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散文 > 記事散文 > 李根的“冷谷”之夢

李根的“冷谷”之夢

手機:M版  分類:記事散文  編輯:pp958

李根的“冷谷”之夢 標籤:新教育之夢

  憑作者的直觀感覺,李根同志是一個非常低調的人。他對於已經承諾但還沒有做到的事情是絕對不會大肆宣揚的;即使對於說到做到的事情,他也肯定不會嘩眾取寵,事先給自己的承諾起個美麗動聽的名字以吸引公眾的耳目。因此,作者主觀判斷,關於“冷谷”一詞,應該不會首先出自李根之口,那一定是文人秀才們為他選擇的一個高級詞彙做宣傳。不過,借用“硅谷”一詞來形容李根同志執掌新飛之後的遠大志向,用以表述他期望在新鄉乃至整個河南中原地區打造一個以製冷工業為鏈條的產業基地的宏偉戰略構想,倒也不乏新意,顯得既生動又形象。

  硅谷(SiliconValley)地處美國加州北部舊金山灣以南約50公里的一條狹長地帶,既是美國高新技術產業的搖籃,又是世界最為著名的以電子工業為代表的高新技術產業集中地,因早期以硅芯片的設計與製造著稱於世而得名。後繼高新技術產業的蓬勃發展,以周邊具有雄厚科研力量的美國一流大學斯坦福、伯克利和加州理工等世界知名學府為依託,以中小型高新技術公司群為基礎,並擁有思科、英特爾、惠普、朗訊、蘋果等著名大公司,形成一個融科研、技術、生產、銷售為一體的高新技術產業基地,“硅谷”一詞就成了國際上高新技術產業的代名詞了。比如,美國波斯頓還有“第二硅谷”之稱,隨後就有了“日本硅谷”、“韓國硅谷”的稱謂。中國也不甘落後,繼有北京“中關村硅谷”之後,很快就有了上海“浦東硅谷”、廣東“深圳硅谷”、浙江杭州“天堂硅谷”等一批響亮動聽的名字了。

  因此,所謂李根的“冷谷”夢,源自美國“硅谷”一詞便肯定無疑了。

  這絕對不是李根心血來潮,他的“冷谷”夢實在是做得太久、太久了。要想了解李根“冷谷”夢的初衷,恐怕還得首先從中國家電企業的競爭和“賽跑”說起。

  其實,從上個世紀八十年代早中期開始,中國家電知名企業的起步時間與產業規模都不差上下,幾乎是站在同一個起跑線上。直到九十年代中期的1996年,新飛的工業總產值和銷售收入已經做到接近30個億的時候,各企業之間的距離也都還沒有拉開。然而,到了2000年,新飛的年銷售額依然還在30個億左右艱難爬坡的時候,同是依靠做冰箱起家的科龍容聲、青島海爾的年銷售收入卻一下子猛竄到幾百個億乃至上千個億了,就連靠做小家電起家的格蘭仕也將年銷售收入做到了70個億。論“個兒頭”,超過了幾個新飛;論速度,超過了新飛多少倍。本來不分伯仲,甚至有的一度還是中國家電行業的“小兄弟”,排序還遠在新飛之後;然而,似乎“一夜之間”都像長了翅膀一樣,不僅一個個都跑到了新飛的前面,而且距離越拉越大……

  企業管理科班出身,且在新飛做“大內總管”做了10年之久的李根同志,對於中國家電行業這個迅猛變化所形成的巨大反差顯然是不會充耳不聞,視而不見的;特別是自2000年12月李根同志挑起新飛總經理一職的重擔之後,他更不會袖手旁觀。到了2001年5月份,再也不甘“偏安一隅”的李根決定走出去“呼吸新鮮空氣”和“換腦子”。於是,李根便親自出馬,率領一個集新飛研發、生產、銷售、管理於一體龐大的“綜合團隊”,深入到“長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和膠東半島經濟發達地區,對同行業家電企業開展全方位的市場考察。通過市場考察,李根同志不僅看到了新飛與同行業之間存在的差距,而且開闊了視野,增長了見識。

  李根在向媒體記者傾訴那次考察的感受時曾經談到,“珠三角”、“長三角”和膠東半島之上之所以能夠形成中國家電產業的“三大生態圈”,不僅佔有發達的地域優勢,而且通過將近20年的發展,中國家電業“三大生態圈”已經形成了比較完整的產業鏈。地處“生態圈”內的家電散件加工企業、品牌家電製造企業、家電產品流通渠道經銷企業,梯級分明,互相依存;物流、人流、資金流、信息流在“三大生態圈”內構成了最活躍、最經濟的互動,“三大生態圈”又為其中的家電製造企業提供了前所未有和無與倫比的市場競爭力。相比之下,新飛地處中原內陸腹地,不沿邊,不臨海,不靠江,又缺乏資源的有效整合,加上濃厚的傳統國企色彩,企業機制不活,經濟增長方式得不到根本轉變,無疑就形成了制約發展的許多“短板”。

