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雜文隨筆 > 優秀隨筆 > 文化尷尬備忘錄?

文化尷尬備忘錄?

手機:M版  分類:優秀隨筆  編輯:得得9

文化尷尬備忘錄? 標籤:文化苦旅

  文化尷尬備忘錄?

  現代文明社會越來越離不開文化的滋養、支撐和包裝。在社會轉型時期,伴隨着小康社會的預期目標正一步一步地變成現實,文化的神聖與高貴地位受到嚴峻的挑戰。英國思想家羅素說“能否聰明地用閑是對文明的最終考驗”。對社會現狀略加掃描與梳理,我們不難發現,人們在休閑娛樂社交的文化消費方式中所遭遇的種種文化尷尬現象,則從一個側面反映出人們的浮躁心態與文化快餐化的傾向,同時也對社會人文精神的塑造和人格力量的重建提出了一個值得研究和探討的課題。?

  麻將之聲遍城鄉。茶餘飯後,閑暇之餘,節假日之際,親朋好友親戚同事相邀展開方城大戰,在鬥技鬥智鬥力斗神中輸贏着賭注,耗費着心力,磨蝕着情感,消遣着時光,不論是行政官員白領麗人,還是工人農民;不論是上班族還是下崗退休族,不論男女老幼,人們像中了魔似的沉溺其中不能自拔,已成為大眾休閑的主要形式之一。這種風靡城鄉家庭茶社的娛樂工具,能夠從貴族社會的專利品變為平民世俗的玩物,在某種意義上說也是一種時代的進步,但其健康銷蝕性、功利誘惑性和情緒刺激性的負面作用卻不可等閑視之:賭資吸引力產生賭.博的畸形心理,文化生活的豐富多彩演變成單調惟一的娛樂選擇,在摹仿複製的流行性時尚中自我與個性化風貌消失殆盡,文化精神的心靈體驗讓位於感官刺激和片刻享樂,麻將文化的娛樂性、趣味性和世俗性導致大眾審美能力、思維能力、創造能力的退化等等。可見,麻將只能作為生活的佐料而不能成為其主食,否則,人吃多了,是會敗胃口壞身子的。

  閱讀生活荒漠化。閱讀書籍報紙雜誌,本是現代文明社會的生活方式之一,可是在市場經濟大潮的裹挾下,越來越多的人卻自覺和不自覺地逃避或拒絕文化精神的滋潤和熏陶:有的人缺乏閱讀意識,不願、不能或不屑於與經典會晤,與大師對話,與文明交流;有的人遠離書店,很少為自己購買幾本喜愛的書刊;有的家庭寬敞闊綽高檔傢具一應具全,就是不願為自己和家人營造一方書屋,置辦一個書櫃;有的人在燈紅酒綠、紙醉金迷中一擲千金,通宵達旦,可是卻不願為讀書時間付出一點支出和精力……這些現象,反映了部分人的人生價值觀的錯位與文化品位的低下和人文精神的缺失,是一種可憐的物質寄生蟲和可怕的文化貧血者。長此以往,此類人等豈非只是徒具現代人外殼的行屍走肉者?!?

  飲酒禮儀太繁縟。水的形態,火的性格,五千年的酒文化哺育了詩經的純樸、漢賦的華美、唐詩的恢宏、宋詞的清雅、元曲的婉麗,但同時又以傳統的慣性力量形成了各具地方特色和民族風情的飲酒禮儀:在儒家禮教的支配下,飲酒的程序與勸酒口令於溫情脈脈中暗藏一種逼人就範的酒霸之氣,數小時的消耗與推杯換盞的暴飲於熱情款待中追求一種酒席之外的功利之效或交際公關之需為著個人和團體的利益,或加深感情之舉為著表達朋友豪爽之義,或敬重表謝之意為著對方真誠的援助和支持,或整人醉倒之心為著排解某種積怨和愁緒……瑣碎而煩惱的飲酒禮節和儀式,似乎已給現代快節奏的生活方式帶來無聊、累贅與厭惡的羈絆,可有些人對此負面作用卻充耳不聞,津津樂道,豈非怪哉!?

