公"與"私".對於"私"的認識。當前的中國社會,無論是城市還是鄉村,"一己之私"都被無限放大,很多人認為公家的便宜要多佔,自己的利益則不能損害一分。在黨的群眾路線教育活動的大背景下,這一問題顯得尤其突出。"公"本質上也是由"私"構成的,每位員工的個人利益與國家集體的公共利益是密不可分的,公共利益受損,個人利益難保完整。很多人說中國人的"自私"是來自於小農經濟的傳統,也就理所當然的認為農村人比城市人更為自私自利,但卻沒有看到鄉村社會中的分享與共擔。分享與共擔也是我們需要在工作中深化的思想:分享成果,共擔風險。所有人的共同努力才能達到應有的成果,共同分享;同時,作為集體中的一員,對於風險,更是要共同承擔,以將風險所造成的損失最小化,也是對公共利益及個人利益損失的最小化。

  第四,"禮治".一般我們將社會分為"人治"和"法治",但費先生在《鄉土中國》中提出,我國鄉村社會的"無法而治"其實是"禮治"."禮"為社會公認合式的行為規範。國家社會的治理,不能單靠"人治"、"法治"與"禮治"的任何一方,而需三者結合。我們在日常的社會治理中,要以"法治"為根本,健全法律制度,填補法律空白;以"禮治"為重點,通過社會中普遍認可的行為規範,以社會道德約束人們的行為,達到長久而又有效的社會治理效果;以"人治"為輔助,通過領導幹部的個人魅力、政府官員的行事作風來影響政策的制定、執行與改善,以完善社會治理。

  第五,血緣與地緣。費先生指出,血緣與地緣是社會穩定的兩大要素。在我區的實際管理中,應充分利用血緣與地緣來維護社會穩定,減少社會矛盾。血緣是無法割斷的人與人之間的聯繫,在中國儒家思想的影響下,由血緣關係組成的家庭也是人們最大的牽挂。而在地緣方面,則通過人們對故鄉的認同感與歸屬感,來推動其對地方發展穩定的努力。當前,我國人口流動性較大,血緣關係逐漸向地緣關係轉移,聚集在同一地區的人們通過日常生活工作等,參與到新的區域中來,使其對新的地區有了歸屬感而形成故鄉以外的地緣,將地區內的人們聯繫起來。

  第六,權力。全書中,費先生從幾個不同的角度,通過幾章的篇幅來闡述"權力"一詞。權力來源於經濟利益,而體現在日常的管理活動中。政府的權力過大或過小,都會導致社會的不和諧不穩定,阻礙經濟的發展。權力的主體是官員,從主觀方面來說,一是官員自身要平衡好慾望與需要,慾望是超出自身的權力而牟取利益;二是官員自身要認清"名分"的真實性。所謂"名分",通俗來講就是"頭銜",一定的頭銜是對官員工作的獎勵與認可,但為了頭銜而不擇手段,到頭來獲得的知識虛無縹緲的"名分".從客觀方面來說,一是國家要不斷完善法律制度,使得所有行為均有法可依,所有訴訟均有法可循,長遠地看,健全的法律制度帶來的不是訴訟的增加,而是訴訟的減少;二是社會形成清廉之風,以社會輿論與社會風氣影響政府官員。

  當前中國風華正茂,朝陽區的發展也不斷攀升新的高度,在此不斷前行的路途中,通過對經典書籍的閱讀,對社會有更為全方位更深刻的認識,在政府的管理活動中能夠更有前瞻性、更科學的開展工作。(區黨代表龍嘉棟)

您正在瀏覽: 讀鄉土中國有感
網友評論
讀鄉土中國有感 暫無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