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散文 > 網絡散文 > 學習成敗,在於一趣

學習成敗,在於一趣

手機:M版  分類:網絡散文  編輯:小景

學習成敗,在於一趣 標籤:關鍵在於落實 兩會學習 黨章學習 外出學習

  在中國過去很長一段歷史時期,傳統教育一直主張嚴字當頭,人們習慣認為棍棒下面才能出英才,於是戒尺就成了鞭策孩子進步的有力武器。隨着社會的發展,文明的進步,這種教育方式開始受到了質疑,並最終被社會所否定,隨之代之而起的是人們提出了“鼓勵之下出群才”的理念。但是這種新的教育方式在現代社會裡卻頻頻受到挑戰。這是因為在安逸和平的環境下成長起來的孩子,由於父母的嬌慣,家庭的寵愛,他們對別人給以的熱心鼓勵卻顯得滿不在乎,對於長輩的呵護和關愛也是一副漫不經心的樣子。面對這種情形,家長甚至是一些老師在對孩子的教育似乎都感到了無可奈何,並為此而一籌莫展。在今天,隨着電腦的日漸普及,越來越多的孩子開始整天趴在網上,在形形色色的遊戲面前醉迷神往,流連忘返。而在學生中間,不管是在校園還是街頭,常常可以見到許多孩子耳掛MP3,手拿MP4,每日悠悠蕩蕩,神魂顛倒,根本不把學習放在心上。在異軍突起的現代科技文化的衝擊下而有很多年輕人覺得難以有所適從。一些新生的娛樂性的學習生活趣味,常常又使的處於發育成長時期的孩子們不能正確選擇,因而迷途失路,沉醉痴迷而執迷不悟,任憑老師家長苦口婆心,百般說教利導都無濟於事。

  置次歧路之端,我們對孩子的教育又該何去何從?

  孩子天性好玩在於物趣。而孩子對於各種各樣的物趣又缺乏理智的辨別和自制力,自然易於沉迷於一些遊戲和娛樂性的低級趣味中,如果利導不力,糾錯的不及時,很可能會使一些孩子把自己的前途葬送。這些情況已經不能不讓家長和社會為之憂慮。面對現代社會產生的這些教育上的新問題,我們當然不能再用老辦法來解決,如果對孩子施以暴力威脅恐嚇使其回頭只能適得其反,那樣會使多數孩子破罐子破摔,從一個極端走向另一個極端。而要解決這些問題,還應該從客觀出發,科學的去認識,針對孩子的特點,人性的規律,耐心的給以指導,熱心,勤心的去因勢利導,把誤入歧途的孩子引回到正路,讓現代生活的孩子既能夠自由快樂又能夠積極上進,健康茁壯的成長。

  孩子愛玩遊戲是因為遊戲中有着使孩子樂之不倦的趣味,可以調動他們全身心的投入,給以他們真切的實踐追求某種意義上成功的感受。在遊戲的整個過程中,孩子們的活潑好動真正地得到了體現。是遊戲讓他們變得能動起來,而這也正是他們的需要,他們快樂的所在。而如何讓一個孩子放棄他們自己眼前感興趣的東西,去干另一件事,最好的方法就是以一種興趣來代替另一種興趣,而其他的做法則多半會徒勞無功。那麼如何把一個熱衷於網絡遊戲的孩子從網吧拉回到書桌前,把一個整天遊逛在大街上的孩子能夠吸引到教室中來,這已經成了當前社會,學校和家長所要解決的燃眉之急的問題。要解決這樣的教育難題,首先應該從書本和教學上來思考着手,如果可以把孩子的興趣從網吧的遊戲上轉移到書本中的知識上來,那麼一切問題就會迎刃而解。因為興趣的轉移常常會帶來人生的轉變。而也正是因為科學和藝術能夠使人們產生超乎尋常的興趣,才湧現出了古今中外無數的科學家和藝術大師

  著名的國際數學大師陳省身,不就是因為喜歡玩數學“遊戲”而玩出了成就,玩出了一個國際級大師。陳省身老先生在接受人們的採訪時就多次談到自己的學習,他反覆提到他對數學的熱愛,他把數理當做了一種遊戲。正是因為他對數學有着類似於遊戲一般的興趣,才使得他的學習研究漸入佳境,而最終在數學上顯得出類拔萃,成就斐然。由此而知興趣對於一個人事業的成就有着怎樣難以估量的作用。為此我們針對當前的孩子教育不妨提出一些看法,“學習成敗,在於一趣”。