  電視迷戀綜合症。在現代科技條件下,影視文化已經成為一種普通的文化消費方式。作為一種輕鬆迅速地滿足感官享受的文化快餐,它創造了虛擬的屏幕空間,打破了傳統文化文字的霸權,使非文化文字者也享受到政治、經濟、道德的教育,以及武打、言情、搞笑的愉悅。電視迷戀綜合症主要表現在:一是休閑的依賴性。人們除了玩麻將外可能首選就是看電視。受眾在媒體的引導下觀察世界、了解社會,但電視卻以虛擬的溝通傷害了真實的溝通;電視造成了時間的極大浪費,因為人們為了從電視中獲得信息,就必須接受大量自己不需要的信息。二是媒體的排他性。儘管現代化交流傳播信息的工具已呈多樣化趨勢,如收音機、錄音機、隨身聽、照相機、報紙雜誌、手機、VCD、電腦、電子遊戲機、組合音響、錄象機、傳呼機等,聲像技術和通訊技術大大豐富了流行的文化的物質載體,但大多數家庭或受眾的大多數休閑時間還是花在電視上。三是情感的寄託性。冗長拖沓的電視劇,不僅生產了娛樂,而且還製造出夢幻、眼淚、聯想、回憶、慰藉等非情感產品,故有學者指出,影視文化的虛擬性,深刻揭示了現代藝術的欺騙性。四是身心的破壞性。年輕一代沉迷於影視的暴力與風月中,遠離自然與人生,身心的創造力受到極大的壓力和弱化,容易誘發催生諸多有損健康的疾病,這已為事實所不斷證明着。?

  網絡聊天虛度日。網絡文化是近年來藉助於電腦互聯網而興起的一種文化景觀,它開拓了人類生存的虛擬空間,改變着人們的習俗、觀念和財富;它所營造的開放、自由、互動的天地,喚醒了人類與生俱來的平等性,是對傳統文化所蘊涵的封閉、等級、有限文化的反叛。因為網絡極大的擴展了人們連接與交流的空間,縮短了人們之間的距離,故網上聊天才成為一種可能。網上侃大山者大多為青少年,主要是生活單調尋找刺激,業餘寂寞尋找慰藉,情感孤獨藉助宣洩。同時,這個虛擬的公共領域又幾乎是一個無道德邊界的空間,它陡然間又擴大了人們之間的距離,看不見面容、聽不見聲音,得不到真實而真誠的有用信息,故上當受騙之事屢見不鮮。?

  體育鍛煉無意識。 體育意識的覺醒與增強,是現代文明社會的重要標誌之一。據有關部門調查,現代社會成年人中有六成以上的人處於亞健康狀態,只有青少年和老年(尤其是退休幹部和職工)比較注重體育運動和鍛煉。在市民生活中,重藥品消費,輕體育投資的現象比較普遍;人們的長壽觀不是建立在身心健康為重點的基礎上,而是以財富的享有、物質的豐裕、藥品的維持作為人生的價值取向。因此,人們前三十年用健康賺錢,后三十年用錢買健康,就成為一種有趣而時尚的人生悖論左右着芸芸眾生的追求。該清醒了,沒有健康的體魄和健全的人格作保證,名利豈非如糞土?!?

  城鄉休閑福利反差。在都市環境中,市民的休閑福利非常豐富,公共部門為他們提供了充足的休閑資源和公共設施,如歌舞廳、網吧、圖書館、健身中心、影劇院等。而許多農村卻是另一番風景,幹了一天的莊稼活,回到家就是單調的老三篇:喝幾杯烈性酒麻醉一下疲憊的神經,看半集電視劇或約幾個人搓麻將打撲克,然後就鑽被窩娛樂。貧乏的農村休閑文化,固然由其經濟、文化的落後所決定,但也有其自然、地理和歷史的原因。近年來,中央倡導的科技文化衛生活動豐富了農村的休閑文化,但也是杯水車薪和示範效應。有的地方出現的封建迷信廟會盛行、加入教會的人員增多、脫衣舞三點秀和人妖表演場場爆滿現象,從反面告誡我們:農民同樣擁有享受休閑福利的權利,向農民提供健康文明的休閑文化,是建設農村精神文明的需要,也是實現小康目標的重要前提。因此,社會和政府部門應給予高度重視、認真研究,切實改善農民的休閑福利,給農民以享受娛樂的國民待遇。

  總之,以上所列舉文化尷尬現象屬於大眾文化範疇,且只能掛一漏萬,概而述之。筆者無意對此提出妙手回春的療方,僅只作為零碎而感性的文化反思、膚淺而理性的文化批判,以引起有關部門和文化學者的關注和研討。雖然大眾文化意識是一種時尚意識,大眾文化是精神文化中的消費品,是嚴肅高雅文化的一種補充,是大眾心理精神的需要,也是對於虛偽道德說教的解脫,但是,大眾文化需要文化,需要精英文化的眷顧,需要注入人文的情懷。

您正在瀏覽: 文化尷尬備忘錄?
網友評論
文化尷尬備忘錄? 暫無評論