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詩歌 > 詩歌大全 > 硯台頌

硯台頌

手機:M版  分類:詩歌大全  編輯:得得9

  硯台頌

  千雕萬琢細研磨,

  只為盛下滿腹墨。

  染盡池水渾與濁,

  是非黑白任評說。

  (仿明代于謙《石灰吟》)

  ( 原文譯文 ,一方端硯,在歷經雕琢研磨后,方才裝下滿腹墨水,清澈的池水在放入硯台中研磨后馬上變得渾濁不清,其本質的黑白任由世人評說.

  托物言志,以物喻人,引申意為,十載寒窗懸樑刺股,只為滿腹詩書興邦治國。其行人處事的黑白曲直是非功過任憑歷史解說)

  趙九州

  農曆甲午秋,天津塘沽

  石灰吟

  朝代:明代

  作者:于謙

  原文:

  千錘萬鑿出深山,烈火焚燒若等閑。

  粉身碎骨全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間。

  (一作:千錘萬擊出深山 / 千鎚萬擊出深山)(一作:粉骨碎身全不惜 / 粉身碎骨渾不怕 / 粉骨碎身全不怕)

  譯文(石頭)只有經過多次撞擊才能從山上開採出來。它把烈火焚燒看成平平常常的事,即使粉身碎骨也毫不懼怕,甘願把一身清白留在人世間。 這是一首托物言志。作者以石灰作比喻,表達自己為國盡忠,不怕犧牲的意願和堅守高潔情操的決心。

  作為詠物詩,若只是事物的機械實錄而不寄寓作者的深意,那就沒有多大價值。這首詩的價值就在於處處以石灰自喻,詠石灰即是詠自己磊落的襟懷和崇高的人格。

  首句“千錘萬鑿出深山”是形容開採石灰石很不容易。次句“烈火焚燒若等閑”。“烈火焚燒”,當然是指燒鍊石灰石。加“若等閑”三字,又使人感到不僅是在寫燒鍊石灰石,它還象徵著志士仁人無論面臨著怎樣嚴峻的考驗,都從容不迫,視若等閑。第三句“粉身碎骨渾不怕”。“粉身碎骨”極形象地寫出將石灰石燒成石灰粉,而“渾不怕”三字又使我們聯想到其中可能寓有不怕犧牲的精神。至於最後一句“要留清白在人間”更是作者在直抒情懷,立志要做純潔清白的人。

  于謙為官廉潔正直,曾平反冤獄,救災賑荒,深受百姓愛戴。明英宗時,瓦剌入侵,明英宗被俘。于謙議立明景帝,親自率兵固守北京,擊退瓦剌,使人民免遭蒙古貴族再次野蠻統治。但英宗復辟后卻以“謀逆罪”誣殺了這位民族英雄。這首《石灰吟》可以說是于謙生平和人格的真實寫照。

您正在瀏覽: 硯台頌
網友評論
硯台頌 暫無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