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散文 > 優秀散文 > 走近九井

走近九井

手機:M版  分類:優秀散文  編輯:pp958

  這個夏天,我還沒有真正地深入內質。甚而,連距家僅有10分鐘車程的九井也還是第一次走近。

  講到九井,似乎就與水扯上了關係,事實上也正是如此。

  最終牽動我腳步的仍歸於興緻,於是乎,騎車來到來榜鎮三河的“九井”。

  臨走時,巧遇一位同事在店門口閑聊,與其讓他閑聊,倒不如約他一同前往。豈料,他欣然答應下來。

  “蘇力”號颱風昨天在浙江,福建沿海一帶登陸,今日卻也攪和了這兒的天氣。藍艷艷的天,今兒一下子就變了個臉,空氣裡布滿了濃重的水汽。不時地飄起陣陣雨絲,落到臉上倒也涼快。“九井”也就在這樣的天氣里與我們晤面了。

  未見大壩,未見“九井”,卻聞見奪人心魄的聲響。這響聲由遠而近,漸漸大起來,似從谷底蹦出來的那麼清越,那麼酣暢。我們彷彿成了遠道而來的貴客。在響聲里,我們一下子受寵而驚,切身諦聽着撲面而來的天籟之音。

  迤邐而下的水泥路面汪着濕濕的水汽,右邊便是波光粼粼的水庫。細雨中的水庫別有一番情致,飄飄渺渺,若煙似霧,兩岸青山倒映水中,給寬闊的水域增添了無限的詩意。 此時,我便憶起蘇軾飲酒時盛讚西湖的詩句來,“水光瀲灧晴方好,山色空濛雨亦奇”,這裡雖比不上雨中的西湖,卻也蘊含著明山秀水的簡約與清雅。這樣想來,沒了遺憾,沒了感傷,心頭卻多了一份閒情逸緻——淡妝也安好!

  幾隻燕子翻飛在水波浩渺的低空中,不時擦過水麵;數不清的蜻蜓也在空中慢飛,頭頂上不時地灑下一注陽光,像是有人用手電斜射過來。夏日裡,這種怪怪的天氣是常有的,並不足為奇。此刻,燕子也好,蜻蜓也罷,扇動的翅膀似在雨霧裡似乎增加了一點點分量,飛行的速度都是那樣的慢,似在追求雨中的一份瀟洒,一份舒心;兩隻勻速滑行的白鷺飛往滴翠的山林,是在尋求棲息的居所么?而它們也是那麼不緊不慢的飛翔着,甚是悠哉。一如我這兩位遊客,於雨中獨享一份難得的清幽。水是那麼的曼妙與飄渺;山是那麼的清爽與空濛;路是那樣的潤濕與起伏;就連路邊的青槎在雨中也滴着幾許爛漫與生動……這裡雖無“落霞與孤鶩齊飛,秋水共長天一色”的恢弘景象,卻也是一顆璀璨的明珠,閃着多情的眸子,不乏深情地向每一個路人招手致意。“歇會兒吧,你來的正是時候,天公作美情更濃啊!”

  “呶,那就是井,缸在那兒!”同事驚指。順着手指的方向,我隱約地看到了龍的“傑作”——九井!只因水庫在開閘放水,“急湍甚箭,猛浪若奔”的浪頭,濺起的水花淹沒了龍井,我們只能在霧氣里辨認。哪裡是井,哪裡是缸。須晴日,定會走近她的身旁,親身感受井水涼徹心骨的那把小性子來,一如女人抓着一句話不放的那樣特有的小性子。站立橋頭,面對大壩,向眼前遠遠地望去,除了傾瀉而下的水花,大壩下方光溜溜的石踏,滿耳的轟鳴,只剩下我們驚呼的聲音了。在指指點點中,我們彷彿就被眼前前呼後擁的庫水給鎮住了,不想移動雙腳。缸就在石踏的右邊,並排三個,壁沿光滑,在急流湧入的聲浪中,轟然作響。井就在石踏上,龍尾攪擺的痕印便是這僅留的九口井了。如今,只餘下的三口井,其餘幾口井都給電站大壩搶佔了席位!

