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散文 > 網絡散文 > 人雖走,茶未涼——走近個色的朱閒基

人雖走,茶未涼——走近個色的朱閒基

手機:M版  分類:網絡散文  編輯:得得9

  “人走茶涼”這句俗語,用在朱鎔基身上並不適合,他自2003年從國務院總理職位上卸任離休,一直深居簡出,很少在公共場合拋頭露面,生活十分低調,但對他的褒貶仍然持續不斷。他是前五任國務院總理中最具爭議的一位(他的前任爭議最小,因其平庸)。這源於他的個色。他的與眾不同,表現在以下諸方面:

  一、平民出身,跌宕的經歷

  1928年朱鎔基出生於湖南長沙,雖是皇室後裔(朱元璋的一個兒子封為長沙王,朱鎔基是其後代),但到他的祖父時已淪為平民。朱鎔基出生時背父(是遺腹子),十歲喪母,是他的三伯父朱學方將其撫養教育成人。他天資聰穎,讀書勤苦,從小學到中學一直都是品學兼優的學生,后以優異成績考入清華大學。曽任學生會主席。1951年7月大學畢業,赴東北參加工作,后又調入北京市政府,再轉國家計委。他從一般工作人員干起,憑能力和業績升任副處長。1958年響應號召,幫助領導整風,提出正確建議。后整風轉為反右,他被錯劃為右派分子,開除黨籍和公職,監督勞動改造。1962年,第一次摘帽,恢復公職,內部控制使用。1978年底,獲徹底改正,恢復黨籍,調國家社科院,後轉入國家經委。1987年11月,中共13大,選舉朱鎔基為中央候補委員,任經委主任。不久調上海市任市長。1991年就任國務院常務副總理,兼生產辦公室主任,主抓財經金融。1998年,任國務院總理。

  朱鎔基從基層一步步升至國務院總理。既沒有紅色家庭背景,(這一點很重要)不是靠父輩的高官提攜,也不靠拍馬、買官(這是他最嫉恨的)。全憑真才實幹,這在沒有“高起點”的一介平民來說,是多麼不容易。

  二、勇於改革,敢於擔當

  鳳凰網最近有一段評論朱鎔基的話說:“在他進入核心領導層的十餘年間里,中國從改革的遲滯期走向改革的活躍期……事實上,那些年也是中國出台改革措施最多的歷史時期之一,中國經濟發展由此從困頓中重獲生機,並為胡溫時代奠定了基礎。”這每一項重大改革措施都觸動千千萬萬人的利益,改革的成敗關乎國家的命運。如果沒有勇於擔當的果敢精神,是很難下此決心的。朱鎔基在面對記者的提問,不無悲壯地說:“不管前面是地雷陣還是萬丈深淵,我將一往無前!”大有“風蕭蕭兮易水寒,壯士一去西不復還。”的決絕氣概!改革就是破舊創新,做前人沒有做過的事,就要冒風險。朱鎔基的改革新政策有以下內容:財稅制度,金融體制,投資體制,企業制度,住房制度,物價體制等改革。這些改革措施,無一不觸動既得利益者,這些人大多為權貴階層,他們極力反對朱鎔基。比如在物價體制未改革前實行的是雙軌制,同樣物資,計劃內外的價格相差很大,有人憑藉權力可以辦“批條”,這些批條,一轉手就能賺許多,簡直就是空手套白狼。物價改為單軌以後,沒有計劃內外之分了,全憑市場供求來調節,特權用不上了,發財的道堵上了,他們能不恨死朱鎔基嗎?