  但是,新飛難道身居“孤島”就陷入“死亡之谷”,一點優勢都沒有嗎?。李根通過認真考察分析,不僅得出了截然相反的回答,而且還看到了將新飛進一步做大、做強的希望。

  首先是地域中心優勢。中國自古就有“得中原者得天下”的說法。新飛地處中原腹地的新鄉市,北依太行,南臨黃河;京廣鐵路、京珠高鐵、新荷鐵路、京珠高速、連霍高速、107國道穿市而過,交通四通八達;晉、冀、魯、豫、鄂、皖、陝眾多大中城市環繞,四周外射範圍廣,周邊輻射半徑短,物流運輸成本相對比較低。

  其次是製冷工業基礎優勢。鮮為人知的是,新鄉除了新飛之外,還有世界最大的冷凝器和蒸發器生產企業科隆電器、亞洲最大的精密鋼管生產企業金龍銅業、中國最大的汽車空調製造企業國有134廠以及生產中央空調的中外合資企業奇利公司和彩電製造企業T-M公司等,圍繞上述主體企業還維繫着周邊地區數百家各自的配套廠家。這是中國中原地區又一片“家電產業生態經濟林”。這片“家電產業生態經濟林”的自然生成,正在形成優勢互補,資源互動。

  三是資金實力優勢。從1994年10月開始,新飛的資產實際上分成了兩塊,一塊是中外合資企業新飛電器,由國有企業新飛集團與新加坡地產與酒店巨頭豐隆公司組建;另一塊是純國有企業新飛電器的“母公司”新飛集團。由於合資之後數年間新飛電器的高額紅利絕大部分又回到了母公司,因此,新飛集團積累了相當雄厚的資金實力,運作的空間和潛能非常大。特別是一些國內外電子信息產業的巨頭新飛在消費領域中的品牌和網絡非常看好,於是紛紛上門尋求合作。

  四是科技研發優勢。新飛擁有國家級技術中心與包括眾多博士、碩士在內的1000多名科研人員,具有超前的研發能力與CAD工作站等最前沿的軟硬件設施以及數百項製冷技術自有知識產權,足以支撐更大的產業開發。

  五是網絡服務優勢。新飛在全國各地擁有經銷商14000多家,零售網點多達30000家以上,中國商業百強企業85%以上都是新飛的商業合作夥伴,形成了層次分明、結構合理、渠道暢通的營銷網絡。這個網絡不僅適用於冰箱、冷櫃,也同樣適合於空調和熱水器等家電產品。

  在售後服務方面,新飛經過多年努力,建成了一個擁有39個綠色通道服務中心和近千個綠色通道服務站組成的綠色通道服務網絡,形成了一個嚴密、高效、便捷的服務體系。新飛綠色通道服務網絡體系不僅可以滿足冰箱、冷櫃的售後服務需要,而且還可以兼營空調、熱水器等其他家電產品的安裝及售後服務……

  “會當凌絕頂,一覽眾山小”。站在一個全新的視覺高度,一個以新鄉為軸心,以新飛為龍頭的中原製冷工業基地和家電製造中心的輪廓和雛型被逐漸凸顯出來。

  李根曾經分析說,同樣地處中國中東部地區的安徽省會合肥,隨着海爾、美的等製冷企業的聚集與整合,正在原美菱冰箱的基礎上重新形成一個新的製冷家電產業集群。河南周邊的山西、河北、山東、湖北、陝西等省沒有一個製冷家電產業集群,新飛所在地新鄉地處晉、冀、魯、豫、鄂、陝的中心地帶,更有理由把這個產業基礎做得更大。以新飛為基礎打造中原家電製造基地,將有助於新飛從“家電生態圈”的邊緣地帶走向中心,進一步提升新飛的輻射力和競爭力。特別是新鄉應當把壓縮機生產引到新鄉,與新鄉製冷家電產業形成配套,拉長產業鏈條,爭取在新一輪的產業升級中,搶佔制高點,擴大增長點。如果這個設想能夠實施成功,新飛集團的企業規模遠不止做到60億元,甚至可以做到200億元。

  這大概就是李根同志“冷谷”夢的初衷及其全部夢境的復原了。為了將這個美麗的夢想變成現實,李根執掌新飛之後為之禪精竭慮,嘔心瀝血,傾注了全部的激情和智慧。他要用一個企業影響一座城市,為新鄉打造出一張嶄新的名片。也許若干年之後,人們淡忘的可能是李根這個人和他那個美麗的“冷谷”之夢;但是人們記住的將是中原“冷谷”的奇迹和由中原“冷谷”奇迹所誕生的傳奇故事……

您正在瀏覽: 李根的“冷谷”之夢
網友評論
李根的“冷谷”之夢 暫無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