  凡來到三河的外地人,問及九井缸的所在,只要是能說會道的孩子,都會給你帶路,或給你一個具體的旅遊線路。它的名聲雖不能走進“高山打鼓”的3A行列!卻在當地也小有名氣了!如果你有興緻的話,來到三河,不去九井,肯定會留下遺憾的!正因為它的名聲應了“婦孺皆知”這個成語,我倒是要一睹為快了。有時,我想,山裡有些景緻至今仍“養在深閨人未識”呢,如若開發出來,那可是別具洞天了。正因為如此,才會有那麼多的探險家,冒險家親臨實地察看風景,留下許多寶貴的可供開發利用的資源。

  九井也許就躋身於這個名分,屬於小家碧玉的那種吧。如果說彩虹飛瀑是岳西旅遊的一張名片,那麼完全可以這麼說,三河的九井就是來榜的一張名片,並不為過,儘管“養在深閨”不夠成熟。但它的美 ,在於它的蓄積待發的水勢,在於它轟然入缸的水聲,更在於它誘人驚悚的傳說。

  這次邀友來玩,一來聽聲,二來觀水,三就是衝著它的的傳說而來。相傳很久很久,有條敗龍在此停留,為了顯擺自己的威力,於三河抄口的地方攔截洪水。揚言要在一夜之間,即雞鳴狗叫之時,蓄滿河水,並要從黃沙嶺頭漫到天堂里去。可想而知,那百姓可就遭殃了。右邊山排一塊巨石下有一岩洞,名曰“觀音洞”。觀音菩薩聽聞敗龍嘬水,淹沒良田,危害百姓,就於午夜時分裝作雞鳴 ,敗龍以為天要亮了,於是放棄此舉,此刻,水已經漫溢到右手邊余凼那座山嶺了。如今的“漫家嶺 ”也就在這個傳說里而名聞遐邇的。敗龍自知嘬水不成,便逃之而去,走時,將龍尾攪了九下,遂留下了九井的痕迹。自此,“九井缸”這個地名一直流傳至今。

  曾記得九井三缸皆有“四兩黃絲打不到底”之說。可謂其深了!有人曾經用細長的竹篙試探過,都證實無誤。此後,無人敢試,因為太深,怕出萬一。又聽老人說,九井三缸,井井相通,缸缸相連,缸井互為一體。故有發大洪水時,缸里水洪井水亦是通洪 。這絕不是哄人的夢囈。

  這個美麗而久遠的傳說,滋養着一代又一代三河人。提到“九井缸”,幾乎是無人不知。如今,電站修建后,石踏上的“九井 ”,只餘下三口井了,其餘的都給碎石渣掩埋了。因而“九井”也只是幾個符號,但我們仍然從這殘存的井裡去揣測九井的樣子了。留給後人的將是追溯前人的記憶,一個美妙的傳說罷了。“山不在高有仙則名,水不在深有龍則靈”,“九井”,怕就是這樣昭名於世的吧。

  平橋下方有一河潭,平時水庫蓄水時,這個形似“升子”的河潭,中間一塊石頭顯露出來,將一潭分隔開來,且命名為“升子格”。河的兩端便是壁立千仞的峰巒,通往洋河的水泥公路就修在半山腰上,車子通過時,人置身谷底,朝上方的車子望去,像是蠕蟲在爬,嶺上加油門的聲音傳到着河潭中,與電站機組發出的轟鳴相互合奏,似在演奏着一曲九井峽谷里的讚歌。

  臨別前,黃羊的叫聲又平添了九井的靜謐。機組奏出的讚歌也在耳畔漸行漸遠。車子在綠海中穿行 ,奇癢的喉嗓里不自覺地跳出了別樣的音符。也許,這種釋放自我的方式,在外人看來,那儼然就是山裡的一對瘋子,儘管調子走失了模樣,但將歡愉已然丟給了草叢,丟給了身後的水泥路面,撒給了盈盈碧波以及空中漫飄的雨絲……這就足矣。

  扭頭回望那片盈盈碧波,心頭冒出個念想,若能在碧波輕漾的水面上扯起幾葉彩帆,盪幾葉扁舟,一字并行,夏日裡,那將是一種別樣的風景,定會叫這裡的山水大放異彩,那才真叫是“銀鱗新放彩,匠心一重天”了。

  走近九井,尋的是快活,雨中的游者,一如水中自在的魚兒。

您正在瀏覽: 走近九井
網友評論
走近九井 暫無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