  朱鎔基的改革新政基本上是成功的,最大的成功就是規避了兩次世界金融風暴,經濟保持平穩增長,實現了經濟體制由計劃經濟過渡到市場經濟的軟着陸。當然也付出了一定的代價,留下了一些遺憾,沒有完全兌現當初確定的目標,尤其是上千萬企業職工的下崗待業,造成了嚴重的生活困難。因此,朱鎔基招來了罵聲一片。不過有一點是肯定的,那些罵他的人也不得不佩服朱鎔基的清正廉潔,他的改革純係為國為民着想,絕沒有夾帶個人私貨。

  三、清正廉明,鐵腕反貪

  1989年8月,時任上海市長的朱鎔基,在日本友人的一再要求下為上海與大阪結成友好城市15周年舉辦的書法交流題寫了“清正廉明,錄以自勉”的題詞。足見清正廉明這四個字在他心中的分量:為官清正廉潔,為人正大光明。作為題詞,既自勉,又勵人。

  清的反面是濁,正的反面是邪,廉的反面是貪,明的反面是昏。古往今來,中國人恨的是濁邪昏貪之官,敬的是“包青天”、“海青天”。在今日的官場上要找出當代的包青天來,幾稀,而朱鎔基近之。

  在老百姓眼中,朱鎔基是一位清正廉明、威望很高、仰不愧天俯不怍地的好總理。全國政協委員、民進中央副主席曾偉志對朱鎔基的評價是:“清官,腐敗分子的閻王爺。”

  朱鎔基在任上海市長期間,在一次反腐工作會議上這樣說:“我這裡準備了一百口棺材,九十九口留給貪官,一口留給自己。”以表明反腐的決心。他常說的一句古代名言是:“吏不畏我嚴,而畏我廉。民不求我能,而求我公。”他嫉惡如仇,不僅發下狠話,而是真抓實幹,連破幾起大案要案,貪官們一時惶惶不安,有人主動去投案,上交臟款。有個贓官在案發前聽說朱鎔基找他去談話,竟然嚇得尿濕了褲子。朱鎔基在主政國務院時,抓了幾起震驚中外的大要案。1998年以來,一批腐敗分子紛紛落馬,僅查處的省部級幹部就有中央政治局委員原北京市委書記陳希同,全國人大前副委員長成克傑,雲南省原省長李嘉廷,江西省原副省長鬍長清,瀋陽市原市長慕綏新等20餘人。

  在反走私兩起大要案(廣東湛江走私案,廈門遠華走私案)中,查處職務犯罪人員600多人,其中近300人被追究刑事責任,就包括了與大走私犯賴昌星稱兄道弟並充當其保護傘的前公安部副部長李紀周。

  當然,這反腐的功績不能全記在朱鎔基一個人的功勞簿上,這其中離不開中央領導集體的決定與支持。

  四、剛正不阿、敢吐真言的人格魅力

  從古至今,在中國官場上最注重一個“圓”字,處事要圓,說話更要圓,這樣做不留把柄,不用擔當。而朱鎔基的各色就表現在表裡一致,裡外都是“方”的,不像有些官員崇尚“外圓內方”。朱鎔基頭角崢嶸,剛正不阿,敢說敢幹,性如烈火,嫉惡如仇。他在清華百年校慶之時與部分師生談話,就直言不諱地表達對大學擴招的不滿,對新聞宣傳中弄虛作假的反感。他說,我每天七點準時看中央台,看他們胡說些什麼。這與他在任時為《焦點訪談》欄目題詞“輿論監督,群眾喉舌,政府借鑒,改革尖兵”的崇真惡假的精神相一致的,那就是說,新聞宣傳要代表群眾說話,對政府進行輿論監督,這樣只能講真話,不能胡說。否則,政府如何借鑒?

  與眾不同的朱鎔基到底是一個什麼樣的人呢?且聽他自己在卸任前說的幾句話吧:“我只希望在我卸任以後,全國人民能說一句:他是一個清官,不是貪官,我就很滿意了。如果說,朱鎔基辦了一點實事,我就謝天謝地了。”

  雖然在慶祝建國60周年大遊行時,記者只給朱鎔基一個不到一秒的鏡頭,但中國大多數老百姓會記住這個個色的清官前總理的。

  (附記:部分資料參考《解密朱鎔基》一書)

您正在瀏覽: 人雖走,茶未涼——走近個色的朱閒基
網友評論
人雖走,茶未涼——走近個色的朱閒基 暫無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