  而如何把教學知識遊戲化,趣味化,寓教於樂,讓孩子在豐富的活動中感受知識的趣味,從而促進他們深入學習專研知識,理解掌握知識,這已然成了我們當前教育在教學上的當務之急。為了能夠讓孩子輕鬆快樂地學習,在對孩子的教育上我們不妨先從培養他們的學習興趣入手,讓興趣成為他們的第一老師,時時陪伴在他們學習的身旁,牽引,激發他們向知識的寶藏伸出自己的“拿來之手”自覺地去探究。那麼我們老師的任務就應轉化到如何想方設法能夠為他們找到這樣一位老師上面來。否則因襲傳統教育,對孩子而言,那就是趕着鴨子上架,學習對於他們而言就成了一種苦役,甚至是一種無罪服刑,“刑滿”畢業,也未必可以“改造”出真才實學。

  人性在棍棒下被扭曲,學習在鼓勵下奮發作為,而在興趣中卻會順其自然,一任天成。

  興趣是一匹狂放不羈的駿馬,你可以騎乘它馳騁於廣袤的草原,盡情領略那“天蒼蒼、野茫茫,風吹草低見牛羊”,碧波如海翻綠浪的草原風光;你也可以騎乘它縱橫在那莽蒼的雪原,感受那千里無塵凈如天,萬丈晶瑩聳銀漢的冰川雪原的奇觀;你還可以騎乘它穿越那“窮荒絕漠鳥不飛,萬磧千山夢猶懶”的如雪大漠,體會那“大漠孤煙直,長河落日圓”,極目無城郭,雲走涌怒濤,曠遠雄宏的大漠奇觀;你還可以駕馭它飛躍千山,跨越萬水,信步於芳草如茵的園林,徜徉於淙淙溪畔。人生只要我們騎乘上自己興趣的駿馬,縱使穿行在凄風苦雨里你也會享受那自然的雨趣,而不會感到有淋漓之苦。興趣的騏驥,只要你用心的駕馭,它就會輕鬆的把你背負到你理想的歸宿。

  人生之路那裡有情趣那裡就會充滿遊玩般的樂趣,那裡也就會成為生活的樂園,那裡沒有情趣在那裡就是乏味的灘途,你也只能在那裡長途跋涉;生活道路那裡有情趣那裡就是處處奇觀,那裡沒有情趣那裡就是步步坎坷。

  人生共情,生活一理,學習更是如此。

  作為成功的範例,人生的楷模的愛因斯坦曾經不無感慨的說:“興趣是我們學習最好的老師。”這無疑是他之所以能夠取得卓越的成就,所深刻體會到的最有效的學習研究的動力源泉吧。躬之以身,興之以懷。興趣對於學習有着不可估量的作用,這也是我們每一個人在自己的學習實踐中都能夠深切體會到的。是興趣使我們熱愛學習,樂於學習,能夠不斷的進取。興趣它既像航海中的燈塔,用它閃爍的光輝來指引着勤勉不怠的學子們在學海中擊楫探求,更像航海中那助帆的風,推漿的浪一樣,驅動着孜孜不倦的求學者在學海中泛舟遨遊。而實踐也一再向我們證明“哪裡有興趣哪裡才有記憶”。是興趣提高了我們的學習效率,使我們更加有效地利用了時間,使勤奮的學習者能夠在做學問時做到事半而功倍,勞有所獲,終有所成。但如果學習沒有應有的興趣,難免就會有點舉步維艱,多會枉勞一場,竹籃打水,一無所獲,而且常常又會使許多求知者望而卻步,難以為繼,最終前功盡棄。而興趣的作用是它可以為這些求知者提供不竭的動力,時時讓人們看到希望,處處能夠給人們以激勵。所以帶着興趣學習求知的人多能善始善終,趣於始而終於成。學習實踐一再說明,是興趣讓我們的學習從“十年寒窗苦”變得“其樂自無窮”,是興趣使我們的學習從沉重變得輕鬆,把負擔變為享受。一個人學習一旦有了濃厚的興趣,他的進步就會可想而知,在學習中會時時有發現,處處有見地,能想人所未想,見人所未見,成績則會突飛猛進,一日千里。

  興趣對於學習的意義與作用之大之重,已是不爭之理,已然引起了現代社會教育的極大關注和重視。但如何培養人們的學習興趣則是任重道遠。

  興趣者,興者生也,趣者取也。一個人在學習中如果能夠懷着一種不學則已,學必須得的信念,不得不罷休,不獲不罷手,能夠學有所取,取有所得,得有所悟,那麼在這樣的學習的過程中也自然就會產生一種能動的反應,因為勞有所獲,獲有所悟,悟而自然生樂,樂而自然愈取,愈取者漸生興趣也。在學習中學而有取,取中生趣,愈取而欲知趣,愈趣而愈欲取。經過這樣一個良性循環往複的過程,在學習上也就會不乏興趣了。有了一定的興趣就意味着有了一個良好的開始。

  因此,要陪養一個人的學習興趣,重在於使他們在自己的學習實踐中能夠易學易得,一學一得,學有所取,取有所知,知有所悟。也就是讓學習者能夠勞有所獲,能夠品嘗享受到自己勞動的果實,這樣他們在學習中能有所取,便會有所興趣,有了興趣才會更有所趨,從而產生學習的積極信和進取心。由此而知,要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也不可以急於求成,應該由易到難,循序漸進。而且還應該重視學生的學習體驗和感受,多多給予他們成功體驗的快感,易苦為樂。否則,學生在辛苦的學習中有勞而無獲,行而無取,無取就難生趣,自然也就不會有什麼興趣,漸以時日,他們不但不會進取,反而會心生厭倦。

  一個人在學習上一旦有了積極的興趣,也就等於在他們手中有了一把打開科學知識和世界藝術大門的鑰匙。因為興趣會使得人們更加熱望去玩味知識,含英咀華自然物趣無限,這樣就更有利於發現知識中所蘊藏的“真善”和“絕美”,有“真善”而知妙理,知“絕美”而得情趣。物有物美,理有理趣,深的此道,那麼我們就會更加熱愛學習,熱愛知識,積極探求,品玩出知識中的真善美,把興趣上升到情趣。好而生情,在學習中有了感情的寄託,志在於成就自己的人生,這樣大概就接近於一個人做事的志趣了。而一個人有了志趣就往往更容易成就自己的人生事業。

  在學習中興趣固然重要,而培養興趣更加緊要。要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也要因人而異,因地制宜。宜時宜地而教,使其學有所取,行有所趨,對生活學習產生某種追求的熱情,激發出他們學習的積極性和創造性。

  學習本身就是一種勞動,勞動就是創造生活。勞動有法則也正像一切遊戲的規則一樣,玩遊戲也就是玩規則,沒有規則也就沒有了趣味。而學習就是玩味知識中的“規則”—“道”與“理”,而這也正是一切知識中美與善的所在,讓人能夠感到興趣地所在。科學和藝術的規律就像無數優美的曲線,經緯出了生活的畫卷,構畫出世界的藝術殿堂。中國文化中的國粹,唐詩、宋詞和元曲,不就是文人玩文字遊戲而玩出了文學的藝術,不管是唐代的律詩還是宋代的詞章,正是因為有了格律的限制,從而才使得文字趣味橫生,吊起來人們的胃口,讓多少文人醉心於此,畢其一生,為其嘔心瀝血,推敲把玩而樂之不倦。“李杜泛浩浩,韓柳摩蒼蒼。近看四君子,與古爭強梁。”也正是因為在文學上有了這樣的理趣,才激發出人們的創作熱情,欲與古今一爭高下,進而創造出來無數精美的詩篇,湧現了無數像詩仙李白、詩聖杜甫這樣的文學驕子。

  當你在文學上能夠綴玉連珠,騰蛟起鳳時,也就意味着你能夠駕馭文學藝術的規律,洞察其理;在音樂上能夠“大珠小珠落玉盤”,而以“冰炭置我腸”時也就意味着你嫻熟了音樂的藝術法則,深得其道,類似這樣的創作都是藝術家們玩味規律的碩果,也是藝術家們認識和運用法則和規律的創造。在科學上更是不乏探索規律和自然法則的人們,他們認識了自然變化的規律,又進一步研究把玩它,運用它而創造出了前所未有的人類文明成果,而最終成為科學的巨匠。從阿基米德定律,牛頓的三大定律,到愛因斯坦的相對論以及今天霍金的廣義相對論、宇宙論,無一不是源於他們對自然規律的興趣和熱情。如果沒有對自然規律有着玩味遊戲般的興趣和熱情,就很難想象他們會數十年如一日,拋卻名利,在斗室中孜孜專研,進行無數次的反覆實驗,而身不為之倦。法則和規律是自然之理,自然充滿了理趣。所以哲人們說,關於方法和規律的知識是一切知識中最重要的知識。而理解了規律,把握了方法就可以做到化難為易。易取易得益生趣,有趣更趨取真理。

  因此,教師也只有遵照勞動的自然法則去教育教學,那麼自然就會使得我們的學生在學習中能夠得到樂趣,能夠學的輕鬆,學有收穫。而學生學習亦然,也只有在學習中能夠學有所法,知識上學有至理,那麼他們就可以在學習中找到自己學習的興趣所在,也自然能夠學有所悟,學有建樹;學有有所長,學有所成。

您正在瀏覽: 學習成敗,在於一趣
網友評論
學習成敗,在於一趣 暫無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